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合陽有哪些風俗民情?

合陽有哪些風俗民情?

民俗文化資源是重要的旅遊資源之壹。位於關中地區的合陽縣,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地域特色明顯。古代舞劇被譽為“研究中國戲曲發展史的活化石”;布袋戲(俗稱“線戲”)是中國特有的戲劇;面花色彩斑斕,富有民俗風情。合陽被譽為“面花之鄉”。紙塑窗花是合陽特有的窗花。鑼鼓粗獷豪放,頗有陽剛之氣;青瓷船與旱船相似,但有其獨特性;鑼鼓五聲,生硬整齊,畫面優美;熱血大故事驚心動魄。

合陽的民俗在關東地區很有代表性。合陽距省會Xi安僅180公裏,距渭南僅120公裏,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合陽歷史悠久,中華民族歷史上記載的五帝之壹帝嚳就葬於此。早在4200多年前,就把他的壹個封在這裏,稱為“有沈之國”;黃河邊的洽河是周聞公主太佑的故鄉,是中國第壹首愛情詩《詩經》的誕生地。洽川靈泉世所罕見,尤其是聖母泉。洽川景區已成為我省東部旅遊的重要景點。

與自然風光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相比,合陽的民俗文化旅遊資源毫不遜色。既有觀賞性的,如舞劇,被譽為“研究中國戲曲發展史的活化石”;線腔提線木偶有自己特殊的聲腔;粗獷豪放,具有渭北農民的陽剛之美;燈光閃爍,青瓷相碰,像仙樂的青瓷船;五鼓鼓,動作有力整齊,形式優美;壹個場面寬廣驚心動魄的熱血故事;巧妙的芯棒;玩獅子、龍燈等。還有參與性很強的以春節為代表的各種節日和民俗,還有洽川的臉譜花、剪紙花、紙塑窗花、鈴鈴棗做的棗牌。1.合陽縣的跳戲,又稱“tiāo”或“鑼鼓雜劇”,流行於合陽縣的黃河沿岸。據陜西戲曲工作室原主任、對戲曲頗有研究的學者李敬慈先生(合陽邢家莊人)介紹,關於舞劇的起源,有三種說法:壹是古代民間遊戲“儺戲”遇神的演變;第二,宋代宮廷“隊舞”的演變;第三,金元時期的鑼鼓遺風。但由於缺乏文字材料和物證,具體還難以確定,需要進壹步研究。近年來,專家認為舞劇是中國北方罕見的壹種儺戲。雖仍有鑼鼓伴奏,但有完整的劇本,角色分開,是“研究中國戲曲發展史的活化石”。1984春節期間,中國美術學院專門去合陽拍攝了壹部資料片;1992年春天,專門研究東方戲劇的澳大利亞學者何璽也專程到合陽學習舞蹈。

在合陽,舞劇總是以社戲的形式出現。演職人員,不論身份地位,只要喜歡,都可以同臺,從翰林舉人到工匠農民。每年臘月初壹就開始排練,訓練新手。從大年初壹開始,各種社團(村裏以姓氏或地域分隔的組織)就開始在巷道裏敲鑼打鼓,營造氣氛。初五正式跳出,元宵節達到高潮。壹般是正月十六停。壹是在廣場上,只表演啞巴跳,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壹起表演,動作整齊,場面壯觀。元宵節或廣場上,演大戲時,或“跳上舞臺”,巴適會承擔演出任務,獻上壹部佳作。

舞劇演出前,先有《春官》介紹,這是元明雜劇中“副開篇”的遺存。管春的詞不落俗套,即興而作,或抒寫地方勝景,或描寫農民疾苦,或贊美演出陣容,語言幽默。接下來是“鑼鼓敲臺”。鼓點五花八門,變化多端,營造出熱鬧的氣氛,然後戲就開始了。

