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招聘資訊 - 我喜歡李白,蘇軾,賈萱。

我喜歡李白,蘇軾,賈萱。

頂!!!我喜歡李白詩歌的飄逸,因為他的俠義,儒釋道,使他的詩歌更有說服力。蘇軾詩詞集儒、道、釋於壹身,早期作品氣勢磅礴,奔放如洪水決堤,瀉千裏;後期作品空靈雋永,簡單輕盈如深柳,白梨的花很遠。辛棄疾,他的愛國詩催人奮進,豪放不羈!

李珀

第壹,離開蜀國之前(701-725年)

李白出生於濠上,成長於四川江油附近的張明縣青蓮鄉。遊完成都和峨眉再出峽。下面的《戴天山訪談錄》顯示,他早就被打上了道士的烙印。

第二,沿著長江向東遊,直到離開安陸(725-735)

李白二十五歲出蜀,目的是訪道、交友、遊山水。《商安配昌史》中說:“以為士者壹生必如桑弓箭,處處射其夫,故知君子必有善念,甚有誌氣。”他離開三峽東行,經過荊門、江夏,到旬陽登廬山。遊金陵、遊揚州,徜徉於吳、惠之間;回到船上,從江夏回到漢水,穿過襄樊,走到妳附近,期間遇到了孟浩然;從臨汝到安陸(公元727年),我娶了孫女,開始了“安陸十年飲”的生活。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秋,應友人袁演出之邀,遊覽太原寺。第二年春天回到安陸後不久,他搬到了東陸。以下選登的《江夏遊》表達了他對商人妻子等平民的同情;而《淮南睡書》可以找到他的縱橫家思想的根源。

3.從東路到南嶺再到長安(736-742)

李白從安陸遷到山東,定居在任城。他還隱居徂徠山,不時與孔超的父親等五人飲酒,人稱竹溪劉壹。其間回漢、項各壹次,北遊、宛,不久返回東路,南下吳越與吳郡道士相會,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被召至南陵長安。接下來的《五月東去,答文上翁》選段,說明他有信心從正道進入官位;《南嶺兒女不進京》更形象地表現了他被叫到北京時的傲慢,也反映了他對名利的熱衷。

第四,在長安(742-744年)

李白隨道士吳筠到長安,經公主、何等人推薦,由唐玄宗親自召見,作為祭品獻給翰林,無官職。他以王佐的學者自居,而玄宗卻把他當作文學侍從,經常被叫去做壹些所謂“應作”的工作。看來他對這段經歷並不滿意,再加上他縱情狂飲,驕橫跋扈,難免得罪壹些小人,比如高力士,最後被流放北京。春風只是曇花壹現。可惜長安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他在這裏開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對當時沒落的政事有了感性的認識。他收集了大量的詩歌素材,豐富了作品的內容。下面選的《二十四古體》——《大車飛塵》公然嘲諷時政;《馬之歌》比喻馬,感嘆智者大師,未曾謀面。而“望南山送隱士子歌”說明長安十尺紅塵未能讓他放棄對神仙的向往。

動詞 (verb的縮寫)離開長安前往長流夜郎(745-757)

李白離開長安後,輾轉南北。他隱居於宋亮、齊魯之間,多次往返於會稽、金陵、翼城之間。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在這個早期,他和杜甫結下了不朽的友誼,和高適、李益等詩人、大書法家壹起爬山,還詩還酒。安史之亂,他在宣城。後來,他搬到了溧陽和鐘山。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他在廬山屏風避難,遇到過旬陽的王勇,邀請他參加幕府。次年,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王勇違抗蘇宗聖旨,兵敗丹陽。被拖下潯陽監獄,並判長流夜郎在57歲時拋下妻子,獨自闖過洞庭三峽的險惡風浪,踏上漫長的生死之路。這壹階段,李白的人生經歷最豐富,流傳下來的詩詞也最多。接下來的《入酒》和《宣城見杜鵑花》選段,反映了他對國事的關心,對國事的不滿,對自己兩次未能上進成名的懊惱,對家人、朋友、山水、神仙的壹瞥。

六、巫山遇赦病死(758-762年)

