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祁連山移民搬遷問題研究

祁連山移民搬遷問題研究

黃河流域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世界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壹。

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和母親河,不僅傳承了幾千年的歷史文明,還哺育了祖國8.7%的人口(據2000年統計)。然而,目前黃河生態危機愈演愈烈,面臨著土地沙化、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面積增加、水汙染嚴重、斷流加劇、生存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向流域乃至全國人民發出了嚴重的警示。

黃河源區的“亮黃牌”

青海省作為長江、黃河和國際河流瀾滄江的重要源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舉世矚目。然而,近年來,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破壞,我國三大江河源頭地區的生態環境仍在惡化,已被“黃牌警告”。

保護和建設黃河源區的生態環境,不僅對青海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整個黃河流域乃至全國生態環境的改善具有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由於全球變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黃河源區脆弱的生態環境退化趨勢加劇,生態問題十分突出。水土流失面積平均每年增加265,438+0,000公頃,侵蝕程度越來越嚴重。目前黃河源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面積達750萬公頃,占黃河流域總面積的17.5%。每年有超過數千萬噸的泥沙輸入黃河。

土地荒漠化迅速發展。目前,全省荒漠化蔓延率為2.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32%。全省荒漠化面積已達654.38+0252萬公頃,潛在荒漠化土地面積98萬公頃,主要集中在柴達木盆地、黃河* * *和流域及源頭。並且還在以每年654.38+0.3萬公頃的速度擴張。草原植被嚴重退化。全省約90%的草原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總面積達833萬多公頃,是上世紀70年代的兩倍多。

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河流濕地面積最大、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壹的黃河源區:水源涵養功能退化,濕地萎縮,災害頻發,生態系統極其脆弱。“中華水塔”是黃河源頭的好名字,也是青海省生態功能的形象描述,但目前,這座大水塔正面臨幹涸的危險。近年來,黃河上遊來水平均減少40%以上,濕地面積每年減少近59平方公裏。如果青海湖的水位以現在每年12.4厘米的速度下降,這個美麗的高原湖泊將在壹百年內不復存在。

為有效遏制生態惡化趨勢,近年來,在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指導和流域機構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把生態治理、建設和再造秀美山川作為黃河源區今後工作和發展的主導方向, 並結合本省實際,先後開展了以生態資源保護、植樹種草、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草原建設、生態農業等針對性措施為重點的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確立了生態建設的八個主攻方向。

希望這次對黃河源區生態“亮黃牌”的警示,能讓國人不僅關註身邊的生態安全問題,更關註黃河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問題。讓黃河煥發青春,讓黃河源區恢復原來的美麗,恢復曾經哺育壹個民族、壹個文化的力量。

河西走廊的“塵源”

近年來,每年春天,壹股黃沙洪流從甘肅河西走廊興起,自西北向東南,幾乎席卷了大半個中國。這條曾經因歷史上的絲綢之路而聞名的“西部黃金帶”,如今在沙塵暴的威脅下正在褪色,隨處可見廢棄的村莊、廢棄的農田和成片的枯樹。這裏成了沙逼民走、生態失衡的“難民區”。生態專家考察河西走廊後認為,它不僅是中國沙塵暴東移南下的大通道,也是中國北方沙塵暴的主要源地之壹。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接吐哈盆地,南抵祁連山,北接騰格裏和巴丹吉林沙漠。它東西長1000多公裏,南北寬幾十到幾百公裏。總面積21.5萬平方公裏,占甘肅總面積的50%。千百年來,河西走廊以厚重的歷史著稱:它不僅是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幹線路段之壹,也是中原王朝和民族政權相互角逐的重要戰場;而且見證了各民族的交流、遷徙、交往、鬥爭、融合。