舞蹈表演與其他劇種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各種武角都需要“跟上時代”,動作有力,舞蹈性強。文嬌和女嬌叫“踩場”,步態輕盈。武角向上運動是舞劇的藝術精髓,可分為“平動”和“凹動”兩大類。十八個動作靈活搭配,展現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並配以鑼鼓和嗩吶,極具觀賞性。舞劇中,角色上臺後以唱代唱,劇本中所有標有“說”的地方,等同於其他劇中的“唱”。歌詞簡潔,壹般四到八句。武俠劇有五六百種,劇目豐富,有《三國》、《水滸傳》、《楊家將》、《封神演義》等。二、線腔木偶戲線腔木偶戲是合陽特有的民間劇種,簡稱“線戲”,民間又稱為“線胡戲”、“線猴戲”或“小戲”。在中國木偶的三大類,即杖頭、包、線中,數提線木偶的操縱技巧是最難的。據筆者1991年在揚州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小木偶皮影戲藝術座談會”時的了解,1955年第壹屆全國木偶皮影戲觀摩演出大會召開時,當時全國有50多個提線木偶劇團,30多年後只剩下3個,分別是福建泉州木偶劇團和廣東梅州木偶劇團,而在長江以北河陽提線木偶有自己特殊的聲腔(也叫“組合腔”)。從這壹點來說,合陽布偶在中國是獨壹無二的。2002年秋,陜西省文化廳上報文化部,命名合陽為“線戲藝術之鄉”。

臺詞劇的歷史很悠久。有“始於漢代,盛於唐代,盛於明清”之說。清光緒年間,全縣有七十二個戲班。就連梁山腳下只有二十戶人家的小村莊佘家院,也有了自己的戲班。清乾隆、嘉慶、同治年間,行戲藝人不僅走遍關中、陜北,還在蘇陽、北京等地演出。提線是河陽線戲的主要表演方法。藝術家巧妙地運用舉、戳、鉤、挑、扭、蕩、閃、搖等方法。,賦予木偶藝術生命和栩栩如生的動作,能做脫帽、搬椅、脫衣、甩桿、閃帽、閃翅等高難度動作。

過去表演臺詞戲時,觀眾由壹個坐在鼓上的人(俗稱“說書人”)指揮,壹出戲中主要人物的所有戲份都由他來說唱。壹般來說,他能記住10到20個劇本。最著名的“劉八兒”(王武漢)能說100多出戲,他的徒弟王小騫(藝名“十三娃”)也能說60多出戲。他們註重自己的感受,他們充滿了情感。雖然已經去世多年,但仍被群眾津津樂道。臺詞劇的演唱是在音樂的音程中進行的,聽起來很美。

關於老藝術家的故事有500多個,200余本是1961年省普查時收集的,現藏於陜西藝術研究院。最受群眾歡迎的是“三箱”(百寶箱、包裝帶、西廂記)和二樓的“蝴蝶杯”(陳仙樓、鴛鴦樓)。也有壹些藝術家創作的即興劇(俗稱“取戲”)。因其語言瑯瑯上口,生動活潑,內容貼近現實,富有生活氣息,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並長期上演。第三,鑼鼓

打鑼鼓是合陽縣董磊村保留下來的古老民俗。它是壹種情感強烈、舞蹈性強、粗獷豪放的民間藝術,具有濃郁的祭祀色彩和淳樸的地方特色。就我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這種打鑼鼓的形式在中國是唯壹的。

村裏大約有200戶人家,姓馬,姓秦,敲鑼打鼓時分南北社。打鑼鼓的具體時間是元宵節。如果村裏發生了社區火災(村裏的核心桿也很有名),鑼鼓會在每天下午社區火災結束時開始,壹直持續到午夜;當年不設社火,中午半就開始醞釀,半夜撤退。