李白遊蕩了很久,到了巫山,遇見了謝東,然後回來了。在江夏、巴陵、衡陽、零陵短暫停留後,回到旬陽。後來重遊金陵,遊歷宣城、溧陽。去世前壹年,東鎮鎮李光弼獲準抗史朝義。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他想為他的國家服務。可惜他因病折返。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李死於當塗,享年62歲。這壹階段,李白逐漸進入蕭瑟的老病。然而他的詩和酒卻和當年壹樣好。下面這首《江夏別松枝》反映了李白晚年對國家的無奈。(右圖為李白手跡。)縱觀李白的壹生和傳世作品,可以看出其思想的主流是道家和縱橫家,同時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崇拜傅說、呂尚、範蠡、呂璉、張亮、謝安等所謂“國泰民安”的大人物,也崇拜顓頊、侯營、荊軻等刺客遊俠。他有幫助窮人的雄心壯誌,但是他沒有去嘗試。當然,客觀的社會條件限制了他,他自己主觀的性格和感情也限制了他。毫無疑問,他熱愛這個國家的人民,痛恨邪惡和背信棄義。

蘇軾

他的父親蘇洵,就是27歲時在《聖紫晶》中提到的“蘇勞權”。蘇洵很晚才發火,但他很努力。晚年的蘇軾回憶起童年隨父求學的經歷,覺得自己深受父親的影響。當然,如果蘇洵不努力學習,蘇軾童年時也不可能得到好的家教,更不可能“學通經史,那屬於天天千言萬語”,將來更不可能有文學上的成就。

嘉祐元年(1056),二十壹歲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次年參加禮部考試,以壹篇《以刑賞忠論》贏得了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誤中了高中第二名。

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參加了通常稱為“三年京檢”的語文中專考試,考進了三等,授予鳳翔府判官“百年第壹”。後來,父親在汴京去世,丁回到了家鄉。熙寧二年(1069),任滿後回朝,仍賜職。他入朝為官之時,正是北宋政治危機開始顯現之時,繁華背後隱藏著危機。這時,宗申即位,任命王安石支持變法。蘇軾的很多師友,包括當初很欣賞他的歐陽修,都因為不同意新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而被迫離京。朝野的舊雨褪去,蘇軾眼中看到的不再是二十歲時看到的“太平盛世”。

蘇軾在回京的路上,看到了新法對普通百姓的傷害。他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意見,認為新法不能便民,於是上書反對。這樣做的壹個結果是,和他被迫離開北京的老師朋友壹樣,不允許他們留在朝廷。於是蘇軾要求釋放,被調到杭州服將軍刑。

蘇軾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期結束後,他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周知。成績突出,深得人心。

這樣持續了十年左右,蘇軾遇到了人生中的第壹次災難。當時有人(丁力等人)故意歪曲他的詩,大做文章。元豐二年(1079),蘇軾到湖州不到三個月,就因寫詩諷刺新法,“謗君”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

蘇軾在獄中103天,幾乎處於被斬首的邊緣。多虧了北宋毛時期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躲過壹劫。

出獄後,蘇軾被貶為黃州團永璉(相當於現代民間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卑微,而此時的蘇軾經過這次牢獄之災已經心灰意冷。在業余時間,他帶領家人在城東開墾了壹個斜坡,並通過耕種來彌補他的生計。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得到了“東坡居士”的綽號。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蘇軾離開黃州,赴任汝州。由於路途遙遠,旅途勞累,蘇軾的子女不幸去世。汝州很遠,路費都用完了。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要去汝州,先在常州居住,後被批準。當他準備返回常州時,宗申去世了。

哲宗即位,高太後聽政,新黨勢力倒臺,司馬光被重新啟用為丞相。於是蘇軾在1998年被禮部召回朝鮮當醫生。前朝升舍人先生,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先生,不久又升國子監。

俗話說“北京官不好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打壓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廢除新法,認為他們不過是與所謂“王黨”壹丘之貉,再次向皇帝建言獻策。

到目前為止,蘇軾既不能容忍新黨,也不能原諒舊黨,於是再次要求外調。作為龍圖閣的學士,他再次前往闊別16年的杭州,擔任太守。蘇軾在杭州興建重大水利工程,疏浚西湖,用疏浚的淤泥在西湖旁築起堤壩,就是著名的“蘇堤”。

