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漢水移民的意義

漢水移民的意義

壹、江西文明之光

贛江-鄱陽湖地區在石器時代就已經顯露出文明的曙光,在商周時期更是光芒四射,光彩奪目。可以說,甘坡這片土地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1,石器時代的江西

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表明,江西最早的原始文化是在安義、新余發現的平原型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推斷其年代約為距今4萬年至5萬年。也就是說,最遲在江西開始有人類存在,江西的歷史就開始了。

2.商周時期的江西

商代,尤其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中國青銅時代最發達的時期。江西這壹時期的最高水平,以樟樹吳城遺址、興安大洋洲遺址、瑞昌銅陵遺址、鷹潭焦山遺址為代表。此外,興安、鐘靈的牛頭鎮遺址也是重要代表。

在富饒的贛江鄱陽湖平原上有許多商周時期的遺址。樟樹吳城遺址是商代最大、最豐富的遺址。種種跡象表明,這個遺址絕不是普通的村落和聚集地,而是商代的大都市。城市是早期國家形態及其權力結構的物化形式。統治者以淩駕於所有社會成員之上的地位修建高城池和深溝,表明他們是國家權力的集中代表。國家的出現被認為是文明社會到來的標誌。吳城文化的居民選擇吳城為城,是經過精心規劃的,符合“天下擇壹而立國”的原則。如果把贛鄱陽平原比作壹個“鬥”字形的大盆地,吳城正好處於南通道的“鬥”口,因此成為古代南北交通大動脈,水陸交通極為便利,是建立中部都城的理想之地。北有天險,南有天險,西有羅曉,東有武夷山,尤其是北有長江,阻止了當時最強大的政治集團商人的南下推進,地形安全,為軍事攻防提供了優越條件。贛鄱陽平原地勢平坦,水網密布,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農業發達。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範長生表示,由於面積巨大,本次發掘只是試掘階段。未來3至5年,將全面挖掘焦山窯址,了解其文化積澱,結合古水文、古地層、古氣候等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全面科學揭示其空間分布和歷史邏輯演變過程。

回首江西

江西歷史的發展與中國歷史的發展同步,尤其是與中國南方的發展同步。

江西在先秦時期並沒有成為壹個相對獨立的政治區域。夾在吳越和荊楚之間,受到兩大地域文化的擠壓和爭奪。其實既不是吳也不是楚(指吳楚中心),而是吳楚兩地(指吳楚邊緣)。有些地區屬於吳,有些地區屬於楚。雖然現在江西這壹帶的先民都有自己燦爛的文化。融合被吳楚兩種文化撕裂。幾乎可以斷言,如果沒有公元前三世紀秦的統壹,就沒有我們今天討論的江西文化。我們生活的地區要麽被吳文化、楚文化乃至嶺南文化分割,要麽完全融入吳文化或楚文化。

秦朝的統壹,尤其是漢代張羽郡的設立,使得江西歷史文化的形成有了壹個相對穩定的、法律認可的地域載體。但這壹載體的出現比齊魯、巴蜀、吳越晚了幾個世紀,也是由中央政府根據地理情況通過行政手段劃定的,這就決定了江西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對中央政府的依賴性更強,江西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傳承關系更為密切。

晚唐五代以後江西的經濟社會發展,既是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南移的結果,也是其重要內容。這期間影響較大的主要有兩個因素。

第壹,政治中心的東移和運河的開通,使贛江水道成為南北物資交流的主要通道。

在開鑿大運河之前,中國南北最長的水路是漢水-長江-湘江,沅江,漢水-長江-贛江。靈渠的開鑿和秦嶺、大峪嶺山路的打通,使這兩條水路向北延伸至黃河水系的渭水和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進壹步溝通了黃河、長江、珠江三大水系,從秦漢壹直到隋朝。從廣州出發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連的內河交通是漢水-長江-湘江-西江-珠江。

漢朝時期,關中地區的財力在支撐國家政治中心方面表現出無奈。從隋文帝領導官員和關中民眾“吃掉”洛陽,到楊迪修建東都、開鑿運河,本質上反映了西方政治中心由被動向東方經濟中心靠攏的趨勢。從五代到北宋,完成了中國政治中心的東移。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北京,進壹步鞏固了中國政治中心東移的格局。雖然北京離東南經濟發達地區的距離比開封更遠,但整條運河的開通大大縮短了這種空間距離。政治中心東移,大運河開通後,漢水-長江-湘江-西江-珠江這條南北交通大動脈失去了昔日的地位。運河-長江-贛江-北江-珠江成為中國主要的南北通道。這條通道全長2000多公裏,貫穿北京、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江西、廣東七個省市,占江西的三分之壹。

二是江西的地理環境有利於農業生產,少受兵家爭奪,所以遠離戰爭。

江西經濟文化的發展與中原三大長期戰爭密切相關。第壹個是金代“永嘉之變”後中國歷史上壹個叫“五朵野花”的事件,導致北方長期戰亂,中國南北政權對峙。第二次是始於唐朝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這壹事件的結果是北方陷入了長時間的動蕩和割據。第三次是宋朝和宋金之間的宋金戰爭。這壹事件的結果就是宋朝和宋金之間不斷的戰爭和對抗。三次戰爭都導致北方居民大規模向南方遷移。北方居民遷徙的落腳點總是在遠離戰場、便於返回中原的地區。因此,當黃河流域發生戰爭時,主要活動於江淮和九江之間的移民開始接受移民。當戰火延伸到淮河,移民向江南轉移,南昌、鄱陽、宜春等地也有移民。當戰火蔓延到長江兩岸,移民被迫南遷,大量移民從吉安、福州甚至贛州遷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