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臺灣省歷史簡介匆匆2到3分鐘。

臺灣省歷史簡介匆匆2到3分鐘。

以下來自百度百科。

名字的由來

根據有據可查的史料,“臺灣省”這個名稱出現不過三百多年。但史料記載證明,兩岸民眾早就稱臺灣省為寶島,歷史上對臺灣省的稱呼有近十個。然而,不同的名稱反映了中華民族對臺灣省寶島的關註和期待。中國古代出現國家機器時,中國被劃分為九州管理,中國最早的史書之壹《商虞書公篇》記載了這壹史實。九州揚州北轄淮河,東臨大海。在書中,“夷府”是指臺灣省。康熙三十三年(1642),高拱幹專修臺灣省府誌,表明夏商時期的揚州包括臺灣省。日本學者小崎秀樹也認為“石馬邑”是臺灣省最早的名稱。“島夷”是臺灣省的第壹個名字。人們對海洋的認識逐漸增多,從水裏出來的人開始為人用海。春秋戰國時期,海上交通發達,於是出現了很多關於大海的傳說,其中方士徐福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的傳說壹直流傳至今。《史記》中記載的徐福書中提到的海上三座神山是蓬萊、方丈和瀛洲。後人認為潁州是臺灣省。徐福沒有回來,但以後的歲月裏兩岸交流越來越多。臺灣省作為壹部專門的歷史地理書籍,在《先漢書》中就有記載。到了漢代,關於臺灣省的記載開始增多。《漢前地理》中有這樣的記載:會稽海外有“東濮人”,分二十余國,“二十歲來見”。後來很多學者認為“東圃”應該是指臺灣省。在《後漢書》中,臺灣省分為三部分,即東臺灣省、中臺灣省益州和南臺灣省益州。在三百年前荷蘭人林斯高登繪制的臺灣地圖上,臺灣省也被分為三個島嶼。把臺灣省分成三部分,說明我們對臺灣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臺灣省的情況是三國時期直接描述的。三國時期,東吳位於江南,管轄範圍包括會稽和東南沿海地區。東吳與海外各國關系密切。《三國誌》中提到孫權黃龍二年(230年)發兵出海遠征益州。許多學者認為益州是臺灣省。三國東吳臨海郡知府沈,堪稱最早的臺灣省籍進士。在他的《沿海水土誌》中,有壹篇專門記載臺灣省的,當時叫益州,但此書已失傳,主要內容記載在《太平玉蘭》中。從記錄的內容來看,這是當時最完整的關於臺灣省的文字資料。當然,也有人說此時的益州是廣東或海南的壹個地方,但從方位、氣候、地形、古跡、物產、風俗等方面來看,應該是指臺灣省。通過《沿海水土誌》,很多遠在臺灣省海峽的大陸人知道了臺灣省的具體情況,雖然有限但極其罕見。雄心勃勃的楊迪皇帝在執政期間並沒有太多值得誇耀的政績,但他對國內外戰爭有著特殊的偏好。當然,他也對抗過臺灣省,臺灣省早就被前幾代人關註。據《隋書東夷傳》記載,楊迪於大業六年(610)遠征琉球、秋。「琉球」在哪裏?壹直有爭議。但多數學者認為,琉球是臺灣省,不是琉球。不管怎麽說,隋朝對臺灣省很了解。《宋史·外國列傳》中明確記載,琉球王國在泉州以東,有壹個島叫“澎湖”,與煙火相望。趙的《諸蕃誌》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但內容並不詳細。很多人都研究過臺灣省的名稱。臺灣省著名政治人物連戰出生於當地壹個家庭,祖父是著名歷史學家連橫。連橫在其代表作《臺灣省通史》中說,“臺灣省原名《葬非》,由張泉人命名。”因為明朝的閩南人歷盡千辛萬苦到達臺灣省,很多人因為水土不服、勞累、艱苦而病死,死後連屍骨都運不回老家。"因此,它被命名為'埋葬不公'。"因為“埋冤”不吉利,而且閩南話中“埋冤”與“臺灣省”諧音,所以改名為“臺灣省”。這個分析是有道理的,因為移民確實有刻骨銘心的痛苦經歷。但是連橫先生的結論很牽強,因為同音字很多。為什麽用“臺灣省”而不用“埋冤”?“埋冤假錯案”不吉利,但“臺灣省”哪裏吉利?這不是“臺灣省”名稱的由來。臺南是臺灣省最早開發的地區,所以臺灣省的名稱來源於臺南的名稱。最初居住在臺南的萊雅人在介紹臺灣省時被稱為“泰延”或“泰安”,而荷蘭人拼寫為“泰安”,大陸移民發音為“泰安”。因此,由於讀音不同,在臺南地區被稱為“臺官”、“大官”、“大圈”、“大灣”、“大不平”。後來從閩南語的“臺語”改為“臺灣省”,所指區域也從臺南擴大到整個臺灣省區域。從明朝開始,“臺灣省”這個名稱開始流行。在明代福建人周瑩所著的《西遊記》中,臺灣省被稱為“臺官”。明朝萬歷年間(1573至1619),朝廷公文中出現了“臺灣省”。清代張梅的《連贏·白永》壹書指出:周瑩稱臺灣省為“壹個臺灣人”,“這是閩南話造成的錯誤,從此臺灣省的名稱進入中國。”“臺灣省”這個名稱由此而來,應該比較客觀。[1]

