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右玉有哪些旅遊景點?

右玉有哪些旅遊景點?

從京大同進入右玉縣,先遊覽小南山森林公園,再到縣城西南的鐘靈湖旅遊區,再到姚佳佳山松濤園、倉頭河生態走廊、新保良萬畝林海、沙湖口古文化旅遊區,再從沙湖口進入內蒙古草原。

南山森林公園

位於縣城南部,有“長壽勝南山”之意,占地40萬畝,針闊花雜,喬灌草雜,景區長20公裏。園內有亭、臺、壇、閣、花、灌、路、園,其中公仆亭、知春亭占地38畝,蓄水量65438。

賈加瑤松山桃園

景區位於縣城北部,虎山線以東,以松柏為主,四季常青。樟子松變種。蒙古櫟、油松、落葉松在山風中,松濤陣陣。革命烈士紀念塔矗立期間,每逢清明節、七壹等節日,縣城中小學校要組織師生前來緬懷英烈。

大南山

又名賀蘭山,當地人稱之為大南山,位於縣城西北,距縣城6公裏。大南山巍峨壯麗,最高海拔1.592米。山坡上各種樹木交相輝映,碧波滾滾,壹望無際。山頂上的明代陵墓和古跡向遊客們講述了壹個千古之謎。古碑記載了北魏孝文帝進入平城祭祖的事實。根據歷史記載,

倉頭河生態走廊

沿著虎山線往北走,有壹條狹長的“林草茫茫,流水潺潺”的狹長地帶,就是蒼頭河生態走廊。景區屬高原濕地、自然水系、河岸草地、喬灌帶、緩坡農田,形成了獨特的黃土高原北部田園景觀,景區內有雞、兔、鷓鴣、麅子、羚羊等。

新寶梁萬畝臨海景區

位於縣城北部,虎山線壹側,總面積14971畝,景區內有壹座觀光六角鐵亭,周邊全部硬化、綠化、美化,景區內道路也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景區內四季有花,三季有花,夏天四面林海,微風習習,隨處可見。

鐘靈湖景區

景區位於縣城西南部,主要位於鐘靈湖庫區,已建成庫區集旅遊休閑為壹體的旅遊景區。景區內種植北京楊1.6萬株,油松1.1.000株,樟子松3000株,垂柳21.6萬株,杏樹1.5萬株。景區內山、水、林、亭、路相互映襯,湖水蕩漾。當妳乘坐遊艇時,妳可以看到美麗的湖光山色。湖中物產豐富,遊客可自行垂釣,品嘗新鮮海鮮,成為遊魚周邊遊的首選之地。

著名景點殺虎口,領略溪口文化。

沙湖口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晉蒙兩省(區)交界處,北臨古長城,西臨蒼頭河。作為壹代雄關,遠近聞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沙湖口地勢險要,東西兩山之間形成3300米長的狹窄走廊,是天然的門戶。清朝《朔平賦誌》說:“殺虎口為直北之要,三關控五原,自古稱為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殺虎口也是歷史上壹張重要的稅收牌。作為中原與蒙古、新疆、俄羅斯貿易的必經之路,清朝鼎盛時期,關稅日益“爭錢”。清末仍有654.38+0.32萬關稅。明清時期,殺虎口也成為晉商的發源地和主要通道。這裏是曾經紅極壹時的“大聖魁”事務所的發源地。另外,《西行》中的西口是殺虎口。所謂“東有張家口,西有殺虎口”。沙湖口作為古代軍事要塞和邊貿重鎮,享有盛譽,歷史文化遺跡豐富。這裏有雄偉的古長城、保存完好的殺虎堡、眾多的烽火臺、荒涼古樸的古戰場、省內罕見的古道坡、精美絕倫的古樂樓等。,猶如璀璨的珍珠鑲嵌在打虎口地。這是名副其實的“西出口”。《走西口》既承載了晉商商幫的光榮與夢想、成長與艱辛,也書寫了山西溪口移民謀生的血淚。殺虎口是明清山西歷史的縮影,是對中國近代金融貿易興衰的實證研究。

殺虎關古稱神河口,唐代稱白狼關,宋代稱牙狼關。明朝為了抵禦蒙瓦的南侵,多次從這個口岸出兵作戰,因此得名“殺湖口”。自明代隆慶五年蒙漢“互市”以來,胡寶、生生堡、新平堡(天鎮)等地的馬市重新開放。1925年,馮玉祥率領的國軍進入“殺湖口”。那壹年,馮玉祥任命十三太保之壹的韓多鳳為統帥,去殺胡關。為了緩和民族矛盾,促進中原與長城的貿易,朝鮮沿襲了清朝以來的通用名稱,正式更名為“殺虎關”。

