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萬裏長城資料

萬裏長城資料

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奇跡,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天安門,兵馬俑壹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征。因長度逾萬裏,故又稱作“萬裏長城”。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占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用城墻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長城東起遼寧丹東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長城的總長度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墻體長度為6259.6千米,壕塹和天然形成長度為2592.2千米。

長城的地形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壹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以後每壹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壹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壹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臺也是選擇在“四顧要之處”。至於修築城墻,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墻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收“易守難攻”之效。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壹種叫山險墻、劈山墻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壹下就成為長城了。還有壹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長城,作為壹項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壹份寶貴遺產。

2001年06月25日,長城作為春秋至明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各朝的貢獻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關”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折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裏。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壹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遼寧虎山,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 、甘肅9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8851.8公裏,約17703.6裏,在世上有“萬裏長城”之譽。它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好像壹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裏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裏。現在我國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跡。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裏。

長城的起止點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長城超過5000公裏的有三個朝代:壹是秦始皇時修築的西起臨洮,東止遼東的萬裏長城;二是漢朝修築的西起今新疆,東止遼東的內外長城和烽燧亭障,全長1萬多公裏;三是明朝修築的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畔的長城,全長8851.8公裏(2009年修訂)。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總計起來,在5萬公裏以上。這些長城的遺址分布在我國今天的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遼寧、黑龍江、河南、湖北、湖南和山東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就有遺址1.5萬多公裏。其次是甘肅的長城。

由於時代久遠,早期各個時代的長城大多殘毀不全,現在保存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所以壹般人談的長城,主要指的是明長城。所稱長城的長度,也指的是明長城的長度,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達鴨綠江畔。

長城關隘 嘉峪關、山海關、居庸關、玉門關、井陘關、娘子關 、雁門關、偏頭關、平型關、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黃崖關、 瓦橋關、虎山長城、鴉鶻關、牛莊城、分水關、寧遠城、陽關、平定堡城、清陽關、新安關、鎮遠關、錦州城、馬水口、 倒馬關、九門口、老龍頭、董家口、劉家口、馬蘭關、新開口、插箭嶺關、金山嶺、獨石口、張家口、馬市口、羊房堡關、水口關、紫荊關、宣化城、三屯營、三道關、大毛山關、義院口、界嶺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關、白洋峪關、青山關、 鐵門關、潘家口、龍井關、洪山口、上關、 常峪口、狼窩溝口、新河口、白石口關、浮圖峪關、烏龍溝關、飛狐口、寡婦樓、 司馬臺、慕田峪關、沿河城、將軍關、白馬關、鹿皮關、河防口、蓮花池關、黃花城關、撞道口關、九孔樓、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雞鹿塞、高闕塞、大同城、殺虎口、威魯堡口、金鎖關、黃澤關、黃榆關、北樓口、寧武關、利民堡口 、得勝口、鎮宏堡口、平遠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樺門堡、瓦窯口堡、鎮寧堡口、鎮口堡、守口堡口、鎮邊堡、鎮川堡 、宏賜堡口、鎮羌堡口、拒墻堡口、拒門堡口、助馬堡口、破魯堡口、保安堡口、寧魯堡口、破虎堡口、殘虎堡口、馬堡口、雲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敗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將軍會堡、丫角山、老營堡、紅門口、老牛灣堡、陽方口、白草關口、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吳旗秦長城、魏長城南起點、定邊城、高家堡、鎮北臺、統萬城、韓城魏長城、黃甫川堡等。

長城的建築構造和建築材料

長城在中國歷史的長久歲月中,許多封建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曾經對它進行過多次修築;我國古代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為它貢獻了智慧,流盡了血汗,使它成為世界壹大奇跡。不論是巨龍似的城垣,還是扼居咽喉的關隘,都體現了當時設防的戰爭思想,而且也標誌著當時建築技術的高度成就。例如,明朝時期,隨著封建經濟的高度發展,建築業也體現了規模巨大的生產流程和比較科學的燒制磚瓦作坊。因此磚的制品產量大增,磚瓦已不再是珍貴的建築材料,所以明長城不少地方的城墻內外檐墻都以巨磚砌築。在當時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運建築材料的情況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壹樣的磚砌築城墻,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建築水平。其次,許多關隘的大門,多用青磚砌築成大跨度的拱門,這些青磚有的已嚴重風化,但整個城門仍威嚴峙立,表現出當時砌築拱門的高超技能。從關隘的城樓上的建築裝飾看,許多石雕磚刻的制作技術都極其復雜精細,反映了當時工匠匠心獨運的藝術才華。

