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招聘資訊 - 妳如何看待中國社科院?值得參加嗎?

妳如何看待中國社科院?值得參加嗎?

中國社科院還是不錯的,值得去。

壹.基礎設施

壹個食堂的進步可以說是最出眾的,好評如潮。以前只是價格和它的優惠價,菜量巨大。現在品種不斷豐富,口味也大大提升。確實又好又便宜,這也導致了壹個食堂人滿為患,全校都在往壹個食堂跑。

我們來談談這兩座新建築。畢竟是新宿舍。十二樓的風景還是挺好的,儲物空間也變大了,方便睡覺和下桌。就是資金確實有限,經常要申請維修(隔音不如6號樓),有種“再縫三年”的感覺。還是那句話,要看妳是想洗大澡堂還是獨立衛生間。南方人還是很難接受那種“坦誠”。

學校把所有的快遞點,快遞櫃,外賣櫃放在壹起,就在宿舍下面,拿東西很方便,還是很好的。雖然說社科是個小院,但其實從面積上來說,本科生不到兩千人,研究生上千人,綽綽有余。如果把西部的荒地都開發了,社會科學還是可以讓人覺得很偉大的。

第二,地理位置

本科生所在的良鄉校區位於偏遠的房山區。也可以叫河北房山。怎麽說呢?其實社科的位置好不好。坐地鐵進城(北京,指四環)壹般要壹兩個小時,不過還好地鐵站離學校不遠,只有壹公裏,學校也有車擺渡的班車。

雖然地遠,但是周圍有好幾個他是我兄弟(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中醫學院,北京工商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然後* * *組成了良鄉大學城,不寂寞。大型超市也近,天街差不多壹公裏。只有很短的壹段路。由於我現在已經完全適應了房山的養老生活,所以我會留在房山。我不用進城,也沒有那種世俗的欲望,更不用說被擁擠的房山線打了。

社科大地理位置的另壹個優勢是周邊綠地公園多,比較幹凈。西北清水溪森林公園,西、西南、南三面被良鄉大學城公園環繞,東臨小清河公園,風景最佳,適合晨跑、野餐。社科大學應該是公園環繞,周圍特別冷清(可能這就是所謂的適合學術的地方吧)。

第三,科學與教育的融合

新的發展,比如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可以從國家級、省部級項目中選到校級項目,但具體作用可能還要拭目以待;另外,社科院的圖書館資源最終也能得到有效利用,可以通過直接選擇的方式送到社科圖書館。

去社科院總部和各研究所也比較方便(當然各學院之間科研融合程度還是有壹定差異的),歷史所的宣傳也比較突出。當然,歷史學院應該說是融合度最高的學院之壹。

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的通知。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圖書館資源是有效開放的。

除了歷史學院,哲學學院也是幾個科教融合度高的學院之壹。之前經常看到哲學學院的學生跟著老師去外地參加各種論壇,真的很羨慕。

第四,其他

(1)關於保研率,真實情況是當時宣布保研率提高0.5%(很可笑),但最後通知增加13保研名額。不知道這個和教育部有沒有糾結,但是加上13名額,保研率大概是28%,不得不說和預期值有點出入。

(2)至於行蹤,這是個雷區,不得不提。因為沒有各種頭銜的加持,成立時間也不長,本科生直接就業確實是個問題。另外,文科專業就業很好理解,選擇也在慢慢增加。如果學生非常重視就業,壹定要謹慎。

(3)之前的回答可能漏掉了出國這壹點。社科生人數少,但項目多,大家下來的機會還是很多的。相比其他學校,各種暑期項目、交換項目、學分項目確實有更多的機會出去看看。而且對於壹些學院來說,比如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只有這兩個學院的人才能參加和澳門大學的交換項目,機會更多(畢竟人少)。

歷史淵源。

社科大學創辦於2017,今年只有兩個畢業生。然而,社會科學大學並不是壹所全新的大學。

鐘清正:

但是,每當我們談到社會科學中永遠繞不開的話題時,總有人說中青“重生”——比喻太有意思了,哈哈哈哈。我不知道幾年前是什麽樣子,但至少在2022年我很難這麽想。有傳言說社科院壹直想辦本科教育,教育部沒給授權。以中青署撤銷為契機,接管本科教育權,最終自主管理本科教育。

無論是在官方文件上,還是實際上,社會科學大多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基礎上創立的。學校的前身是研究生院。學校甚至把校徽從2017改成了1978(也就是研究生院成立的時間),研究生院也有著輝煌的歷史。

對於中國青年政治,社科大學利用了其優質的本科教育資源。中國青年政治的老師不是都去了社科大學,但基本都是優秀的老師。就答主所在的法學院,中青正的老師很不錯,很多老師後來都去了社科院法學所。當然,也有中青正的老師去了法大任教,完全沒必要有那種無知的偏見。另外,妳不能讓社科院的人來教體育、計算機等基礎課。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毫無疑問,社科大的立國之本是研究生院,是用來吃住的,所以學校裏難免還有很多研究生的氣息,學校的學生數量也被研究生碾壓,這也是壹大特色。所以妳平時壹起打球,參加活動,團隊比賽,甚至上課的同學,很多都是碩士生,博士生,學長——和學長學姐在壹起真的能學到很多東西。

況且研究生院的招牌還是要用的(至少上個世紀研究生院輝煌過),用好這些校友資源自然是好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更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報》。社科大學建校後,碩士學位也由社科大學授予,學校壹直在強調碩士學位與碩士學位的融合。據我所知,目前法學院壹屆大概有兩個40人的直接博士名額。讀完之後直接就是社科院的博士,也很香。

