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招聘資訊 - 宋代的科舉制度是如何選拔人才的?

宋代的科舉制度是如何選拔人才的?

宋代科舉如何考

宋初,雖然仍處於半戰爭狀態,但趙匡胤在科舉考試方面並沒有懈怠。建國年(960年)舉行第壹次科舉考試,錄取19人。為什麽要招收19人?自唐五代以來,各科進士人數壹直在二三十人左右,缺總比濫好。當然,宋朝的第壹科需要為未來樹立榜樣,所以我們選擇了19傑出人物。第二年再次考試,只錄取了11人。隨後幾年,每壹次榜都有十個左右的進士,最少的甘德四年(966年)只錄取了六個人,實屬罕見。

趙匡胤是壹個文人統治的國家。這麽多人怎麽填補國家的很多崗位?為了籠絡士子,開寶三年(970),他給主持科舉的禮部下了壹道聖旨,命令他們把近十年以及後周乃至後漢的子弟檔案整理出來,統計壹下,看看有多少人沒有全部通過15的考試。禮部經過仔細核實,列出了以司馬懿為首的106人的名字。趙匡胤大筆壹揮,說道:這些人真的很難得,而且都是本科學歷。在宋代,這種進士有壹個特殊的名字,叫做“科恩進士”,是由皇帝凱恩特賜的。趙匡胤的《科恩》這回有點大了,但也不是沒有道理。至少可以看出這位偉大的政治家在治國方面是多麽的靈活,在網羅人才方面是多麽的慷慨。此後,“科恩”壹般只涉及極少數人,這在整個宋代並不少見。

在談完“科恩”這壹特殊現象後,我回到了常規的科學研究中。宋初的科舉考試,基本上繼承了唐朝和五代,仍然是常規考試和制度考試兩種制度。

“普通科目”是永久科目,類似於今天的高考等公共考試。國家規定大綱、內容、時間和具體程序。除了進士,還有其他科目,包括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明經、法明、子明。每年秋季都要參加鄉試,中部農村的考生在冬末匯集北京,第二年春天由禮部主持全國統考。所謂“九經”是唐朝所定的九部經學,“五經”是西漢所定的五部經學。《開元禮》是唐代編纂的壹部大型禮書,也可以看作是對實用“禮”的專門考查,而“三史”指的是史記、二漢書和三國誌,可以理解為史部。可以看作是對禮儀理論的專門考查。三傳指《左傳》、《楊公傳》、《梁博傳》,可視為對經部史書的專門考查。明靜指的是對所有經典的統壹考試,可以看作是對傳統儒家經典的考試。法明是法考,子明是

關於“進士”和“明靜”,我們還要多說幾句。自唐代以來,學者們對這兩門學科最為重視,其中又以進士最為重要。原因很簡單:中國學者未來的仕途很樂觀,往往能爬到宰輔的高位,而明靜的前途就坎坷得多,很少有人能最終成為高官。其他小科壹看就知道,就算考上了,也只會做壹輩子小業務官,很難掌握權力。

“制科”是皇帝親自主持的小範圍考試。這種考試形式起源於漢代的射策,在唐代非常普遍。到了宋代,逐漸形成了壹些“常科”,即經常重復的制科科目。比如太祖時代設立的賢能方正,可以直言極諫,經典卓越,學問精深,可以為師法,可以教育詳和閑散的官員。仁宗時立的賢能方正,能言直諫極,博通之墓明悟,才識皆明體用,對官理的詳明,使其從政、學洞、運籌帷幄,軍隊雄才大略,皆承襲唐朝。雖然系統考試的範圍不大,但是考生的資格卻很廣。現任官員和山野·王粲都被總理推薦參加考試。已經考中進士的,也可以考制。北宋名臣富弼,原本想考進士。恰好他的嶽父顏姝是當年的考官,需要回避,只好參加當年的系統考試。再比如蘇軾和蘇轍兄弟。嘉祐二年(1057)考中進士,卻不甘心。兩人都是在嘉祐六年(1061)參加系統考試,進入三等。根據宋代詩人葉朗的考證,蘇軾應該是“能言直諫之士”,這與蘇軾後來的自嘲十分吻合。在經歷了多重磨難之後,蘇軾感慨道:“他本該參加科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所以自以為真的可以坦陳,對科諫。”我才知道,諫是壹勞永逸地滅了,現在黃州涼快了。"

宋代理科考試的題量是相當大的,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妳答壹篇論文就能出人頭地。以進士考試為例,要“試壹詩壹頌壹論,五策,論語十帖,春秋或禮記十義”。其中以詩、賦、論最為重要。所謂“背”,叫做“背經”,就是背經中的段落;所謂“墨意”,即筆答意,規定為十。為什麽叫聽寫“發帖”?因為這種考試把經典原文的第壹句和第二句剪掉,只露出中間的壹兩句或壹兩行,讓考官填前面和後面。除了《鐵經》、《墨夷》之外,《時事政策》還有三個答案。這三項在進士考試中不是很重要,但在明經中卻很重要,幾乎是所有的考試。不然為什麽進士總是看不起明經?是因為明代經典大多靠死記硬背,不像進士那麽文學。因為考題量大,無論是鄉考還是考完試,考生都要在考場待上三四天才能答完所有內容。

宋代新科舉在哪裏?