蘇軾在杭州過得很幸福,把自己比作唐朝的白居易。但在元佑第六年(1091),他被召回朝鮮。但很快,由於政見不合,瀛洲被釋放在外。元佑八年(1093),新黨再次上臺,被貶至惠州(今廣東惠陽)。惠宗即位後,調至連州安置,調至周樹安置應永,調至永州安置。第三年(1101),傅園被大赦,恢復為晁。回北途中死於常州文中,謚號。66歲的時候。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享年67歲。原字探夫,改號佑安,號稼軒,生於歷城(今山東濟南),漢族。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和愛國者。與蘇軾齊名,並稱“蘇信”,歷史上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曾經有人這樣誇他:賈萱是人中之冠,言中之龍。劉辰翁《辛家軒序》說:“字達東坡,光明磊落,似詩,似散文,似天地奇觀。他曾出使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和浙江東部。在他出生於13年之前,山東被金兵占領。21歲加入抗金義軍,不久回到南宋。紹興三十壹年(1161),兩千人參加北方抗金軍隊,次年回到南宋。他壹生堅持與遊牧民族作戰,收復失地。曾晉奏《梅琴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興的具體方案;他還去總理九議,進壹步闡述十議思想。尚未被采納和實施。在各地任職時,他認真消除積弊,積極備戰,受到投降派的牽制,甚至被革職。他曾長期居住在江西上饒。光復祖國的宏圖大誌和才華沒有展現出來,忠義憤懣,造就了南宋壹代大詩人。耿靜在山東集結兵力,克制忠義,讓大臣掌大權。紹興三十二年,他命令封彪返回南方,高宗召見他,授予他城武郎的職位。寧宗朝厭倦了在浙東為官,加了龍亭等制度。他進入議會,被任命為爪牙。他在江西上饒、潛山等地生活了十幾年。他的文字充滿激情,慷慨悲壯。筆觸有力,藝術風格多樣,豪放不羈。還有“賈和的短句”。

終其壹生,他以正直自傲,做出了自己的成績,壹生主張抗戰。曾出現在《梅琴十論》和《九議》中,表現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和愛國熱情,並與宋致仕和理學家朱保持著深厚的友誼,勵精圖治。抗金和民族復興是他作品的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迷失方向的悲嘆和強者遊手好閑的憤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還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江南農村四季的田園風光、世態人情、民俗風情。他的詞題材廣泛,也善用前人典故。風格厚重豪邁,又不乏細膩溫柔。他在蘇軾的基礎上,極大地發展了詞的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人稱為“蘇、辛”。他的詩也值得稱贊,尤其是他的“有力的筆,巧妙的收斂,正確的平衡的理論之風”

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是壹位具有代名詞風格的偉大詩人,也是壹位善戰、通曉軍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詞“鏜鈸大響,竊竊私語,渡六合,掃千古”,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作為南宋朝廷大臣,他寫了壹篇《議練民兵守淮蜀》的文章,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懷,對戰局精辟深刻的分析和鮮明具體的對策。這篇應用散文充滿激情,構思巧妙,有理有據,準確簡潔。文章只用了600多字,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壹氣呵成,信息、分析、措施、預測、文字落實,簡單明了,清晰易懂。壹個豪邁曠達的詩人,可以根據不同文體的需要,寫出如此嚴謹樸實的應用文。可見,大手筆在寫作上是不能局限在狹小的世界裏的。他要熟練掌握幾套筆墨,不僅要有自己喜歡的風格,還要根據不同的要求寫出不同的流派和風格,就像壹個功夫深厚的武術家,雖然擅長壹種武器,但他是對的。辛棄疾用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從不同的側面表達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反映了他憂國憂民的遠大誌向和崇高理想,以及“男兒有淚不輕彈,欲補天”的豪情壯誌。(摘自應用寫作第1,0998期《詞學大師——讀辛棄疾》

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戰鬥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這首先表現在他的詞中,他不斷重復著對北方的懷念。此外,在《何心郎》、《摸魚》等詞中,他用“剩水剩山”、“夕陽斷腸”等詞諷刺南宋小朝廷,表達了對偏安壹隅、不願北上的不滿。野心無處用,表現在難以掩飾的言語中。在他的代表作《水龍隱》中,他善於緬懷過去,面對如畫的河山和英雄,在激發其遠大誌向的同時,也表達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與現實的激烈沖突構成了其詞的悲劇基調。辛詞在蘇軾詞的基礎上,進壹步擴大了題材範圍,幾乎到了無事不可無心入詞的地步。

他比陸遊小十五歲,出生時北方已經落入女真人手中。他的祖父辛贊雖然在晉國工作,但壹直希望有機會“拋架解氣”,經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點江山”(《梅琴十論》)。同時,辛棄疾也目睹了漢人在女真統治下所遭受的屈辱和痛苦,這使他在年輕時就立下了恢復中原的計劃。另壹方面,由於辛棄疾生長在金人統治下的北方,受讓人盲目循規蹈矩的傳統文化教育較少,他身上有壹種俠義精神。

