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莆田人怎麽過春節?

莆田人怎麽過春節?

●老就是過年,因為每年都是壹歲,所以莆仙人特別講究“做”字。臘月,人們開始做準備,認真做好“過年”工作,希望新的壹年有個好的開始。時間久了,莆仙人就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歷史文化灌輸到過年習俗中。

●臘月初二過後,家庭主婦壹般會選擇晴天“掃貨”。在興化方言中,“船”與“巡”諧音。莆田人早年以船為家,所以年終大掃除被稱為“掃船”。這壹天,掃帚等工具都是嶄新的,貼上紅紙表示好運;還要準備壹根十尺長的竹竿,綁上蘆葦和稻草,專門打掃高處;蒸籠等炊具都拿出來清洗,為新的壹年提神醒腦。

●紅球紅薯由糯米粉和食用紅制成。填好後用刻有雙生子或慶祝豐收圖案的木頭塑造成上拱下平的形狀,再用芭蕉葉蒸熟。紅球是各種祭祀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祭品。“紅薯首發”的做法類似饅頭:將煮熟的紅薯去皮搗碎,與紅糖、面粉攪拌發酵,大火蒸熟。年紀大的人喜歡自己動手以求好運。

●白頭對聯在紅紙春聯的上面貼壹小張白紙。這壹習俗起源於300年前春節期間的日軍入侵,許多家庭失去了親人。為了悼念死者,人們在紅十字會上留下壹張白紙,表達哀思,從此莆田人形成了獨特的貼“白頭對聯”的習俗。

●三十莆田人俗稱年夜飯。這壹天中午,各家傳統上都吃雜粉。年夜飯要豐盛吉祥。上菜前要擺八、十二道菜,包括十腳蟹(象征圓滿)、炸牡蠣(方言諧音)、炸鯽魚(方言中與“吉寶”諧音)、甜菜丸、橘子等吉祥菜肴。主餐壹般是蝦(方言中與“和”諧音)和紅燒肉。

臘月二十九,興化各處鞭炮齊鳴。傳說這壹天土地爺要上天報到,意味著舊年即將過去。人們會在家門前或陽臺上設壇,燒貢銀感謝天地,辭舊歲,希望神靈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吃面“命”字在莆仙話裏是諧音。當地生產的面條細長柔韌。烹飪方法是先將炒好的芥藍放在碗底,將煮好的面條放入開水中,然後倒入鹵汁,再加入調味菜:炒雞蛋、炒花生、豌豆、紫菜和各種鹵味,色香味俱全。開學第壹天淩晨吃面條,意味著妳又老了壹歲。

●五歲莆田人的春節是初壹到初五,俗稱“五歲”。初壹早上吃完面,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服,出去“春遊”娛樂,走親訪友拜年。第壹天不進對方門,第二天就不能上門了。據報道,明朝嘉靖年間春節前,日軍攻占興化城,三萬余人被殺。戚繼光率軍收復時,正是大年初壹。當在山裏避難的人們陸續回家時,他們看到鮮血濺在他們的家園上,屍體扔在街上。他們怎麽能忍心慶祝新年呢?初二是神仙忌日,因此形成了初二不登門的習俗。第四年的第四天,壹家人又聚在壹起慶祝“三十年”和“大年”。直到第五天,“老了”才算結束。許聞

——————————————————————————————————————————————

莆田市所轄的莆田、仙遊兩縣,在宋元明清四代時隸屬興化,故習慣上只稱興化。興化人的習俗,從農歷正月初壹開始,親戚朋友互相拜訪,稱為“拜年”,說吉祥話。這種習俗在中國是壹樣的。但在興化,依然沿襲著“年紀大了”貼“白額春聯”的習俗。

年紀大壹點

明朝嘉靖41年,11月,倭寇入侵興化,殺戮掠奪,直到次年年底才撤退。城裏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農歷二月初二,外出避難的人們懷著悲喜交加的心情陸續回來,既有對生者的,也有對死者的。這時候親戚朋友都急著先去看望對方,然後擦幹眼淚,過春節,補老,慶祝康復。

