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招聘資訊 - 鑒真和尚的生平

鑒真和尚的生平

過海傳戒的鑒真

鑒真,俗姓淳於氏,揚州江陽縣(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唐中宗嗣聖五年(688年)出生於壹個奉佛家庭。父親曾就揚州大雲寺智滿禪師受戒,學習禪門。鑒真14歲時隨父親入寺參拜,見到高大慈祥的佛像,很受感動,要求父親讓他出家。父親見他年幼誌高,便答應了他的請求。恰好這壹年武則天下詔讓天下諸州度僧,鑒真便就智滿禪師出家,在大雲寺裏當了壹名小沙彌。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在著名律師道岸手下受菩薩戒。景龍元年(707年)遊學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次年三月二十八日於長安實際寺登壇受具足戒,主持受戒的是德高望重的荊州南泉寺弘景律師。

鑒真的菩薩戒師道岸和具足戒師弘景都是律學名僧。尤其是道岸,在江淮壹帶大力宣揚道宣開創的南山律宗,終於使壹向奉行《十誦律》的江淮地區改行《四分律》。他多次主持結壇受戒之事,被譽為天下400余州的受戒之主。鑒真在這些律學名僧的影響下,潛心研究三藏,尤其致力於律學的探討。受具足戒後有了正式僧人的身份,也取得了講授學問的資格。經過數年的苦心研討,他精通了道宣的《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羯磨疏》、《星處輕重儀》和法礪的《四分律疏》等律學著作,遂於開元元年(713年)開始講授律疏,時年26歲。

不久之後,他回到淮南。道岸律師於開元五年(717年)逝世後,鑒真接替了老師留下的重擔,繼續在江淮地區傳播律學,登壇授戒,為整頓教團弘揚佛法而不遺余力。30多年中,他壹***講律、疏40遍,律鈔70遍,輕重儀及羯磨疏各10遍;又組織發動建寺、造像、開元遮大會供養十方眾僧,縫制袈裟3000領贈送五臺山僧,抄寫《壹切經》三部,各11000卷。經他剃度得戒的***有4萬余人,江淮奉持戒律的人,都尊他為授戒大師。

鑒真的名聲遠揚,也傳到正在長安的日本留學僧榮睿、普照耳中。當時,日本國還處在奴隸社會的階段,階級矛盾尖銳,人民生活困苦。寺院享有免賦免役的特權,不堪統治階級橫征暴斂的人民紛紛逃進寺院,或自戒為僧,或連人帶產投靠寺院當僧祗戶。這樣,寺院的勢力不斷擴展,世俗奴隸主的剝削利益則受到損害。代表世俗奴隸主利益的朝廷急欲整頓教團,肅清僧尼偽濫的狀況,但政令屢頒,收效卻很小。於是有人提議要向中國學習,嚴格受戒的條件和程序,立刻得到朝廷的批準,決定派人赴唐朝招聘高僧前來傳戒。榮睿和普照就是肩負著招聘的使命,於日本天平五年(即唐開元二十壹年,(733年)隨第十次遣唐使入唐留學的。

榮睿和普照在長安壹邊學習,壹邊留意物色適宜的招聘對象。最初他們請到了東都大福先寺的道璿律師和婆羅門僧菩提等,乘坐副遣唐使中臣名代的船,先赴日本,擬為傳戒師。後來聽到鑒真的大名,認為是更理想的傳戒者,便決定設法邀鑒真東渡日本傳戒。天寶元年(742年),他們事先請到了長安大安國寺僧道航、澄觀,洛陽僧德清和高麗僧如海,又約在中國留學的日本僧人玄朗、玄法,壹齊來到揚州。當時,鑒真正在揚州大明寺為眾僧講律。榮睿和普照至大明寺向鑒真頂禮膜拜,具述來意說:“佛法東流到日本,有寺有僧,卻沒有傳法受戒之人。敝國先前有位聖德太子,曾預言:‘200年後,聖教興於日本。’如今200年之期已到,希望和尚東遊興化。”鑒真聽了二僧的陳述,覺得他們很有誠心,便答道:“我曾聽說往昔南嶽慧思禪師遷化之後,托生為倭國王子,興隆佛法,濟度眾生。又聽說日本長屋王崇敬佛法,造了千領袈裟,來施此國大德、眾僧;其袈裟緣上繡著四句話說:‘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結來緣。’看來日本確是佛法興隆、有緣之國啊。那麽,我的法眾當中,有誰肯應此遠請,到日本國傳授戒法的呢?”堂上濟濟眾僧,對於鑒僧的發問,都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壹時陷於冷場。過了好壹會兒,鑒真的弟子祥彥才打破沈默,答道:“彼國太遠,性命難存,滄海渺漫,百無壹至。人身難得,中國難生;進修未備,道果未到。以此之故,眾僧都默然無對。”鑒真壹聽,不覺動氣,斬截地說:“我們此去,是為了傳播大法,何惜身命?妳們大家不去,那我就自己去吧!”祥彥連忙說:“如果師傅要去,我也跟著去。”結果道興、道航、如海、澄觀、德清、思托等21僧也都表示願隨鑒真同赴日本。

