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為什麽印度要在尼泊爾給中國下絆子

為什麽印度要在尼泊爾給中國下絆子

關於全球最幸福的國家,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是諸如丹麥、瑞士、挪威等這樣發達的北歐國家。但,我們也會看到這個國家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也是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那就是尼泊爾。這看上去有些令人費解,就算尼泊爾有眾多的苦行僧,他們的境界是高於我等的,但沒有物質的保障,哪有力氣去讓精神富有起來?所以,雲石君,更願意相信,如此宣揚尼泊爾,更多是出於旅遊經濟效應。

從地緣角度來看,尼泊爾似乎是印度的附庸。不過,這個山地小國與印度的關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親密,反而與中國倒是走得近,甚至多次惹惱印度。

在印度視中國為最大博弈對手的大環境下,地緣上天生受到印度鉗制,再加上自身實力也非常弱,尼泊爾為什麽敢得罪印度和中國親密?印度能容忍尼泊爾的這種行徑?雲石君將做簡要分析。

尼泊爾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北與西藏隔山相望;東西南三面則被印度包圍。雖然,也毗鄰中國,但喜馬拉雅和青藏高原的卻是堅實的地緣屏障。其面積僅14.7萬平方公裏,人口2850萬。從地形上看,國家由北到南,依次為山脈、河谷丘陵和平原草場,是壹個典型的山地小國。

從地緣屬性上看,尼泊爾與北印度平原連為壹體,屬於南亞的壹部分。既然如此,自然而然的受到印度的影響。鑒於尼印間不成比例的體量和實力差距,尼泊似乎沒有獨立成國的理由。

在古代,尼泊爾確實歸屬於印度文明,不過,政治上卻並非歸屬於印度。大家知道,古印度文明是嚴重分裂的,其本身也很難形成大壹統的中央集權格局。於是,就有本土核心區分裂的局面,更何況去統壹尼泊爾這種邊緣山區。相反,因尼泊爾與富庶的恒河平原緊密相連,導致了生活在尼泊爾這片貧窮土地上的民族,天以洗劫恒河平原來獲取自己想要的利益,並因此養成了驍勇善戰的民族性格,後來英屬時期聞名世界的廓爾喀騎兵,便由尼泊爾人組成。

不過,工業文明後的熱兵器終結了冷兵器時尼泊爾的個人武勇的軍事優勢。

建立在工業基礎上的熱兵器需要豐富的水資源,及低地平原。如此壹來,大幅提升了北印度平原的地緣實力,對南亞次大陸的其他部分形成了不可逆的地緣優勢,使印度本部有了融合邊緣落後地區的可能。

這種情況下,尼泊爾似乎更不可能保持獨立。不過,尼泊爾有特殊的條件加持、

第壹、地緣條件的獨立性。尼泊爾全境為山地地貌,在現代文明下,雖然山地維持地緣獨立性的作用已被削弱,但不至於全無。

第二、人種的差異性。因毗鄰西藏,尼泊爾原住民是屬於漢藏壹系的黃種人。雖雅利安人種的印度移民不斷湧入,但也只是在南部平原聚居,這也使得尼泊爾與印度在人種上保持了壹定的差異性。

不過,這兩個因素並不足以讓尼泊爾維持獨立。特別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後,印度民的族沙文主義思潮泛濫,並極力尋求對南亞次大陸的主導權。在這種情況下,尼泊爾淪為了印度的後院,內政外交都受被印度控制。

尼泊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其不得不受制於印度。

不過,尼泊爾卻從中國身上看到了不再被印度控制的希望。

新中國成立之前,並沒有在向南亞施加影響的能力。尼泊爾與中國的雖是鄰居,不過中國對尼泊爾的內政外交幾乎毫無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第壹次有能力直接管理青藏高原,甚至也有了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向南亞投射地緣影響力的技術可能。

中印邊境戰爭,則成為尼泊爾開始“親華”的拐點。在中印戰爭中,印度大敗。因地緣的限制,戰場上得勝的中國不得不退出藏南。但軍事上的大勝,仍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