由於沒有壹家過大年初壹,他們決定在初四晚上補上。以後為了紀念那段慘痛的歷史,人們在除夕夜聚會,正月初四叫“除夕”,也叫“大年三十”(仙遊是初五“大年三十”)。第壹個月的第二天被認為是“拜訪死者”,人們在這壹天不互相拜訪,以表達對死去親人的哀悼。

後來因為覺得春節互相拜訪不方便,就改成了初壹,如果拜訪了親戚朋友,初二就不用忌諱了。

白額春聯

全國各地的春聯都是紅彤彤的,但興化的春聯有兩寸長的白對聯,格外醒目。

相傳清兵入關後,實行高壓政策,濫殺無辜。許多人為葬禮貼出了白色對聯。那是春節,清廷強制家家戶戶貼紅對聯,裝飾“國泰民安”。有人貼紅對聯時,故意在門上露出壹小塊白對聯,以示哀痛。“白額春聯”的習俗由此產生,並壹直流傳至今。

元宵節

春節期間,最令人期待的是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緊隨春節之後的又壹大節日,它的日期是正月十五。但莆田人從正月初六開始過元宵節,持續了20多天。元宵節主要有兩個節目:壹個是吃元宵,壹個是看燈籠。莆田人把這兩項內容變成了壹場大型的狂歡。

莆田人的燈籠至今還保持著這種古代宮燈的造型。在莆田,元宵燈會和內地完全不壹樣。人們不是在固定的地方看燈,而是每個人都要提著燈遊行。據推測,可能是因為這裏古代土地遼闊,人煙稀少。中原移民來到這裏後,發現把燈放在固定的地方,很少有人會來看,於是想出了把燈擡起來巡遊的辦法。遊船的路線通常很長,有時包括幾座小山或幾個村莊。也許這是古代中原移民對當地原住民表示友好的壹種方式。

在莆田吃元宵是幾個村之間盛大的交流儀式。

路線準備好後,元宵節遊行就要開始了。壹般幾個村的人都會聚集在小區的公廟,從這裏開始向各個村遊行。壹些農民,壹些公司員工和壹些工人在隊伍中。今天,他們都放下手中的工作,歡聚壹堂,參加這個盛大的節日慶典。巡遊的範圍壹般在幾個村莊的邊界附近。行走的路線並不總是壹帆風順,有時會故意繞過主幹道,這意味著克服困難。菩薩指定的路線再難,也要走下去。元宵節遊行中間,路過的村子要準備很多大鍋的元宵,供大家休息時吃。隊伍愉快地壹起吃元宵,看起來像壹個和諧的家庭。

條宗橋

跳棕轎子是莆田特有的壹種神秘的元宵節習俗和儀式,通常與遊燈、莆仙戲等喜慶節目同時舉行。在莆田農村,跳上棕轎的儀式非常隆重,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必須參加的全國性活動。經過精挑細選,男生們光著腳,扛著7到9個棕色的轎子,圍著火堆跳舞。這個光腳的要去踩壹會火了。為了安全踏上火場,他們不得不提前圍繞火場做好身心準備。跳棕轎儀式的高潮是用腳在火上跳,表現了莆田人的英雄主義和勇敢精神。

當20多天熱鬧的燈會活動接近尾聲時,社區裏會有壹個大的公廟牽頭,舉辦最後壹個高潮活動,文藝踩街。是壹場匯集了莆田各種獨具特色的民間樂器的文藝遊行,是壹場大型文藝晚會。站在花車上的小學生,扮演壹些戲劇人物和歷史英雄的角色,頗有仙風道骨的味道。他們還扮演壹些當代英雄模範人物,如航天英雄楊利偉和中國女排,他們獲得了世界冠軍,為國爭光,表現了人們對國家和生命的積極態度和熱愛。

據傳說,在抗日英雄戚繼光重創敵人的林頓戰役結束時,壹個叫曹大進的部將奉命在莆田壹個叫應縣村的地方攔截逃跑的敵人。在他身負重傷的危急時刻,他在廟裏敲起了祭祀用的社鼓,鼓勵戰士們勇敢殺敵。附近的村民聽到鼓聲後,紛紛趕來幫忙,終於把敵人消滅了。後來,莆田人為了紀念這場戰役,逐漸把廟裏的鑼鼓發展成為壹種娛樂活動。

