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求江蘇大豐倉顯的詳細介紹

求江蘇大豐倉顯的詳細介紹

倉顯,字爍之,1940年2月生,原籍江蘇泗陽,早年畢業於蘇州大學。畢業後從事中學教育工作20余年,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始,先後在市黨史辦、國土局、組織部、政協從事編史修誌工作。現為中國近代史史料學會理事、中國水滸學會副編審、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明清小說研究會會員、江蘇省詩詞協會理事、鹽城市政協文史研究員、大豐市政協文史委員、大豐市詩畫社秘書長、大豐市施耐庵研究會秘書長,主編《耐庵學刊》、兼任《大豐市文史資料》、《大豐詩草》等期刊的編輯工作。

2010年的金秋十月,倉顯應邀赴京出席“全國詩詞和創作發展論壇”和“中國將軍詩詞選”首發式暨學術研討會。在這次會上,倉顯榮獲“全國先進詩詞工作者”榮譽稱號。據了解,倉顯不僅在詩詞創作方面,而且在《水滸》作者施耐庵研究、大豐文史編纂等方面也頗有建樹。近日,記者走進了這位博學多才的老者。

文史——板凳寧坐十年冷,不寫文章半句空

“文史資料的價值就在於真實,實事求是。”短短壹句話,道出了倉顯做文史工作的認真態度和嚴謹精神。1989年,倉顯從多年的教育崗位借調到市黨史辦公室工作。後來,又到政協從事文史工作。倉顯說:“作為客籍知識分子,我對大豐的歷史變遷、地方掌故知之甚少,所以那幾年我通讀了很多大豐文史資料,對大豐地區的名人軼事、地方掌故、風俗民情都有了進壹步的了解,漸漸地我對文史資料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面對浩如煙海的史料書籍,整天和發了黃的檔案打交道,調查被人們遺忘的歷史,無疑是坐“冷板凳”,但倉顯並沒有退縮,而是幹壹行愛壹行,幹壹行鉆壹行。

1995年,市政協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要編輯壹本文史專輯。當時社會上流傳著許多關於日寇暴行的傳聞,但倉顯知道,傳聞不代表歷史,且傳聞支離破碎、不夠系統、不夠全面。於是他深入基層,進行走訪調查。倉顯回憶,在撰寫《血洗徐家窯》壹文時,因為徐家窯在興化大營鄉,處於偏僻的水網地區,不通汽車,所以他渡過串場河,步行了18裏,才找到了當時壹些死難者的家屬,掌握了第壹手的資料,將這些鮮為人知的歷史資料第壹次系統全面地向世人公布。近年來,倉顯致力於移民史研究,對明代洪武移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寫了長達2.5萬多字的學術論文,在學術界引起很大反響。倉顯說:“文史工作就是壹種奉獻,能留給社會、留給後人壹份精神財富就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水滸——耐庵文化情獨鐘,修學好古求真相

即使有繁忙的文史資料整理工作,倉顯對《水滸》作者施耐庵研究也樂此不疲。據了解,倉顯長期負責我市《耐庵學刊》的征稿、編輯、撰稿等系列工作,目前《耐庵學刊》已出版達21輯,約300多萬字。他先後10多次參加全國性水滸學術研討會,並多次發表頗有見地的論文,在全國學術界有壹定的影響。

漢書雲,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倉顯在施耐庵研究方面壹直遵循著這個古訓。2009年9月,壹位河北霸州的劉先生致電倉顯,咨詢施耐庵有沒有到過霸州的經歷。“施耐庵在《水滸傳》中確實寫到霸州。至於施耐庵是否到過,史書沒有記載,至少說,目前人們還沒有發現這方面的資料。”雖然倉顯回答了劉先生的問題,但劉先生卻覺得這個回答過於淺顯了。其實倉顯對劉先生的這個問題很有興趣,他搜尋大量文章,但發現沒有壹篇是記錄施耐庵與霸州的故事。於是倉顯補充回答說,施耐庵曾經兩次赴大都(北京)參加科舉考試,從現在的交通路線看,霸州是赴京的必經之路,所以施耐庵科考途徑霸州是極有可能的,但是可能不等於必然。劉先生對倉顯的詳細回答感到很敬佩。倉顯告訴記者,搞研究就是要辯證嚴謹,不能亂說。

詩詞——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談到詩詞,倉顯老師格外興奮。他說:“詩詞講究平仄、意韻,我從小就在平平仄仄中長大,很喜歡寫詩作詞。”如今,74歲的倉顯還在詩詞園地辛勤耕耘,作為大豐市詩畫社的秘書長,他壹直在負責《大豐詩草》的編輯工作。同時,他創作的詩詞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各種詩刊上發表近千首。倉顯和記者壹起翻閱著他這麽多年的創作,壹首《七律·古稀自壽》引起了記者的註意:

七秩年華似水流/鼓帆學海展宏猷/幼承庭訓誌高遠/長受師恩學業稠/執教黌門桃李茂/躬耕史苑棟梁稠/金秋欣作黃昏頌/再著新篇爭上遊。

據倉顯介紹,這首詩是他70歲的時候寫的自勉詩。古稀之年的倉顯不在家安享晚年,還在每天堅持自己的工作,倉顯說,“現在很多詩人都會找我修改詩詞,幫忙推敲,我覺得這就是對我的認可,我感到很富有,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