但由於自然和人為的雙重因素,如今的河西走廊已成為中國沙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壹,也是“沙塵暴”的罪魁禍首。北部的騰格裏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正在加速南遷。南北祁連山水源涵養帶也因幹旱增加了雪線。中部綠洲,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水資源越來越少,大面積耕地沙化,呈現進沙退沙的趨勢。據統計,河西地區沙化面積正以每年654.38±0.2萬平方公裏的速度擴大,沙化面積比解放前增加78.9萬畝。8.7萬平方公裏的草原面積中,80%退化嚴重。以前民勤、金塔、武威等走廊裏的“明珠”,現在有風的時候就成了主要的揚塵源。根據衛星拍攝的沙塵暴路線圖,近十年來發生在西北地區的沙塵暴幾乎都是沿著河西走廊逼近華北和長江中下遊地區。

生態專家認為,河西走廊的荒漠化首先是幹旱缺水多風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其次,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加劇了對生態的破壞。過去,河西走廊壹直是甘肅移民安置和發展的主要地區。20年來,安置了甘肅中南部貧困地區移民1.3萬人。隨著人口的增加,亂墾濫牧濫牧現象屢禁不止。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河西走廊草原地區普遍超載30%-50%,嚴重的地區甚至達到100%。

可喜的是,近年來,河西走廊的生態危機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流域機構和甘肅省的高度重視。投入巨資實施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戰略,合理利用水資源,加強生態建設,科學規劃和確定土地人口承載力,實現廊道的可持續發展。為此,2001上半年,甘肅省政府還作出決定,河西走廊不再新開墾荒地。目前,旨在恢復和保護環境的大型節水灌溉工程、沙塵暴治理工程和生態環境建設工程正在河西走廊全面鋪開。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河西走廊能夠重現歷史的輝煌。

寧蒙河套“告急之水”

黃河流域面積近80萬平方公裏,大部分為幹旱地區,水資源先天不足。據統計,黃河水資源只有580億立方米。而且由於黃河泥沙太多,654.38+0.6億噸泥沙每年至少需要200多億立方米的水才能沖走,所以黃河每年實際可利用的水只有300多億立方米。同時還要供沿江九省和河北、天津兩個省市使用。由於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費,水資源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

俗話說,黃河富的寧夏和內蒙古的河套都在其中。千百年來,寧蒙河套灌區壹直是排灌灌溉,取水方便。在這裏生活和耕作的農民從來不擔心農田缺水。然而,隨著上遊生態惡化、人口增加和經濟快速發展,河套灌區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顯現。尤其是寧夏地處西北幹旱內陸地區,天上的降水非常稀少,地表水嚴重不足,地下水更是稀缺。黃河過境水是整個地區最重要的可利用水源。此外,近年來,河套灌區冬灌引黃量已降至近十年來最低,農業灌溉用水嚴重不足。而且黃河中上遊持續幹旱造成了歷史罕見的枯水局面,造成了寧夏、蒙古兩個灌區嚴重“缺水”,給灌區農業造成了巨大損失。經過專家多次調查,河套灌區近年來“缺水”的原因有四點:

壹是黃河上遊生態退化加劇,導致灌區“缺水”。由於天然溫室效應、黃河上遊生態嚴重惡化和不合理人類活動的影響,灌區幹旱少雨,天然來水持續減少,生產生活用水“告急”。據相關水文氣象部門測定,近年來,黃河上遊幹流及支流來水較多年平均值最多減少50%,導致龍羊峽、劉家峽水庫3、4月份無水可蓄,給寧蒙灌區4、5月份大量春灌用水帶來嚴重困難。

二是寧蒙河套超計劃用水,加劇了灌區“缺水”。由於黃河上遊連續多年缺水,加上寧蒙灌區頻繁使用黃河水,“缺水”加劇。根據氣象水文資料,寧蒙年平均降水量200-300毫米,是中國地表水資源最短缺的省份。此外,黃河是寧夏和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主要客水資源。黃河委員會對黃河幹流實施統壹水量調度以來的實踐證明,目前,黃河開發利用現狀尚不允許寧夏、內蒙古地區新增黃河幹流用水指標。

