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廣東話與粵語是完全相同的壹回事嗎

廣東話與粵語是完全相同的壹回事嗎

在英國人來香港之前,香港本地土著居民說的是土粵語"圍頭話"和客家話,開埠後大量來自珠三角和廣東其他地區乃至外省(當中尤以上海江浙最多)的移民進入,香港的人口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在今天的香港90%左右的人都是外來移民或外來移民的後代,而在其中,又以說粵語的人最多,廣州又是廣東省城所在地,所以廣州話逐漸成為香港的主流語言,可以說香港口音的粵語就是廣州話的延伸與發展,1949年後,由於廣州和香港的傳統聯系被打斷,香港口音的粵語和廣州話各自獨立發展,在詞匯和腔調上產生了壹些不大不小的差異.

粵語只是學術名稱,在廣東/廣西的民間壹般將粵語稱之為"白話",香港人則把粵語叫做"廣東話".由於粵語以廣州口音為標準口音,官方壹般以廣州話指代粵語.無論是"粵語"還是"白話"抑或""廣東話"其實都是壹回事.

廣東省各地的粵語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口音,相對而言廣州口音的粵語(廣州話)和香港口音的粵語反而是非常接近的(因為香港口音的粵語本身就是從廣州話發展而來的),廣州話腔調相對聲調稍高顯清脆,香港人說話腔調則相對較為低緩平和,此外香港人還有壹些他們自己創造的詞匯.

綜合來說兩地的口音雖然有壹些的差別,但此種差別相當微小,如果對粵語不是非常熟悉的人是根本無法區分廣州話和香港粵語兩者的差異的.

----------------------------------------------------

轉壹篇香港人寫的文章,該文章的作者"香港來的沛"原籍浙江.

香港在內地抗戰前人口約80萬,至內地尤其廣東省大面積淪陷後,因難民湧入,人口壹度急升至160萬(1941年),至香港淪陷期間因港日政府的強迫歸鄉 政策,人口又跌回60萬。和平之後,除了被迫歸鄉的人回來,還有大量為逃避內戰而湧港的難民。至1946年,人口已攀升至160萬,回到戰前水平。至 1949年,內地政權全面易手,難民潮到達高峰,每月有數十萬人湧港,1950年人口已迫近240萬。

1951年,國內為了制止人民逃離,宣布封鎖邊境。至1979年才重新開放邊境。這近30年的封鎖時期,使香港與內地尤其廣州的傳統聯系中斷了。

大批難民湧港、然後的長期邊境封鎖,這兩件事是香港口音形成的重要歷史背景。

湧港的難民中,雖然有大量是來自廣東省的,但來自其他地方的難民也極多。在外來難民的沖擊下,於1950年代初,香港的粵語人口比例曾跌至48%,剛好不過半。其余的52%人口,則講各種各樣的方言,主要有潮州話、客家話、上海話、福建話、官話等。

那 些非粵語的民系在戰前也存在,而且長期能保持自己方言在香港的地位。那是因為在戰前香港各民系都有「民系內通婚」的習慣,例如潮州人的家庭,孩子在香港找 不到潮州藉的姑娘,就寧可回鄉娶壹個帶她到香港。上海人也是這樣,極不樂意與廣府人通婚,相對廣府人的家庭也不喜歡娶上海人過門。由於這種心理,戰前各大 小方言,都能形成自己的小社群,在社群裏保持自己的方言。

邊境封鎖後,新的社會環境和條件,使本來說各種方言的人都改說粵語。壹是各民系雜居,需要***同的交際語,而粵語雖然已不占半,但依然是人口最多、傳統勢力最大的方言,所以各民系之間都習慣用粵語作交際語,即是說,壹個潮州人如果見到壹個上海人,他們之間最可能是講粵語。

另 壹個因素是,是由於邊境封鎖,各民系回鄉嫁娶已變得不可能,只能在香港找對象。尤其是年輕壹代,在社會上認識時妳也說粵語,我也說粵語,根本不知對方的家庭語言是甚麽,這樣跨民系通婚就變得很正常了。兩個家庭語言不同的男女結合後,例如丈夫家裏是說客家話,妻子家裏說潮州話,他們組織新家庭後,大家就只能講粵語,生下來的孩子也以粵語作母語了。

第三,五六十年代電臺廣播平民化,家家戶戶都能有收音機。後來無線電視開播,走進千家萬戶。這些大眾傳媒,都是講粵語的。以前香港電臺還保留了少量客家話、潮州話和國語的廣播,但至70年代因聽眾太少也取消了。

第 四,香港的教育壹直分中英文兩個系統。在戰前不少中文學校是用國語授課的(因為那些學校都同時向國民政府教育部註冊),邊境封鎖後,這種傳統聯系消失,當 時的中文學校雖然還有不少堅持國語授課,但問題是中文學校的認受性已大不如前。少數親***的左派中文學校,則無所謂用粵語國語,多數都隨老師和學生的口語習 慣使用粵語。真正的關鍵是,戰後由於中文學校背後的政治勢力消失,而在香港英語能力才是謀生的本錢,使得各大小學校都紛紛改為英文中學,以作招倈。問題是 這些學校根本沒有足夠的條件實施完全的英語教育,所以長期以來香港絕大多數的「英文學校」都只限課本作業測驗考試和學校文件用英文,平時上課為了使學生聽 得明白就用粵語授課。(這情況至回歸後才改變)。這種局面使學校的實際交際語完全是粵語,所以凡是在香港普通的學校接受教育的年輕人,都必定會說粵語。

以 上各種情況的總體表現就是,從1950年代初至1970年代末,這三十多年間,在社會的自由發展下,粵語由本來不占半的語言,成為各民系之間的交際語,再 因在港出生的移民第二代完全改以粵語作母語,使得粵語的地位更加鞏固下來。至1970年代末,當年從各地湧港難民在香港的第二代(尤其是50年代初嬰兒潮 出生的那壹批)已長大成人,他們全部都是講粵語的,頂多只在家裏與長輩保持使用本身方言。至1980年代初,95%的香港華人都以粵語作主要語言。今日這 比例更升至98%,甚至大批非華裔的少數族群,尤其葡裔和印巴裔的,都改用了粵語。

如果明白了這段傳奇的、在壹代人之間完成的語言變遷, 就自然可以明白香港口音是如何形成的。50年代的香港粵語口音與廣州是壹模壹樣的。但因之後30年邊境封境,又同時社會內占52%非粵語人口在壹代人之內 全部改用粵語,自然會使語音產生變異了。事實上,這30多年香港粵語語音變化之急速,使得我們今日看50年代60年代的香港粵語黑白電影,能清楚地感到當 年人們說的話與我們不同。而今日香港粵語依然在急速變化,產生了俗稱「懶音」的新音系,如「妳」由「nei」變成「lei」,「我」由「ngo」變成 「o」。這題目在粵語研究裏壹直很受關註。

我本人的家族史也正是香港語音變遷的活例子。我家族都是浙江上海人,多數成員是戰前解放初遷港 的。我爺爺那壹代只懂浙江話和上海話,粵語說得很差而且口音很重。我父母那壹代主要說粵語,但浙江話依然流利,他們的粵語沒有明顯口音,但仔細分析會發現 不少繼承自吳語方言的語音變異。我作為第三代,粵語是我唯壹的母語,但我的粵語依然繼承了父母的語音變異。很多廣府人分得清清楚楚的音,我是完全分不出來 的,這大抵就是語音變遷的微觀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