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據說壯族其實是屬於漢族的,怎麽回事

據說壯族其實是屬於漢族的,怎麽回事

壯族源於漢族這個是沒有歷史根據的,壯族(壯文:Bouxcuengh,英文:Bourau),舊稱僮(zhuàng)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壹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範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布區。

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是壯族最直接的先民。

先秦時期,中國長江中下遊以南至東南沿海地區,廣泛分布著壹個被稱為“百越”的族群,分布於今廣東、廣西壹帶的西甌、駱越就是其中的壹部分,他們當時還處於氏族部落社會的發展階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六國以後,派尉屠睢率領50萬大軍,分兵五路,進軍嶺南,在越城嶺壹帶曾遇到西甌人的強烈抵抗。

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祿率兵開通靈渠,通糧餉,運軍隊,秦軍才戰勝西甌人,統壹了嶺南地區,並在嶺南設立桂林、南海、象三郡,將該地區正式納入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

據考古資料和史書記載,這時的西甌、駱越人已經使用銅鐵器,開始步入了文明時代。尤其是西甌人,他們在首領譯籲宋的領導下,利用所熟悉的叢林和山地進行作戰,能與數十萬秦軍周旋數年,迫使秦軍“三年不解甲馳弩”,說明西甌人的社會組織已經相當發達,並且能夠比較有效地運轉,已經進入了部落聯盟或酋邦時代。

當時,為了保障南征嶺南的軍事後勤供給,擊敗西甌人的抵抗,秦始皇還派監祿在廣西東北部修築“靈渠”,溝通了湘、漓二水。靈渠的修築,極大地便利了五嶺南北的交通往來,有利於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

秦朝統壹嶺南後,還將大量漢族人口遷居嶺南,與越人雜居在壹起。從此以後,西甌、駱越人同內地各族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更加密切,而這種聯系,對於嶺南西部越人社會的進壹步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嶺南地區(即後來的兩廣地區)的土著民族,被稱為“烏滸”、“俚”、“僚”或“俚僚”,他們是西甌、駱越的後裔。東漢末年,中原戰亂,社會動蕩不安,不少大姓豪族為避亂而遷居嶺南,從而促進了嶺南地區封建化的發展。

受其影響,世居嶺南的俚僚大姓貴族,紛紛在各地稱雄,使嶺南土著民族社會中,也出現了壹些“雄於鄉曲”的“大姓”。如高涼、合浦的冼氏,欽州、合浦的寧氏,桂州的李氏,高涼的黃氏等,都是這時期嶺南著名的土著大姓。

他們擁有“地方數千裏,奴婢萬余人,珍寶充積”的財富。與此同時,社會上卻存在著大量貧窮的、甚至“父子世代為奴”的普通勞動者。

冼氏是秦漢以來高涼壹帶的大姓。冼夫人在南朝梁大同初年嫁給南遷的漢人大族、高涼太守馮寶為妻,擁有部落10余萬。她自幼聰穎賢明而多謀略,能安撫部眾,和輯百越和南遷當地的漢族移民,隋朝時受到隋文帝的嘉獎,被封為譙國夫人。冼夫人為維護國家統壹和地方安寧,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到後人的敬仰。

唐五代時期,壯族先民仍被稱為俚、僚、烏滸(烏武)等,但也出現了以地域或以大族姓氏命名的族稱,如“西原蠻”、“黃洞蠻”、“儂洞蠻”或泛稱“洞蠻”、“洞氓”等。宋代以後,壯族族稱又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撞”、“布土”、“土人”等稱謂。元明以後,被侮譯為“獞”,另外還有自稱壯、儂、郎、土、沙等。

這些稱謂原來都有壹定的地域性,但明、清時期,“壯”的稱呼已廣泛見於整個廣西和廣東西部,成為壯族最普遍的壹種族稱。1952年統壹稱為“僮”(音壯)。1965年改寫為“壯”。

擴展資料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壹帶稱為“歡”,左江壹帶稱為“詩”,桂北壹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歷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