尼泊爾也從中嗅到了自己擺脫印度控制的機會。

現在,青藏高原的地緣隔離作用已嚴重被削弱,中國已有向南亞施加影響的能力。此時,尼泊爾的適當親華,可以有效的對沖印度對自己的壓力。

而中印間的結構性地緣矛盾依舊,中國若能和尼泊爾的關系更進壹步,則可將影響力推廣到喜馬拉雅南麓,進而加強對印度的遏制。

於是,中尼關系極速升溫,1963年7月破土動工中尼公路,並於1967年宣告建成。

中尼公路至關重要,對中國而言,獲得了進入南亞的現代化通道,進而提升對尼泊爾、乃至南亞的影響力。對尼泊爾來說,在面對印度的壓迫時有了討價還價的籌碼。1969年,尼泊爾要求印度撤走自1953年以來就派駐加德滿都陸軍總部的印度軍事代表團和北部邊境哨所的印度軍事人員,便是最好的體現。

當然,中尼公路不可能完全改變尼泊爾受印鉗制的格局。印度畢竟不好惹,於1970年,發動了對尼泊爾的經濟制裁:印尼貿易與過境條約到期,印度卻拒絕續約。此後,印度便常用經濟制裁的手段來制約尼泊爾。

深居內陸山地的尼泊爾,對外交通必須經過中印兩國。雖然中國實力遠超印度,但與尼泊爾接壤的卻是最為邊緣、經濟價值最低、交通也最不發達的西藏高原。這種限制,決定了中尼公路的作用更多是在政治和軍事方面,而在經濟上對尼泊爾的作用並不明顯。這也就決定了尼泊爾依然無法擺脫印度控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國力劇增,科技水平進步迅速,中尼關系有了進壹步發展的可能。而論證中的中尼鐵路如果成為了現實,尼泊爾的真正獨立便有了可能。

為什麽這麽說?

第壹、將進壹步拓展中國對南亞的政治軍事影響力。雖然尼泊爾不可能允許中國軍事力量進入,但只要中尼鐵路存在,尼泊爾便有了與印度的政治博弈的底氣,有中國的援助,印度對尼泊爾也不敢太胡來。

第二、在經濟上,改變尼泊爾對印度的依賴程度。相對於公路,鐵路運輸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受自然條件的制約也更小。再加上中國已有了幾十年的改革開發取得的顯著經濟實力,憑借鐵路對尼泊爾的經濟影響力也會更強。

具體表現在:有了更為便捷的鐵路,尼泊爾的部分高價值自然資源可以有效地運往中國內地。另外,中國遊客也會較以往大幅增長,對拉動尼泊爾的旅遊經濟也會十分有效。而這些日趨緊密雙邊經濟活動,意味著印度對尼泊爾的經貿壟斷地位會被進壹步打破。

不過,擺在眼前的世界屋脊,決定了無論是鐵路還是公路,都不可能使中尼聯系達到尼印間的高度。即便如此,也可在相當程度上改觀尼泊爾的附庸地位。再考加上中國遠強過印度的國力,也可在經濟交往中彌補中尼地緣疏離帶來的局限,另外也使得中國有能力在政治上對尼泊爾提供超越地緣限制的支撐。

只要中國有超出印度的絕大規模優勢,也就有了對尼泊爾的影響力會達到或逼近印度的可能,那是,中印在該區域的均勢地位便會形成。

壹旦形成了均勢,尼泊爾本身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他的政治態度,將可以決定該國的走向和歸屬。當然,對於尼泊爾而言嗎,秉持中立,在該區域內部助弱制強,維持均勢是最符合尼泊爾的利益的。

因地限制,決定了中國不可能掌控尼泊爾。而讓尼泊爾從印度附庸,變為中印之間的戰略緩沖,中國也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

不過,印度就不樂意了。好好的自家後院,到頭來卻成了兩家人的市政園林。

當然,印度並不想與中國的差距越來越大。壹旦這種差距懸殊到了壹定程度,那中印在尼泊爾的均勢狀態將不可避免。到那時,印度就算有壹千個壹萬個不願意,也只能嘆息了,誰讓不如人的。而尼泊爾也就達到了長期以來建立中立和平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