三是灌區用水結構不合理,“缺水”矛盾更加突出。據調查,由於灌區改造和渠系配套跟不上,寧蒙灌區用水比例嚴重失衡,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比例高達90% ~ 96%。而渠系水利用系數只有0.4左右,輸水過程中浪費了壹半以上的水。灌區平均每畝總用水量高達1000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4倍。農業用水結構不合理,灌溉浪費嚴重,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此外,幹旱減少了水資源的有效供給,經濟快速發展增加了對水資源的有效需求,水資源承載壓力過大,用水效率不高,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緊張局面,成為寧蒙灌區“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制約因素。

第四,開發建設項目的興起,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隨著寧蒙河套地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該地區主要依靠自然資源優勢吸引資金,大規模開發建設能源項目。但大部分能源項目都是高耗水項目,比如濕冷的火電廠。壹臺30萬千瓦的機組每年需要大約450萬立方米的水。根據近期內蒙古擬建設的大型工業項目測算,年用水量將增加2.2億立方米,規劃中的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到2065.438+00年需增加工業用水654.38+0.9億立方米,其中電廠用水0.9億立方米。可見,高耗水的能源開發建設項目進壹步加大了寧蒙河套地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

面對嚴峻的水資源短缺現實,唯壹的出路就是建設節水型社會。近年來,黃河委員會、 黃河上中遊管理局和寧蒙兩省水利主管部門根據水利部黨組可持續發展治水新思路,按照水權理論有效配置水資源的基本要求,通過“投資節水、轉讓水權”的改革試點,解決了水資源短缺造成的“缺水”問題,開創了我國建設節水型社會的嶄新道路。 目前,“水權轉讓”改革正在進壹步深化和完善。

黃土高原上的“沙是壹場災難”

“蜿蜒的黃河在萬裏沙質,黃河對泥沙有害”。作為世界上輸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下遊年輸沙量達到6543.8+0.6億噸。如果堆成654.38+0米寬的土堆,可以繞地球27圈以上。這些沈積物80%來自黃河中遊的黃土高原。總面積約64萬平方公裏的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覆蓋區。由於該地區氣候幹旱,暴雨集中,植被稀疏,抗水土流失能力差,加上長期的人為破壞,黃土高原已成為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據有關資料顯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45萬平方公裏,占總面積的70.9%,是中國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而在1500多年前,黃河中遊曾是“近廣澤而帶清水”,密林羊阻路。是人類的掠奪性開發卷走了植被,帶來了沙塵暴,是水土流失把黃土高原畫成了壹片廢墟。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環境最脆弱的特點是:壹是水土流失在全區普遍存在。二是虧損嚴重,大小渠道27萬多個。三是損失大(黃河水含沙量多年平均每立方米35公斤,居世界第壹)。第四,水土流失類型復雜,治理難度大。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現在:

——下遊河床泥沙淤積,威脅黃河防洪安全。該區多年輸入黃河的654.38+0.6億噸泥沙中,約有4億噸沈積在下遊河床,導致河床每年擡升8-654.38+00厘米。目前黃河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6米,河南省開封市黃河河床高出市區13米,形成著名的“地上懸河”,直接威脅下遊兩岸人民的生命安全。

-影響水資源的有效利用。該地區水資源相對匱乏,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1/8。年降雨量只有200-700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300-1800毫米,同時,為了減少泥沙淤積造成的庫容損失,每年需要200-300億立方米的水將泥沙沖刷入海,減少河床,使有限的水資源更加緊張。

——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嚴重的水土流失減少了耕地,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糧食產量低而不穩。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開墾土地,陷入了“越窮越窮”的惡性循環,嚴重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國家“八七”592個貧困縣、8000萬貧困人口中,全區有126個貧困縣、2300萬貧困人口。經過多年的扶貧,仍有10萬人沒有脫貧。

