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世界地理的環境結構

世界地理的環境結構

簡介

地理環境是壹個統壹的整體,其各組成要素和各個組成部分之間處於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之中。譬如,由於氣候轉暖,第四紀冰川退卻,從而引起了各大洋海面的升高和海岸的變化;在陸上引起地面塑造過程、風化方式和成土作用的變化以及植物和動物的向北(在北半球)或向南(在南半球)移動等。南美洲西岸荒漠區的變化則提供了地理環境各部分之間緊密聯系的生動實例。在正常情況下,該區無論在氣候、地貌、水文性質、土壤、植被的生活型等方面,均體現幹旱的特性,這主要導因於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東緣的下沈氣流和沿海寒流的影響。但遇西太平洋信風氣流發生反向轉變的年份,壹股水面下的暖流沿赤道向東太平洋流動,使南美洲赤道附近西岸海面升高,表層暖水溫度上升和厚度增大,於是經厄瓜多爾至秘魯壹帶沿岸從赤道方面流來巨股表層暖水,使沿岸氣溫和降水量顯著增加,導致水文、植物、動物等也相應發生變化,區域的綜合特性從幹旱向濕潤轉化。這種反常現象,大致每隔二、三年或四、五年左右發生壹次。

地球是壹個球形,太陽光熱在地表的分布隨緯度而異;其次,地球表層的組成並非均質,地表結構也不同,如海陸的錯綜分布、地面的高低起伏等。因此,地理環境的各組成部分又存在著相互差異性。由於前壹個原因,表現為地帶性的差異,從赤道向兩極,各地理要素壹般表現東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分異格局,從而組合成壹系列自然地帶;由於後壹個原因,表現為非地帶性差異,地帶性規律因此發生偏差,甚至受到掩蓋。這兩種分異規律相互對立,又相互滲透。全球自然地理環境錯綜復雜的圖景,就是它們對立統壹的體現。整個地理環境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差異,在各大洲有著不同程度和不同內容的體現,這是由於各大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陸輪廓和面積大小、地形結構、乃至歷史發展過程等方面的差異所引起的綜合反映,從而賦於了各大洲在自然地理上的獨特性。闡明壹個洲的獨特性,對認識和探討全球地理環境的結構具有重要意義。任何壹個洲區別於其他各洲的獨特性,既體現著該洲的整體性,又反映了整個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以下僅從宏觀對比的角度,概述地理環境各大組成部分(大洲和大洋)的獨特性,旨在揭示全球地理環境結構的分異性。 簡介

亞洲是世界第壹大洲,居亞歐大陸東部,面臨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跨越從赤道到北極的所有緯度帶。因此,亞洲首先以幾乎齊全的氣候帶、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強烈的大陸性和典型的季風性區別於各大洲。除溫帶西岸海洋性氣候和極地冰原氣候外,具備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的各種氣候類型。廣大內陸和高緯地區,與其他大洲同緯度地區相比較,普遍表現為氣溫年較差大、全年降水量高度集中夏季的特點。亞洲以兼具世界最冷、最熱、最幹、最濕的地區之壹而著稱,氣候要素變異的這種極端性,是氣候大陸性強的另壹重要反映。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氣候區,氣溫、降水、風向等的季節變化特點鮮明,分布範圍廣,包括溫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以及處於過渡地位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在世界上具有獨特意義。北亞的極地長寒氣候(苔原氣候)和亞寒帶大陸性氣候(針葉林氣候)橫貫大陸東西,面積廣大;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屬溫帶、亞熱帶、熱帶幹旱氣候,幹旱區面積之廣堪與非洲相比。地形復雜,起伏極端,平均海拔950米,山地和高原約占全洲面積的3/4。

總的來說,亞洲地跨熱帶.溫帶,東.北.南三面瀕臨大洋,中西部深居亞洲大陸腹地。受緯度.海陸位置和地形的綜合影響,亞洲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和季風氣候顯著的特點。