歷史總結

封建社會興盛後,中原各朝代與臺灣省的交往頻繁。中國人發明造紙術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當然也記錄了中華兒女發展臺灣省、建設臺灣省、保衛臺灣省的艱辛和犧牲,以及兩岸交流的史實。對臺灣省的第壹次探險發生在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國君主孫權派遣將軍魏文和諸葛到達臺灣省,他們稱之為“益州”。這是中國王朝第壹次與臺灣省接觸。他們的臺灣省之行歷時壹年,最後由於疾病的流行和水土不服,官兵十有八九傷亡,最後帶著上千名臺灣省居民回到大陸。這種軍事遠征其實並不是殺人越貨,而是封建王朝建立和鞏固統治範圍的常用手段。帶回來的臺灣人介紹了很多關於臺灣的情況。幾十年後,吳國臨海郡太守Kuloko Shen根據從臺灣省歸來的吳國官兵和臺灣省居民的介紹,撰寫了公元264年至280年的《臨海水土誌》(見《太平漁覽》卷780)。他把這壹片海上之地稱為“益州在臨海東南,往郡兩千裏。大地無雪無霜,草木不朽。這裏四面環山,所有的山都有人居住。山頂上有壹塊越王射的白石。蠻夷為王,地民分,而異。”"這塊土地很肥沃,既產谷物又產魚。"它還介紹了當地的產品,人,習俗,工具,歷史遺跡等。其中“山頂上有壹塊越王射的白石”,證明臺灣省在春秋戰國時期是越國的領土。書中的描述給人壹個當時臺灣省的形象:益州在臨海縣城東南兩千裏處,當地氣候炎熱,無霜雪,植被終年常綠,土地肥沃,五谷雜糧,魚產,織物精細,銅鐵冶煉。為了在炎熱的氣候下保存食物,居民們將魚腌制在大陶罐中,不僅作為自己的美食,也用來招待客人。男女結婚是父母說了算,女孩結婚後還得打掉門牙。居民分為不同的部落,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土地和首領。領導把人召集起來,就用木棍敲打挖空的木頭。聲音能傳四五裏,居民聽到後都來了。戰爭中,敵人的頭被砍下來掛在院中的大木杵上,幾年不摘下來以示有功。這是世界上第壹次完整記錄臺灣省的風情,讓中原人對臺灣省有了壹個確定而清晰的認識。隋朝時,楊迪派遣羽騎玉珠寬和水兵何曼到臺灣省,當時稱為“劉丘”。因為語言不通,他第壹次帶回了壹個臺灣省本地人,第二次帶回了壹些布甲。大業六年(610),楊迪派遣吳本郎率領壹萬多名士兵從廣東依安(潮州)起航,前往臺灣省。當地人以為是中原的商船,說明當時大陸商人經常去做生意,臺灣省人已經很熟悉商業貿易了。只是陳玲與當地酋長的談判並不順利,劍拔弩張,她帶著幾千名當地居民回到了大陸。在臺灣省中部的彰化市,有壹條街名叫“陳冷街”,就是為了紀念這位隋朝大將。經過三國至隋唐的漫長演變,福建、廣東向臺灣省的移民也逐漸增多。到了宋朝,交流和經濟活動就多了。為便於管理,在臺澎地區設置管理機構,將澎湖納入福建省晉江縣的版圖,這在臺灣省發展史上尚屬首次。臺灣和彭州正式納入宋朝版圖。雖然在接下來的壹千年裏朝代更替,皇帝更替,但臺灣省的歸屬從未改變。中國少數民族第壹次控制中原是元朝。元朝控制中原後,習慣上是進軍未知領域。於是,至元二十八年(1291),10,派海船副總經理楊祥作為宣傳使節,率六千余人進軍臺灣省,與禮部尚書吳、兵部尚書阮堅壹起,因為語言不通,航海知識欠缺,無功而返。到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立“巡檢司”。檢驗部,級別不高,屬於九類。“專業巡邏,專門抓捕”,抓罪犯,辦鹽場,但這是中央第壹次派行政執法機構到臺灣和彭州。此後,中央王朝開始派員管理太蓬地區。元朝時,有壹個叫王大元的旅行家。他遊歷了許多地方,在鄭錚時期乘商船到過臺灣省和澎湖,然後寫了《臺灣島略》。臺灣省在書中說:“地勢穹形,樹木環抱,土壤肥沃肥沃,適宜農耕。氣候變暖,地產砂金、小米、硫磺、黃蠟、鹿和豹...海外各國,封面從這裏開始。”從人們到臺灣省的旅行和兩岸的商業活動可以看出,當時臺灣省與大陸之間的交流很多,已經成為互補的經濟活動和日常的社會交往。鄭成功