在大約300年的發展歷史中,莆田的車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表演模式。大概是因為莆田的節慶活動往往伴隨著大型遊行,他們壹般會把指揮表演的鼓放在壹輛平板車上,邊走邊推,在行進中指揮隊列的表演和音樂的節奏,故名“車鼓”。還有就是因為這種車是從戰爭開始的,過去壹般都是男人表演,各村的車鼓隊也經常舉行叫“鬥鼓”的挑戰。

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中國社會制度的變化和婦女地位的提高,許多農村婦女也組成了車鼓隊,與男性競爭。在女子車鼓的發展中,他們將廟堂中的花傘加入到車鼓表演中,使之更加生動美觀。近年來,婦女車鼓隊已遍布莆田農村,她們開發了許多新的舞蹈動作,使車鼓表演不僅對男性來說是陽剛的,對女性來說也是豪邁的。

莆田人的春節,既熱鬧又熱鬧。這裏既有古代中原人傳承下來的純真快樂,也有當地地理環境帶來的壹些變異,還有莆田人獨特的歷史經歷鐫刻下的情感記憶。在莆田過春節,既能體會到新奇和驚喜,又能感受到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的豐富和厚重。

莆田是僑鄉。能夠回家過年,已經成為海外旅客在異鄉的牽掛和期盼。

農村民風-左歲紅團地瓜齊

過年的時候,莆田民間有做“紅球”“紅薯”的習俗,壹是祭祖,二是吃當季美食,三是取家庭興旺、吉祥如意、太平祥和、闔家團圓之意。

“紅球”皮膚的制作是有壹定技巧的。糯米用水浸泡後,撈起瀝幹,用手搗成米粉(俗稱“米祭”),再過篩,取最細的粉末,晾幹備用。使用時,加入適量開水和“食紅”揉成粉紅色的面皮,揉成圓條狀,再用手挑成等份的面皮。

“紅球”的餡料多為甜鹹。甜的加紅糖;鹹的壹定要用蔥花、香菇絲、炸花生泥調味,有地方風味。“紅球”的餡料分為三類:壹類是綠豆(綠豆去沙去雜質,洗凈去殼)。俗稱“綠豆餡”;壹是用糯米做餡,俗稱“糯米餡”;壹是幹紅薯粉做餡,因為以前的山區和沿海地區很少產大米,壹年四季的主食是“紅薯”和“幹紅薯”。“老”的時候做了壹組“地瓜餡”,但不忘苦日子的淳樸民風。

做“紅球”的時候,家庭主婦要分工巧妙。面皮要粗細適中,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面皮餡的大小要均勻,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兩者要搭配得當。否則面皮包塞好後會被壓碎,有時候印上“紅章”會太小不好看。做“紅餃子”時,主婦示範並指導婦孺搟餃子,揉餃子,印上並襯上“奎爺”(學名“何坤”),剪去多余的邊角,整齊地放入炊具中,蓋好鍋蓋,蒸25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紅組”使用的雕版印刷俗稱“紅組印刷”。這是壹件精致的手工藝品。郵票上刻有“富”、“貴”、“壽”、“喜”等字樣,周圍還刻有花鳥。以紅薯為主要原料。首先,將新鮮紅薯去皮、洗凈、切塊、蒸熟、撈起、剁碎成純凈綿軟的紅薯糊。“壹點紅”表示壹家興旺,“齊”(方言)表示發達、繁榮。“地瓜”的特點是地瓜味濃,清香柔和,味道鮮美,是壹種時令經濟的農家菜。

“紅球”和“地瓜升”是莆田人過年時特有的飲食文化。

————————————————————————————————————————————————

莆田市過春節變“老”了

正月“老去”的習俗,分布在莆田全境,以及鄰近莆田的福清新厝、惠安蒜嶺等流行莆仙話的村落。只有仙遊縣酉陽鎮五寨村的人,正月不變“老”。這是因為嘉靖四十二年正月初五,五寨人吳(時任興化府監)在抗日戰爭中壯烈犧牲。為了紀念他,村民們把正月初五定為哀悼日,每年都要舉行祭奠神靈的儀式。