地形基本格局

①崇山峻嶺多匯集於中南部,與山間高原和盆地緊密結合,構成橫亙東西的巨大高聳地帶,即青藏高原、帕米爾山結、伊朗高原、亞美尼亞山結、安納托利亞高原,以及北側的祁連、昆侖、興都庫什、厄爾布爾士、高加索等山脈,南側的喜馬拉雅、喀喇昆侖、蘇來曼、紮格羅斯、托羅斯等山脈;從帕米爾山結向東北,為夾峙於塔裏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天山、阿爾泰山,再經蒙古高原南北兩側山地,與西伯利亞東部諸山脈相連。

②地勢由中部向四周低降為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往西北展現著低平、坦蕩的圖蘭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平原以東為起伏平緩的哈薩克丘陵和深受河流切割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在南部三大半島上,久經侵蝕的古老高原與近代大河沖積平原相間分布,自西向東為阿拉伯臺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德幹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撣邦高原、湄公河平原等;往東,地勢呈階梯狀下降,最後降為中國東部低山丘陵和東北、華北、長江中下遊等沖積平原。

③亞洲東緣為壹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島,大部分由年輕褶皺山脈盤踞,外側鄰接深邃的海溝。在地形和氣候的綜合影響下,河網布局呈現不勻稱輻射狀特點。受地形影響,亞洲的大河多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源遠而流長。巨川大河多源於高聳的中部,流向四周,除內流河外,分別註入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河網稠密,多屬夏汛河流,各大河源遠流長,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黑龍江、長江、黃河和湄公河的長度均在4000公裏以上,其中長江達6300公裏,為世界三大長河之壹。它們上遊穿行於崇山峻嶺之間,形成許多幽深峽谷,水流湍急;下遊則沖積成廣大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內流區廣大,約占全洲總面積的30%,絕對面積居各洲之首,主要分布在地處內陸、氣候幹旱、地形比較封閉的中亞和西亞。全洲缺乏大的淡水湖群,但湖泊類型多樣,分布廣泛,並有不少名聞世界,如裏海是世界第壹大湖(海跡湖),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界含鹽量最高的湖泊和陸地的最低點。作為亞洲地理環境重要標誌的植被和土壤,不僅在類型組成上同樣體現了復雜多樣性,它們分布、更替的圖式也反映了全洲地理環境的分異格局。北亞的苔原-冰沼土和針葉林-灰化土是北半球同類型地帶的壹部分,東西延伸,南北更替,體現了明顯的地帶性分異規律。自此向南,受地形與距海遠近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幹擾,分異為沿海(東亞-東南亞)和內陸(中亞)兩個不同的更替序列,前者順應熱量的變化主要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棕色森林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和黃壤、熱帶季風林-磚紅壤化紅壤和熱帶雨林-磚紅壤;後者順應幹濕的變化,主要有溫帶森林草原-灰色森林土、溫帶草原-黑鈣土和栗鈣土、荒漠草原-棕色草原土、幹旱荒漠-灰鈣土和荒漠土。在高大山脈和高原區,還具有多樣化的垂直地帶性結構。總之,作為全球最大陸地自然綜合體的亞洲,突出表現了各地理要素類型的多樣性和極端性,通過地帶性差異與非地帶性差異的兼收並蓄、錯綜復雜的交叉關系,構成其特有的地理環境結構圖式。 北美洲大陸明顯分為三大地形縱列帶:

①由壹系列山脈和山間高原、盆地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縱峙於大陸西部,山系寬廣,高度很大,地形復雜;

②久經侵蝕、中等高度、東北—西南走向的阿巴拉契亞高地列於大陸東部;

