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清末民初甘肅的移民比例

清末民初甘肅的移民比例

從明朝嘉靖年間,“大槐樹”開始出現在有關移民的傳說中,成為北方人民祖先的集體記憶,並在清初通過族譜和碑刻逐漸凝聚成壹種精神意象。到清末民初,作為中國移民史上輻射面最廣、影響最大的移民發源地,“槐花”不再是山西移民故土的象征,而成為近代民族主義話語的組成部分。

濟南“淮陰”之名,來源於洪武時期的大移民。淮陰人對山西洪洞的槐樹有著深厚的感情,其中蘊含著厚重的移民文化。

“問我祖先在哪裏?山西洪洞槐樹”

“問我祖先在哪裏?山西洪洞的國槐。祖籍叫什麽?大槐樹下的老窩。”幾百年來,這首民歌在中國北方代代相傳,婦孺皆知。幾個世紀以來,洪洞縣古槐樹遷址被海內外眾多華夏子孫稱為“家”、“祖”、“根”,成為大家心中的故鄉。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政府苛捐雜稅,百姓苦不堪言。持續17年的元末農民戰爭主戰場在黃河下遊和黃淮平原,使山東地區“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在樂陵縣,只剩下400多戶;魏縣姓李,姓金...就連皇帝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中原諸州,元朝戰亂最厲害,居民少。”

與元朝政府以武力統治國家不同,明太祖朱元璋是壹位有思想的政治家,他知道如何發展國家的經濟。當時農業占國民經濟的80%到90%,恢復農業離不開勞動力。快速恢復勞動力的方法是移民。明初移民席卷全國,最廣為人知的是山西洪洞槐樹遷徙。

可以說山西是當時移民的不二之選。據史料記載,明朝建立時,山東、河南的人口不到200萬,而山西的人口實際上達到了400多萬。這是由於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西有呂梁山,東有太行山。在天然屏障的保護下,受戰亂影響較小。而山西北部和晉中都是山區,只有山西南部可以耕種,人多地少,人民生活很苦。於是,朱元璋決定將“窄鄉之民移至寬鄉”,數十萬山西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遷往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壹場持續了半個世紀的遷徙潮開始了。

移民局設在山西洪洞北部的廣濟寺。離廣濟寺不遠,有壹棵直徑3米多的大槐樹,被百姓奉為聖樹,是洪洞的標誌性建築。妳官貼大字報,貼告示,把移民集中在大槐樹下登記,發給他們“川都”和“照片”,督促他們上路。

當時移民都是徒步。從太原到洪洞快走七天,慢走八天。不可能把山西各地的移民全部集中在洪洞。但是槐樹是移民局的象征。壹提到移民,自然就與之聯系在壹起。

國槐的遷徙始於明朝初年,歷時100多年。僅洪武時期,就有數十萬人遷出洪洞地區。有的直接分布在河北、山東、河南、安徽等省,有的間接分布在四川、雲南、貴州、東北、內蒙古等地。

移民開荒過程中,國家給黃牛、種子、土地,三年免稅。通過移民的辛勤勞動,使原來荒涼地區的耕地面積大大增加,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同時為鞏固邊防、促進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這些地區的移民在離開之前,大多在洪洞的大槐樹下辦理了遷移手續,領取了住建部頒發的遷移證,告別了過去,然後去了異地。

因為這些移民是在洪洞槐樹下辦理的移民手續,所以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鄉。至今,中國北方仍流傳著“問我祖上何處,山西洪洞槐樹”這句諺語。

移民的記憶:逆風飛揚的百年足跡

普通人離家千裏,在壹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並不容易。所以,圍繞著這次遷徙,遷徙者和他們的後代編出了各種聽起來刺激又低沈的故事。最常見的傳說是,大遷徙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朱明統治者設下了壹個大騙局。

遷徙之初,明政府在三晉發布通告:“不願遷徙者,在洪洞大槐樹下集合,三日內到達。希望流動人口能在家等著。”消息不脛而走,結了婚有了孩子,土生土長的晉北、晉中、晉南人,帶著孩子來了,身邊都是女人。三天之內,十萬人聚集在老槐樹下。

這時,大隊官兵蜂擁而入,將手無寸鐵的群眾緊緊包裹。壹名官員大聲宣布:“大明皇帝下令,凡是來到大槐樹下的,壹律清除!”之後,官兵們無情地將青壯年銬上枷,於是強行登記並發放照片。有壹戶人家被繩子拴著,像壹串螞蚱。刀下,數百人含恨踏上遷徙之旅...

