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棉船的行政歷史

棉船的行政歷史

棉船洲地形成於明朝年間,建村於明朝末年,迄今有600多年歷史。因初出水面之洲似蛾眉,明清稱之為蛾眉洲。後又有傳說:有壹強盜用金棺裝了各種寶物藏於馬當黃山被盜,賊船行至江中,忽遇大風,帆船沈沒,所盜寶物,落入江底。其中有八個金元寶,日久天長成八個沖積洲,故名八寶洲。

清朝中期,棉船始有定居戶,定居歷史有300多年。剛開始的定居戶為彭澤本地人。清朝中晚期,大批安徽移民開始湧入,以桐城人為主,同時小圩堤也逐漸形成。1912年10月,孫中山曾到彭澤長江段水域視察,之後他在“建國方略”中關於整治揚子江指出,“更有數處,須行削裁,而小孤山上遊及糧洲二處尤為重要”。此處的糧洲即為棉船。

民國時期,設保甲制,棉船設八個保,八寶洲改稱八保洲。主要農作物以玉米、黃豆、芝麻、小麥為主,其間開始引種小籽棉。

解放後,因八保洲處於長江以北,屬第七區,故又稱江北區,轄六個鄉。1956年撒區並鄉,1957年又復名江北區,1958年成立江北人民公社。這壹時期,棉花的種植開始大面積鋪開,形成規模,移民戶增多。1962年江西省長邵式平來江北公社視察,見四面環水,地形似船,盛產棉花,提議更名棉船公社;1984年改為棉船鄉;1994年撤鄉建鎮,棉船鎮稱謂沿襲至今。1997年,面積106平方千米,人口3.9萬,轄江心、升洲、光明、新紅、朝陽、新淡、日新、糧洲、金洲、復排、金星、新洲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沙凸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