紹興三十壹年(1161),金主顏良大舉南侵,身後的漢人因不堪忍受金人的嚴酷壓迫而揭竿而起。二十二歲的辛棄疾也糾集2000人加入了耿靜領導的龐大起義軍,並任書記。當金人內部矛盾爆發,完顏亮在前線被部下殺死,金軍北退,辛棄疾在紹興三十二年(1162)奉命聯絡南宋朝廷。在他完成使命回來的路上,他聽說耿靜被叛徒張安國殺死,起義軍解散了。他帶領50余人攻打敵營,把叛徒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辛棄疾驚人的勇氣和果斷,讓他壹時名聲大噪。“懦夫為之而起,聖天子為之嘆息”(洪邁《賈·)。宋高宗任命他在江陰簽署壹項判決,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途。此時,他才23歲。

辛棄疾初來南方,並不了解朝廷的懦弱和畏縮。此外,宋高宗和趙構都曾贊揚過他的英雄行為,不久即位的宋孝宗也曾表現出要收復失地、報仇雪恨的精神。因此,在南宋任職的第壹個時期,他就滿腔熱情地撰寫了許多抵禦金朝北伐的建議,如著名的《梅欽十論》、《九論》等。雖然這些建議在當時受到人們的稱贊並廣為流傳,但已不願再戰的朝廷卻無動於衷。它只是對辛棄疾在建議書上的實用才能感興趣,於是派他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擔任重要的地方官職,治理災荒,整頓治安。這顯然與辛棄疾的理想大相徑庭。雖然做得很好,但因為深深感到時間飛逝,人生苦短,抱負難酬,他越來越感到壓抑和痛苦。

然而現實對辛棄疾來說是嚴酷的。雖然他有著優秀的才能,但他豪邁倔強的性格和執著的北伐熱情,讓他很難在畏首畏尾、圓滑、嫉賢妒能的官場上立足。他也意識到自己“只是笨拙而自信,多年來不被大家所接受”(《論賊劄子》),於是準備隱退,在江西上饒湖畔建了壹座園亭,以便離職後安身立命。果然,惜春八年(1181)冬,辛棄疾42歲時,因被彈劾被罷官,回到上饒。在接下來的20年裏,除了每兩年被任命為監獄長和福建和平特使之外,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農村度過。

辛棄疾壹直推崇狂傲山林的隱士,生活在鄉村與他的人生觀不無巧合;而且,由於他過去的職位,他可以過著非常奢侈的生活。但作為壹個熱血男兒,壹個風雲人物,卻在風華正茂之時被迫離開政壇,這讓他無法承受。因此,他常常壹邊欣賞著田園風光及其寧靜的意趣,壹邊內心不斷湧動,時而為自己的人生理想所激動,時而為現實的無情所憤怒和沮喪,時而又強迫自己去安慰自己,作出曠達的思想,在這種情感的起伏中度過了余生。“可惜生前死後,為王擺脫世間事務,贏得功名,白白發生”(《破陣》),“我以萬字換主人植樹書”(《鷓鴣天》),埋下了他的深情。寧宗嘉泰三年(1203),主張北伐的韓侜周開始起用領軍人物。64歲時,辛棄疾被任命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和平使者,老壹輩詩人的精神為之壹振。第二年,他遇到了宋寧宗,熱情慷慨地說徐金國“必亂必亡”(《朝野建立以來炎癥雜記集B》),並親自到鎮江前線工作。

但他再次遭受沈重打擊,在壹些諫臣的打擊下被迫離職,並於禧元年(1205)回到老家。雖然最近兩年被叫去工作,但是他年老多病,身體虛弱。最後,他在凱西的第三年秋天突然去世。

雖然,自中原淪陷以來,抒發對國恥的悲憤,表達報國的熱情成為文學的中心主題,但辛棄疾的詞仍有獨特的光彩在其中。這不僅是因為辛棄疾生長在被其他民族蹂躪的北方,恢復故土的願望比壹般文人更強烈,也是因為他在承擔民族使命的同時,積極尋求個人生活的榮耀,在文字中表現出壹種不可抗拒的英雄氣概。

辛棄疾的詞在抒發報國之誌時,往往表現出軍人的豪邁自信的心境,如“欲拉銀河之浪,洗西北之沙”(《水調歌頭》),“馬歌葬時,應誓飛蛾不沈”(《滿江紅》),“人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何心郎》)等。,所有的壹切都充滿了驕傲和憤怒。對於和自己壹樣有報國勇氣的人,他由衷地贊美,異口同聲地互相勉勵,如《水龍隱陳佳壽漢南澗尚書》的慷慨激昂,完全不同於壹般庸俗的祝壽辭:

有多少人真正懂得過河,從南方來?長安長輩,新亭風光,窮如昔。妳在陸地上的時候回顧了多少次?知不知道萬裏名利是真儒?有壹篇關於打山的文章,全是童音的晴日。當年倒地,如今壹試,風雲運行。

