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麻城孝感鄉的歷史貢獻

麻城孝感鄉的歷史貢獻

2007年重慶市建設了“湖廣填四川博物館” 。川渝兩地的居民,絕大多數是湖廣填四川移民的後裔,在建的“湖廣填四川移民博物館”將重現當年移民遷徙的歷程,並展示先輩們的奮鬥歷程。我以為麻城、孝感鄉移民不僅是“湖廣填四川博物館”中濃墨重彩的壹筆,而且也為我們留下許多可資敘說的話題。2010年,麻城也開始恢復重新規劃古孝感鄉風景區的建設。

首先是麻城、孝感鄉移民可以作為“新客家”文化研究的課題。羅香林先生《客家源流考》壹書被認為是1949年以前家客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書中明確指出,湖北有二個非純客住縣:紅安縣、麻城縣,總人口約15萬人,而對紅安縣、麻城縣的表述,總是割不開移民聖地孝感鄉的。紅安縣、麻城縣的這15萬客家人應是江西填湖廣時,從江西遷來的客家先民後裔。孝感鄉客家先民移居四川時,帶去了那些客家民俗文化?例如四川民間凡遇婚嫁喪壽或慶賀開業、請“滿月”等等,傳統席面多為備辦九種葷菜宴客,此即俗稱“九大碗”或“九鬥碗”。此種“九碗”待客之俗即源於湖北麻城縣孝感鄉。除“九大碗” 習俗外還有那些風俗帶到四川?這方面的研究顯然還是空白。

麻城、孝感鄉民對四川是卓有貢獻的,這種貢獻從“麻鄉約”可見壹斑。明永樂年間,麻城、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移民,由於思念故鄉,相約每年推選同鄉代表回鄉幾次,來往帶送土特產和信件。久而久之就出現了由麻城人經營,替人們傳遞財物、書信的麻鄉約商行。這種形式也從成都、重慶等地,逐漸普及到了四川、雲南、貴州等許多大中城市。麻鄉約極大地改善了當時民間的通信狀況,它在中國郵政史上占有很重要位置。這種惠及民眾的善舉正是他們的創造。

在四川的麻城、孝感鄉移民後裔中,還出現了不少傑出人士。

洪武四年從麻城、孝感鄉落籍四川隆昌的郭孟四,是隆昌郭氏的開山祖。家族繁衍人丁興旺,距今己有600余年,傳30余世,估計在世人口5000余,儼然壹大家族。郭氏家族在明中葉已致富,至清嘉慶年間已是富甲壹方。萬歷十三年,郭氏在瀘州興辦天成生曲酒廠,是馳名中外的曲酒“瀘州老窖”的原產地,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隆昌郭氏笫十九世孫郭書池,光緒年間舉人,曾主持湖廣總督張之洞墾務,被張之洞視為幹才。他在上海創辦了中國公學,又在隆昌開辦了知恥中學。長子郭蔚華乃辛亥革命之中堅,同盟會員;他在知恥中學、敘屬中學任教時,宣傳革命,當時四川革命黨人,多出其門下。郭蔚華有子女七人,長子郭堅白為留法理科碩士,歷任十余所大學教授,為教育界聞人;子郭士傑是早期***產黨員,曾任安慶地委書記、湖北省委委員,1927年在漢口被捕壯烈犧牲,時年23歲;子郭步陶是知名新聞記者,任《申報》、《新聞報》主編多年,著作頗豐;子郭彜主持鐵道部技術工作,貢獻卓越,授全國勞動模範,享有死葬八寶山的殊榮;子郭彥曾任國民黨軍裝甲司令,現居臺灣。郭氏子孫涉身黨政軍農工商文等屆別,人才代出,可稱為是麻城、孝感鄉移民中的典型。

如富順縣羅氏先祖羅尚鳳萬歷年間從麻城舉家入川居富順縣洪合鄉,順治初遷威遠縣羅田口。羅氏以耕讀為本,歷代均有進士、貢生、舉人;又涉鹽業開發經營,是壹鹽業世家。傳至十二代世字輩,可謂人才薈萃了。如世字輩中人有:抗日烈士、少將羅世澤,中***四川地下省委書記、烈士羅世文,近代農學家羅世嶷,早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系,並在四川大學、雲南大學任教的羅世齊等等。又如張愛萍將軍,作家艾蕪等,祖輩皆由麻城、孝感鄉移民至四川的。而尚未梳理出的賢良俊傑之士當會更多,這說明麻城、孝感鄉移民及其後裔對養育他們的四川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和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