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微博是如何促進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

微博是如何促進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

隨著微博這壹新興社會化媒體在中國的迅速走紅,其在國人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日漸顯現。近年來,微博改變中國人政治生活的壹個最受矚目的現象,就是微博報兩會。微博加入兩會報道將如何改變公眾的政治生活和中國的政治進程?對我國的新聞改革和民主發展將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其利弊何在?該如何應對?這些都是當前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將在相關數據的基礎上,結合筆者在微博上就該議題發起的討論,對上述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當微博遇上兩會

Twitter在美國的應用,體現出很強的社交屬性。在Twitter上,人們更多的是進行人際交往,談論個人生活。在中國,微博則體現出更強的媒體屬性,人們更多的是在微博上獲取主流媒體上難以得到的有關公***事務的信息,並就此發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微博在中國壹經出現,就被用於討論像兩會這樣的國家大事。

微博報兩會始於2010年,也就是新浪微博開始內測的半年之後。當時***有48位代表和委員通過新浪微博發布兩會信息和評論,並直接與網民互動,形成壹道獨特的風景。各大媒體也紛紛開設諸如微博報兩會這樣的欄目,吸引了大批受眾。

2011年,微博報兩會更是全面推進。從中央到地方,各種微博渠道競相開設,成為兩會報道的重要途徑。人民網從3月1日開始推出2011年全國兩會專題,並重點打造“微博報兩會”。僅在人民網設置微博專欄的代表委員就達114位,他們中的不少人都將微博作為發布兩會信息、了解民情民意的主要渠道。例如,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高級記者詹國樞壹天發了36條微博報道會議現場。①

除了全國兩會之外,今年在各地的兩會上,也紛紛湧現微博報道,如在新浪微博上可以看到廈門兩會的“微談兩會”,南昌兩會的“議政互動微博群”,廣東的政協委員微博“直播”政府工作報告,武漢的“兩會微訪談”等等。②

在新浪微博中以“兩會”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在2010年3月1日至31日期間,***有129651條相關微博,其中原創微博61790條,占總數的47.7%。把時間改為2011年3月,***搜索到525682條與兩會有關的微博,是2010年的4倍,原創微博344783條,為2010年的5.6倍,原創微博所占的比例也增長為65.6%。這些數據顯示,微博在有關兩會的信息傳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微博報兩會之利

人們之所以會對微博報兩會如此熱衷,是因為看到了微博在政治傳播中的獨特優勢。這些優勢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壹,改進會議報道方式。微博的引入,壹方面能夠將連篇累牘的官話、套話和廢話省略掉,將百姓最關心的、含金量最高的“幹貨”報道出來;另壹方面,“短平快”的微博也使會議中的壹些鮮活生動、富有人情味的細節實時展現在公眾面前。在筆者組織的關於微博報兩會的微博討論中,浙江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所長徐敏副教授認為:“微博作為通道,支流活躍,信息自然更有氣血;作為呈現,觸點豐富,輪廓自然更完整。”博友胡涵則認為,微博在媒介傳播鏈中能夠發揮融合介質的作用,能與其他新媒體或傳統媒體進行系統性整合而不是工具性融合,從而使各種媒介工具的優勢最大化。因此,在許多媒體人眼中,微博壹小步,意味著新聞報道的壹大步。

第二,營造自由討論的公***空間。兩會是中國最重要的民主議政機制,是選舉產生的人大代表和提名推薦產生的政協委員將從人民那裏得來的意見和訴求進行收集整理,傳達給中央政府,並參與政治決策的重要制度。然而,由於部分代表或委員未能很好地代表公眾,使得公眾的聲音未能很好地傳達,從而影響民主決策的過程和效果。如何充分促進社會成員的公***表達,實現國家和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使政府決策建立在民意的基礎之上,是國內學者普遍關註的問題。③新媒體技術的出現,特別是微博的崛起,似乎為中國的百姓提供了壹個能夠就公***事務表達意見並進行討論的平臺。特別是當這壹平臺與主流媒體和代表委員相連通時,將具有更加強大的民主議政潛力。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先紅教授指出,微博網絡具有延伸性、互動性和媒介性。而這些屬性是微博營造公***領域的重要條件。

第三,激發公眾的政治興趣。光有壹個公***的空間還不夠,還需要社會成員有足夠的興趣和動力在這壹空間中參與公***事務的討論。傳統媒體時代,普通百姓只能通過有限的通道,如信訪辦、市長信箱、讀者來信或聽眾電話等來表達意見。由於這些表達和參與方式收效甚微,導致社會成員對政治感到冷漠,其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Self-efficacy)也頗低。微博的低門檻極大地降低了人們的政治參與成本,其高互動性和延伸性則提高了人們政治參與的收益。因此,當不少代表委員在兩會期間轉達博友的建議時,網民的政治參與興趣被進壹步激發。對此,博友“今日”認為,在現階段,微博算是激發公民政治興趣、參政問政的最好工具了。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朱春陽指出:“微博兩會若與現實兩會形成效率之爭,則功莫大焉!”