明朝的海禁政策導致東南沿海海盜盛行。為了保護沿海地區不受海盜侵害,明朝廷在基隆和淡水港駐軍,防止海盜以太蓬地區為基地騷擾東南沿海。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島上駐軍保衛海防。高雄鳳山有個特產“生姜三寶”,是明朝鄭和到臺灣省時留下的。這是中原抵達臺灣省的第壹支大型商隊。為了保衛臺灣省,晚年鄭成功進行了收復臺灣省和康熙統壹臺灣省等重大軍事活動。1683年,清政府統壹臺灣省後,臺灣省正式成立臺灣府,轄臺灣省、鳳山、竹羅三縣。臺灣府屬福建省管轄,後改為2府8縣4廳。清政府在臺灣省建立了壹套完整的統治組織和制度,進行有效的管理。自西方殖民主義者東侵以來,美、日、法等列強相繼在臺灣省進行軍事挑釁,加劇了中國邊境地區的領土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上層對如何治理臺灣省的態度和方式開始發生變化,從“以防內變為主”轉變為“以防外侵為主”。清代監管東南亞海防事務的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和福建巡撫丁日昌稱臺灣省為“七省之障”、“南北洋之鑰”、“中國第壹門戶”,並多次強調臺灣省地位的重要性。他們還多次回憶,提出在臺灣省設立行省,以加強官方行政,有效管理在海外被孤立的臺灣-彭州地區,鞏固海防。臺灣省設省的提議,在當時的邊界危機下是可能的。這個建議最早是由丁日昌在1874中提出的。第二年165438+10月,沈葆楨提議以閩浙總督的名義設立“福建巡撫”,“冬春在臺灣省,夏秋在福州”。1876年春,新任巡撫丁日昌無法按期留在臺灣省,於是請求朝廷另派重臣留在臺灣省,設立“臺灣省巡撫”,使為期三年的“冬春留臺”改為單設臺灣省巡撫。劉明川