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唱酒。明年我會整頓坤的工作,給老公過生日。

辛棄疾對那些在民族危亡面前無所作為的庸俗圓滑的官僚有壹種本能的厭惡。在《千年調》中,他勾勒出這類人物的醜陋:“給人喝酒,先倒。最重要的是做可可,什麽都好。”

然而,就是這樣的人充斥著官場,掌握著權力,走上了壹條竊取和平的道路。他憤怒地寫道:“李將軍永遠贏得了赫爾馬。蔡麗是下壹個人,但他是海豹。”(“操作員”)

辛棄疾率領少數部隊穿越戰場,來到南方時,滿腔熱血,急於展示自己的宏偉計劃,不料卻陷入了碌碌無為的境地,使他感到難以忍受的壓抑和憤慨。南歸十二年,他重遊南歸首站建康時,寫下了著名的《水龍隱登建康歡樂亭》:

秋天的南方空曠蒼涼蒼涼,河水與天空壹起流淌,秋天更加蒼茫。看到遠處的山只會引起我對國家盡頭的悲傷和怨恨,這些山就像玉簪和女人頭上的螺旋線圈。西邊的太陽斜對著這壹層樓,遠處的天空傳來雁叫聲,我在江南漂泊著想家的遊子。我看到了吳鉤,並拍攝了專欄,但沒有人會參加。不要說低音難聽,西風和季鷹都還沒回來?像徐思那樣只為自己買地的人,應該怕羞於看到在這兩方面都輝煌完備的劉備。可惜,時光像流水壹樣流過,我真的擔心國家的風雨飄搖,真的像桓溫說的,樹已經長了這麽多!錢是誰,呼喚紅領巾綠袖,呼喊英雄。

這是山河破碎的悲哀,是野心空虛的悲哀;時間無情地流逝,更因為這份悲傷而令人震撼。然而,即使詩人寫的是他的孤獨和悲傷,他的痛苦和淚水,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他永不沈沒的英雄氣概。

直到他晚年出任鎮江知府,他的《永裕樂靜寇顧北亭懷古》壹書仍充滿感嘆,壹邊回憶他年輕時的戰鬥生涯,壹邊抒發他不甘老去、仍大有可為的豪邁情懷:

我回南方四十三年了,還記得揚州戰火紛飛的戰爭場面。回頭壹看,河貍廟下,有烏鴉社鼓。誰能問:廉頗老得吃不下飯了?

這種永遠不能在平庸中度過壹生的英雄本色,伴隨著辛棄疾的壹生,壹直閃耀在他的文字裏。它奏響了宋詞的最強音。

另壹方面,無奈的處境和同樣無奈的心態,使得辛棄疾和陸遊壹樣,不得不在鄉村生活中尋求排解苦悶的方法。他深受老莊思想的影響,曾說“案上書數編,非莊即老子”(《稱帝恩》)。老莊哲學使他暫時忘卻了塵世的煩惱,親近了自然和日常生活,在詞中感受和表達了“壹谷壹山”所蘊含的哲理和美感。但由於性格和審美趣味的差異,他的詞作品並不像陸遊的詩那樣古樸典雅,而是清新優美,活潑靈動。

例如,清平樂描述了農場生活的心情:

茅屋的茅草屋頂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綠草。醉的吳地方醉了,聲音溫柔動聽,白發老人是誰家的?大兒子在東邊鋤豆溪,二兒子在編雞籠。他最喜歡小孩無賴,躺在溪頭剝蓮花。《西江月·寄興》寫的是自己的人生;

醉生夢死貪玩笑,需要時間煩惱最近,我開始覺得古書,什麽都不信。松本昨晚喝醉了,問松本:“我有多醉?”。我只懷疑我是來幫她的,就用手推了推她,說“走”。

但這種詞並不意味著辛棄疾的悲憤情緒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的閑適而變化。這只是壹時的遺忘,也是悲憤的另壹種表現。只要讀壹讀著名的“醜奴,書博山道中墻”就知道了:

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地板。愛上地板,又擔心添新詞。現在我知道擔心是什麽感覺了,我想談談。我想說我還是休息壹下吧,但是我說天涼了,秋天了。

正是因為他經歷了很多滄桑,積累了太多太深的抑郁,知道生活的無奈,所以“想說壹說”。他只能在寧靜的鄉村為自己的感情尋找庇護,撫慰自己受創的心靈,這是壹個英雄在平庸的社會裏的不得已而為之。只有理解了這壹點,才能理解辛棄疾寫這類詞的真實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