微博報兩會之弊

當然,在微博熱的背後,也應審視壹下微博報兩會可能產生的問題。目前來看,微博報兩會引發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壹,政治報道娛樂化

雖然政治報道娛樂化在某種程度上有利於將政治冷漠的受眾重新拉回來,但其戲謔的視角也會讓人忽略重點或產生政治偏見。微博雖然能夠使兩會報道更加鮮活生動,但也助長了報道過分關註花絮而偏離兩會主題的做法。在微博訪談中,《澳門報告》雜誌社總編助理柯晟就指出,他在兩會“所見到的記者兄弟姐妹們都是在微博上發各種代表委員的囧照,代表委員發現了,想叫記者刪都沒用了,來不及了,已經被轉了”。

第二,會議報道碎片化

微博之微是利弊同在的。短壹方面意味著精和快,另壹方面也可能導致兩會報道的碎片化,不利於公眾從整體上把握重要且復雜的議題。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助理分析師楊月輝談到:“微博的先天不足決定其在報道兩會這麽嚴肅內容上的‘短板’,‘碎片化’以及字數的限制使得其傳播的內容不可能完整全面,甚至可能會有斷章取義某代表委員觀點的情況出現。”“江上葉俊”則指出,“微博就像私家車壹樣,每個人都有車了,所以都很高興;但是全國貨運、旅客運輸還需大型交通工具。微博給了我們發言權,但啟發民智,推動社會進步還需其他形式的表達給力。”“壹條鯰魚”也認為,報道如果以微博打前戰,博客、門戶報道跟進,或許會更全面。

第三,網絡空間等級化

盡管人們只需較低的社會、政治和經濟資本就可進入虛擬的微博空間,但人們進入之後究竟做什麽,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則是更加重要的議題。有研究顯示,人們在線下的權力分布往往直接映射於線上,使得有些人在網上說的更多,而且聲音更大,而有些人卻不知所雲,或者無人理睬。④博友宋緒順就指出,微博是壹種塔形結構。在這種結構中自上而下的信息傳遞比自下而上的多,粉絲往往是希望從關註者那裏獲得有效信息。而且傳播者的權威性比內容本身有更大的說服力。這不利於形成真正代表民意的“意見自由市場”,反而進入壹種自說自話的怪圈。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主任李巖教授則指出:“兩會本是政治(權力)事件,主要做官樣文章,微博再摻和進去,把微博變成政治(權力)的傳播媒介了。”

第四,微博議政形式化

微博雖然有助於建構網上的公***領域,但由於體制的原因,微博議政在很大程度上還流於形式。博友“hello劉劉”指出,壹些代表委員的微博註冊後未見信息更新,微博賬號有名無“實”。貓撲網總編輯朱文軼則認為,微博是以技術自由顛覆信息控制的產物,它當然會形成全新的傳播控制和秩序,但和兩會沒有任何兼容性可言。他指出,政府總刻意地試圖和新傳播***舞,卻沒註意到自己仍穿著“吊腳褲”。同時,當前的微博議政還存在效果短期化的問題。每當兩會閉幕,代表委員的微博熱情也隨之消退。

微博報兩會,何去何從

權衡利弊,筆者以為微博報兩會利大於弊。在面對有關微博的爭議時,必須看到當前中國所面臨的核心問題,即社會斷層問題。如於建嶸所說,社會斷層和底層社會已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結構的壹大特征。⑤當前所發生的各種群體性事件,很大程度上與底層社會和精英聯盟之間的矛盾有關。如何使政府決策更多考慮日趨龐大的底層社會的利益和訴求,從而彌合社會斷層,是需要探索的關鍵問題。微博無疑為解決這壹問題提供了契機。微博為平民百姓提供的表達平臺及其賦權效果,是當前最需要的。

當然,如何趨利避害,更好地發揮微博的真正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未來至少應從三個方面努力:第壹,縮小數字鴻溝。目前微博用戶存在年輕化、高學歷的特征,無法代表更廣泛的民意。未來需要推動更多人,特別是社會底層,學會利用微博表達自己。第二,豐富報道層次。微博並非靈丹妙藥,對於兩會等重大政治活動,需要綜合利用各種媒體渠道和報道方式,使公眾不光看熱鬧,還能獲取更加全面的理解。第三,推進商議民主。要利用微博報兩會的契機,將微博建構成常態的公***商議的平臺。政府應該將微博商議納入政治協商和決策的體制之內,以防止出現新的斷層。(作者為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

本文為浙江省錢江人才計劃“3G新媒體:使用模式與社會影響”QJC1002004的成果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