墻身是城墻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為七點八米,有些地段高達十四米。凡是山崗陡峭的地方構築的比較低,平坦的地方構築得比較高;緊要的地方比較高,壹般的地方比較低。墻身是防禦敵人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較寬,基礎寬度均有六點五米,墻上地坪寬度平均也有五點八米,保證兩輛輜重馬車並行。墻身由外檐墻和內檐墻構成,內填泥土碎石。外檐墻是指外皮墻向城外的壹面。構築時,有明顯的收分,收分壹般為墻高百分之二十五。墻身的收分,能增加墻體下部的寬度,增強墻身的穩定度,加強它的防禦性能,而且使外墻雄偉壯觀。內檐墻是指外皮墻城內的壹面,構築時壹般沒有明顯的收分,構築成垂直的墻體,關於外檐墻的厚度,壹般是以“垛口”處的墻體厚度為準,這裏的厚度壹般為壹磚半寬,根據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磚的砌築方法以扁砌為主。

墻的結構內容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的,總觀萬裏長城的構築方法,有如下幾種類型:

(1)版築夯土墻

(2)土坯壘砌墻

(3)青磚砌墻

(4)石砌墻

(5)磚石混合砌築

用磚砌、石砌、磚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築城墻,在地勢坡度較小時,砌築的磚塊或條石與地勢平行,而當地勢坡度較大時,則用水平跌落的方法來砌築。

長城的防禦工程體系

在冷兵器時代,長城防禦體系的軍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秦時,“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新書·過秦》)漢武帝時,“建塞僥、起亭燧、築外城,設屯戍以守之,然後邊境得用少安。”(《漢書·匈奴傳》)

“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的趙武靈王正是以“變俗胡服,習騎射”而著稱於世的政治家(《史記·匈奴列傳》)。事實上,秦皇漢武,包括明初,無不是在主動出擊、軍事上取得壓倒優勢時修建長城的。這說明,修築長城既是壹種積極防禦,又是積蓄力量、繼續進取的謀略。

修築長城,是針對西北邊地實情所采取的積極措施,是化被動為主動,因為對於北方的遊牧部落,"大興師征之,則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誅也;師還則寇鈔又起;留卒戍守,則勞費不資,故惟有築長城以防之。""然則長城之築,所以省戍役,防寇鈔,休兵而息民者也。"(呂思勉《中國民族史》第三章)

而且要強調的是,長城的防禦作用不是表現在壹般人以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處在於——入侵者或許能集中力量偶爾攻破壹兩個關口、闖入內地,但只要整段長城還駐守有強勁的軍隊,入侵者就始終面臨被阻擊、伏擊而無法回家的危險;尤其是,長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個交通要道,遊牧民族的騎兵縱然破關而入,但只能對內地實施騷擾,而他們的後勤根本無法通過關口輸送進來,故而無法在內地立足、從而動搖中華帝國的根基。癬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這是長城存在的根本意義

長城現在的作用

以雄峙中國北方大地的萬裏長城為中介的南北廣大地域所構成的長城帶,橫貫今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和吉林、黑龍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區)的相當壹部分地區,也包括歷史時期處於今蒙古人民***和國和朝鮮半島的若幹地區。其範圍南北寬約數百公裏乃至上千公裏,東西長約數千公裏。長城帶自遠古至今居住著眾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關系的發展,是觀察和理解長城帶壹切事物的關鍵所在。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長城帶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壹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們都與當今分布在長城帶的20多個民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無論已經消失的還是至今繼續發展的各民族,都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長城帶的經濟結構與民族格局