時至今日,在河北、山東、河南壹帶,洪洞大槐樹移民的後代都總結為:“走路時有兩個小拇指和腳趾甲。”

雙手背在背後走路是因為多年來雙手被綁在背後,已經成了習慣。有兩個小腳趾甲,有的說官兵怕在移民途中逃跑,就在每個小腳趾甲上割了壹刀,做了記號;有人說,移民咬新生兒的小腳趾甲是壹種標誌;還有人說,移民們壹路跌跌撞撞翻山越嶺,小腳趾甲都青腫了,裂成兩半。由於他的雙手被綁在背後,移民們需要小便,於是對著押送的士兵大喊:“把妳的手解開,我要尿尿。”時間長了,我也懶得費口舌了。我只是喊了壹聲,“把它弄走。”從此便有了另壹個排便的代名詞。

歷史上的經緯,通常都交織著神秘的絲線。但是,撥開這些民間傳說的迷霧,我們仍然可以篩出明初農民遷徙的悲劇真相。

大遷徙觸動了三晉百姓最敏感的神經,明朝統治者不得不擬定移民條例,按照“四口之家壹人,六口之家二人,八口之家三人”的比例搬遷。吳晗先生在《朱元璋傳》中寫道:“動遷令初發時,民怨沸騰,至於速率,則令人震驚。怕了就警告,威脅了就懲罰。”這說明當時的移民完全是在強權政治的脅迫下進行的。

大遷徙無疑是朱明王朝富國強兵的傑作,但卻是每個家庭的壹大悲哀。當他們壹步壹步回頭,壹步壹步四處漂泊,從農村的井邊漸行漸遠時,他們在淚水中最後看到的是高大的老槐樹,那是老槐樹枝頭間壹簇簇的老鸛巢...

經過幾代、十幾代,古槐搬遷過來的人的後代,大多不知道他們搬遷前在何村的什麽地方,但他們都知道“槐樹是他們的故鄉”,這壹點從來沒有人忘記過。移民舍不得離開大槐樹。到了新的聚居地後,大多種植槐樹,表達對家鄉的懷念。

槐樹移民的山東故事

地處黃河下遊的山東省,是明初移民的重點地區之壹。* *從《山東地名》第壹卷開始,搜索91個縣市,尋找洪通槐樹移民村的存在。

大槐樹移民到達目的地後,家人經常失散。為了以後能認出對方,他們經常打碎壹個物件,拿著每壹件作為信物。最著名的是“打鍋牛”的傳說。據《青州市地名誌》記載,青州市普通鄉鎮牛家莊為牛所建,洪武初遷居河北棗強。牛氏兄弟砸碎壹口鐵鍋,每人捧壹塊,作為日後相互認可的證明,俗稱“鐵鍋牛”。

移民遷到山東後,主要開墾土地和耕地。因此,移民所建村落多以××屯命名,尤其是“姓氏+屯”,魯西地區以“姓氏+官屯”命名的村落就是政府組織的移民官屯。

明朝初年,有壹個叫的袁,名叫程父。曾與朱元璋並肩作戰,南征北戰,屢立戰功。這位官員崇拜魏震將軍。明朝統壹後,首要任務是移民和開墾土地。袁自動報名,家從遷到山東曹縣黃岡。當時很得朱元璋賞識,送給他壹座“有袁題字的玉碑”,並封他三等功。元·鞏崢定居於曹州以北約20公裏的王官寺北塗剛,命名為“袁家谷堆”,碑文曰:“洪洞從舊家分支,曹州居舊家風。”

移民的湧入必然會導致與原住民的沖突,尤其是對土地的爭奪。但不可否認的是,移民對山東農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槐花移民以老槐花漫遊時空的豪邁和紮根土壤的不屈韌勁,把凝重的汗水牢牢地種在了齊魯大地陌生的原野上,很快就開拓出了生機勃勃的生活空間。

《明史》曾這樣描述移民後生產的發展:“時宇富庶,賦有余羨,米黍已出口京師百萬,官府庫房富得發紅爛,不能食用。”洪武二十八年九月,戶部主事於欣說:“山東濟南的楚光和廣鬥倉,共有石頭七十五萬七千塊...兩個倉庫有很多積蓄,在年的年紀都紅爛了...今秋折棉布作布施,正宜。”

隨著農業的恢復,移民建造的村莊逐漸成為當地的經濟中心。當時槐花移民分布的東昌、兗州地處京杭交通大動脈京杭大運河上,也為晉商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魯西商業發展迅速。俗話說“蘇杭在南,臨漳在北。”“親”指的是當時中國北方最大的商業城市臨清,“張”指的是陽谷商業重鎮章丘鎮。

清代中後期,傳統社會在沈重的沖擊下開始瓦解,但修譜之風卻達到了頂峰。口耳相傳的“大槐樹”開始進入無數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