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鄂溫克族的習性和資料

鄂溫克族的習性和資料

鄂溫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訥河縣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裏的人們”。人口30505人(2000年)。鄂溫克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鄂溫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農民則廣泛使用漢文。鄂溫克族的口頭創作有神話、故事、歌謠、謎語等,還善於用樺樹皮刻剪成各種工藝品。大部分鄂溫克人以放牧為生,其余從事農耕。馴鹿曾是鄂溫克人唯壹的交通工具,被譽為“森林之舟”。鄂溫克族信奉薩滿教和喇嘛教。主要節日有祭敖包、陰歷年和米闊勒節。

編輯本段民族習俗

婚喪嫁娶

鄂溫克族的婚姻為壹夫壹妻制,尚保有氏族外婚及姑舅表婚的特點,婚姻只能在不同氏族之間進行,同壹氏族內禁止通婚。他們也與蒙古、鄂倫春、達斡爾等族通婚。在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人中尚保有“逃婚”習俗,互戀的青年男女決定結婚日期後,女方乘黑夜逃至男方所搭的“撮羅子”裏,由候在此處的老婦把姑娘八根小辮改梳成兩根,即成為合法的婚姻。人死後,以前曾行天葬(即風葬),後因受鄰近兄弟民族的影響,多改土葬。

樺皮文化

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樺皮占有壹定的位置,可稱之為“樺皮文化”。其打獵、捕魚、擠奶用的制品很多都是用樺皮制作的。餐具、釀酒具、容器、住房“撮羅子”、籬笆、皮般。甚至人死後裹屍都用樺皮制作。除此外,鄂溫克族許多服飾也是用樺皮做的。象樺樹皮帽、樺樹皮鞋等十分廣泛。各種樺樹皮制品,尤其是樺樹皮容器,除了輕便實用外,還配有花紋圖案裝飾。壹般婦女從七八歲開始學習世代相傳的雕刻、壓印、繪畫、拼貼等手藝,逐步產生了鉆研技藝的熱情,對器皿用具進行美術創作。圖樣多源於生產、生活之中,有花草、樹木、山峰、蟲魚、石崖等模仿自然構圖,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鄂溫克族人不但勤勞、勇敢、純樸、爽快,而且具有誠實的美德。在鄂溫克族獵人和牧人中,不知道什麽叫偷竊。獵人和牧民在森林和草原上設有倉庫,存食品、衣物、工具等,從不上鎖,如果有人途中斷糧、缺衣,可以到任何二個倉庫去取。 鄂溫克族講究禮節,非常好客。年輕人見到長輩,要施禮問安和敬煙。最通常的禮節是屈膝、側身、拱手作揖。家中來了客人被認為是喜事,牧區對客人敬以奶茶,獵區則以鹿或犴的胸口肉以及馴鹿奶待客。 鄂溫克族好客並講究禮節,到鄂溫克族家裏做客,主人把皮墊擺在哪裏,客人就在哪裏落座,不得隨意挪移皮墊。客人落座後,女主人隨即端上奶茶,然後煮獸肉,肉煮好後,女主人拿出獵刀切壹小塊肉投入火堆裏,然後再給客人們吃。如果來者是貴客,通常還要獻上馴鹿的奶。鄂溫克族待客必須有酒,除飲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釀野果酒。敬酒時主人要高舉酒杯先往火中傾註點滴,自己先呷壹口再請客人喝。鄂溫克族認為:外出的人誰也不會背著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別人,自己出門後也不會有人照顧。

