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誰有關於安慶董氏家族的資料.

誰有關於安慶董氏家族的資料.

先來安徽董氏的:

族譜介紹 元末明初,天下大亂。吾祖從軍,救國救難。 明帝洪武,肅清余殘,壹統四海,天下平安。吾族 有功,天子分封。今吾族南二支董官屯系直隸永平 府、孫官屯系山西洪洞,均以征戰有功,而遷居山 東省巨野縣西南三十裏董官屯和孫官屯。北支胞兄 六人,長支愛守故土,二支自山西洪洞遷至通州淳 縣,又自淳縣移至巨野西九十裏昌邑屯,今為鄄城 董家廟。至六世祖佐公移居鄆城南十八裏丁裏長。 五世祖文宗公移至巨野縣城西八裏董家莊。三支遷 至嘉邑城南布山東董家莊,至九世祖京公移居嘉祥 東十二裏董家莊。六支王氏母領六子諱陸字配地公 永樂二年遷至登州府棲霞縣,又自棲霞縣移至嘉邑 城南三十五裏董家樓。至八世祖小樓公在明季年間 遷居巨野縣東南六十裏截河裏董樓村,又名南董樓 西二支自山西平陽府遷居德州、明永樂年間移至山 東定陶。壹支定居平坊村,壹支遷至曹州北董家廟, 後又遷至巨野縣西南六十裏327國道兩側前手董莊。 至今均已達六百余載。其間因蒼海桑田之變,各奔 其程。今同族議論,吾北、南、西三支原籍直隸、 山西洪洞平陽府,相距雖遠,然盡屬伯叔兄弟,骨 肉壹家。理應俱存支譜,再續聯譜,以便人人皆知, 家喻戶曉。不至同族相見不相識也。是為序。 安徽董氏壹支字輩:“其發本邦安業克勤余香”。安徽蕭縣董氏字輩:“正宜祥克永明道福開昌詩書鴻經濟忠孝譽文章”。安徽定遠董氏字輩:“四開學永正長青”。安徽太湖董彎董氏字輩:“師繼以善長發其強”。安徽利新張村鎮董營村董氏字輩:“明宗珠文保興化”。安徽無為董氏壹支字輩:“長兆先訓維德科明”。安徽無為董氏壹支字輩:“生成有大本勤學必廣前傳家興事業積德遊人羨”。安徽安慶董氏字輩:“必文為延嗣重柏有萬春洪烈傳廣承顯祖德光明學玉經邦澤曾高桓國材□□□□□景雲自天開”。安徽淮北董氏字輩:“萬化景運宏昌履端啟發德義信敬澄誼明道訓守先聖良玉碧青軍振民豐金龍升晨”。安徽濉溪縣四鋪鄉董氏字輩:“光明俊秀福壽恒昌傳家寶善”。

再來董永與七仙女的:

董永和七仙女是我國古代歷史典籍中的傳說人物,也是黃梅戲《天仙配》裏的經典角色,他們是如何從史籍走向現實?又如何從古老的口碑傳聞裏走向戲曲舞臺?千百年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演化成無數鄉土版本,被各地奉為歷史文化瑰寶;大家爭搶董永和七仙女的“原始戶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講他(她)是“自家人”。人人心裏清楚明白,這是壹塊歷史文化的金字招牌,也是馱負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壹支勁旅,由此而引發經年不休的眾說紛紜。對於這樣壹枝文化名花和戲曲之秀,誰不想借助歷史老人之手,把她植於自家花園?百家爭鳴,花落誰家?本文所要講述的就是董永和七仙女是怎樣穿過千年歷史的煙塵,從百家爭鳴到壹枝獨秀,最終落戶黃梅戲之鄉安慶的故事。

兩千年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廣為流傳,傳過戲曲之鄉安慶,人們將它改編成黃梅戲,先後搬上舞臺、熒屏;從此,“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被世人稱為黃梅戲《天仙配》。古往今來,從黃河流域到長江兩岸,有多少口碑為其傳頌! 從口傳到筆錄,從臺下到臺上,又有多少文筆為它加工、多少歌喉為它傳唱! 從漢代的傳說,魏晉詩篇,唐代的變文,宋代詞賦,元代的散曲,壹直到明代傳奇,清代雜記(劇),民國圖說,傳到現代,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在今天哪個領域最盛行?當代權威的社科工具書《辭海》“董永”條有記:“地方戲中的《天仙配》亦演這壹故事。”在地方戲中,同類題材影響最大、經久不衰的是《天仙配》!

