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張細的個人事跡

張細的個人事跡

張細,廣東東莞人,“假發大王”,為張氏投資有限公司主席。他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到香港謀生,幾經艱辛,終有所成,並於1979年回鄉創立了全國第壹家農村“三來壹補”企業——龍眼張氏發具廠。經過多年的發展,張細在香港和南粵大地已有多家公司。目前,他分別擔任著香港張氏投資有限公司、東莞海龍美發用品有公司、宏達紙品廠、廣州金創利房地產開發有公司、東莞君悅國際大酒店(五星級)主席。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靠生產練習假發起家的張細,通過自己的“敢、苦、巧”把練習假發這個產業做到了極致,成為這個行業的龍頭老大。時至今日,在全球經濟急劇變化下,他的張氏發具廠規模卻壹再擴大,已發展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假發生產企業。1997年香港虎門同鄉總會成立,他以高票當選首屆主席。2000年至今蟬聯多屆香港虎門同鄉總會會長,2007年以高票當選為第31屆香港東莞同鄉總會會長,本屆又獲連任。張細先生雖身在香港,卻情牽祖國、心系家鄉,長期以來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家鄉的建設事業出錢出力,表現出了濃濃的桑梓情和拳拳的赤子心。據了解,他曾為建設虎門敬老院、三東社區老人居住中心、虎門助學基金等屢捐善款。作為全國第壹家村辦“三來壹補”工廠創辦者之壹、香港著名實業家,張細是東莞人“外流與回歸”的典型代表,是時代潮流中的壹滴水珠,折射出那段歲月從狂熱走向理性的變遷。 2012年,獲世界莞商大會“傑出莞商”。

從“外流”到“回歸”

1980年張細再次踏上逃港的漁船。兩年後他與弟弟張光衣錦還鄉,穿梭於莞港兩地,轉眼就是數十年

73歲的東莞虎門鎮龍眼村人張細,是壹個濃縮了東莞人“外流與回歸”故事的典型代表。

時光回到1971年的壹個深夜,吹北風。東莞人張細劃著小魚船向香港沙角出發,天不助人,到天亮時只劃到了大鏟小島,給當地民兵抓住,送交邊防軍。他的第壹次偷渡以失敗收場。

9年後,他再次踏上偷渡之路。“當時已經改革開放,我應該是不用去香港。奈何當時心情很復雜,壹是怕政策改變,二是三個兒女已經到了香港,在弟弟家中寄養。”張細回憶。

最終還是去了,“和妻子、小女兒三人坐條小船,由深圳落馬洲橫渡,二十分鐘到達元朗”。到港後,張細被抓關進警署兩個月,其間請律師與移民局打官司,最後因三個小孩在港沒有人照顧得政府同情終於批準在港居住。兩年後又申請小兒來港,張細壹家團聚。

若幹年後,與其他港商壹樣,張氏兄弟“回流”內地。東莞成為他們投資內地的首站。1978年,壹個叫張子彌的港商,在東莞投資了全國第壹家“三來壹補”企業太平手袋廠,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年,張細之弟張光回莞創立全國第壹家村辦“三來壹補”工廠,與東莞輕工局簽下回鄉投資合作的東輕工(1979)02、03、04號文件,在虎門、東坑、附城三地分別開設龍眼發具廠、漂染廠、東莞電器廠。後來這三廠皆由張細負責運營。

從“假發大王”到“不倒翁”

“擁有了不要再冒險,沒有的不需要去冒險”

張細旗下的多個企業,規模在圈中並不算大,但卻是生意場上的“不倒翁”。當前,張氏發具廠生產的假發、發具品種已達2000個,目前全世界每年仍有50萬頂假發缺口,全世界約有25%的練習假發均是從張細的工廠運出,這個當年“三來壹補”小作坊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假發生產企業。

張細對任何東西皆求穩,希望能對大局了如指掌。“要爭的東西壹定爭到,不應爭的東西就低調顧大局。”張細自己也樂於做“不倒翁”,像他這種年過七旬的企業家,大部分已經退居二線,而他仍然堅守。他說,做人做事能“不倒”已經很好。“公司已經發展到現在,若沒有強的接班人,不考慮繼續壯大。”

張細原本把平生創下的企業全部都交給長子,其余兒女沒有繼承。然而長子四年前因交通意外逝世。

張細近些年的生意與生活重心逐漸往內地轉移。

去年開始,張氏集團陸續在德慶投資了近2億元,建成內衣廠、茶場及地產公司,有近500畝的土地將開發。因為土地價格的升漲,德慶的資產市值已翻番成約4億元。

今年9月,按張細的計劃,與朋友何啟林興建的東莞君源國際大酒店(五星級)也將盛大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