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關於初壹學生的地理匯考。

關於初壹學生的地理匯考。

七年級地理下冊復習提綱

第七單元 我們所在的大洲——亞洲

第1課 世界第壹大洲

1、亞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大部分在東半球、北半球;緯度位置:地跨北寒帶、北溫帶、熱帶;海陸位置: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

2、範圍:西與歐洲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為界,西南與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與大洋洲隔海相望。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

3、分區與國家:48個國家和地區;按照地理方位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亞6個地區。中國在東亞。

4、地形特點:壹是地形類型復雜,以高原、山地為主;二是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三是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懸殊。

5、地形與河流的關系:亞洲的許多大河均發源於中部的山地、高原,並呈發射狀流向海洋。

第2課 世界最大的季風氣候區

1、亞洲氣候的特征:壹是氣候復雜多樣;二是季風氣候顯著;三是大陸性氣候強。

2、亞洲的季風氣候: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季風氣候,自北向南依次為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的***同特點是雨熱同期,非常有利於水稻等農作物生長。但是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年際變化大,使得亞洲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

第3課 人口最大的大洲

1、各大洲人口數量: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2、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中國(亞)、印度(亞)、美國、印度尼西亞(亞)、巴西、巴基斯坦(亞)、俄羅斯、孟加拉國(亞)、日本(亞)、尼日利亞,六國在亞洲。

3、各大洲人口增長率:非洲、拉丁美洲、亞洲與大洋洲(並列)、北美洲、歐洲。

4、亞洲人口分布:分布不均,東部、東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遊平原地區人口密度大,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區之壹;北部、西部、中部,人口較為稀疏。

5、亞洲人口問題:亞洲人口多,增長快,給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等帶來壓力。

第4課 經濟發展的差異

1、亞洲各國經濟發展差異大:日本是唯壹發達國家,其它為發展中國家。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之間有明顯差距,沙特阿拉伯等依靠石油較為富裕,新加坡、韓國為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其它大部分國家較為落後。

2、亞洲各國因地制宜,發揮本國優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

第八單元 各具特色的地區

第1課 東南亞(壹)

1、組成:中南半島、馬來群島;

2、地理位置: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馬六甲海峽扼兩大洋之咽喉,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上通道。

3、中南半島地形與河流、城市: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形勢。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入海口附近。

4、華人、華僑: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其祖籍多為廣東省和福建省。

第2課 東南亞(二)

1、東南亞大部分位於熱帶,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中南半島大部分為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島和馬來半島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

2、農業:水稻(泰國、越南);世界最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基地:天然橡膠、棕油、椰子、蕉麻等熱帶作物。

3、旅遊:越南下龍灣、柬埔寨吳哥窟、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緬甸仰光大金塔、泰國海灣、新加坡城市風光等。

4、主要出口商品:馬來西亞天然橡膠、棕油、錫,菲律賓椰子、蕉麻,泰國稻米,印度尼西亞和文萊的石油等。

第3課 中東

1、“三洲五海之地”:中東地區位於亞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東北部,地處亞、歐、非三洲交界地帶,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位於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裏海(內陸湖)之間,被成為“三洲五海之地”。

2、世界“油庫”:是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輸出量最多的地區,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所產石油大部分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地。

3、宗教:中東大多屬白種人,中東除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國外,本區其他國家主要是阿拉伯人,這些國家統稱“阿拉伯國家”。中東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沙特阿拉伯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發祥地,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尊為“聖地”。中東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其教徒成為穆斯林。

第4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黑種人的故鄉”: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是世界上黑種人的故鄉。美洲和大洋洲的黑種人都是來自本區。本地區6億多人口中大部分為黑種人,故有“黑非洲”之稱。語言為英語、法語和葡萄牙語等。

2、政治地圖的變化:二戰後,非洲各國脫離歐洲殖民統治,紛紛獨立。

3、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黃金、金剛石、銅、石油、鋁土、鈾、鈷;動植物資源豐富:咖啡、椰棗、油棕、香蕉、猩猩、河馬、非洲象、斑馬、長頸鹿。

