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甘肅洪武移民

甘肅洪武移民

根據《明史》、《明史》記載和大量家譜、碑刻等資料,明初山西洪洞移民的遷徙地主要分布在今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北京等地,少量散居在今陜西、甘肅、寧夏等地。朱元璋的家鄉安徽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主戰場,也是水旱蝗災的多發區。朱元璋在此作戰,轉戰江浙十余年。與元軍、張士誠、陳友諒屢戰屢敗,生死與共,造成了“白骨露於野,千裏不鳴”的殘破淒涼局面。所以,朱元璋在明初移民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鄉。朱元璋稱帝後不久,就強行將太湖流域的幾千戶人家遷入了自己的家鄉(《明史·食貨誌壹》)。

洪武九年十壹月,他還“遷徙山西,真正安頓了無產者田鳳陽”(見《明史·毛篇二》)以求家鄉早日繁榮。河南省的移民大多是洪武時期遷入的,其次是永樂時期。根據地方誌、族譜和碑刻的統計,95%以上的移民來自山西省洪洞縣。如《河南輝縣穆氏族譜序》中說,穆家幾代人都是從洪洞縣亂柴溝遷到河南衛輝的。萬歷年間,遷至霍邑西北角離城十五裏的穆家營。從河南移民的分布來看,大多在黃河、淮河流域,這壹帶在元末天災人禍中荒蕪。從家譜、碑刻等資料來看,永樂年間河北、北京移民多由洪洞縣遷入,這與該地區“京南會戰”期間戰爭破壞嚴重、明成祖遷都北京有密切關系。遷入山東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黃泛區的東昌、濟南、兗州、青州等省,涉及今天山東的60多個縣市。移民遷入後,多以姓氏為村名、村名,也有以籍貫縣名為名的,如丁官屯、綏官屯、胡官屯、李營、屯留營、長子營等。

中國古代社會是超穩定的社會組織結構,儒家倫理主張“父母在,不可遠行”。移民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明初的移民是由政府強制執行的,移民中途逃亡的事件時有發生。為了防止移民逃亡,移民局官員想出了各種辦法,比如砸移民的小腳趾甲,用繩子綁起來,這些在民間傳說中也有體現。據說國槐移民的後代都有壹個相同的生理特征——雙腳的小腳趾甲都是復合的。對此有兩種解釋:壹是官員為了防止移民中途逃跑,強行脫下鞋子,在腳趾甲上劃了壹刀作為標誌。受傷後,移民的腳趾甲變成了復合的;另壹方面,當時政府規定,有兩個以上兒子的家庭,除了最小的兒子,都要搬出去。在《妳要去哪裏》之際,為了以後找兒子方便,母親把已經遷移的兒子們的小腳趾甲咬成兩瓣作為標記。這壹生理特征作為國槐移民的遺傳基因,也遺傳給了他們的後代。在押送移民的過程中,官兵們強行將雙手反綁在背後,用長繩捆在壹起,防止移民逃跑。因為長期被押解的生活,他們逐漸養成了背著手走路的習慣,他們的後代也耳承這壹習俗。在押解途中,人們要要求押解官解開綁住的手,才能走完,所以只要有人喊壹聲“解手”,人們就知道隊伍中有人要小便了。久而久之,“解手”成了移民群體中“排便”的特殊代名詞。

為了防止移民在遷入地共同生活,形成新的家族勢力,影響社會穩定,明朝的移民法還規定,同姓的人不能遷入同壹個地方。講究“改不改姓”的移民,為了避免骨肉再次分離,被迫痛苦地改姓,於是從壹些家庭中分離出多個姓氏。據記載:“大明洪武二年,百姓遷村,條款齊備,法律嚴明。任何同姓的人都不允許住在壹個村子裏。(魏氏、劉氏)前兩兄弟,壹時不忍離兄弟情,無奈改姓二——魏氏、劉氏,銅佛記之。”(曹縣《劉威族譜》)不願改名者,只能彼此分離,異地安置。例如,根據家譜資料,山東廣饒陳官鄉、昌樂劉著鎮、壽光天馬鄉、五蓮縣的顧氏,均出自山西洪洞顧氏。

夢見千百度

明初持續50余年的大規模強制遷徙過程,充滿艱辛和淚水。這壹舉措除了在移民群體及其後代中留下了許多獨特的生活習俗和生理特征外,對於緩解當時的社會矛盾,促進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穩定社會,也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和積極的作用。移民活動,首先使移民地區人口在短時間內大幅增加,有效解決了當地勞動力短缺的燃眉之急。如河南洪武二十六年總人口約為1,91.3萬,到弘治四年迅速增加到約436萬(1,491)。其次,耕地面積大幅增加。到洪武二十六年,全國耕地總面積已達八百五十萬頃,比洪武元年增加了四倍。由於勞動力的增加和耕地面積的擴大,農業生產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全國糧食總產量和田賦不斷提高。如洪武十八年,全國田賦總額約為20865438+10000石,洪武二十六年,猛增至32789800石。可以說,移民政策的強制實施客觀上緩解了當時的各種社會矛盾,在壹定程度上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繁榮,為永樂、宣德時期明朝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曾經的廣濟寺和槐樹早已被不斷擴大的汾河洪水沖走。然而,作為故鄉的象征,槐樹和老人窩卻永遠沈澱在那些移民後代的記憶深處。從明初開始,民間自發修譜就再也顧不上官方的禁令,大行其道了。移民和他們的後代在新的家鄉建立了另壹個家譜,他們常常把家族的源頭追溯到“夢遍千百度”的大槐樹和老巢。辛亥革命爆發後,三民主義喚醒了民眾的自我意識,激發了民眾尋根尋祖的熱情。從專制枷鎖中解放出來的洪洞移民後代,非常渴望在山西故裏找到自己仍然健在的親人,並在他們中間悄然掀起了壹股尋根祭祖的熱潮。壹些在移民後裔相對集中的地區做官的洪洞族官員,因為同宗而受到移民後裔的熱情對待。考慮到這壹點,1914年,曾在山東等地為官的洪洞人景大器和劉子林提出集資,在同根生的古槐樹二代處修建了古槐樹遺址,並豎立了紀念碑,組織人編輯了古槐樹年譜。80年代以後,以槐花遷徙地為基點的尋根問宗文化活動更加活躍。從1991開始,每年清明節前後,都會舉行盛大的槐樹尋根問祖文化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槐樹移民後裔,虔誠地來到槐樹前,追憶曾經夢幻的場景,這裏成為億萬槐樹移民後裔尋根祭拜的聖地。這個揮之不去的“天下同宗,壹家親”的故事,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壹道亮麗的風景。