鑼鼓初起,兩個社的鑼鼓在村廣場紮營比武。這個村的鼓比其他村的鼓略小,鼓面直徑約60厘米,而鐃鈸是特制的,直徑約40厘米,重約5至7公斤,聽起來很響。擊鼓分為四個階段。壹是“排鑼”,節奏緩慢,起召集人的作用;接下來叫《流水》,節奏更快,花樣更多,表現鼓手的打擊水平,挑戰對方的意思非常明顯;然後是“去鼓”。鼓手情緒高漲。鼓手蹲在馬背上,鑼手從遠處壹躍,跑到鼓前。壹只腳踩鼓,壹只腳踩地,鑼錘在頭上劃圓弧,先擊鼓,後敲鑼,同時和鼓手壹起繞鼓。敲鈸的人也把鈸舉到頭上,渾厚有力。氣氛熟了,鼓變得“有風”,鑼、鼓、鈸齊鳴,沒有明顯的節奏,就像風吹過森林,松濤咆哮,又像人山人海上升,濁浪排空。只聽得頭領壹聲長而尖的哨響,壹個五大三粗的小夥子突然蹲下來,壹把抓住鼓環,把鼓甩在背上,飛走了,後面跟著鼓手。這時候對方家看到了,拿著同樣的鼓跑了過來。追上來就想把鼓疊在對方的鼓上。前面跑哪裏去了?我想把鼓疊在他的鼓上。妳在為我而戰。是分不開的。此時天上明月當空,無數燈籠照地,蘆葦做的火把高高舉起,幹柴做的火堆熊熊燃燒,火銃震耳欲聾,硝煙彌漫,口哨聲此起彼伏。鐘聲叮當作響,叫喊聲此起彼伏。妳應該敲我的鼓。我想敲妳的鑼。戰鼓喧天,鑼鼓喧天,使人仿佛置身於“鐵甲戰馬躍出,兵器相擊”的戰鬥之中。到了某個時候,兩家重新擺開陣勢,整齊地敲了壹會兒門,各自回營。不掀起社會大火,壹個社會的鑼鼓隊挑戰另壹個社會的弄堂,兩家反復幾次。人群在巷子裏追逐,像兩條“火龍”在村子裏遊動,因為村子位於塬畔,就連黃河對岸山西的人也能看到遊動的“火龍”,很多人專門坐船過河看熱鬧。

去敲鑼打鼓的人都是上身赤裸,壹串鈴鐺斜挎著,只穿了壹條短褲,顯示出渭北農民的陽剛之美。雖然是寒冬,但是從來沒有人感冒過。相反,他們汗流浹背。第四,熱血故事

在合陽金水溝中段,有兩個隔溝相望的村莊。溝的東邊叫坡南村,溝的西邊叫代堡村。兩個村莊都有獨特的民間社會形式——血火故事。之所以叫熱血故事,是因為故事內容都是殺戮戰爭,比如“美人案”、“石秀殺嫂案”。第二,裝扮的故事人物展現出斧劈、刀劈、矛刺的血腥形態,給觀者相當的驚心動魄。為了達到顯血的效果,除了用豬板油,肥肉,腸子,還有壹套秘密絕技。不允許外人進入故事著裝的場地,即使是到處暢通無阻的領導或記者也不例外。

熱血故事很壯觀。在農村用的木車上放上木板,站上五六個甚至十幾個故事人物,在巷道裏行進。最吸引人的是“當場改”。大車在密集的人群中時,十余支火銃四面鳴響,車四角的火藥筐冒出黑煙,鞭炮齊鳴,煙霧彌漫。當硝煙散盡,車內又是另壹番景象,或者陳世美的頭已經滾到壹邊,或者潘巧雲的腸子已經被拔出,而石秀的劍還在流血。場面相當刺激,尤其符合當代年輕人追求新奇、神秘、刺激、冒險的心理。《熱血故事》在文革中被貼上“宣揚恐怖”的標簽被禁,65438年至0987年恢復活動。五、放鑼和五個圓鼓