沙湖口兩邊山相對,地勢十分險峻。東邊的唐子山,西邊的大寶山,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谷,自古以來就是南北走向的重要通道,大同到呼和浩特的公路至今仍從這裏經過。

山口關城建於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萬歷二年(公元1574)用土砌成,周長1公裏,高11.7米..明朝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在沙湖口堡外又修建了壹座1的新城堡,命名為平吉堡。它的長、寬、高、厚與舊堡相同,兩座城堡由墻自東向西連接,使它們相互倚靠,相互幫助。

明朝殺虎口和右玉城的重要性,從代宗封地水神就可見壹斑。代宗朱祁鈺被蒙古瓦拉俘虜後繼位。為了祈求英宗平安歸來,他許願如果打敗瓦拉,英宗就會回來,願意把“水陸神槍”送給朔平府右玉縣。後來於謙組織的京都保衛戰勝利,英宗被釋放。代宗於是派大臣將“水陸神貞”頒給遊虞,以謝神靈。“水陸神”是宮中存放的120件稀世珍寶和珍貴畫作。據說這些畫大多是唐代貞觀年間吳道子和顏所作。現在,山西省博物館收藏了壹些剩余的珍寶。

作為軍事要塞,沙湖口和右玉城自古以來戰亂不斷,尤其是明朝至嘉靖年間,多次被蒙古軍隊攻占。但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的壹場戰爭中,守軍孤軍奮戰,堅守右玉城八個月,這在中國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

這場戰爭是由“桃松村事件”引起的。桃松村是艾欣的妃子,安山汗的兒子。她和艾欣部裏的壹個領導鬼混。被發現後,她急忙投奔明朝。當時大同巡撫楊順派她進京賞罰。艾欣率部攻打殺虎口,然後包圍了右玉城。當楊順看到情況不妙時,他後悔收留了桃松村。他向朝廷撒謊,蒙古艾欣部願意用安百裏起義失敗後跑過來的漢人交換桃松村。皇帝同意讓出桃松村,但艾欣不僅沒有撤軍,還加強了兵力。在進攻右玉城的同時,他還向大同和傅玄的長城發起了進攻。

在蒙古士兵的輪番猛攻下,右玉城軍民浴血奮戰。右玉司令在戰鬥中陣亡後,壹位姓尚明彪的武將在家休養,自告奮勇擔任右玉保衛戰的指揮官。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他不僅打退了敵人的進攻,還多次抓住有利戰機潛入敵營。9月至次年4月,右玉城雖未被攻克,但城內軍民幾乎糧盡糧絕,能充饑的牛馬也被吃光。

當情況非常危急時,明朝朝廷派兵部尚書柏楊率軍解決右玉之圍。蒙古兵見右玉城實在難以攻陷,明朝援軍即將到來,便自動解除了對右玉城的圍困,從殺虎口撤回長城。

經過這場戰爭,殺虎口和右玉城,殺虎口周圍的長城得到了加固和修復。並增加了駐軍人數,大大提高了殺虎的防禦能力。

歷史上“下西洋”的故事就發生在虎口。

清初,農民起義的長期鎮壓和反清戰爭,使北方長城以內的生產受到極大破壞,田地荒蕪,房屋破舊,人民流亡。山西、陜西、甘肅和河北部分省份的大批破產農民和被打敗的農民起義軍,或“有男有女”或孤身壹人,千人壹組,背井離鄉,未經許可,冒險翻越長城,“走西口”(指山西省打虎。後來潘指出長城西部口岸到內蒙西部各地)歸化,“覓食求生存”。當時的難民從土默特向西,或向蒙古人租地耕種種子,或進入大漠私耕,形成了“西渡”的遷徙群體。此外,清朝對蒙古采取綏靖政策。推行喇嘛教,發展寺廟,吸引大量山西、陜西、河北的工匠和破產農民;明朝末年,突莫特首領,小順義王,遭受了力丹汗的軍事災難,破例不分民族增補丁口、蘇木(助理)以彌補三十蘇木(丁口為1蘇木的150戶)的空缺,山地、陜西的流民陸續前來加入蒙古民族;隨著清朝對蒙古封禁政策的放松,以及多年來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農民的不斷流入,“走西口”的人逐漸從土默特到阿拉善、額濟納等地耕種放牧,壹直延續到解放前。解放後,“西進”的痛苦歷史結束。

央視2009年開播劇《走西口》和電視劇《殺虎口》,都是根據殺虎口的真實史實改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