③介於上述兩帶之間,展現著起伏平緩的勞倫琴低高原和平衍坦蕩的中部平原。縱列的地形結構,對於本大陸氣候、水系以及土壤、植被等的分布具有很大影響。

溫帶大陸性氣候占優勢,廣大地區冬季寒冷,夏季暖熱,氣溫的年較差較大;年降水量適中,多以夏雨為主。但是,北美洲無論在氣溫變化的極端性或是夏雨集中和冬季幹旱的程度等方面,均遜於亞洲。北美洲擁有從寒帶到熱帶和從大陸東岸到西岸的各種氣候類型,在類型的多樣性方面與亞洲不相上下,又具有自己特點。北美洲東部不具備亞洲東部典型的季風氣候而代之以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和熱帶海洋性氣候;北美洲擁有亞洲所缺失的極地冰原氣候和西海岸溫帶海洋性氣候,但熱帶氣候類型局限,基本上缺失典型的赤道多雨氣候,熱帶幹旱、半幹旱氣候的分布也不如亞洲廣泛。從總體來看,北美洲以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大陸性幹旱與半幹旱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分布範圍最廣,合占全洲總面積壹半以上。在地形結構制約和氣候影響下,河網分布以及水系發育規模和程度方面所顯示的地域分異,也具有鮮明的特色。外流區占絕對優勢,與內流區對比懸殊,若不計冰封的格陵蘭島,分別占全洲面積的96.7%和3.3%。 外流區的大河多數發源於大陸的主要分水嶺落基山,它與東部阿巴拉契亞高地和中北部冰磧區,***同構成略呈H型的分水嶺格局,河流流向“南轅北轍”,“東西揚鑣”,各大流域系統對比明顯。其中中南部墨西哥灣流域系統是北美洲河網稠密的水文區,擁有以全洲第壹長河密西西比河為主體的龐大水系,平原廣闊,降水豐富,徑流匯聚,發育歷史較久,大部分地區未受第四紀冰川侵襲,大冰期後又接納密蘇裏河和俄亥俄河匯入,更加強了整個水系的發展。西部的育空河、 哥倫比亞河、科羅拉多河、格蘭德河(布拉沃河)等較大水系,大部分流經山間幹旱、半幹旱地區,多峽谷和激流,水系發育表現壹定的年輕性。北冰洋流域系統擁有全洲第二長河馬更些河。北美洲淡水湖面積居各洲之首,以多大湖群和屬冰川成因著稱,北部呈弧狀排列的大熊湖、大奴湖、溫尼伯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等,構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湖帶和淡水湖群。北美洲植被-土壤類型的組成是氣候類型多樣性的反映,地球上各種植被-土壤類型在本洲幾乎無不具備。從全局來看,又以針葉林-灰化土分布面積最廣,按其所占全洲面積的比率,則超過世界各洲;其次,冰原和苔原-冰沼土分布之廣也突出於世界各洲,前者僅次於南極洲,後者與亞洲相近;而熱帶類型植被-土壤,無論絕對面積或是占全洲面積的比率均較小,荒漠型植被-土壤也屬次要。植被-土壤類型的分布與氣候類型的結構格局基本壹致,體現了地帶性與非地帶性因素的交互作用。北部高緯度地區,地面起伏不大,水熱條件從北向南逐步變異,冰原、苔原-冰沼土、針葉林-灰化土依次更替,它們是北半球相應自然帶的組成部分。向南進入中緯度地區,大致以西經98°為界,東部和西部不僅各有其氣候和植被-土壤類型,而且它們的排列圖式也處於對立的局面。東部地面比較開展,大部為坦蕩平原、低緩高原或高地,氣溫和降水向南遞增,依次出現了溫帶針闊混交林-灰棕壤、溫帶落葉闊葉林-棕壤和亞熱帶常綠林-紅壤或黃壤的更替序列。西部居內陸位置,山地南北縱列,大平原適處落基山雨影地帶,降水量自東向西遞減,落基山以西廣大山間高原和盆地屬半幹旱或幹旱氣候,所以植被-土壤類型的分布排列圖式表現為東西更替、南北延伸的格局,依次是森林草原-淋溶黑土、高草原-黑鈣土、短草原-栗鈣土、半荒漠或荒漠-灰鈣土或漠鈣土。太平洋沿岸地帶,從北向南氣候類型由溫帶海洋性型經地中海型向熱帶幹旱型過渡,植被-土壤類型相應從北向南更替和南北延伸,這是地帶性結構與非地帶性結構的綜合體現。南部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地處信風帶,山脈走向與海岸平行,氣候-植被-土壤類型的分異主要導因於向風與背風之別,分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熱帶常綠林-磚紅壤、紅壤和熱帶幹濕季氣候-熱帶稀樹草原-紅褐色土。綜上所述,北美洲地理環境各組或要素均以溫帶類型為主,並突出地體現著溫帶大陸性的特點;北部、東部地帶性分異與西部、南部的非地帶性分異,形成對立統壹體,構成了北美洲獨特的地理環境結構圖式。 隨著社會發展、人口增長特別是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理環境利用、改造的範圍和深度在不斷擴大。同時,地理環境也更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活動。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總是在壹定的地域上進行的。生產力分布的性質、內容和規模,既受社會經濟規律支配,為生產方式所決定,又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面積、人口、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千差萬別,社會制度、發展水平等也各不相同,因而生產力分布這壹社會經濟現象呈現錯綜復雜的圖景。