經濟文化結構

中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點所構成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決定了整個中國大陸古代經濟、文化大致分為東西兩大區和南北三帶的天然布局。東西兩大區即北起興安嶺,經燕山、陰山、賀蘭山、岷山至橫斷山脈壹線,以東為農業經濟發展地區,其西是畜牧業(間有河谷或綠洲小塊農業)經濟發展地區。三帶即秦嶺、淮河以南為水田農業經濟發展帶;秦嶺、淮河以北至陰山、燕山以南和東北平原是旱作物農業經濟發展帶,陰山以北,賀蘭山以西為畜牧業經濟發展帶。兩區三帶的天然布局,構成中國大陸古代農、牧兩大經濟、文化類型。長城帶包含了整個旱作農業經濟發展帶和畜牧業經濟發展帶的大部,構成壹個完整獨立的經濟體系。經濟上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補充,兩種經濟相互依存,互相補充。文化上以農耕文化為主導,農、牧兩種文化相互滲透和吸收,不斷匯聚與輻射。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農業首先在黃河中下遊發展起來,成為整個中國農業經濟、文化的腹心,並成為全國經濟、文化交流匯聚的中心。在整個畜牧業經濟區,自興安嶺以西、陰山以北的內蒙古大草原,憑借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成為畜牧業經濟、文化的腹心。長城就坐落在這兩個經濟、文化腹心的自然交匯處,它是壹定的經濟發展基礎的產物。長城既將兩種經濟、文化隔開,又將兩種經濟、文化聯結在壹起。

如今長城已失去了它的軍事用途,更多的在體現我中華民族精神文明,激勵著中華兒女炎黃子孫保衛我中華民族。同時也在見證我中國人民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團結壹致拼搏進取,抒寫奇跡抒寫輝煌。

長城帶經濟、文化的對立統壹與發展

農業和畜牧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產方式,農業需要人員定居穩定生產,而畜牧業人員卻在流動中放牧,兩種生產方式各有其不同特點,因而農、牧兩大類型的經濟、文化,自古就有矛盾的壹面。畜牧業生產的單壹性和不穩定性,使之對農業有很強的依賴,又常常造成兩種經濟、文化的失衡,出現嚴重的對抗。而古代牧區保留的部落亦兵亦民的集群社會組織,很容易形成軍事優勢,有時進入農業區掠奪,給農業區造成極大破壞。長城的修築與存在,便起到了把農、牧兩個民族隔離開來,借以增強對畜牧業民族掠擾的抗禦能力,使之不能輕易得逞,從而有利於保護中原地區的農業經濟和先進的生產方式,有益於社會生產力和封建文明的發展與積累。自秦漢至明,控制中原地區的歷代統治者,多數都利用農業社會的強大組織力量,不斷修築長城,同時采取大規模向長城帶沿線移民、修築交通通道、開拓邊疆新區域的舉措,促進了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而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交通孔道的打通,長城的延伸,使畜牧業經濟地區壹分為二,削弱了遊牧民族對中原農業區的威脅,使中原農業區與新疆南部農業區聯結成為統壹體。隨著歷史的發展,這條通道進而形成為聯結中亞、南亞、西亞以及歐洲、非洲的走廊和重要樞紐,成為中西經濟、文化交流和國內東、西部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與輻射的極其重要的輸送線。所有這些,為中原經濟、文化的發展與擴散提供了廣泛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農、牧兩大經濟、文化類型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進的關系。農業經濟既需要畜牧業為自己提供農耕、運輸用的畜力和戰馬、牲畜、皮毛、珍貴藥材等畜 力和物力,也需要不斷向畜牧經濟區出賣農副業及手工業產品等,使畜牧業經濟地區成為農業經濟地區的重要商品市場;而畜牧業經濟不僅需要農業經濟地區提供糧食、布疋和鐵、銅、錫、金、銀、陶器等各種手工業品,而且也需要出賣自己的皮毛、藥材等產品,這樣便促使了兩種經濟的貿易交換沿長城壹線不斷展開。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在歷史上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加之特殊情況下的民族之間的搶掠,使農、牧業產品沿長城壹線集散,長城壹線也就成了國內最大的貿易市場和物資供求、集散基地。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許多關口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可見,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城又是農、牧經濟的匯聚線。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更重要的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濟、文化聯結在壹起的重任。

文化遺產

人類歷史的奇跡

長城連續修築時間之長,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艱巨,歷史文化內涵之豐富,的確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難以相比的。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評論長城時說:“中國最有名之工程者,萬裏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壹之奇觀。”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參觀了長城後說:“只有壹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壹座偉大的長城。”所以說,長城作為人類歷史的奇跡,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當之無愧。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壹。

山海關長城

山海關是明代萬裏長城東部的壹個重要關隘,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是中國華北與東北交通必經的關隘。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選中設山海衛。“枕山襟海,實遼薊咽喉,乃移關於此,連引長城為城之址”,關城北倚峰巒疊翠的燕山山脈,南臨波濤洶湧的渤海灣,由於地勢險要,素有京都鎖鑰之稱。