鑒真見眾多門徒願意追隨自己赴日本傳法,轉怒為喜,於是***同在佛像面前立下宏願,並商議了準備東渡的策略和步驟。鑒於朝廷海防甚嚴,他們決定暫不公開渡海目的,宣稱準備供具往天臺山國清寺供養眾僧,在這壹幌子下,加緊打造船只,備辦幹糧。榮睿、普照在長安時曾求得宰相李林甫之兄林宗的書信,請他們在揚州任倉曹參軍的侄兒李湊幫助造船,所以造船工作得到了李湊的支持,進展順利。

時值天寶二年(743年),東南沿海海盜橫行,臺州(今浙江臨海、黃巖、溫嶺、仙居、天臺、寧海、象山等縣地)、溫州(今浙江溫州市及永嘉、樂清、瑞安、平陽、文成、泰順等縣地)、明州(今浙江甬江流域及慈溪、舟山群島等地)海邊都遭受其害,海路堙塞,公私斷行。在此形勢下,鑒真壹行的動向,格外引人註目。為了減少阻力,避免誤會,他們亟須加強團結,統壹思想,統壹行動。為此,道航提議:“今向他國,為傳戒法,人皆高德,行業肅清。如海等人學道未久,是否可以暫留國內,不預此行?”

如海聽了道航的話,憤怒異常,當即裹頭入州,上采訪使衙門誣告道:“有僧道航造舟入海,與海盜勾結。總***若幹人,已備好幹糧,分布在既濟、開元、大明寺,又有100名海盜已經入城。”采訪使得報,即發兵搜捕鑒真壹行。經過推問,證明鑒真等清白無辜,但所造舟船被沒收入官,日本僧人被囚禁了四個月,奉旨送還本國。玄朗、玄法就此回國去了,榮睿、普照不願官送,留了下來。如海因誣告之罪,被斷還俗,決杖60,送還新羅。但第壹次東渡的計劃,終究是被他破壞了。

榮睿、普照兩僧矢誌不移,經此磨難,毫不氣餒,輾轉找到鑒真,商量再次東渡之事。鑒真安慰他們說:“不用發愁,等到合適時機,必遂本願。”並拿出上好官幣80貫錢,買到嶺南道采訪使劉巨鱗的軍船壹只,雇得水手等18人,又采辦了各種食物、用具、經卷、佛像、法物、香料、衣物,備足錢帛,攜帶僧祥彥、道興、德清、思托等,連同榮睿***17人,玉匠、畫師和其他各類工匠85人,於天寶二年十二月再度揚帆東下。但船剛出長江口即被颶風擊破,只得上岸修理船只,壹個月後第三次東渡,又因航程中風浪險惡,航道艱危,船被打破,歷盡苦辛,飄泊至明州,被明州太守安置於鄮縣(今浙江寧波)阿育王寺歇息。

天寶三載,鑒真先後應越州(轄境相當今浙江浦陽江流域大部分、曹娥江流域及余姚縣地,治所在今紹興)、杭州、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吳興)、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僧眾之請,往各地巡遊、開講、授戒,最後還至鄮縣阿育王寺。越州僧人得知鑒真欲往日本國,為了留住鑒真,便向州官告發說:“日本國僧榮睿誘大和上欲往日本國。”致使榮睿再次被捕,械送京城,途經杭州時詐稱病死,才得脫身。

榮睿、普照二人為了求法,前後所歷艱難難以形容,然而堅固之誌,毫無退悔。鑒真深受感動,也壹往無前地要實現東渡傳戒的願望。因此又遣僧法進和兩位侍從,攜帶錢帛往福州買船,並采購糧食雜物,作第四次東渡的準備。自身則率祥彥、榮睿、普照、思托等30余人,翻山越嶺,餐風宿露,從陸路向福州進發。但在臺州始豐縣境,被江東道采訪使派人追及,護送回揚州。原來鑒真的弟子靈佑和其他壹些僧人,擔心鑒真渡海遇到不測,具公文向官府報告了鑒真壹行的動向,故使此次東渡計劃又告夭折。

天寶七載春,榮睿、普照兩僧從安徽來到揚州,與鑒真籌劃第五次東渡事宜。此次東渡同行者有僧祥彥、神侖、光演、德清、榮睿、普照、思托等14人,水手18人,六月二十七日從揚州崇福寺出發,經瓜州運河入海向南。壹路上風急浪高,水米斷絕,九死壹生,飄泊至振州(今海南崖縣)地界始得靠岸。這樣,第五次航海又失敗了。鑒真等受到當地地方官的供養,在各地做了些佛事,便被資送回揚州。歸途中,日僧榮睿和鑒真的高足弟子祥彥先後逝世,鑒真的精神受到很大打擊,加上不適應海南炎熱的氣候,患了眼病,視力大受損害。