直到1884年6月,清朝才派直隸總督劉銘傳加封總督銜,監管臺灣省政務和防務。不管影視作品怎麽形容他,劉銘傳確實是壹個很有前途的官員。劉銘傳上任不久,中法戰爭爆發。總的來說,在軍事上沒有失敗的中國,在政治上又遭受了壹次災難性的失敗。面對危機,加強臺灣省的防衛尤為必要。閩浙總督楊昌駿、欽差大臣左監管福建軍務。7月,他們又上書,要求福建臺灣省“總督分署”、“分省統治”。光緒11年(1885) 10月12年,主管政治的慈禧太後決定在建立海軍的同時,邀請左邀約。福建政務由閩浙總督管理,福建總督改為臺灣省總督。到1888年,正式實現閩臺分治,臺灣省單獨設省,由原來的2府8縣4廳,改為3府11縣4廳,1直隸府,後加南雅廳。閩臺省首任巡撫是劉銘傳。正是這位總督打開了臺灣省現代經濟發展的大門。歷史沿著正確的道路走到了現在。經過550年風雨飄搖的日子,巡檢司成立,臺灣省成為清朝的第20個省。臺灣省省建制的設立主要是為了鞏固東南海防,抵禦外國列強的侵略,加強軍事防禦;對內,近代工業化進程開始,礦業、郵政、交通、墾荒、教育相繼發展。自此,臺灣省社會進入了大規模發展時期。是歷史上兩岸的交流凝聚了兩岸人民的心,臺灣省和大陸是不可分割的。大海告訴我們的臺灣省這麽多大陸的“第壹”,不僅僅是時間順序的意義,還有很多先行者的勇氣,先行者的艱辛,奮鬥者的犧牲;包含了臺灣省對中原腹地的多少向往,也包含了大陸人民對臺灣省同胞的多少關愛。也告訴我們,正是在這壹千年的互動中,中華文化滲透了臺灣省;臺灣省同胞在中華文化持續而持久的環境中,成為這種神奇甚至不可思議的中華文化的創作群體之壹。因此,臺灣省與大陸的關系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沈澱。[2]

景點/旅遊景點

旅遊資源

其地貌復雜,位於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有喀斯特地貌和海蝕地貌,所以景觀、火山、溫泉多。西海岸海灘平緩,海水浴場多,而東海岸懸崖陡峭,奇形怪狀。森林茂密,動植物資源豐富,更有‘蝴蝶王國’之稱。清代有“八景十二勝”之說,包括:阿裏山雲海、雙潭秋月、玉山積雲、清水崖、澎湖漁火、大屯春景、魯谷遊俠、安平日落和曹珊、新店、大溪、五指山、八卦山、虎頭崖、石頭山、太平山、大歷通、奇奇山。文物豐富,或與抵抗荷蘭、日本侵略者有關,或為臺灣省與大陸關系的歷史見證。如赤坎塔、安平城堡、明延平郡王廟、南宮的淩霄堂、雲林北港的媽祖廟、北臺和臺南的夫子廟等。高山族人口30多萬,分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曹族、、北南族、雅美族9個民族。阿美族的折騰和雕刻船的能力,阿美族的對位歌和多彩的舞蹈,排灣族的刺繡和雕刻,布農族的打耳祭祀和成人祭祀儀式,夏塞人的短靈祭祀和叮當鐘的舞蹈,泰雅族的刺繡和播種節,以及白族的停猴祭祀和狩獵祭祀,都是如此豐富多彩。為了發展旅遊業,采取了壹些措施,如在桃源縣建設“小人國”,豐富了旅遊資源。

風味肴饌

類似於福建和廣東,但具有臺灣省的特色:沙茶、咖喱、花生醬等。常用作調味品,甜味較重,清湯常用於燉煮。風味小吃有很多種。臺北新店碧溪潭香魚、基隆豆湯、天婦羅、桃園石門砂鍋魚頭、臺中菜根香牛肉、新竹貢丸、嘉義四臣湯及香菇魚翅湯、臺南棺材板(油炸面食)、高雄六合夜市貝類海鮮及山河肉(山鼠肉)等。

地方文學藝術

閩語區有贊美歌、采茶歌,粵語區有客家山歌,比較流行。南管更優雅。大多數劇種來自福建和廣東,包括梨園戲、高甲戲、粵劇和皮影戲。高山族的文藝是多姿多彩的。[3]

地理人文

地理位置

臺灣海峽從東北向西南延伸,北部連接中國東海,南部連接南海。長約200海裏,寬70至221海裏,平均寬約108海裏。它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東臨太平洋,東北接琉球群島,相距約600公裏。巴士海峽以南,距菲律賓約300公裏;西隔臺灣省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130 km。臺灣島

由於臺灣省靠近西太平洋航道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交通的重要交通樞紐。不僅往返於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的船只經過這裏,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只也經過這裏。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壹般都經過這裏。