17世紀後,歐美各國相繼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其他壹些國家的經濟形態中也萌發了資本主義因素。幾次大的科技革命帶來生產力的大發展,世界人口也迅速增長。1600年世界人口為5.45億,1700年為6.10億,1800年為 9.0億,1900年為16.25億,每100年增長率分別為11.9%、47.5%和80.6%;到1984年,世界人口已達47.63億,84年中又增長了193%。人口分布深受自然條件影響,更取決於社會經濟條件的作用。世界人口在各大洲之間的分布壹直很不平衡,絕大部分集中在亞歐大陸南半部和非洲。雖然由於人口的增長和遷移,特別是近二、三個世紀中通過對美洲和大洋洲的大規模移民,人類在地球上的居住範圍比過去廣得多了,但世界人口分布的尖銳不平衡性並未有所緩和。總的特點是北半球人口多於南半球,沿海多於內陸,平原低地多於山地高原。北半球中緯度地帶,陸地所占比重大,氣候條件較好,資源豐富,開發歷史悠久,生產力發展水平較高,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帶,北緯20°~40°和40°~60°分別約占世界總人口的50%和30%。另壹方面,世界上尚有35~40%的陸地基本無人居住,平均每平方公裏居住不到 2人的地區要占到總面積的壹大半。在各大洲中,亞、歐兩洲分別占世界總人口58.3%和16.1%,人口密度也最高;非洲占11.3%,拉丁美洲占8.3%,北美洲占5.5%,大洋洲占0.5%。 其中有四大塊人口稠密區最引人註目,即東亞、南亞、歐洲和北美洲東部,合計僅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7,卻集中了世界總人口的2/3。世界人口分布另壹個重要趨勢是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鎮,促使城市化迅速發展。1900年世界城鎮人口比重是13.6%,1984年已上升到41%,而所有城鎮居民點的總面積僅50萬平方公裏,占世界陸地總面積還不到0.4%。

世界上的人口分屬於三大種族,即蒙古利亞人種、尼格羅人種和歐羅巴人種。蒙古利亞人種又稱黃種人或亞美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西伯利亞和中亞;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也屬黃種人。尼格羅人種也稱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美洲的黑人是奴隸貿易時期從非洲販運去的黑奴的後裔;居住在澳大利亞、太平洋島嶼和亞洲東南部邊緣地帶的黑人,也稱棕色人種或馬來-波利尼西亞人種。歐羅巴人種也稱白種人或高加索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和南亞,白種人移民的後裔也成為美洲、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區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此外,各大種族之間的交流融合,形成許多混血種人。亞洲中西部和非洲東北部是三大種族的接合部,從古代起就產生壹系列過渡性人種類型;在近代,接受大批移民的美洲和大洋洲,人種混雜也很明顯,其中拉丁美洲的混血種人約占總人口壹半以上。不同地區的人種由於歷史發展、經濟生活、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又形成許多不同的民族。世界上約有2000多個民族,其中人口超過2500萬的大民族有29個,合計約占世界總人口的2/3;人口不足10萬的少數民族有1400多個,在世界總人口中的比重不到0.1%。 有些國家是單壹民族(如蒙古、朝鮮等)或兩大民族並列(如塞浦路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大多數國家是多民族(如中國、蘇聯等),也有同壹民族分布在許多國家(如阿拉伯民族)。