4、單壹商品經濟:本區許多國家過分依賴某壹種或幾種初級產品,形成了“單壹商品經濟”,經濟發展水平低,目前這些國家正努力發展民族工業和多樣化的農業。

第5 課 歐洲西部(壹)

1、歐洲西部北臨北冰洋、西鄰大西洋、南臨地中海,約占歐洲面積的壹半。

2、國家:本區有30多個國家,最大是法國,最小梵蒂岡(世界最小)。本區人口稠密,國家眾多,是世界上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首都: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德國:柏林;瑞士:伯爾尼;意大利:羅馬。

3、氣候:歐洲西部主要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寒帶氣候,其中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非常典型。

4、農業:歐洲西部沿海地區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適合牧草生長,畜牧業十分發達。荷蘭、丹麥是世界上著名乳畜生產大國。地中海沿岸地區屬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幹燥,冬季溫和多雨,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園藝業發達,亞熱帶水果產區,盛產柑橘、檸檬、無花果和葡萄。

第6課 歐洲西部(二)

1、工業文明的搖籃: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早期的工業中心多靠近煤、鐵產地,如英國的伯明翰、德國的魯爾區。歐洲西部是當今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壹。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都是世界工業大國。瑞士:鐘表王國;丹麥:“歐洲的牧場和食品庫”;挪威:海洋漁業;荷蘭:“郁金香王國”。

2、旅遊業:歐洲西部是國際旅遊業最發達的地區。倫敦塔橋,荷蘭風車,挪威峽灣風光,阿爾卑斯山滑雪,水城威尼斯,古羅馬鬥獸場,地中海海濱沙灘,西班牙鬥牛,巴黎埃菲爾鐵塔,巴黎凱旋門。

3、歐洲聯盟:是歐洲西部國家聯合形成的壹個區域性國際組織,簡稱歐盟,統壹貨幣:歐元。歐盟加強了其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並在國際政治、經濟舞臺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第7課 拉丁美洲

1、位置: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國家和地區,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巴西最大。西面為太平洋,東面為大西洋。

2、印第安人的故鄉:印第安人是拉丁美洲最早的居民,古代曾經創造了瑪雅文化。

3、地形:西部是高大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最長),東部平原、高原相間分布。亞馬孫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覆蓋著世界最大的原始熱帶雨林,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鐵礦豐富。

4、人種:多數為混血種人,另外有白種人、印第安人、黑種人、黃種人等。

5、文化:16世紀以後,歐洲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入侵拉丁美洲(帶來歐洲文化),將大批 非洲的黑種人賣到此地為奴(帶來非洲文化),此外還有亞洲黃種人(帶來亞洲文化),幾百年來,各人種相互通婚,其後裔為混血種人,語言大多數國家通用西班牙語,巴西通用葡萄牙語。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拉丁美洲文化。

第8課 兩極地區

1、科學考察:中國在南極洲建立的科學考察站:長城站和中山站,1999年“雪龍號”首航北極。

2、南極地區:南極圈以南的地區。它包括南極大陸及周邊的海洋。南極大陸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陸,氣候特點是酷寒、烈風和幹燥。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更加寒冷。資源豐富:鐵礦、煤炭、海洋生物、企鵝。

3、北極地區: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它以北冰洋為中心,周圍被陸地與島嶼所環繞,其中格陵蘭島是世界最大的島嶼。北冰洋大部分洋面常年冰凍。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煤、鐵、和有色金屬,北極熊、海象、海豹、鯨。

4、保護極地環境:極地冰川消融,極地上空臭氧層出現空洞,大氣和水體汙染等,措施:《南極條約》、“北極環境保護戰略”。

第九單元 不同發展類型的國家

第1課 日本(壹)

1、位置組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壹個島國,西鄰日本海,東臨太平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琉球群島等組成。