山海關在秦皇島市以東約10多公裏處,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裏,是壹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門,並有多種古代的防禦建築,是壹座防禦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關城平面呈方形,周長四公裏,高十四公尺,厚七公尺。有城門四座,東門最為壯觀,有“天下第壹關”之稱,西門名迎恩,南門名望佯,北門名威遠,各門上都築城樓,城中心建鐘鼓樓,城外有護城河。在東西城門之外,還各建壹個小城圈,俗稱羅城或甕城。

1985年,修復山海關長城,1987年竣工。

長城的別名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

方城:只在春秋時楚國用過。

塹、長塹、城塹、墻塹 這幾種稱謂基本上相互通用,從戰國直到明代幾乎全都使用過。

塞、塞垣、塞圍 在史書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壹般情況有兩種意義:壹是表示關口要隘,二是表示長城。

長城塞、長城亭障、長城障塞 這些稱謂在史書中很常見。

壕塹、界壕 壕塹是長城建築的壹種形式,而界壕則是金代長城的專用詞。

邊墻、邊垣 將長城稱之為“邊”,主要是明朝。中國古代,多將中原各地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地域稱之為“邊地”,明代則將在這壹地域修築的長城稱之為“邊墻”或“邊垣”。

中國的萬裏長城是由黃海海濱壹路延伸至亞洲內陸沙漠的龐大石造建築物,大約有1800年的歷史。城墻大約有25英尺高,12英尺厚,在中國的陸地上綿延將近1500英裏長。萬裏長城的建造目的是為了增加北方蠻族南下劫掠後逃亡的困難度,藉此抑制他們的侵略。當然長城本身相當龐大,但是它的目的並不是要隔絕北方的侵略者,因為要維護這樣壹個防禦型建築的成本實在太過高昂了。

現為世界七大奇跡之壹。

齊長城

齊長城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遺跡較多的古長城,原長度1000多裏,是國之瑰寶。

關於齊長城,古代歷史文獻中有許多記載。最早的是公元前555年(靈公二十七年),《左傳》上記載:“晉侯伐齊,……齊侯禦諸平陰,塹防門而守之。”這是齊國在平陰修築的壹道防禦工事,防門後來壹直是齊長城的壹道重要關口。《史記·楚世家·正義》引《齊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余裏,以備楚。”修建的記錄更清楚了。大概是從春秋戰國開始,到齊威王和稍後建築完成的。齊長城是西起濟南長青區,東至青島市環島經濟開發區,橫穿山東半島。

由於齊長城在我國文化歷史上的重要性,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和齊長城沿線各地政府,理應重視對它的保護,要在原有考察的基礎上,進壹步全面調查,搞清楚各段目前的狀況及周邊生態環境情況,並根據各段不同情況,作出保護規劃方案,經報批通過後,有關各方要以《長城保護條例》和該方案分工負責,予以認真保護。對那些挖墻體、為田、盜走墻體石塊、亂扔垃圾、踩趴墻體、亂畫城墻等人為破壞行為必須制止。由於齊長城自然風化嚴重,因此,也不能不聞不問,無所作為,任其自生自滅。那些為商業利益對齊長城進行的建設性破壞應立即制止,已破壞的地段有關部門應予以查處,能恢復原狀的盡量恢復原狀,無法恢復的應吸取教訓。總之,政府各部門和廣大群眾都來關註齊長城,把國寶保護好。

7月8日,中國長城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首,其中春秋戰國時期修築的齊長城和楚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長城。其中的千裏齊長城距今已2500多年。最近,全國青聯委員、青年畫家榮宏君和中國長城學會、自然之友會員壹行人,在山東齊長城研究會會長李繼生引領下,驅車1500公裏,穿越山東半島,對齊長城進行了壹次長距離的尋覓之旅——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時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千萬米以上。我們今天所指的萬裏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中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中國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它象壹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壹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征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誌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唐長城

牡丹江邊墻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國務院正式把中國長城遺址牡丹江邊墻三段列入中國長城資源調查項目的壹部分,這就意味著有著“唐長城”之稱的牡丹江邊墻與長城並入中國長城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人類***有的文化遺產。這也是牡丹江市乃至黑龍江省第壹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的項目。

