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千年古村落——山西晉中張壁古堡

千年古村落——山西晉中張壁古堡

作為千年古村落的山西晉中市介休張壁古堡,該村運用傳統理念建造,風格獨特。整個村子遵循中國傳統古代星象和堪輿理念建造,地面布局與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對應,因此,張壁古堡還被稱為“中國星象第壹村”。多數專家推定張壁古堡始建於十六國時期,系後趙豪強張平所建的眾多塢壁之壹,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山西介休張壁古堡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度CCTV“魅力中國”系列評選的“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也是第二批入選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堡內地上城池古堡、地下“萬米長城”堪稱世界之最,它是壹座融軍事、居住、生產、宗教於壹體的古代袖珍城堡。

 古語雲:壹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座千年古堡可謂難得的壹見的古代軍事要塞。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遺址、隋唐古地道、元代戲臺、金代墓葬、明清民居文化等壹系列華夏文化精髓,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張壁村現存的明堡暗道始建於617年,為隋末定陽可汗劉武周抗擊李世鄉民所建。地道全長萬米,縱橫交錯,立體交叉,具有監視、指揮、通信、中通水通氣設施及馬廄、糧倉、屯兵等功能。

 隨著它的聲名遠播。2005年10月,古老神奇的張壁古堡與國內2萬多家知名小鎮競爭角逐,在各位評委專家的壹直認同下,脫穎而出,以絕對優勢入圍該年度十佳魅張壁古堡的面積雖然只有1.2萬平方米,卻具有完整的城市形態,有軍事防禦功能,有小巧的鐘樓和鼓樓,有為數眾多的宗教活動場所,有交通網絡。堡內的11眼水井構築起城市給水系統,甕城內的戲臺是公***活動場所和政治文化中心,這些特征,使得張壁古堡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村堡,而更像是壹座規劃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小城鎮。

 它極富研究價值。張壁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壹座具有軍事、民用雙重用途的古代城堡,擁有歷史、文化、宗教、軍事、建築、民居等多元內涵,在城市建設方面填補了中國小城鎮規劃體系的空白,是我國古代軍事工程研究中稀缺的實物資料。

 壁者,軍壘也。顧名思義,張壁最初有可能就是功能單壹的軍事堡壘。事實也是如此,張壁“地上明堡,地下暗道”,是中國唯壹具有軍事、民用雙重用途的城堡遺址。

 張壁古堡順塬勢建造,南高北低。北面,有3條深溝向下延伸;南面有3條向外的通道;西面為窯灣溝,峭壁陡坡,深達數十丈;東面則有溝塹阻隔,可謂“易守難攻,退進有路”。古堡建有南北2座堡門,北堡門為磚砌,南堡門為石砌。中間是壹條長300米的街道,街道兩側有典雅的店鋪和古樸的民居,還有幾座琉璃覆頂、金碧輝煌的廟宇點綴其中。抱柳的古槐和罕見的琉璃碑也為古墾增色不少。

 古堡的與眾不同,還在於這裏的所有路口都是丁字,沒有十字。其主次街道分明,南北主道長約300米,由石塊和石條鋪砌而成,叫龍街。它與東邊三巷、西面四巷構成了“丁”字形的結構。東三巷民居多為農家小院,西四巷建築錯落有致,街巷格局嚴整,過去多為富戶居住,門楣考究,磚、木、石雕精美。

 張壁古堡內保存完好的民居主要集中於戶家園與賈家巷的嘉會堂。而這些富戶的後代,大多已經遷出古堡,他們的祖屋也被封閉。此外,張壁古堡還保留著中國多數古城均已消失的隋唐城市遺存的“裏坊”,在龍街與幾條小巷的丁字巷口,遊人仍可看到保存至今的巷門,他們是各個“裏坊”唯壹的出口。關閉巷門後,各個裏坊就成為相對封閉的堡中之堡,裏坊之間既可各自為戰,又可相互呼應,是壹套完好的內部防禦體系。

 張壁古堡壘南堡門離中空為“龍首”,門頭有龍首石雕,門下向南鋪設九道豎向紅條石路,象征龍須,向北的主幹道為“龍身”:為使“龍”型更加逼真,在清朝年間又專門將橫向鋪設街道的青石板起出,改為三道豎向的紅石板,以象征龍的脊背。主幹道兩側城中心偏北位置的水塘(原)、槐抱柳,***同象征“龍”的兩腎和陳摶太極圖的陰陽魚。

 張壁有壹個小小的用於拒敵的“甕城”。還有壹對小巧的鐘樓和鼓樓,具有完整的城市形態,這是與山西省其他地方很常見且保存完好的“村堡”相區別的非常重要的特征,不是壹般意義上的“村堡”,而是“城”。

 隔著黃土地,張壁古堡的地底下是另外壹座讓人驚嘆的城。從西場巷壹座普通民居的地道入口進入,就是壹個神秘的地下世界,這裏隱藏著張壁的地下防禦體系,也隱藏著壹個個未解之謎。

 古堡地道為三層立體,高層距地面僅1米左右,中層距地面8-10米,底層距地面17~20米。地道彎曲迷離,道內留存有氣孔,通於溝塹外,還有隔井直下3層底部。地道洞壁上每隔壹段有壹個小坑,距離不等,是放置油燈的地方。高層有餵養牲畜的吐槽;中層洞壁下方每隔壹段有壹個可容二三人棲身的土洞,是地道的哨位;底層有村寬2~3米、長4~5米的深洞,是存糧的洞穴。如此龐大而復雜的地下工程,其軍事需要、對外保密的戰略目的可想而知。