天寶十二載(753年)農歷十月十五日,日本國遣唐使藤原清河,副使大伴右麿和吉備真備,以及留學中國多年已任中國秘書監兼衛尉卿的阿倍仲麻呂,來到揚州延光寺拜訪鑒真。他們告訴鑒真,日本遣唐使已正式向唐玄宗奏請讓鑒真到日本傳戒,但被玄宗拒絕了。鑒於這種情況,請鑒真自己決定是否隨遣唐使的船只東渡日本。此時鑒真已有66歲高齡,眼睛又不好,而唐朝官府對於私自過關出國又有明文禁止,但鑒真堅持渡海傳法的初衷,不顧千難萬阻,欣然允諾隨遣唐使船赴日本。經過壹番安排,鑒真和尚終於在十月十九日離開了揚州龍興寺,踏上了第六次征程;並於十壹月十六日乘上日本遣唐副使大伴的船,從揚子江口駛向日本。此次隨鑒真同行的有弟子思托等14人,還有尼僧智首等3人,以及幾位居士:揚州的潘仙童,西域人安如寶,東南亞人軍法力,越南人善聽等,總***24人。攜帶的物品除各種佛像、菩薩像、舍利、經卷、律典、幡幢之外,還有各種金、玉器皿、飾物、王羲之、王獻之等著名書法家的字帖等。

十二月二十日,鑒真所乘之船到達鹿兒島秋目浦,正式踏上了日本國土,實現了鑒真12年來的心願。次年二月四日,鑒真經過日本太宰府、大阪而到達了當時日本的首都奈良。所到之處,都受到統治者和道俗群眾的隆重歡迎和熱情招待。在奈良,他被迎入東大寺安置。日本國王下詔慰勞鑒真,並授予鑒真傳燈大法師之位,宣布“自今已後,授戒傳律,壹任和尚。”

同年四月,鑒真初於東大寺盧舍那殿前立戒壇,登壇為日本聖武上皇、光明太後、孝謙天皇等授菩薩戒。不久又為沙彌澄修等400多人受戒。已受過戒的日僧靈福等80多人也紛紛舍舊戒,重新從鑒真受戒。這年九月,東大寺戒壇院成立,由鑒真擔任戒和尚,為眾僧受具足戒。

翌年五月,日本朝廷任命鑒真為大僧都,規定日本僧徒非經其授戒不予承認。但不久日本統治者就發生了矛盾,原來日本最高統治者尊崇鑒真的目的是希望通過他把僧尼直接控制起來,而鑒真弘法的指導思想卻是想讓佛法得到更廣泛的流傳。因此在聖武天皇死後不久,日廷就托詞免去了鑒真大僧都之任,尊之為大和尚。從此鑒真擺脫了綱統眾僧的行政事務,專事教化僧尼之職。為了排除幹擾,他利用日本朝廷施給自己的田園,自立壹所唐律招提,從東大寺遷住此地,大事傳律弘道。在他和他的弟子思托、如寶等的慘淡經營下,日後唐律招提被收為官寺,成為日本律宗的祖廟。而鑒真本人則成為日本律宗的開山祖師。

鑒真除了在日本開創了南山律宗外,對於日後日本佛教界的兩大流派天臺宗和真言密宗的創立也很有貢獻。他東渡時所攜經疏中有不少是屬於天臺和真言兩宗的。日本天臺宗的開創者最澄,真言密宗之祖弘法在年輕時都受過鑒真遺澤,他們在事後的追述中還不斷感懷這遺德。

鑒真對於日本佛典的整理也有傑出貢獻。在鑒真到來之前,日本寺院中所用的經典,都是從朝鮮半島傳入,只憑口口相承而傳襲下來,所以各本間歧異和錯誤很多。鑒真壹行到達後,日本政府就把校正經疏中的錯誤壹事,委給他們。經過鑒真及其弟子們的辛勤努力,這些經卷大都得到了訂正。

此外,鑒真對於日本的醫藥學、書法、建築、雕塑、美術等方面的發展都有巨大促進作用。傳說他曾用鼻嗅的方法,把正倉院所藏藥物壹壹加以辨證,並說明它的用途,著有《鑒上人秘方》壹書傳世。江戶時期以前,日本的藥商壹直把他當作醫藥之祖奉祀。鑒真攜至日本的二王真跡法帖,及帶有能寫壹手漂亮王體書法的弟子,對以後日本書法界流行王書有極大關系。鑒真攜來的乾漆夾纻像,及其弟子技工們指導下完成的唐招提寺木雕群,可以說是日本雕刻史上的起點。其弟子設計的唐招提寺建築和西大寺佛塔,則在日本的建築史上值得大書壹筆。現代日本學者推崇鑒真是壹位站在奈良文化最高峰的人,同時也是替以後平安文化開道的人,是恰如其分的。日本天平寶宗七年(唐廣德元年,763年)五月六日,鑒真於所住唐招提寺宿房結跏趺坐,安然寂化,享年76歲。他的壹生對中日兩國人民友好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為了崇高的理想而六次東渡,舍生忘死、堅忍不拔的精神,將永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