據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站長陶剛介紹,牡丹江邊墻是渤海時期為防禦北方黑水靺鞨而修築的壹條防禦體系,是和中國長城具有同等性質的軍事防禦工程。目前經過調查發現的牡丹江邊墻長約100公裏,由三段構成。牡丹江邊墻壹段長50公裏,位於三道關壹線,東起江西村西溝北山主峰,蜿蜒起伏向西北伸展,經過的主要山峰有新峰南嶺、蛤蟆塘砬子、三道關、岱王砬子、二人石南嶺等,終止於西大砬子北坡。牡丹江邊墻二段長30公裏,位於寧安江東段,起自寧安鎮牡丹江向北轉彎處右岸,向老虎洞溝轉向東南繼續發展,調查終止於寧安良種場東側。牡丹江邊墻三段長20公裏,位於鏡泊湖,起自城墻砬子對岸湖邊,越過湖邊山,穿過201國道,在江山嬌林場東南側山上向東南發展。

據悉,牡丹江邊墻於2006年被批準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2008年開始,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已開始組織文物保護專業隊伍對牡丹江邊墻三段進行更深入調查,從而進壹步了解牡丹江邊墻具體長度等概況。

目前現存幾段長城:

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臺長城,金山嶺長城,山海關長城,嘉峪關長城,虎山長城,九門口長城,大同長城等。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的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壹段。這裏是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這裏的長城,可以居高臨下,盡覽崇山峻嶺的壯麗景色。迄今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爾夫人在內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遊覽。

慕田峪長城: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境內。距北京城73公裏。北京著名長城景點之壹,是明朝萬裏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的構築有著獨特的風格,這裏敵樓密集,關隘險要,城兩側均有垛口。

司馬臺長城:位於北京市密雲縣東北部的古北口鎮境內,距北京120公裏,由戚繼光督建,它東起望京樓,西至後川口,全長5.4公裏,敵樓35座,整段長城構思精巧,設計奇特,結構新穎,造型各異,堪稱萬裏長城的精華。司馬臺長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唯壹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築遺址。

金山嶺長城:位於距市區140公裏密雲縣與河北灤平縣交界的燕山山脈之中。西起龍峪口,東止望京樓,全線10.5公裏。沿線設有建築各異的故摟67座,烽火臺二座,大小關隘五處,這裏長城上敵樓密集,壹般50-100米壹座,墻體以巨石為基,高5-8米,並設有攔馬墻、垛墻和障墻,形式多樣,各具特色。被譽為"萬裏長城,金山獨秀"。

山海關長城:是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的入海處。現屬山海關境內的長城全長26公裏,主要包括:老龍頭長城、南翼長城、關城長城、北翼長城、角山長城、三道關長城及九門口長城等地段。老龍頭長城是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有“中華之魂”的盛譽。

嘉峪關長城:明代長城最西端的起點,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壹座城關,河西第壹隘口,有天下第壹雄關的美名,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壹站。城關則是由內城、外城和城壕組成的完整軍事防禦體系。現在看到的城關以內城為主,由黃土夯築而成,外面包以城磚,堅固雄偉。城關兩端的城墻橫穿戈壁,在這裏可以體會到大漠孤城的蒼涼。

虎山長城:位於遼寧丹東市城東十五公裏的鴨綠江畔虎山景區虎山面積四平方公裏,主峰高146.3m。峰頂是萬裏長城的第壹個烽火臺。站在烽火臺上環顧四周,朝鮮的義州城、中國的馬市沙洲和連接丹東與新義州的鴨綠江大橋清晰可見。

九門口長城:坐落在遼寧省綏中縣李家鄉新臺子村境內,距山海關15公裏,全長1704米。其南端起於危峰絕壁間,與自山海關方向而來的長城相接。自此,長城沿山脊向北壹直延伸到當地的九江河南岸,在寬達百米的九江河上,築起規模巨大的過河城橋,以此繼續向北逶迤於群山之間。“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便是人們對九門口長城的形象描述。

大同長城:明代大同為九邊重鎮之壹,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大同明長城主要建於嘉靖年間,由宣大總督翁萬達創修。大同鎮長城東起天鎮縣東北鎮口臺,西至丫角山(今內蒙古清水河子上村東山),全長335公裏。據《三雲籌俎考·大同總鎮圖說》統計,大同鎮先後修大邊、二邊516.3裏;內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雲岡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邊城776個;火路墩833個。大同市、渾源、靈丘縣境內的明長城周內長城。渾源境內計 160華裏,靈丘境內長約 190華裏。明內、外長城在大同境內總長為 800多華裏。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