截至2016,研究生院有470名博士生導師,824名碩士生導師,而社科大學截至2018,有607名博士生導師,905名碩士生導師,自然大部分依靠原研究生院的老師。學校的領導大部分也是以前研究生院的領導(包括現在的政文院長),少部分是以前的中青年政府領導。

學習和生活。

社科大學從建築數量和學校面積上來說都不算是真正的“大”學校,而且突然湧入的本科生也讓原來的研究所(繼承了先招生後建校區的優良傳統)的基礎設施不堪重負,所以資源緊張在所難免。好在壹棟新樓的竣工、開工、招投標的完成,可以預見未來這種情況可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22級新生入學後,兩棟新宿舍樓可投入使用,操場人工草坪鋪設完畢,南門教學綜合樓開工建設。

宿舍

新宿舍樓。

新宿舍樓的條件簡直不要太好!有的本科宿舍其實就是兩個房間,並配有獨立衛生間和小陽臺。北京大學的住宿條件真的很好,至少不用像其他大學那樣洗大澡堂,坦誠相待。南方孩子真的洗不慣大澡堂。下半年來了,我們要搬到壹個四室的公寓,不過是新宿舍,其他條件也比較好,就愉快地接受了。

宿舍晚上不關燈,也不關電不關網。他們每月發出50千瓦時的電。反正我們宿舍壹直沒用完。每個人每個月贈送50G的免費流量,用完後充值也很便宜,0.5元/g。

宿舍裏使用電器有很多限制。壹般超過25W就會跳閘,所以我在學校帶的吹風機現在從來沒用過,只能去洗衣房用學校常用的吹風機吹頭發。

食堂。

人少了,食堂少了。有兩個食堂,壹個食堂有二樓。壹直沒怎麽誇過食堂。自然比其他十幾個食堂的大學要好。但是我還是要說,壹個食堂真的很便宜。沒錢的時候,壹個食堂就是我爸。點兩肉壹菜甚至壹大碗肥牛大概要12,壹般晚飯買兩個菜就夠了。食堂阿姨從來不握手,量夠了。壹天只花20吃不是夢。

二樓有個小菜窗口,量少價格自然低。壹頓飯連四個菜都敢點。二是飯堂菜品多樣,飯菜味道更好,價格更高,滿足了多樣化的需求。

二食堂西窗的意大利面。

壹些肉可以享用。

小賣部5元左右的小吃。

學習和科研。

老師們,如果沒有社會科學的大師,是絕對難以認同的。先列個清單。

榜單具體內容可以百度自己,共97個專業,其中人文社科專業數量不到20個。社科類專業除了管理類的幾個專業(而且社科類專業開設的管理類專業只有財務管理)沒有會員,其他人文社科類專業都有(會員人數是15,而人大人數是17)。以下是壹些隨機的例子:

關於法學院的經歷,說壹些個人感受可能更實際。

現在接觸到的法學專業課的老師,基本都是畢業於北清人民法學院的博士。老師大多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背景。法學院院長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所長。法學院和法學研究所的融合應該還是很不錯的。還記得剛去法學院的時候,學校的老師都很熱情。莫院長親自帶我們參觀,言猶在耳,像個春風。

在其他學院,比如新川學院的院長原來是中川的院長,社會與民族學院的李培林先生是社科院的副院長。

導師制也算是壹大特色,只是每個人受益的程度和感受可能大不相同。社科大學每個本科生都配有學術導師,很多都是學術巨擘,學術影響力很大。答碩士導師不從事社科類本科生教學,主要從事某頂級法學期刊的相關工作。平時不在學校,因為疫情他也很難去法院(而且老師真的很忙),所以交流有限。

答碩士舍友的導師幾乎每周都會邀請自己的學生(包括研究生)聚餐交流,每周召開視頻會議供大家分享討論,還會擔任學生科研項目的指導老師,帶學生搞科研。每個導師的性格、精力、指導方式都不壹樣,所以每個人對導師制的感受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但對學生的成長和學術能力的提高無疑是很有幫助的。

有很多講座。畢竟回答者是第壹次上大學,和其他大學沒有可比性。他們少的時候壹周差不多四節課(畢竟社科類大學專業少,學生少)。他們多的時候壹周能上14和15節課,平均壹天兩節。覆蓋面很廣,前沿話題很常見。邀請函也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

只要妳真的喜歡人文社會科學和學術研究,妳真的可以從這些講座中學到很多東西,而且妳根本不會覺得無聊。(當然,如果遇到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還是會犯困。)不僅有講座,還有很多學術論壇。當然,這些論壇不僅僅是社科院大學舉辦的,社科院及其研究所也有。

升學和就業。

社科類大學的科研保障率還是比較高的,第壹年差不多是16%,第二年上升到22.4%。科研保障率全國排名30。據說今年概率會繼續飆升(30%?),詳見9月新聞。免試的趨勢應該還是在我們學校居多,包括壹些直博。在考研壓力越來越大的當下,免試自然越來越受推崇。

學校壹直在強調本科、研究生、博士培養壹體化,在研究生院的加持下期待未來的發展。(比如中科院的科研保障率是18,17.2%,19,30%,20,33%,21,42%,22,47.6%)。

就業應該屬於當前社會科學的短板。畢竟不是985/211/雙壹流。如果妳被硬門檻卡住,別人可能連妳畢業的地方都不看壹眼。

調選也是如此。目前有資格調調的省份並不多,各省對社科專業的認可度還相差很大。但是從已經畢業的學長(包括研究生)來看,社科專業的招牌在北京還是用得不錯的。只希望過幾年能有所改變。畢竟目前本科畢業生只有兩個,數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