敬火之俗

鄂溫克族人敬火如神,在喝酒、吃肉前,先要向火裏扔壹塊肉、灑上壹杯酒,然後才能進食。舉行結婚儀式時,新婚夫婦要敬火神。鄂溫克族人對火還有許多禁忌,比如不許用帶尖的鐵器捅火,不許用水潑火,不許向火裏扔臟東西,不許女人從火上跨過,不能用腳踩火等等。 鄂溫克獵民的婚姻壹般包括求親、訂婚、結婚幾個階段。臨近婚期,男方家不管離女方家多遠,都要遷到女方家附近。結婚之日,新郎在父母親友的陪同下,帶上送給女方的1 0 只馴鹿到女方家去,女方也以同樣的隊伍到路上來迎接。雙方相遇後,新郎新娘擁抱接吻,並互贈禮物。然後大家進撮羅子喝喜酒,直到晚上酒宴結束,舉行婚禮。有趣的是,他們的婚禮不是在室內,而是在野外舉行。屆時,他們在清理過的河灘谷地上燃起壹堆被稱為“歡樂之火”的篝火,然後人們把新郎新娘從撮羅子裏簇擁到篝火邊,並以火為中心圍成壹個半圓圈,由壹位主持婚禮的長者宣布婚禮開始。主婚人用樺皮杯斟滿兩杯酒,交由新郎新娘潑在火裏,表示對火神的尊敬,接著再向雙方父母敬酒。然後新郎新娘互相擁抱接吻,手挽手和所有參加婚禮的人拉成壹圓圈,載歌載舞,歡度良宵。這種歌舞鄂溫克人稱之為“歡樂之火”舞。它舞姿雄健有力,時而振臂扭腰,時而盡情歡跳。壹人領唱,眾人齊和。歌伴舞,舞隨歌,時快時慢,高低錯落。大家在歌舞中縱情歡樂。

節慶活動

鄂溫克族節日主要有祭敖包、陰歷年和“米闊勒”節等。祭敖包時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每次敖包會上還要舉行賽馬、摔跤等活動。“米闊勒”節是生產節日,每年夏歷五月二十二日舉行,這壹天要給馬烙印、剪鬃、去勢、除壞牙,給羊剪耳記號等,並舉行宴會。 除春節等節日與鄰近其他民族的節日壹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歷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米調魯節”。“米調魯”是歡慶豐 民族舞蹈

收之意。節日期間,人們要身著盛裝,男人們要進行剪馬鬃、馬尾活動,屆時牧民家家都要備下豐盛的酒肉,宴請親朋好友。 米闊魯節是呼倫貝爾草原莫爾格勒河流域鄂溫克牧民的豐收節。每年的5 月中下旬,忙完接羔保畜的鄂溫克人喜氣洋洋地聚集到壹起,慶祝壹年壹度的豐收節日。 米闊魯節要進行壹系列生產活動,主要是給馬烙印、除壞牙、剪耳記、剪鬃毛及給羔羊割勢等。首先從“尼莫爾”(即放牧小集團)的壹頭開始,先從馬群裏套出二歲子馬,放倒,人們有的用剪子剪鬃、割尾梢,有人用刀子割耳為記號。這時馬的主人把自家的畜印燒紅,在馬的左跨上烙印。割下的鬃毛由畜主收起,剪下的耳塊由畜主點數保存。在羊圈裏,母羊都放出去吃草了,只剩下滿圈的小羊羔,牧人們把公羊羔割勢(閹割寨丸),把母羊羔耳朵剪下自家樣式的豁口(每家的羊豁口不相同,以示區別)。 米闊魯節上,老人們也贈給自己的親人(如外甥、侄兒、女兒等)母羊羔之類,祝福晚輩們擁有更多的羊群。最後,各家膠次舉行宴會。宴會開始時壹般是按照鄂溫克人先茶後酒習慣進行。敬酒日寸,從首席輪始,即由男女主人捧著壹個木盤,盤裏放兩個酒杯,依次敬讓。敬酒輪壹周時,主人拿出壹條“哈達”,向割勢人致謝,同日寸鄭重的向大家說明新的壹年幼畜繁殖數。大家向主人道喜,祝他牲畜旺盛,烙印割勢的數字與歲俱增。

編輯本段文化藝術

民間文學

民族大家庭

鄂溫克族的民間文學十分豐富,有歷史傳說、神話、故事、諺語、謎語等,生動感人。雖產生於不同時代,但都反映了現實的生活。例如:“人類來源的傳說”對他們的遷徙歷史、古代生活和自然景象都作了樸素的描繪和解釋。當代文學的著名作家有烏熱爾圖,他的代表作有《壹個獵人的懇求》等。他們能歌善舞,民歌優美動聽,風格獨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詞。特別是牧歌和獵歌,表現了鄂溫克族勇敢而質樸的性格。每逢年節或舉行婚禮時,多由婦女跳鄂溫克舞蹈。“努給勒”舞步獨特,剛健有力,節奏性強,以“跟靠步”和“跺步”為其舞蹈特點。獵區的舞會多在晚間圍繞篝火舉行,主要跳“跳虎”和“獵人舞”等舞蹈。;“努給勒”舞步獨特,剛健有力,節奏性強。“紮恩達勒格”是鄂溫克族山歌和小調類歌曲的總稱。鄂溫克族居民從青少年時即開展射擊、跳高、跳遠、撐桿跳、滑雪等運動。造型藝術有刺繡、雕刻、繪畫等,喜在器皿上飾以多種花紋圖案,並善於用樺皮作原料制成禽獸形狀的兒童玩具。