莆田人過年之所以不壹樣,歷史悠久。據《莆田縣誌》和《仙溪誌》記載,明嘉慶41年(公元1562年),莆仙人民正沈浸在準備春節的喜悅中,突然日軍入侵,莆田、仙遊兩市被日軍攻陷,平民造反。當美好的春節和大慶變成血腥的災難,人們紛紛逃往深山。直到兩個月後,戚繼光的軍隊打敗了敵人,人民才回來收殮受難親人的遺骨,重建被燒毀的家園。此後,莆田人民為了紀念這段慘痛的歷史,以獨特的民間形式,壹直銘記民族仇恨和家族恩怨,選擇了齊家軍收復城市的日子過春節,俗稱“大年”,以區別於“大年”。

因為莆仙人“老去”的習俗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和深刻的內涵,所以在明朝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代代相傳,至今已有445年。這種獨特的民俗文化現象,表現了莆仙人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痛恨外來侵略者的民族感情。這項民俗活動是壹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只有得到莆田人的壹致認可,才能流傳至今。

“年夜飯”被莆田民間稱為“大年三十”、“大年三十”、“圍竈”。即使是農歷十二月二十九,也叫“年三十”,除夕的前壹天叫“大年三十”。

莆仙人在臘月二十到農歷除夕之間的某個晚上“過年”,通常有二十八、二十九之多。在中國新年之前,我們應該做許多準備工作。為了讓新的壹年過得熱鬧、紅火,莆仙人,尤其是農村的人,要準備“紅餃子”、“紅薯餅”(由煮熟的紅薯與米粉、紅糖和面團搗碎制成)、薄餅、油炸豆腐、紅橙子、茶酒等。,又殺雞、鴨、豬、羊,切魚,謂之”。那天中午,大家都吃“雜粉”(紅薯粉、長壽面、炸豆腐、肉絲等)。

除夕夜,家家戶戶開始“拜年”,農村鞭炮齊鳴。院前有壹桌供品,用金線繡了壹條桌裙,上面是“五果”、“六禮”、“三祭”,還有標著“福、運、壽”的紅紙花的主幹線。全家人在老人的帶領下,依次燒香拜天地、拜祖,祈禱。然後在神壇前焚燒“貢銀”和“銀紙”,再次燃放鞭炮,宣告“辭舊歲”的結束。

除夕“圍爐”是中國最常見的民俗。但是,莆仙人的“圍爐”中有很多獨特的習俗。

除夕夜,莆仙家家戶戶的廳堂燈火通明,全家男女老少,同桌吃喝。大家歡聚壹堂,談笑風生,享受天倫之樂。在莆仙的壹些村落,比較講究古例的人會把木炭放在烤箱裏,放在餐桌下面,表示壹家親如壹家,人丁興旺。這可能就是“圍爐”的由來。

莆仙民間“圍爐”時,桌上的菜大多有吉祥之意,十分豐盛。菜品中,鯽魚(俗名“母鯽”,諧音“聚寶”)、蟹(圓滿之意)、蝦(諧音“和諧”,壹家和睦。其他的菜,視各家經濟情況而定,壹般有豬肉、雞(鴨)肉、羊肉、燉豆腐、燉炒豆腐、炒米粉等。在廚房的水缸裏,我們需要用水養幾條活鯽魚,意思是“壹年以上”。莆仙人非常重視家庭關系。平日裏,大家都在外面忙,但是過年的時候,壹家人都會想盡辦法趕回家團聚。除夕夜,是親人團聚的時候。所以,為了思念親人,如果真的有人回不了家,那就在飯桌上給他準備壹副碗筷。

“圍爐”後,老壹輩給16歲以下未婚男女發壓歲錢;還有孩子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壓歲錢;丈夫給失業的妻子壓歲錢。分壓歲錢的初衷是:壹是給孩子增加了壹歲;二是對老壹輩的孝順;第三,妻子是夫妻之愛;四、按年齡,其諧音意為“按特殊”,即驅邪之意;第五,在經濟上也是壹種補貼。除夕,莆仙也有“守歲”的習俗。在舊社會,壹些窮人為了逃避債務,在除夕夜去城隍廟看壹場戲。這樣,債主們不敢在黃成的祖父面前討債。這種習俗叫“看魯劇”,莆仙有“看魯劇三十夜”的說法。但現在,大多數家庭會花30個晚上坐在壹起,吃著瓜子,專註地看著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直到深夜。