2、海岸線曲折多良港:著名海港:本州島的神戶、橫濱。海岸線曲折多良港有利於進口原料,有利於出口產品,有利於海洋捕撈,有利於海洋運輸業的發展,有利於造船業的發展。

3、資源:森林資源豐富,“森林國”。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北海道漁場漁業資源豐富,日本年捕魚量居世界前列。

4、地形:日本是壹個多山,多火山、多地震的島國:最高峰富士山是著名活火山。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

5、氣候: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的海洋性明顯,太平洋沿岸夏秋季多臺風。

第2課 日本(二)

1、人口:人口1.27億,地狹人稠,土地緊張,措施:填海造陸,向空中、地下發展。

2、經濟:發達國家,經濟與貿易大國、工業強國。工業生產原料依賴進口,產品多銷國外,以加工貿易為主。近年來,日本把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和銷售基地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海外投資基地:美國、西歐、中國、東南亞等。

3、工業分布: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東京、名古屋、大阪、北九州等工業區。

4、首都:東京位於本州島,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密集,世界特大城市。

5、東西兼容的文化:大和民族,通用日語。古代受東方中國文化的影響,近代受西方歐美文化影響,日本文化是東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產物。日本的文字、傳統建築、宗教、服飾(和服)、飲食等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第3課 俄羅斯(壹)

1、位置、面積:俄羅斯地跨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歐亞分界線在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西鄰波羅的海、黑海,北臨北冰洋,東臨白令海、太平洋。陸地面積17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2、人口、語言:人口1.5億,130多個民族,通用語言是俄語。是壹個傳統的歐洲國家。

3、地形:地勢東高西低,平原和高原面積廣大。自西向東依次為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4、河湖:伏爾加河南流註入裏海,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北流註入北冰洋;貝加爾湖。

5、氣候: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及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北極圈內屬寒帶氣候,太平洋沿岸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

6、豐富的自然資源:自然資源種類、儲量、產量居世界前列,80%在其亞洲部分。庫爾斯克鐵礦、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田。

第4課 俄羅斯(二)

1、發達的重工業:核工業、航天工業地位重要。分布:主要分布在其歐洲部分,有莫斯科工業區、聖彼得堡工業區;亞洲部分有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2、交通:交通部門齊全,以鐵路運輸為主:歐洲部分鐵路稠密、亞洲部分鐵路稀疏,主要有西伯利亞大鐵路。內河航運以伏爾加河為主。輸油、輸氣管道運輸發達。

3、城市: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首都,全國最大城市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聖彼得堡是波羅的海沿岸重要海港,全國第二大城市。摩爾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重要海港,終年不凍。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是太平洋沿岸重要海港,遠東地區重要城市。

第5課 澳大利亞

1、古老的大陸: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等,陸地面積700多萬,人口1900多萬,地廣人稀。澳大利亞大陸早在幾千萬年前與其他大陸分離,生物進化十分緩慢,保留有許多古老生物:鴨嘴獸、袋鼠等。

2、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3、“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世界上主要的羊毛生產國和出口國。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很高,出口農牧產品有羊毛、牛肉、小麥。農業分布:粗放牧羊帶,粗放牧牛帶,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4、“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礦產資源豐富:鐵、鎂、鋁土、錳儲量居世界前列。煤炭、鐵礦石出口在世界上地位重要,被成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采礦業、冶金、機械制造業為支柱產業。澳大利亞煤炭和鐵礦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方便出口。

5、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廣大中西部地區人口稀少。人口大部分為英國等歐洲移民後裔。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首都堪培拉,政治中心;悉尼,為最大城市、最大海港、工業中心和文化中心;墨爾本為第二大城市,全國海陸空交通運輸樞紐。

第6課 美國(壹)

1、領土組成:陸地面積93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4位。美國本土位於北美洲中部,西鄰太平洋、東臨大西洋。美國由50個州組成,本土包括48個州和首都所在的特區,其他兩州壹個位於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壹個位於太平洋中北回歸線附近的夏威夷州。