關於董永和七仙女的身世,早間是各路歷史傳聞,而今有百家眾說紛雲:

《辭海》說,董永是文學故事人物。

《天仙配》戲曲唱詞說,我(七仙女)本住蓬萊村。

曹植(192—232)說,董永和神女在《靈芝篇》出現,是最早的《天仙配》故事文字記錄。

東晉幹保說,《搜神記》裏記載了這個故事,成為後世民間故事創作素材。

唐釋道世在《法苑珠林》裏說,董永者,與父居,父終,自賣於富公以供喪事,道逢壹女,願為永妻———不過,這篇故事是引述漢代劉向的《孝子圖》(《孝子圖》被現代史學家考證為偽托,且按下不表———作者註)。

《太平禦覽》說,本書卷四也同樣引述了《孝子圖》,與唐人大同小異。

《敦煌變文集》說,董永之子名董仲。

《八百種古典文學著作介紹》說,《董永沈香合集》和《宋元戲文輯佚》中有記;而《永樂大典目錄》輯宋元戲文三十三本,《南詞敘錄》輯宋元舊篇六十五本,恐略約錄有董永身家事。

五代杜光庭說,董永與七仙女生子事見拙著《靈異記》。

《中國人名大辭典》說,董永為後漢人,子名董仲。他們從千乘遷到汝南,然後又到了安陵。

清《古今孝子所見錄》說,董永是東漢青州人。

———以上各說,是為今人的旁征博引,見諸當代各地刊頭報端。

此外,唐李翰《蒙求》、明《織綿記》、元郭居業《二十四孝》、清《歷代孝子錄編》和民國《二十四孝圖》都說,董永確有其人,為漢代千乘(今山東高苑)人。還有各類地方誌,也各執壹說。

《山東通誌》說,博興縣舊有董永墓。

《博興縣誌》說,陳戶鎮舊有董永祠。

《孝感縣誌》說,城內建有董永公園和孝子祠。其地曾用名“安陸”、“孝冒”,後因董永“孝感動天”而得名。

《汝寧府誌》說,境內有仙女墓,為子董仲追葬其母衣冠之所。

《汝南縣誌》說,縣內有董永墓和董永祠。

《東臺縣誌》說,董永為東臺西溪人,鎮上有董永和其父墓葬。

《魚臺縣誌》說,縣內西南三十裏處有董永墓。

《樂安縣誌》說,城西南五十裏有董永墓。

山東嘉祥人也說,縣內有董永、永父和仙女的石刻畫,在武氏祠內。據考證,該祠約落成於公元200年。

以上是筆者不完全統計,相信還有不少說法沒有錄入。

當今,在全國的三百六十五個劇種中,而把《天仙配》唱得最響的又是哪個地方戲?

還是《辭海》“天仙配”條給出了答案:“解放後黃梅戲進行整理加工,影響較大。”《中國神話詞典》作了更細致地闡述:“(董永與七仙女故事)黃梅戲及川戲等均本元,略雲董永家貧,賣身葬父。玉帝小女七仙女愛而憐之,私下凡間,於槐樹下與永結為夫婦,同至傅員外家織錦償債……”。