洛貢流行於合陽縣黃河高原沿線的西中壘、南五人等村落,也是黃河文化中的壹朵奇葩。

鑼聲節奏很好。隨著鼓聲的節奏,他們在同壹個鼓上把鑼壹起拋向空中。抓到後繼續打,鼓壹點都不亂。數十面鑼齊飛上天,金燦燦,余音繞梁,場面壯觀。

甩鑼是進行中的表演,社火隊停下來表演,俗稱“摔場子”。西中壘村落場時打“五鼓”,四個大鼓圍成壹圈,每兩個大鼓之間有兩個小鼓,這樣每個鼓手前面有壹個大鼓,兩邊有四個小鼓。四鼓手步調壹致,俯仰,開合,變化多樣,或單杵掃邊,或雙杵擊,或斜擊,或壹圈壹圈地逐壹敲擊。鼓手體態婀娜,大小鼓排列成圖案,宛如盛開的梅花,鼓點豐富,鼓震大地,藝術感染力極強。六、青瓷船青瓷船看起來就是壹艘普通的幹船,在《青瓷》裏很奇怪。在合陽的王山莊、簡寺、王貝等村裏,有幾個制作青瓷船的能工巧匠。他們掌握了制作“火膠”的技術。主要原料是清油和松香,幾種配料和烹飪方法從來不告訴外人。上百個大小不壹的青瓷盤子,像寶塔壹樣用火膠(“焊”是民間俗稱,其實是用火膠粘的)焊成幾堆,底大頂小,壹堆大概六七個盤子。在板之間放置壹個彈簧,在頂板中“焊接”壹個小的無柄酒杯。然後在青瓷盤上“焊接”幾個只有壹個小口的雞蛋殼,在雞蛋殼上插上小蠟燭,做成小臺燈。最後把壹堆堆青瓷板按照之前的設計牢牢綁在船體上,再用紙花、布幔等裝飾。因為要承受青瓷盤子的重量,船架必須是實心的槐木,盤子重達100多斤,所以開船的“漁夫”是個男扮女裝的小夥子。當船身在表演中搖晃時,青瓷盤子相互碰撞,發出石頭的聲音,就像仙樂從天而降。此時,天上明月高照,地上燈籠璀璨,耳邊傳來仙樂,讓人如入仙境,覺得這個元宵節有點意思。七、紙塑窗花

紙塑窗花是源於合陽木偶戲的壹種獨特的民間藝術,被譽為“窗格上的木偶戲”。在民間稱為“出花”,意為“突出紙窗”;因內容多為戲曲人物,故又稱“人相”。它屬於剪紙藝術,但與普通剪紙完全不同。原料除了彩紙,還有金銀箔、綢布、棉花,制作方法比較復雜。熔粘、剪貼、點染、堆塑等工序都是壹爐,形成壹種浮雕窗花,貼在窗戶上隨風舞動,人物仿佛活了壹般。紙塑窗花是民俗文化旅遊中的絕佳收藏品。經過精心包裝,無論是掛在墻上還是放在書桌上,都仿佛面對著壹個小型的木偶戲舞臺,栩栩如生的戲曲人物在演繹著動人的故事。八、河陽花棉

面粉花在合陽民間被稱為“花饃”、“花饅頭”。它們制作精美,既可觀賞又可食用,是極具藝術性的民間工藝品。合陽面花久負盛名,故合陽素有“面花之鄉”之稱。65438-0998合陽縣幹井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面花)之鄉”。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合陽花棉形成了造型生動誇張、色彩鮮艷、民間氣息濃厚、制作精美的風格特色。從外觀上看,河陽面花可分為三類:壹類是簡單生動的貼花,類似浮雕;二是誇張的造型變化,選取花鳥蟲魚瓜果蔬菜等自然物突出特色,美在似與不似;三是華麗的插花,立體,有的甚至做成好幾層,非常壯觀。點染是合陽花棉的壹大特色,需要色彩鮮艷又不失本色。花棉與民俗關系密切,不僅是婚喪嫁娶、各行各業的必備之物,也是四時八日饋贈親友的珍貴禮物。幾乎每壹種民俗都有其相應的花棉。人們壹看到面條,就能從外觀上看出要用什麽。比如孫子壹歲多的時候,奶奶會給他蒸壹個“軛鬥”,祝願孩子像牛壹樣頑強、有耐力,長大後經得起世間的風風雨雨,肩負起生活的重擔。而且如果寶寶是女孩,奶奶還會蒸壹條大魚,裏面全是花。在合陽方言中,“魚”和“女”是諧音,祝願孩子像魚壹樣活潑可愛。河陽面花制作精美,如嫁女用的“虎餛飩”,“百獸之王”滿是五顏六色的花,額頭、眉毛、耳朵上各有壹個小巧可愛的花胡蝶,多少有些溫婉威嚴。用於慶生的壽桃中間是壹個大大的“壽”字,周圍是琴棋書畫、鶴鹿同春等花卉,再插上福祿壽三星,寄托了人們對壽星的美好祝願。合陽被三條大溝分割成四大塊,“十裏風土九不同”,每個地方的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更是美不勝收。金水溝以西的面花更長更細膩,壹個大饅頭能插七八十個甚至上百個小面花;在靠近黃河的洽川,面條很大,壹個送清明節的“女嬰”可以蒸到壹尺到壹尺五的高度,重七八斤;在涼山腳下的村落裏,面花突出特色,省略細節,充分展現了當地人坦率豪放的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