2、移民國家:印第安人是土著居民。歐洲移民後裔是主體,占總人口80%以上,此外還有非洲黑種人、亞洲和拉丁美洲移民。華人、華僑約150萬—200萬。

3、地形:西部為科迪勒拉山等高大山地,中部為平原,東部為低矮的阿巴拉契亞山地。

4、氣候:本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分布受地形影響顯著:自東部沿海向西部內陸減少,西部只有太平洋沿岸海岸山脈迎風坡多雨。

5、河湖:密西西比河為美國最長河流,世界第4長河。美國與加拿大交界處“北美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6、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銅、鐵儲量居世界前列,森林、耕地面積廣大。

第7課 美國(二)

1、現代化的農業:專門化和現代化是美國農業生產特點。許多農業品的生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農業大國。

2、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部門體系。同時也是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位於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東南部的“矽谷”是世界電子工業中心。

3、人口與城市:2.8億,城市人口占四分之三以上。沿海平原和五大湖沿岸地區人口稠密,城市密集;西部高原、山區人口稀疏,城市較少。首都華盛頓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紐約市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最大的港口,世界金融中心之壹。西部太平洋沿岸重要海港城市洛杉磯、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是美國西部金融、貿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華人集中的城市。

4、交通:美國是世界交通運輸業最發達的國家。

第8課 印度(壹)

1、位置、範圍:北回歸線穿過,包括熱帶、亞熱帶,西鄰阿拉伯海、東臨孟加拉灣、南臨印度洋,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相鄰。

2、地形:南部為德幹高原,中部為印度河、恒河平原,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南麓。

3、多樣的民族和宗教:多民族國家:印度斯坦族、泰米爾族、錫克族等眾多民族。語言1000多種:印地語與英語為官方語言。宗教眾多:印度教為第壹大教,其他有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等。

4、人口:10億多,居世界第二位,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給社會、經濟等方面帶來巨大壓力。

第9課 印度(二)

1、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旱季和雨季分明。對農業影響大,旱澇災害頻繁。

2、農業:水稻、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棉花、黃麻、茶葉是主要經濟作物,產量居世界前列。

3、完整的工業體系:鋼鐵、機械、化學、棉麻紡織工業。工業分布:加爾各答:最大的麻紡織工業中心、鋼鐵工業和最大城市,附近有黃麻作物和鐵、煤、錳礦分布;孟買: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和海港,附近有棉花作物分布;新德裏:首都,政治文化中心,棉紡織工業,附近有棉花作物分布;班加羅爾:信息產業中心、棉紡織工業,附近有棉花作物分布。

4、崛起的信息技術產業:信息產業主要分布在班加羅爾、新德裏、加爾各答、孟買等城市,其中班加羅爾是印度信息產業中心。軟件技術僅次於美國。另外核工業、航天工業也居世界先進水平。

第10課 巴西

1、面積、人口:面積850萬平方千米,人口1.5億,均居拉丁美洲第壹,世界第五。

2、自然環境:緯度位置:北部大部分在熱帶,南部小部分在南溫帶。地形:北部為亞馬孫平原,南部為巴西高原。氣候類型: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

3、熱帶雨林的保護:在熱帶雨林氣候區的亞馬孫平原上,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熱帶雨林,其大部分位於巴西境內。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世界動植物的王國”和“地球之肺”,對全球生態平衡起重要作用。為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亞馬孫熱帶雨林,亞馬孫地區有關8國簽訂了《亞馬孫合作條約》。

4、熱帶經濟作物王國:咖啡、甘蔗、可可、劍麻等熱帶經濟作物,大豆、玉米等農作物居世界前列。

5、民族工業的發展:殖民地時期,出口商品以農礦產品為主,為單壹產品經濟。目前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鋼鐵、汽車、船舶、飛機制造地位重要。巴西礦產資源主要有鐵、錳、煤等,為鋼鐵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原料。伊泰普水電站位於巴西、巴拉圭邊境,是目前世界上發電能力最大的水電站。巴西工業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地區,因為東南部地區礦產、能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

6、城市:首都:巴西利亞。裏約熱內盧:最大港口、最大造船工業中心。聖保羅: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巴西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汽車工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