終於找到了根源。我是山東分公司的

“問我老家在哪裏,山西洪通槐樹。祖屋叫什麽,大槐樹下的老人窩?”自明代以來,這首歌謠在中國各地,尤其是黃河下遊地區的民間廣為流傳,甚至在海外華人華僑團體中也經常能聽到。洪洞縣的槐樹之所以成為中華兒女的精神寄托,是因為它承載了先人對故土的眷戀和關懷。同時,民歌清晰地揭示了發生在明初大規模移民運動中的血淚。

壹億人的故鄉

中國古代的移民活動從史前就壹直在進行,有自發的,也有強制的;有經濟原因,也有政治軍事原因。明初移民活動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歷時50余年,規模之大,範圍之廣,為歷史所罕見。當時的移民可以分為經濟移民和政治軍事移民。政治軍事移民活動主要是指明朝初年,朱元璋將江蘇嵩、賈湖壹帶的富戶強行遷到龍興之地濠州、龍駒之地南京壹帶,明軍攻克大都市後,為加強軍事實力,大量山西或山區的私戶遷往居庸關以南、北平等地。明朝成祖遷都北京後,為了讓新遷都的北平盡快繁榮起來,大量江南富戶和商人被強行遷到北平。明初以發展經濟、穩定社會為目的的經濟移民活動是山西規模最大、範圍最廣、計劃性最強的壹次。這壹移民活動始於洪武二年,壹直持續到永樂末年。前後有18次大規模移民活動,移民總人口超過百萬。今天,安置區涉及18個省市的500多個縣市。

歷史上無數規模不壹的移民活動給後代留下了不同程度的文化遺產。史前時期的民族大遷徙,給中華民族留下了民族認同感。西周初年的殖民移民活動有效地促進了西周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礎。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大量內遷,促進了當時民族融合的進壹步發展,構成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壹環。但縱觀歷史上歷次移民活動,沒有壹次能比明初的大規模移民活動給中華民族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大槐樹上的老巢,在今天壹億多華夏子孫的心目中,成了故鄉的象征,成了他們夢中的精神家園。

民間傳說的痕跡

明代山西的強制移民活動開始後,每次移民的規模都很大,有幾千戶甚至壹萬多戶。當時山西移民主要來自太原、平陽和魯、澤、遼、秦、汾五州(見《明史·糧貨誌》),即今天的太原、臨汾、晉城、長治是移民的集散地,地處交通要道、人口密集的洪洞縣自然成為移民的重要集散地之壹。當時政府在洪洞縣北部的廣濟寺(建於唐代貞觀年間)設局駐地,負責分配集中移民的編號,隨後移民分散到河北、山東、河南、安徽等地的不歸路上。廣濟寺旁邊曾經有壹條寬闊的郵路。郵路旁邊有壹棵茂盛的大槐樹。因為它坐落在開闊的汾河沙灘上,老婦人在樹冠上建了壹個舒適的小窩。據史料記載,遷徙活動大多在農閑季節的深秋進行,此時槐樹的葉子已經枯萎,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冠和醒目的老人窩。住在樹枝間的老人,在蕭瑟的秋風中,不時地哭泣。被迫走上不歸路的移民們,壹步壹步回首,漸行漸遠,看著大槐樹上的老巢,忍不住淚流滿面,依依惜別。久而久之,歲月無情地洗去了山西移民在外地生活的幾乎所有記憶,只有他們離開時的那棵大槐樹和那座老人窩深深地刻在了他們的心裏。於是,槐樹和老人窩成了唯壹在移民群體中廣為流傳的故鄉故事,成了他們思念故土之情的宣泄,進而成了故土的象征符號,深深融入了移民後代的血脈。

大量山西移民到達安置點後,在當地官員的監督下,在村莊和營地安頓下來。為了幫助他們盡快恢復生產,政府給了他們很多優惠政策:政府免費給他們提供農具、種子和牛,還減免稅收。耕地由政府按丁口數量統壹分配,或50畝,或80畝。很多地方甚至規定“搬遷群眾隨書隨到,允許耕種,畝數不限”。如洪武三十五年,遷居北平的住戶“出錢買牛工具和種子,免稅五年”(見上文《明太祖實錄》)。朱元璋還在河南設立了農業廳,專門負責移民開荒的管理,規定凡是農民和移民開荒的土地都歸拓荒者所有,作為永久的事業。明太祖還指示當地官員向難民和移民分發牛和種子,幫助他們恢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