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業治錚的人物生平

業治錚的人物生平

1918年業治錚出生於南京,生長在壹個破落的商人家庭,童年時家庭生活維艱。

1937年,畢業於江蘇省立南京中學,抱著振興祖國、尋找資源的熱情,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大學地質系。“八壹三事變”後,他隨學校遷往重慶,靠助學金維持生活。

1941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地質系,獲學士學位。同年,業治錚被分到西南礦產勘測處工作,寫出了比較系統的地質構造和礦產資源著作,這是中國地質調查早期的重要文獻。

1941年,大學畢業,到雲南昭通經濟部資源委員會西南礦產測勘處任實習技術員,不久升任助理工程師。他與郭文魁壹起調查了川西南和滇東北地質。

1942年,他們在西昌地區調查了攀枝花、瀘沽等地的鐵礦和力馬河鎳礦,並順便考察了雲南東北部第四紀冰川。1944年應中央大學地質系主任張更之聘,到該系任助教。

1944年,業治錚應邀返中央大學任教,1946年8月遠航美國深造,

1944年,業治錚應邀返中央大學任教。

1945年,獲得美國路易斯安娜州州立大學和密蘇裏壹哥倫比亞大學助學金,於1946年8月遠航美國深造,先後隨R.J.魯塞爾(R.J.Russed)和W.D.凱勒(W.D.Keuer)教授學習現代沈積、地下測井及石油地質、沈積巖石學,於

1946年,獲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資助赴美深造,師從拉塞爾研究現代沈積、地下測井及石油地質,並參加了該校河口海洋研究所組織的近岸海洋地質調查。

1947年2月,轉赴密蘇裏—哥倫比亞大學,師從凱勒學習沈積巖石學,翌年獲碩士學位,並成為美國礦物學會會員,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1948年獲碩士學位,成為美國礦物學會會員、美國科學促進會榮譽會員。隨後攻讀博士學位,研究黏土礦物。

1949年,新中國成立,業治錚懷著滿腔愛國熱情、赤子之心,婉言謝絕了美方勸他舉家移民的邀請,毅然放棄即將結束的博士學位學習,輾轉回到北京在中科院地質研究所任副研究員。

1950年3月,業治錚懷著拳拳愛國之心毅然舍棄了優裕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幾經周折回到新生的中華人民***和國,參加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1951年,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決定創辦東北地質專科學校。由喻德淵、業治錚等負責籌建。業治錚舉家北上,投身建校工作。

1951年11月該校成立,李四光兼校長,喻德淵任副校長,業冶錚任教務處長。1952年東北地質學院成立,業冶錚任教務長,後任教務長兼巖石教研室主任。

1952年,業治錚參加籌建長春地質學院,歷任該院巖石教研室主任等職。並受聘於國家科委,任海洋工作組成員。

1964年—1970年,業治錚組建地質礦產部南京海洋地質研究所,任副所長。1970年—1985年先後任地礦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技術負責人、所長,同時兼任地礦部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所長。

1980年業治錚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

1985年,至今業治錚任地礦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名譽所長、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和大地海洋科學系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任國土資源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早年從事碳酸鹽巖研究,在中國首創碳酸鹽巖結構成因分類,並提出利用藻灰巖的叠層構造識別沈積環境的原則和方法。60年代部署和組織早期海洋地質調查。80年代初從事中國邊緣海沈積學問題的研究。首次總結了沖繩海槽晚更新世沈積物的沈積機制,認為其具有生物源、火山源和濁流作用的基本特點。在西沙生物礁沈積的研究中,首次提出晚更新世風生物砂屑石灰巖及古土壤層的沈積序列和相模式。同時首次肯定中國南海末次冰期風成沈積物的存在,為古海洋學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2003 年1 月3 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5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