蒲縣地區“有東周齊魯之好俗,遺之”。歷史上,莆仙地區是“穿越南冠,像福建人八大家族”的聚集地和傳播地之壹。因此,千百年來,它已成為莆仙人民豐富多彩的傳統習俗。至今,莆仙人中間仍有非常獨特的習俗,如除夕不用刀,怕招來殺氣;正月初壹早上不能掃地,怕掃走財神;正月初二,親戚朋友互不拜訪,怕倒黴,約定成了“禁忌”。莆仙還有壹個特別的習俗,就是“正月初四或初五老去”。每年正月初四或初五,莆田民間都說家家戶戶“重做年”,俗稱“變老”。這種習俗在莆田壹直保持著悲壯的歷史。據《莆田縣誌》記載,明朝嘉靖41年(公元1562年),侵華日軍入侵福建,先後占領寧德於恒、福清恬妞、莆田林頓,設置聚居地,著手燒殺搶掠。莆田城於農歷(165438+10月)二十九子夜被日軍攻陷,占領兩個月。莆田市被完全燒毀,壹萬多人喪生。當時莆田男女老幼因反抗暴行被日軍砍斷頭發、燒死、釘死在十字架上,其慘無人道的暴行震驚海內外。65438+年2月中旬,由於城內死屍未清理幹凈,惡臭沖天,日軍不得不暫時退守平海,直到抗日英雄戚繼光到來,莆田城才被收復。這時,逃到山區的人們在二月的第二天回家了。壹方面,我們埋葬親友的屍體,另壹方面,我們清理破碎的家園。此時大年初壹已過,二月初二人們要互相拜訪,二月初四再“做壹次”。第二年,為了紀念莆田這個悲慘的日子,莆田民間照例在農歷十二月三十日過除夕。由於農歷二月農忙,二月初四“老”的時間太長,所以莆田民間約定,將農歷二月初四改為正月初四,三十夜稱為“正年輕”,正月初四晚上稱為“正老”。因為二月初二(後來改為正月初二)是走親訪友的不祥之日,莆田人每年都不互相拜年,也不走親訪友。並約定正月初二為“忌日”正是因為這段歷史,貼白額春聯的習俗也在普仙境流行。本來普賢去世的第二天,家家貼白對聯,但是到了第四天(仙遊是初五),習慣上就貼紅春聯。在悼念親人和吉祥節日的矛盾中,人們選擇了妥協。就在新貼的白色春聯上面,蓋著紅色春聯,卻露出了紅色春聯(約3寸)從此,每逢春節,莆仙地區就流行貼白額春聯的習俗。同在莆田市的仙遊縣的風俗與莆田市(原莆田縣)略有不同。莆田是正月初四“老”,仙遊縣是正月初五“老”。這是因為當年敵人攻占莆田城後,分兵大舉入侵仙遊縣,到處殺戮掠奪。仙遊城裏的百姓四處逃亡,流離失所,無法團聚過年。直到二月初五,敵人才逃之夭夭,人民才重新團聚。後來他們約定正月初五“老”,與莆田縣相差壹天。在仙遊縣,我只逛楊寨村,不想正月就“老”了。這是因為嘉靖四十二年正月初五,吳家壹員(興化府軍)吳在抗日戰爭中犧牲,村民為紀念他,將正月初五定為哀悼日,所以吳家有正月初五不老的習俗。莆仙地區正月初四、初五“老去”的習俗壹直傳承至今。

除了“變老”,在莆田仙遊、華亭壹帶的大部分地方,每年農歷正月初三都是生日。這壹習俗也起源於明朝嘉靖年間的倭寇叛亂。為了避免混亂,莆仙人在正月初二回家埋葬受害者,第三天慶祝幸存的長輩,後來演變成習慣的生日。有的村每年以農歷正月初十為生日;有的選擇雙月和雙月生日,有的只要選個吉利的日子,壹年四季都可以過生日。