人口普查

根據臺灣省的統計,截至1998年8月,臺灣省全省人口為21810000余人,加上金門和馬祖的人口,總數為21860000余人。人口年增長率約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東部人口僅占總人口的4%。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568.83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臺北的人口密度達到了每平方公裏10000人。臺灣省居民中,漢族約占總人口的98%;少數民族占2%,約38萬人。臺灣省的少數民族根據語言和習俗的不同分為9個民族,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北南族、汝凱族、曹族、雅美族和族,這些民族分布在臺灣省的不同地區。

地貌特征

臺灣省島多山,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省山脈平行於臺灣省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垂直位於臺灣省島的中東部,形成了臺灣島東部山區、中部丘陵和西部平原的地形特征。臺灣省島內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和三大盆地山脈,即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裏山山脈和臺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臺東縱谷平原、臺北盆地、臺中盆地和埔裏盆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為華東最高峰。臺灣省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地殼不穩定,是地震多發區。

氣候類型

臺灣省氣候冬暖夏熱,雨量充沛,夏秋兩季多臺風暴雨。因為北回歸線經過臺灣省島的中部,所以臺灣省北部是亞熱帶氣候,南部是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山區除外)22℃,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

自然資源

雖然臺灣省只生產少量的煤、天然氣和很少的金屬礦產,金、銀、銅、鐵主要儲藏在北部火山區和中部山區,但臺灣省擁有豐富的水力、森林和漁業資源。淡水資源豐富的降雨為島上河流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僅入海河流就有608條,水勢湍急,瀑布眾多,水力資源豐富。其中,長度超過100公裏的河流有濯水河(186.4公裏)、高坪河(170.9公裏)、淡水河(158.7公裏)、大佳溪(140.3公裏)、曾文溪(65438公裏)。耕地資源臺灣省農業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四分之壹,盛產水稻,壹年兩三季,稻米品質好,日月潭產量高。

;主要的經濟作物是蔗糖和茶葉。蔬菜有90多種,種植面積僅次於水稻。臺灣省被稱為“水果王國”,水果種類繁多。花卉的產值也很可觀。森林資源臺灣省的森林面積約占總面積的52%。臺北太平山、臺中八仙山、嘉義阿裏山是三大著名林區,木材儲量3.26億立方米,樹種近4000種,其中禿杉、圓柏、樟樹、閩楠等聞名世界,樟腦、樟油產量約占世界總量的70%。漁業資源臺灣省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1.600公裏。由於地處寒流和暖流交匯處,漁業資源豐富。東部沿海水域較深,禁漁期壹望無際;西部海底是大陸架的延伸,比較平坦,底棲魚貝類豐富,近海漁業和水產養殖比較發達。遠洋漁業也比較發達。

經濟發展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臺灣省註重發展工業,形成了以加工出口為主的島嶼型工商業經濟。工業包括紡織、電子、制糖、塑料、電力等。,在高雄、臺中、南自都有加工出口區。紀念幣從北方的基隆到南方高雄的臺灣省。

有電氣化鐵路和公路,海空航線可達世界五大洲。臺灣省的旅遊業也相當發達。有日月潭、阿裏山、陽明山、北投溫泉、臺南赤坎塔、北港媽祖廟等等。廈門與臺灣省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越,擁有良好的深水良港。廈門自古就有“東南門戶”之稱。從宋代開始,廈門與臺灣省同屬壹個行政單位,大陸移民開始從廈門遷入臺灣省。相似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生活習慣,溝通了廈門與臺灣省人民的密切關系和交往,正如《臺灣省政府誌》所言:“臺灣與廈門如壹鳥之兩翼,當地風俗說廈門是臺灣,臺灣是廈門”。臺灣省人祖籍70%源自閩南,兩地人民情同手足。這種特殊的地理和歷史關系,使廈門成為與臺灣省各種交往的中轉站和交通大動脈,也是經貿往來的集中地。

