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高考歷史答題如何結合歷史觀

高考歷史答題如何結合歷史觀

歷史觀點評論型問答題的特點在於評價的對象不是具體的歷史事物或歷史現象,而是歷史觀點。歷史觀點是指人們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的評價。它是人們對客觀對象的主觀評價,可能與客觀對象存在某些不符,因此還需要對歷史觀點進行再“評論”。這種題型非常富於“歷史味”,因為歷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知古鑒今,歷史觀點就是連接古今的橋梁;只有正確的歷史觀點才能發揮借鑒作用,如果是錯誤的歷史觀點,很可能導致謬種流傳。因此,這種題型很受命題者的青睞,在高考試卷中屢屢出現。對於考生而言,掌握這種題型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技巧是有必要的。

下面筆者以三道習題為例,分析這種題型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技巧,並從中提煉出規律性的認識。

例1: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唐女禍》中說:“開元之治,幾於家給人足,而壹楊貴妃足以敗之。”結合妳對唐朝由盛轉衰原因的認識,分析評論趙翼的這壹觀點。

這是壹道非常典型的歷史觀點評論型問答題。要分析評論趙翼的觀點,前提是找準靶子,弄清楚趙翼的觀點是什麽。按照前面所述歷史觀點的定義,可以這樣概括:趙翼(人)對唐朝由盛而衰原因(客觀對象)的認識是,楊貴妃導致唐朝由盛而衰(主觀認識)。提煉觀點時註意分兩步:壹、評價的客觀對象是什麽(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而非楊貴妃)?二、主觀認識是什麽(楊貴妃導致唐朝由盛而衰)?

找準觀點,就可以判斷表態了:趙翼把這說成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是錯誤的。

既然趙翼的主觀看法是錯誤的,那麽客觀事物的真相是什麽?引導學生回顧史實: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統治後期中央政治腐敗,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導致“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戰亂和割據削弱了中央的統治,破壞了社會經濟。在敘述史實的時候應該註意,評論的要求是精選論據(史實),而非全面敘述。

趙翼為什麽會產生這樣的認識呢?楊貴妃受寵愛,唐玄宗沈湎酒色,這只是中央政治腐敗的表現之壹。這壹表現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趙翼把責任加在楊貴妃頭上是不對的。趙翼的根本錯誤在於誇大了楊貴妃個人對唐朝由盛轉衰的影響。其實,趙翼的錯誤除了誇大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外,還混淆了現象(唐玄宗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和本質(唐朝政治腐敗)、主要矛盾(唐玄宗應負主要責任)和次要矛盾(楊貴妃應負次要責任)、全面(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是復雜的)和片面(楊貴妃壹人的原因)之間的辯證關系。另外,趙翼之所以認為楊貴妃是“女禍”,是和封建社會歧視婦女的大環境分不開的(即時代偏見)。在中國古代社會,往往把壹個朝代的滅亡歸結為婦女(妲己、妹喜、楊貴妃、陳圓圓等)、太監(魏忠賢等)、奸臣(秦檜等)等,這主要是出於時代偏見;而且,在封建社會,由於三綱五常的限制,人們也不敢將原因歸結到皇帝身上。

例2:顧炎武說:“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鹹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試評論顧炎武這壹觀點。

此題難度大於上題,其關鍵在於判斷它是什麽題型。很多考生將它誤作為比較題來答,結果就偏離了方向。這主要是因為沒有正確地提煉觀點。本題的觀點是什麽呢?答案是這樣表述的:顧炎武這句話是對科舉八股考試的尖銳批評。很多同學認為顧炎武的觀點是八股取士同焚書坑儒壹樣糟,甚至更糟。這種看法不是沒有道理。但是,顧炎武的側重點並不是二者的比較。顧炎武是明末清初人,他把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與秦朝的焚書坑儒相比,目的在於否定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因此,他評價的客觀對象是八股取士的影響,而非八股取士與焚書坑儒的異同點。八股取士在禁錮思想方面與焚書壹樣,在敗壞人才方面甚於坑儒,這是兩個小論點,它們***同證明“八股取士應該被否定”這個總論點。因此,在敘述客觀事物的真相是什麽的時候,我們主要是敘述八股取士而非焚書坑儒。如果是比較題,則要將焚書坑儒和八股取士二者平分秋色。從這道題我們應該明白,正確地提煉觀點決定著整道題的答題方向,不可不慎。

例3:董仲舒說上曰:“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蘇軾在給宋神宗的上書中說:“惟商鞅變法不顧人言,驟至富強,亦以召怨天下…… 雖得天下,旋踵滅亡。”試結合史實說明董仲舒、蘇軾對商鞅變法的評價,哪些方面是客觀的?哪些方面是錯誤的?並分析兩人作出這種評價的出發點。

此題較上題更難。難點壹在於本道題的歷史觀點有多個,而且董仲舒的總論點還是隱性的觀點。商鞅變法的影響很復雜,主要是積極作用,但也有消極影響,董仲舒只挑選了壹個“導致土地兼並嚴重”,實際上已經隱藏著對商鞅變法的否定。蘇軾則直接指出商鞅變法全部(或主要)是其消極作用(因為商鞅變法“導致秦朝滅亡”)。

難點二在於分析兩人作出這種評價的出發點。董仲舒和蘇軾都離戰國時代很遠了,二人為何都關註而且都否定商鞅變法呢?董仲舒是西漢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他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此可以推斷,董仲舒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然詆毀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變法。蘇軾屬於大地主官僚階層。同時期北宋在進行王安石變法,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二人都是以古諷今。

題目做完了,就該總結經驗教訓。由上,我們可以歸納出歷史觀點評價型問答題的解題步驟大概是:

(1)提煉觀點。主要是弄清幾個問題:評論的客觀對象是什麽?評論者的主觀認識是什麽?有幾個觀點?各觀點之間是什麽關系?