宋朝完善了之前的很多弊端,也確立了最好的考試內容。與唐代相比,宋代的科舉考試有許多新的變化。

這方面最積極的壹點就是建立了糊名系統,就是把考生可能作弊的信息全部封存起來,比如姓名、籍貫等,讓考官、評卷員無法知道每張卷子是誰的。宋朝初年,求人送禮的習俗依舊,直到真宗時才采用糊名制。當時很多人反對貼名字,比如範仲淹,蘇頌。他們都提到貼名字風險太大:平時臭名昭著,考試成績也不錯。妳承認不承認他?隨著時間的推移,證明貼名字是最合理,最公正,最無語的手段。蘇軾參加禮部考試時,考官是歐陽修。當時,歐陽修最看好曾鞏。當他拿到蘇軾的卷子時,非常高興。他認定這壹定是曾鞏的答題卡,並以此為題頭命名。打開糊名壹看,原來是蘇軾。不管歐陽修是出於公事還是私事,他當考官都很難給自己喜歡的學生打高分。

二是考試時間的最終確立。唐朝每年國家所用的財力、物力、人力可想而知。宋朝是英宗二年(1065),定為三年的大比。這個時間壹直沒有變,直到上次宣彤科舉。小說中提到的“大比武之年”,是指今年有禮部考試,而且是狀元。

第三是文風的變化。嘉祐二年,歐陽修進貢。他壹直討厭無病呻吟的程式化文章。當他獲得了絕對的話語權後,文成延續百年的論文全部失傳,而他拿的文章都是有實體論的“古文”,所以蘇軾和蘇轍占了便宜,因為這兩兄弟最擅長討論古今成敗。歐陽修據說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旗手”,宋代古文運動就是在這個時候建立起來的。

四是考試內容和科目的變化。宋初以詩、賦、論為絕技,前兩者為絕技,要按韻書寫。韻文壹經發表,再好的文章也是零。考試內容的變化是王安石變法的後果之壹。他在給宗申的信中寫道:“學習過去就是學習。請建造壹所學校來恢復過去。其明經等科欲廢黜,明經增多。”它的意思是不要設置那麽多的科目,並且取消所有的明經和法明,只保留進士科目。還有,以後考試只考經學,不用考詩詞賦了。原因是:壹個人從小寫詩寫賦,對音韻很熟悉,對聖人之言卻知之甚少。他壹旦做官,怎麽會懂得治國理民?從此以後的科舉考試不再考詩詞賦,只考經學。

妳說的“A族”和“B族”是什麽意思

我們在閱讀古籍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進士甲科”“進士乙科”這樣的字眼,總有壹種不理解的感覺。起初,唐朝的科舉考試沒有A和B之分。從高祖李淵到初唐,所有進士都被稱為“乙科”。唐明帝為了顯示自己的德行,頒布法令說:“近代無甲科。從我做起,壹定要打開嘉科的大門,讓最優秀的人才成為世界的楷模。”到了末代唐朝,“甲科”成為進士前三名的名字。

宋朝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的進士考試,A科和B科都是指進士,A科壹定比B科好..如《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這本傳記中明確記載名臣張勇為“秀才乙”。歐陽修的兒子歐陽碧和大文豪蘇軾都是B科。直到北宋後期,甲、乙科還是進士等級的概念,即甲科為壹等,乙科為二等,甚至出現了三等。

南宋時明確規定進士考試分為五等。如李宗保四年(1256),文天祥榜共錄取601人,其中甲級21人,乙級40人,謝枋得位列乙級第壹,其余為甲級、甲級、甲級..《宋史·謝枋得傳》說他在寶玉參加進士考試,“意為最高,奏名,中二科。”除了胡俟參軍,他們將被拋棄。”意思是說,謝想當尖子生,結果只是“在乙級”,但他不服。對比這兩份材料可以看出,南宋的“二甲”和“乙支”是等價的概念,所以南宋以後就沒有正式的“乙支”了,但人們還是稱二等進士為“乙支”。

到了明清時期,甲、乙的名字又出現了,這樣就比較容易區分了:凡是經過宮廷考試的正規進士都叫甲,沒有經過宮廷考試的叫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