歷史的發展

古代~ 16世紀

在古代,臺灣省與大陸相連。後來由於地殼運動,相連的部分沈入海中,形成了海峽,出現了臺灣省島。吳王孫權派65438+萬官兵到臺灣省。

臺灣省的早期居民大多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大陸移民過來的。1971年和1974年,兩次發現臺灣省最早的人類化石,命名為“左真人”。考古學家認為,“左震人”在3萬年前從大陸來到臺灣省。與福建考古發現的“劉清人”和“東山人”同屬於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同源且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壹些特征。臺灣省的早期居民中,有少數屬於尼格裏托族的矮個子黑人和屬於琉球族的瑯琊人。上面提到的臺灣省早期居民,就是今天臺灣省少數民族的祖先。臺灣省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的三國國王孫權派1000官兵到益州(臺灣省),吳國人Kuloko Shen寫了世界上最早的臺灣省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臺灣省被稱為“柳丘”。隋朝曾三次在臺灣省當老師。據史料記載,公元610年(隋大業六年),漢人開始向澎湖地區遷徙。到了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澎湖地區已經有了相當數量的漢人。漢人開埠澎湖後,開始在臺灣省發展,帶來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防守。元朝還出兵臺灣省。元明政府在澎湖設置巡檢司,負責巡捕罪犯,還舉辦鹽課。明朝後期,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饑荒的年代,明政府福建當局和鄭之龍集團曾有組織地移民臺灣省。

何塞殖民時期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將觸角伸向東方。公元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鄭成功收復臺灣省。

趁著明末農民起義,東北滿族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的時候,入侵臺灣省。不久,西班牙人占領了臺灣省北部和東部的部分地區,並於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臺灣省成為荷蘭殖民地。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將土地據為己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賦稅,掠奪臺灣省的大米和糖,並將從中國購買的生絲、糖和瓷器通過臺灣省再出口到其他國家,從而獲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臺灣省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農民領袖郭懷義領導大規模武裝起義。雖然武裝起義被鎮壓了,但這表明荷蘭的殖民統治已經陷入危機。

鄭統治時期

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清政權。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壹將軍的名義,率領兩萬五千士兵和數百艘戰船從金門進軍臺灣省。鄭成功進軍臺灣省時,對荷蘭殖民主義者說,臺灣省“壹直屬於中國”,臺灣省和澎湖兩島的居民是自古以來就占有和耕種這片土地的中國人,荷蘭“應該歸還原主”經過激烈的戰鬥和圍攻,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八壹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臺灣省,成為壹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清政府統治時期

1684年,清政府設巡路、臺府,隸屬福建省。到公元1811年,臺灣人口已達1.9萬,其中大部分是福建和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臺灣省成為壹個新的農業地區,並提供了大量從大陸進口的大米和蔗糖、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使臺灣省的經濟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壹時期,臺灣省與福建、廣東交往密切,中華文化更全面地傳入臺灣省。由於西方列強對中國邊疆的入侵,中國出現了邊界危機。1884-1885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臺灣省,被劉銘傳的軍隊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的簽訂,法軍被迫撤出臺灣省。中法戰爭後,為加強海防,清政府於1885年將臺灣省劃為單壹省份,臺灣省成為中國第20個省。臺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船只,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修築鐵路;買軍艦,加電池,成立機器局,自己造武器;成立煤炭局,安裝新的采煤機;成立公司推廣城市,修建街道和道路;創辦西學、電報學校,培養建築人才。劉銘傳把許多新事業集中在壹個省,使臺灣省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壹。

在日本統治時期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次年清政府戰敗。17年4月被迫簽訂喪權辱國、割讓臺灣省給日本的《馬關條約》。消息傳出後,舉國憤怒,反對割臺;臺灣省府“哭聲震天”,龔罷。協助臺灣省軍事的清軍將領劉永福,帶領軍民抵抗日軍占領,堅持戰鬥5個多月。經過壹百多次戰鬥,侵華日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最終還是失敗了。此後,臺灣省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長達50年。臺灣省人民從未向日本殖民統治屈服。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打了20年仗。後來,文化協會、人民黨和生產者黨也組織領導了反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動。慶祝臺灣光復

1937年7月,日本人制造了“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全國抗日戰爭。抗日戰爭時期,許多臺灣省同胞回到祖國參加抗日戰爭,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臺灣省的收復做出了貢獻。1941 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65438+2月9日,日本政府發布《中國對日宣戰文告》,明確告訴中外:“凡涉及中國與中國關系之條約、協定、契約,壹律廢止。”

主權的回歸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15年8月宣布無條件投降。經過八年英勇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終於收復了臺灣省。臺灣同胞歡欣鼓舞地慶祝回歸祖國。10年10月25日,中國盟軍戰區臺灣省省投降儀式在臺北舉行。投降官員代表中國政府宣布,從即日起,臺灣省和澎湖列島正式重入中國版圖,壹切土地、人民和政治事務均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臺灣省和澎湖在中國主權之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