全世界有200多個政區單位,其中獨立的國家170個左右。按社會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分,當今世界壹般分為三種國家類型,即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它們分別隸屬於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包括西歐大部分國家,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亞洲的日本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它們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4%,占世界總人口的16.6%,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在世界經濟的地區格局中通稱為“北方”。經濟實力雄厚,合計的國民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總額的2/3強(1984),其中約4/5以上又集中在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等7個主要國家;多數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0000美元以上,其他國家也在5000美元以上。物質生產部門結構的顯著特點是工業產值遠遠高於農業產值;在工業內部結構中,制造業居絕對優勢,而制造業中又以重工業為主,礦業和輕紡工業的比重相對較低;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集約化、商品化,勞動生產率較高,畜牧業產值壹般高於種植業。在人口的職業構成上,第三產業比重已高達50~60%以上,第壹產業多不足10%,第二產業比重約在25~45%,呈現穩定或下降趨勢。這些國家中,僅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經濟的發展建立在本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基礎上,多數國家資源貧乏,或者雖有較豐富資源,但因長期開發和消費量過大,供不應求,日益依賴國外。

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區,它們占世界陸地面積的49.9%,占世界總人口的51.1%。這些國家大部分在上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南,在世界經濟的地區格局中通稱為“南方”。經濟發展水平壹般較低,合計的國民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總額的1/5左右(1984)。 除部分高收入的石油輸出國以及新興的工業化國家以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多低於1000美元,許多國家低於400美元或甚至不足200美元。資源豐富,農礦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要地位,不少國家尚未根本改變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單壹經濟局面;制造業薄弱,且以輕紡工業為主;農業技術落後,勞動生產率較低,畜牧業粗放,壹般以種植業占優勢,供出口的熱帶經濟作物所占比重很大,糧食普遍不能自給。在人口的職業構成中,第壹產業的比重壹般在35~40%以上,高者甚至超過80%,第二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很低。在對外經濟聯系方面,它們壹般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農礦原料和燃料的供應地,工業品的傾銷市場。

世界生產力分布尤其是工業生產的分布,在集中與分散的矛盾對立統壹的運動進程中向前發展。生產地域的集中,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到壹定水平的必然結果;生產地域由高度集中轉向擴散,也是以生產力的較高發展水平為基礎、以原有的生產集中地域為依托的。就世界範圍來看,工業主要分布在產業革命較早的西歐(如西德魯爾區、法國巴黎地區、英國東南部)、 北美(美國東北部)、日本(南中部太平洋沿岸)、蘇聯歐洲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些地區進壹步發展,達到高度集中階段,廠礦企業生產趨於大型化、聯合化,興起壹系列大的經濟中心和相應的現代化大城市。與此同時,世界工業分布開始了迅速向外擴展的進程,南歐、東歐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工業有了較快發展,壹些發展中國家,如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國,以及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各國,不僅采礦業得到突出發展,制造業也取得長足的進展。就各個國家內部而言,則出現了生產力不斷向後進或欠發達地區擴展的趨勢。如美國經濟向南部和西部“陽光地帶”的轉移,日本對北海道和日本海沿岸地帶的開發,法國把西部沿海地帶和中央高原列為國土整治的重點,西德以慕尼黑和斯圖加特為代表的南部經濟重心正在形成,英國北海油田開發對北部蘇格蘭地區經濟發展的推動,蘇聯通過大力開發東部地區而出現的生產力東移,印度南部重工業區的興起,巴西北部亞馬孫河流域的開發,等等。再者,綜觀太平洋周圍的國家和地區,從美國太平洋沿岸各州經濟的迅速發展、日本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和蘇聯生產力的東移,到中國的改革浪潮和對外開放所顯示的巨大威力,東南亞壹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的高速增長,連同資源豐富、潛力較大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墨西哥等拉丁美洲發展中國家,這壹切預示著環太平洋地區經濟的迅速崛起和世界生產力分布格局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