古往今來,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被繼承、衍生、演進成許多相類題材,有《天仙配》、《董永賣身》、《七仙女與董永》、《七仙女下凡》、《七仙女送子》、《路遇》、《槐蔭記》、《槐蔭樹》、《織錦記》、《百日緣》、《七仙女二下凡》,《三下槐蔭》以及《董秀才遇仙記》、《孝子圖》、《二十四孝圖》、《靈芝篇》等等。其中,以黃梅戲《天仙配》影響最大。解放後,以嚴鳳英(1930—1968)、王少舫(1919—1986)領銜的壹大批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把《天仙配》唱遍全國,唱上熒屏,唱到亞洲,唱出國門,個中唱詞選段壹度家喻戶曉。就連當今最熱門的電視節目《春節晚會》,也總有明星對唱或聯袂演唱“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等折子小段,壹曲《夫妻雙雙把家還》傾倒億萬觀眾……

早在250年前的清乾隆年間,安慶地區鄉間就有《天仙配》的演出記錄。在今安慶市嶽西縣沈橋鄉存有三廳兩廂朱孫氏宗祠,內築古戲臺(俗稱“萬年臺”)壹座。臺為亭式磚木結構,翹檐飛角,離地2.3米,臺寬7米,深6米,面積42平方米,左右各俱化妝室,後臺有1.5米通道,臺之立柱、橫梁、屏門、欄桿有雕刻裝飾。據《建祠碑記》,古戲臺建成於乾隆十八年(1753),常有戲班在此演出,舞臺屏門多有戲班壁記,至今仍清晰可辨的有:

光緒戊申年(1908)元月十六日寶瑩枝同升班在此;

宣統元年(1909)三元班在貴祠至此與人同樂也,班主儲加才 , 班師王宏元(以下名單略)(演出)頭本羅帕記 二本天仙配 三本……;

另有壹處古戲臺在今安慶鄉間潛山龍潭萬澗村,始建於清天命初年(1618年前後),臺前楊氏宗祠大廳可容觀眾700余人。古戲臺坊板上,依稀可見壹些演出筆錄:

師令:汪英娛……宣統三年洪海波題(來此)演出 ……;

仁義堂:民國三十年五月十壹日開演,演員許仁義、林紅應(以下名略),演出《天仙配》;

潛山縣娛樂組:兼組長姜文坊;民國三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演員名單略)演出《天仙配》……。

此外,太平天國時期的軍旅生活中,也有固定戲班唱黃梅戲。1968年春,南京秦淮區房管部門在城南金沙井巷整修古舊房屋時,在原英王府的墻壁夾縫裏,發現不少完整和殘破的黃梅戲唱本,經考證為鹹豐九年(1859)時的太平軍遺物。

原來英王陳玉成夫人蔣桂娘,因酷愛黃梅戲,建議丈夫在安慶招募了十幾名演員,組成戲班常駐天京(南京)演出,在案名角有安慶邱在良等。

舊時黃梅戲的演出活動亦常見諸報端。如上海《申報》於光緒五年(1879)八月十六日有記:

“皖省(安慶)北關外,每年有演唱黃梅調小戲者,壹班有二十余人,並無新奇,足以動人耳目。惟正式後,總有壹、二出小戲……,少年子弟及鄉僻婦女皆喜聽之。”

舊時的安慶黃梅戲唱本數以百計,所謂“大本三十六,小本七十二”指的就是這些傳統劇目(包括全本《天仙配》和折子戲《董永賣身》、《路遇》等)。全市有十幾家書局、印刷作坊靠印賣唱本為業。建國後,僅坤記書局壹家,就上交黃梅戲木刻板三百余塊(多為梨木、少數柏木),分存今安徽省博物館和省、市文化部門。

今天,在安徽省黃梅戲校(校址在安慶)、在安徽省縣以上的36家黃梅戲專業劇團和難以計數的業余演出隊、黃梅戲會館,在鄉間“草臺班”以及自發的家庭、公園、街頭演唱會,在安慶每周壹期的“黃梅閣”電視表演大賽吸引下,在無數男女老少不懈努力和自覺參與下,—代接—代、壹遍又—遍地演唱“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那種全身心的萬民投入、婦孺皆知的全民普及,使得安慶成為名符其實的黃梅戲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