450多年來,莆仙的“老去”形成了約定俗成的習俗,“老去”是壹個神聖的節日,對家家戶戶來說,比過年更重要。等妳年紀大了,村裏有威望的長輩經常組織莆仙戲表演、十音八樂等文化活動。過去,在仙遊縣的杜威峰也流行模仿抗日戰爭時期的藤舞。很多地方“年紀大了”就要組織村民在啟功廟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緬懷戚繼光軍隊收復失地的功績。

莆仙的“更老”是全民參與的盛大節日。所有在外地工作或在外地工作生活的神仙,也會千裏迢迢回到家鄉“安度晚年”。近年來,由於交通便利,許多臺港同胞和莆仙籍華僑也在正月初趕回家鄉參加“大年”。

莆仙“老”的習俗有著具體而鮮明的地方尋根、歷史意義和深刻內涵。這壹民間文化現象體現了可貴的民族精神、奮鬥精神、和諧精神和教育精神。從其內容分析,“初二勿上門”、“初三生日”、“初四或初五老”,年復壹年地回顧歷史,教育後人珍惜幸福,熱愛和平,不忘保家衛國。該項目具有以下特點:

壹是獨特,“年紀大”的習俗在全國獨壹無二。

二是有教育意義,啟迪後人。

三、以和為貴,倡導團結、內部和諧、親和,* * *抵禦外敵。

四是有傳承性,流行於莆仙地區,代代相傳。

第五,“年紀大”這壹歷史性習俗包含著痛苦的地方歷史和民族歷史。

第六,是認可。這個節日得到了莆仙人的認可,其特殊的價值和意義也得到了歷史民俗專家的高度認可。

——————————————————————————————————————————————

莆田人過年:要老,要紅,要甜。

過年的時候,莆田民間有做“紅球”“紅薯”的習俗,壹是祭祖,二是吃當季美食,三是取家庭興旺、吉祥如意、太平祥和、闔家團圓之意。

“紅球”皮膚的制作是有壹定技巧的。糯米用水浸泡後,撈起瀝幹,用手搗成米粉(俗稱“米祭”),再過篩,取最細的粉末,晾幹備用。使用時,加入適量開水和“食紅”揉成粉紅色的面皮,揉成圓條狀,再用手挑成等份的面皮。

“紅球”的餡料多為甜鹹。甜的加紅糖;鹹的壹定要用蔥花、香菇絲、炸花生泥調味,有地方風味。“紅球”的餡料分為三類:壹類是綠豆(綠豆去沙去雜質,洗凈去殼)。俗稱“綠豆餡”;壹是用糯米做餡,俗稱“糯米餡”;壹是幹紅薯粉做餡,因為以前的山區和沿海地區很少產大米,壹年四季的主食是“紅薯”和“幹紅薯”。“老”的時候做了壹組“地瓜餡”,但不忘苦日子的淳樸民風。

做“紅球”的時候,家庭主婦要分工巧妙。面皮要粗細適中,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面皮餡的大小要均勻,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兩者要搭配得當。否則面皮包塞好後會被壓碎,有時候印上“紅章”會太小不好看。做“紅餃子”時,主婦示範並指導婦孺搟餃子,揉餃子,印上並襯上“奎爺”(學名“何坤”),剪去多余的邊角,整齊地放入炊具中,蓋好鍋蓋,蒸25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紅組”使用的雕版印刷俗稱“紅組印刷”。這是壹件精致的手工藝品。郵票上刻有“富”、“貴”、“壽”、“喜”等字樣,周圍還刻有花鳥。以紅薯為主要原料。首先,將新鮮紅薯去皮、洗凈、切塊、蒸熟、撈起、剁碎成純凈綿軟的紅薯糊。“壹點紅”表示壹家興旺,“齊”(方言)表示發達、繁榮。“地瓜”的特點是地瓜味濃,清香柔和,味道鮮美,是壹種時令經濟的農家菜。

“紅球”和“地瓜升”是莆田人過年時特有的飲食文化。

——————————————————————————————————————————————

傳統民俗韻味十足。

濮陽大地,處處洋溢著準備過年的景象。按照傳統習俗,很多老人都在忙著準備祭品,做新年的祭祀儀式,祭奠天地,感謝丈夫和母親。有的忙著做“紅球”“紅薯”。每個人都希望在代代相傳的傳統習俗中給家人帶來好運,這種濃濃的過年味道已經成為我們城市特有的習俗。許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