(2)判斷表態。這又分四種情況:正確的,錯誤的,對中有錯的,錯中有對的。

(3)客觀對象的真相是什麽?用事實說話,最有說服力。

(4)為什麽會產生這樣的主觀認識?上升到理論層次。歷史觀點是指人們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的評價。它是人們對客觀對象的主觀認識。由於歷史觀點是人們主觀思維活動的產物,必然會受到階級、時代、環境和個人素質等方面的限制,從而導致與客觀事實有所偏差。從歷史觀點產生的根源來講,大致可以歸結為社會偏見(例1)、態度傾向(例3)、階級立場(例3)、方法論(例1)等幾個方面,甚至還會可能混淆事實,顛倒黑白。

在解這種題型的時候,應該根據這種題型的特點註意以下問題:

(1)精選史實。因為這是“評論”,不是敘述,所以不壹定要求全面,但絕對要求精選。

(2)還原到特定的歷史情境中進行評論:歷史觀點都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產生的,不可避免地帶有歷史痕跡。因此,應該學會將歷史觀點放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評價。

(3)歷史觀點是人主觀思維活動的產物,既是主觀看法,就有可能產生錯誤。人的主觀看法是由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決定的,具體來說,就是社會偏見、態度傾向、階級立場、方法論等幾個方面。

(4)開放性:允許壹定程度的發揮,因為對歷史觀點的評價的最終結果是產生自己的歷史觀點,而歷史觀點是人們主觀思維活動的產物。這種題型的評分標準都體現了壹定的靈活性,對考生中言之有理的新觀點壹般都給予肯定和鼓勵。

由此可見,歷史觀點評論型問答題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技巧是由這種題型的特點決定的。

附參考答案:

例1:

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統治後期中央政治腐敗,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導致“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戰亂和割據削弱了中央的統治,破壞了社會經濟。楊貴妃受寵愛,唐玄宗沈湎酒色,這只是中央政治腐敗的表現之壹。趙翼把這說成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是錯誤的。這壹表現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趙翼把責任加在楊貴妃頭上是不對的。趙翼的根本錯誤在於誇大了楊貴妃個人對唐朝由盛轉衰的影響。

評分標準:本題旨在考察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的能力,在評分時應註意:

1.能把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歸結為中國封建社會內在矛盾的,加1分。

2.凡能明確地從全面和片面、現象和本質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角度進行分析評論,並言之成理的,加1分。

例2:

顧炎武這句話是對科舉八股考試的尖銳批評,他的觀點是正確的。明朝沿用科舉考試選拔官吏,但政府規定,命題只限於四書五經,答卷的文體必須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個部分,即八股文。這樣的考試,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結果使許多讀書人埋頭攻讀經書,不講求實際學問。他們做了官,就成為順從皇帝的奴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明代實行八股取士也是出於同壹目的,只是這時封建制度已趨衰落,統治者為強化專制主義統治,更不允許有任何“越軌”的思想。八股取士正是適應這種政治需要而產生的,它失去了科舉制度在初創時期的積極意義。所以,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書壹樣,起了禁錮思想的作用,而它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發展的影響則比坑儒更加惡劣。

  評分說明:本題答案允許有壹定的靈活性,不壹定拘泥於以上的表述,但請註意:

  ①必須肯定顧炎武的觀點是正確的。

  ②如果沒有聯系八股取士產生的背景,只從八股取士的規定和後果來論證,本題總得分不得超過10分(本題總分12分)。

  ③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扣1分。

例3:

董、蘇二人議論的中心內容是商鞅變法的作用,二人都對商鞅變法持否定態度。

歷史上,商鞅變法促進秦國經濟發展和封建制度形成,符合當時歷史發展趨勢。董、蘇二人抓住商鞅變法過程中非本質、非主流的某些消極現象,無限誇大,是錯誤的。

董仲舒指出商鞅變法後,隨著土地私有、土地買賣的進行,秦土地兼並嚴重,貧富懸殊。這是客觀的。秦經過商鞅變法,封建經濟發展,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最終實現統壹。蘇軾認為商鞅變法使秦國驟至富強得天下,這是客觀的。

董仲舒只強調商鞅變法後農民的貧困,認識不到商鞅變法對秦統壹的重要作用,這是不正確的。秦統壹後,賦稅、徭役繁重,刑罰嚴苛,導致階級矛盾激化,秦被農民起義推翻。這是秦施暴政的結果。蘇軾把秦滅亡的原因歸咎於商鞅變法,這是錯誤的。

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為適應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實現思想上的統壹。所以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場上,否定商鞅變法。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其變法措施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等都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蘇軾站在大官僚的立場上,借口說商鞅變法“不顧人言”,導致秦“旋踵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