 張壁古堡的地下有古人修建的錯綜復雜、規模巨大的地道系統,總長度近10公裏。部分區段有上下2層,甚至3層。地道內,寬處可並行2人,窄處僅能通過壹人,大部分區段高度不足1.8米。洞壁上每隔幾步便有壹個凹坑,可能是用來放置油燈的。

 張壁古堡有10余口水井,已發現至少有8口和地道相通。井內側壁上開洞口,有的井壁上左右有相對的2個洞口,搭塊板子便可通行,撤掉板子便斷了後路。由於多次的地震和洪水造成的塌陷,地道的全貌已無法知曉,而且由於村民在沒有專家指導下曾自行挖掘清理,破壞了原始洞壁。

 如今,地道挖於何時,因何而挖,已無法得到準確答案。有學者認為張壁村的建設者是劉武周,得出這壹結論最直接的證據,是古堡內的可汗祠和唐初李世民與劉武周在介休壹帶交戰的歷史事實。張壁宗教祠廟密集,是張壁古堡的壹個顯著特點。壹座200余戶人家的小村,鼎盛時期竟然擁有20余座祠廟,保存至今的,仍有16座之多,這樣的密度,在全國也屬少見。張壁的宗教祠廟主要有真武殿、空王殿、三大士殿郎廟、呂祖閣、西方聖境殿、地藏王菩薩殿、可汗祠關帝廟等,它們集中分布於北門內外和南門內外2個寺廟群,而且大多修建在堡墻之上,這樣壹方面增加了宗教建築的氣勢,另壹方面或許也是出於軍事防禦方面的考慮。

 天上奎星,人間張壁。張壁古堡外形輪廓與天上的奎星酷似,暗諭古堡曾為軍防重地的顯赫歷史。堡內營建遵循中國古代星象和堪輿的基本原則,地面建築和地道中,現存與二十八星宿相對應的標誌物如水井、戲臺、七星槐、天眼、將軍窯等30余處,堡間至今還保留著正月二十八“祭星”的習俗。地上陰陽五行,地下六壬奇門。

 張壁古堡為子坐午向,南高北低,有悖於古代城市選址“子午”坐城須北高南低的原則。為了彌補這壹缺陷,張壁村歷代建設者們不遺第余力地對北堡門和周邊祠廟進行了多次改造。他們在北堡墻上修建了二郎廟和真武廟,廟頂高度高於南堡門,以順應北高南低的原則。由於綿山的地勢高陡,沖”氣足,於是又在南堡門外建造了關帝廟以遮擋來自綿山的“煞氣”。其實,稍加留意古堡的建築,就會了解古堡內的建設規劃無壹不反映著中國古代天人合壹、順應自然的思想。譬如,南北兩座堡門是相互看不見的,它們並不在壹條貫穿的直線上,因為連接兩座堡門的主街道在兩端被有意加上了弧度,略呈“S”型,而這正是處於“風水不外流”之考慮。

 小小的張壁古堡建有如此多的寺廟宮觀真是讓人叫奇。它的金碧輝煌、流光溢彩也從另壹個側面表現了壹方百姓的精神寄托,那是那個時代的人們對平安幸福的希冀和長盛不衰的祈盼。張壁所處的黃土高原丘陵地帶,常年幹旱少雨,歷史上壹直有祈雨的習俗。“空王佛,下大雨,下了大雨救萬民……”,祈雨歌流傳至今,雕梁畫棟的祈雨樓,不知多少次見證了那些悲愴而虔誠的場景。

 民俗活動流傳至今。幹調秧歌源於何時現已無從考證。相傳古代介休地區是壹個大湖泊,在“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後,人們開始在空地裏插秧栽苗,但是插種的秧苗如不經陽光照射就會枯死,於是大家在田間地頭邊等太陽,壹邊唱歌,久而久之便傳唱成了幹調秧歌。

 說這是長在壹起的兩顆老樹,是宋代的“槐抱柳”。槐是千年古槐,柳是百年老柳,就那麽抱在壹起,根脈相纏,枝幹相交,莫非正是《長恨歌》裏“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真實寫照,或者說是物化的還原?讓人不禁感嘆,槐有“懷鄉”之意,柳有“留守”之心,那“槐抱柳”該是和故土海枯石爛的約定吧?畢竟他們已比肩數百年,又值初冬,虬龍盤曲的枝幹沒有綠的渲染,卻掛滿了彩色布條,顯然早被當地百姓視為庇佑子民的神樹。

 村中抱柳的古槐下,六七位老藝人唱起幹調秧歌,無論是本村人還是外地遊客迅速地圍攏過來。幹調秧歌是沒有樂器伴奏的民間戲劇,具有奔放、高昂的風格,與草原風格相近,也被稱為馬背上的歌聲。

 除了幹調秧歌,祭星日也是張壁古堡流傳至今的傳統民俗。每年農歷正月二十八日是古堡祭星日,古堡人叫過小年。這天,村民要齊聚在壹起,祭拜南鬥六星君、九曜星君、二十八宿神及四方天神,請親戚朋友相聚,看秧歌,看街頭巷尾的紅火表演。

 “五百年的風景看北京,五千年的風景看山西”。山西的古、山西的樸、山西的拙、山西的淳,凝聚成了華夏文明的魂。張壁古堡是個袖珍小城,面積只有0.12平方千米,卻有著豐富多元的文化遺存。從十六國時期始,古堡大致經歷了塢壁、軍鎮和設防性村落等幾個階段,在長達壹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地上明堡、地下暗道”的獨特軍事防禦體系、儒釋道相輔相融的宗教文化、神奇的星象堪輿文化、燦爛的農耕民俗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