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這期間,各家各戶吃五色糯米飯。

雲南文山壹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壹年種壹造(即壹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為春耕農忙做物質的和精神的準備。吃五色飯、五色蛋,是預祝五谷豐登的意思。

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為內容,以敲擊聲伴舞。宋代有扁擔舞、采茶舞、撈蝦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剛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這舞蹈流傳至今。在漢族戲劇的影響下,大約在清代,壯族開始出現戲劇。

壹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師公戲、木偶戲;另壹種是在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歌舞劇。壯劇又分為流行於田林、西林、百色壹帶的“北路壯劇”,是在滇戲的影響下,於民間說唱曲藝“板凳戲”的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滇戲的唱腔,伴奏的樂器有壯族的馬骨胡、葫蘆胡、木葉和漢族的笛子、三弦、二胡。

流行於青西、德保壹代的“南路壯劇”,是在馬隘土戲的基礎上,受邑劇影響而形成演唱合壹的戲曲形式,伴奏樂器除本民族的馬骨胡]、葫蘆胡外,還采用了邑劇的文鑼、武鑼、大鈸、小鈸、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

歌圩

歌圩盛行於壯族地區。各地圩期不完全壹樣,但大體上春秋二季為最盛。春季多於春節後的壹段時間,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則多於中秋節後的壹段時間,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

此外,還有不定期的歌圩,這是經常的普遍的。定期歌圩壹般壹年舉行三兩次,規模大者上萬人參加,小者也有壹二千人。不定期歌圩壹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壹二十人都可以進行。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愛情理想為主題。

其內容壹般為見面歌、邀請歌、盤歌、新歌、愛慕歌、盟誓歌、送別歌等。歌圩壹般為期壹天,也有連續兩三天的。參加歌圩的除青年人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老人小孩主要是“觀戰”、欣賞、品評,有的老年歌手參與活動,但他們不唱歌,而是給青年人當參謀。

歌圩非常熱鬧,除青年們對歌外,還有唱戲的、做買賣的。各種日用百貨、綾羅布匹、飲食糕點、雞鴨魚肉、蔬菜等,應有盡有。實際上歌圩也帶有幾分交易會的性質。

歌會

歌會與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從歌圩派生出來的。歌會的會期不壹定,只要有需要,隨時都可以進行。參加歌會的人數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

歌會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現壯族人民變革社會、變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為主題。其內容大體從開篇歌開始,進而到獻歌、賽歌、評歌、和歌、學歌、團結歌等。參加歌會的壹般是對時政有所感的成年人。

壯族鑄造和使用銅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迄今,在壯族地區的絕大多數縣份已發掘出不同時期的銅鼓。銅鼓的類型很多,大小不壹。鼓面圓平,鼓身中空無底,裝飾著各種圖案花紋。在歷史上,銅鼓既是樂器,也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征。

從冶煉技術和造型技術來看,在廣西田東縣鍋蓋嶺出土的屬於戰國時期的銅鼓,在廣西貴縣、西林縣出土的屬西漢時期的銅鼓,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壯錦是壯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它用棉紗和五色絲絨織成,花紋圖案別致,結實耐用。壯錦的生產,遠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時代已有記載。到了清代,壯錦生產已遍及壯族地區,成為壯族人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場的暢銷品。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壯錦得到新的發展,花紋圖案不斷創新,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如壁掛、臺布、坐墊、沙發布、窗簾等。現在廣西靖西、賓陽等地生產的壯錦,暢銷國內外。

壯拳在壯鄉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而且還是壯族獨特的習俗。如明代桂西壯人,男孩長到十來歲,就要教他練武。當地土司提倡群眾習武,群眾也崇尚武術,每年冬閑時節,壯鄉的各個村寨都延聘師傅傳授武藝。這種習俗經久不衰,壹直延續到解放前後。而今壯鄉的傳統武術又逐步恢復發展起來。

百度百科-壯族

百度百科-壯族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