——惡化了生態環境。水土流失破壞原有植被,惡化生態環境,加劇土地幹旱程度和小氣候等自然災害。根據甘肅省18縣連續44年的資料,幹旱年或偏旱年為17,占38.6%,其他災害年為19,占43.2%。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範圍的地表裸露,形成沙漠,壹旦大風,塵土飛揚,形成沙塵暴。歷史上,由於地表植被的破壞和沙漠的形成,陜北榆林市曾三次被迫搬遷。離黃河湖口區上遊不遠,幾十年前是壹個又大又繁華的碼頭。現在的河道早已因為水量太少泥沙太多而無法航行,昔日碼頭的繁華也只停留在上壹代人的記憶中。再加上近年來兩岸降水太少,附近村民甚至沒有收成,生活越來越艱難。沒辦法,周圍的村民只好搬走,在有水的地方找地開墾,才能生存。

近年來,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黨的三代領導人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作出了重要指示和批示。中央還明確指出:“加強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綜合治理,采取‘淤地壩’等各種工程措施,搞好水土保持,是鞏固退耕還林成果、促進農民致富、減少入黃泥沙的重要措施。”水利部批準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壩建設方案,加大投入,將其納入全國水利工作三大“亮點工程”之壹全面實施,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註。目前,黃委黨委提出了建設黃河粗泥沙“三道防線”的戰略部署,以淤地壩建設為突破口,作為減少黃河粗泥沙流入第壹道防線的黃土高原粗泥沙區治理被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得到了流域內各省(區)和水土保持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這壹行動必將為黃土高原的生態建設提供重要的支撐作用。

河水流出龍門時的“水汙染”

由於黃河生態日益惡化,水資源不斷減少,黃河沿岸多條重點支流因缺水被工業廢水稀釋而受到嚴重汙染。黃河汙染最嚴重的河段是寧夏到內蒙古,陜西潼關到河南三門峽。主要原因是壹些汙染企業超標排放。為此,黃河委調整了小浪底水庫攔蓄洪水的運行方式,這在國內主要河流中尚屬首次,為黃河下遊防斷流和治汙提供了80多億立方米的寶貴水源。然而,由於劣質五水的不斷註入,每到冬春季節,小浪底的壹座“清水”水庫就開始變質,引黃濟津被迫停水兩次。

尤其是晉陜豫交界的黃河小北幹流地區,由於近年來汙染嚴重,流域內40%-70%的水體已降至國家標準最差水平。汙染源主要是黃河沿岸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黃河幹流汾河臨汾段全長173.5 km,沿線共有企業956家,其中造紙廠77家,焦煤洗選廠402家,選礦廠243家...他們每年向汾河排放61萬噸工業廢水。此外,沿海城市每年排放3000萬噸生活汙水。兩岸人民已經10多年沒有聽到汾河水的嘩啦聲了。被山西人稱為“母親河”的汾河,不僅出了奶,還為子孫藏了邪。由於負擔越來越重,它已經無法養活自己的孩子,壹些河段甚至失去了農業灌溉的功能。

渭河作為黃河最大的支流,流經甘肅、陜西的23個縣(市),在陜西潼關縣匯入黃河。近年來,陜西省渭南市11造紙廠每年向渭河排放汙水535萬噸。城市生活汙水和其他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渭河,使渭河河床在枯水期發黑。沿江沒有壹個城市有生活汙水處理廠,除了Xi安,日處理能力27萬噸。上世紀70年代,渭河下遊水生植物豐富,許多農民以捕魚為業。但現在渭河裏只剩下壹種俗稱“蛤蜊魚”的魚,有很濃的煤油味,不能吃。這樣的情況怎麽能不讓人擔心呢?

據相關媒體報道,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每到冬春季節,三門峽水庫排出的水就會變成“醬油色”,水面上不時出現白色泡沫,氣味十分難聞。

日益嚴重的黃河水汙染不僅破壞了黃河的生態系統,也使黃河近1/3的水生生物消失。據黃河水資源保護研究院的專家介紹,五六十年代黃河很多支流都是跳河,現在整條河都被汙染了,臭氣熏天,魚蝦滅絕。漯河的鯉魚和沂河的鯿魚,自古就有“漯河鯉魚貴如牛羊”之稱。遺憾的是,由於水汙染,這兩種珍貴的魚類已經滅絕。由於黃河中遊汙水大量排放,直接影響鄭州等大中城市的用水安全。

幸運的是,近年來,國家環保部門和流域環保機構特別重視黃河水汙染的防治。分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調度力度,督促有關水利部門限制引黃水量,並要求有關部門加大三門峽、小浪底水庫的下泄流量;所有產生汙染、設施落後的造紙、制革、釀造、食品、制藥企業壹律停產排放;限制重點汙染企業和重點汙染源的生產;對用水大戶進行限產或限水,減少工農業用水,並采取停、導、截汙染措施,減少入黃汙水量;做好水源備用應急預案,防範重大供水汙染事故,為確保黃河“水質不被汙染”起到了良好的監管作用。

黃河下遊的“易斷流”

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特別是近20年來,下遊斷流頻繁發生,不僅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也給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壹系列影響。據《黃河誌》記載,1972年黃河首次斷流17天。191—1995期間,平均每年斷流81天,斷流路段長度120公裏。1996年截流128天,截流長度620公裏;1997年截流13次***226天,截流河段長683公裏。尤其是近幾年黃河斷流,黃河有可能成為季節性內陸河。下遊斷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壹是黃河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十分匱乏。黃河地處半幹旱半濕潤地區,降雨量少,生態脆弱。多年平均徑流量僅為長江的1/20,在全國七大河流中排名第四,小於長江、珠江、松花江。此外,黃河的徑流量在壹年內變化很大。旱季黃河流域基本不下雨,支流缺水,幹流也很小,很容易被自然斷流。

二是隨著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黃河水資源需求不斷增加,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據上世紀90年代初的統計,沿黃各省引黃水量已達270億立方米,占黃河水資源總量的70%以上。黃河都快被掏空了,怎麽還能繼續流?

第三,浪費水,水資源利用率很低。由於水價低和人們節水意識不強,黃河流域工農業生產存在嚴重的水資源浪費。此外,黃河下遊還有120多處調水工程,調水能力遠遠超過黃河可能的供水能力。為了減少停水期不用水的影響,“春旱冬儲”使得非灌溉期用水緊張。這是截止時間提前,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下遊斷流的地方,黃河的帆影成了無水之舟。1997年,河床在中斷200多天後變成了牧場。在東明,幹涸的河床上汽車來來往往,飛在空中的東明黃河大橋十分尷尬。斷流嚴重影響了黃河下遊城市居民的生活。東營、濱州、濮陽等市對居民實行定時供水,家家戶戶儲水備用,裝滿了鍋碗瓢盆。黃河兩岸,秧苗枯萎焦枯,長時間斷流,五谷不收。很多祖祖輩輩靠在渡口撐船為生的人沒有工作可做,只好以此為生。斷電給工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年產30萬噸尿素合成胺的中原化肥廠因黃河斷流不得不停產。總之,黃河沿線地區停水造成的經濟損失、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十分嚴重。

黃河斷流不僅給沿黃工農業發展和人民健康帶來嚴重損失,還導致黃河河道萎縮,入海泥沙銳減,海岸線被侵蝕,近海生物資源和生物種群結構發生變化,許多珍稀動植物逐漸滅絕。

為此,黃河水利委員會在各省(區)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加強了黃河的開發和保護,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為了黃河的生態安全和沿黃人民的繁榮安康,近年來,黃河水利委員會明確提出了在1493科學理論框架指導下,全力打造“三條黃河”的偉大構想,認真踐行治河新理念,當好黃河代言人。通過實施黃河源區生態修復、風沙區生態建設、河套灌區取水制度改革、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和綜合治理,逐步減少流入黃河的“粗泥沙”,構築第壹道防線。積極開展黃河小北幹排沙試驗,實現“淤粗沙細”,築牢第二道防線;定期開展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試驗,充分利用水庫攔粗排細的庫容,構建“維護黃河健康生命”的第三道防線戰略措施。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黃河的生態將會改變,黃河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