天文歷法

各地區的鄂溫克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民間對於時間、距離、度量衡、方向、預測年成、氣候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壹套方法。? 鄂溫克人主要靠太陽和星星來計時。白天按“天剛亮”、“太陽出來”、“太陽到西南”、“太陽要落了”等來計時。冬天夜裏主要觀測星星而將夜分成三段時間:“三星出來”、“三星偏西”、“三星要落”。狩獵地區的鄂溫克人,把太陽正南時叫“找麅子的時間”,太陽剛出時叫“打犴鹿的時間”,太陽偏西南叫“吃飯的時間”。? 鄂溫克主要是以星位和太陽的位置為準判定方向,如北鬥七星出自東北方向,三星出自東南方向,曉星(超魯朋)在早晨放亮前出自東南方;還有天河是東北—西南的壹條寬線,四季方位不變。日、月是從東方出來,獵區把“日出的方向”稱東,“日落的方向”稱西,“中年太陽的方向”稱南,“太陽到不了的方向”稱北。? 傳統觀測天氣的方法,主要依據方向、節氣及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從東南方向下雨,壹定是大雨;從西北刮風時,不會下雨。從西北開始下雪。太陽和月亮的周圍出現光圈,是變天的預兆,將會刮風、下雪或下雨。壹定下得多。夏季白蝶多,冬季多雪。夏季小鼠洞多,冬季少雪。清明這天刮風,春天必有大風。清明下雪,春季要降大雪。? 預測年景好壞,是在陰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天亮之前看南鬥星和月亮的位置。月亮在南鬥星的左上邊,認為來年要澇;月亮在南鬥星的右上邊,來年要旱;月亮在南鬥星的中間或下邊時,壹定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成。? 此外,鄂溫克人在長期的狩獵實踐中,積累了豐富多樣的狩獵技術和經驗。除了用獵槍獵外,還采用圍獵、陷阱、槍紮、箭射、犬捉、夾子、網套、藥毒、藥炸等各種捕獵方法。而狩獵知識和經驗的傳授,早在鄂溫克人的孩童時代就已開始,孩子從小就隨大人出獵,12歲便可試槍,隨父兄狩獵,先學打灰鼠,再學打大獸。到十六七歲時便可單獨狩獵了,到青年時多數已成為優秀獵手。鄂溫克獵民發明制作了滑雪板作交通工具,並用來追趕各種野獸。他們還發明制作舟船。最初他們用五米多長的粗大原木刳木為舟,可乘1—2人。後來,他們利用樺樹皮制造樺皮船,可乘3個人。

歌舞

鄂溫克族不僅善於歌唱,也非常愛好舞蹈。他們喜歡跳舞步簡單、生動活潑的集體舞,大多數通過婦女舞蹈來表現鄂溫克族的生產和生活。主要有“阿罕拜”、 鄂溫克歌舞

“愛達哈喜楞舞”、“哲輝冷舞”。鄂溫克族人崇尚天鵝,以天鵝為圖騰。天鵝舞是鄂溫克族的民間舞蹈,鄂溫克語叫作“斡日切”。婦女們閑暇時喜歡模仿天鵝的各種姿態,自娛而舞,逐漸演變成壹種固定的舞蹈--天鵝舞。? 鄂溫克族人長幼之間恪守嚴格的禮節,長輩和老年人享有很高的威望。鄂溫克族人既有不畏強暴的民族性格,又有大公無私、濟貧助危的傳統道德觀念。

信仰與標誌

鄂溫克族被譽為“森林之舟”,信奉薩滿教和喇嘛教,鹿善於奔跑而且柔順、和美具有神力,古代人對它產生崇拜之情,史書中對它有記載。蒙古薩滿認為鹿能顯靈,可以驅魔鎮邪。鄂溫克族百姓以森林、大山、火、水作為民族的標誌,象征著生機、活力和興旺。 鮮卑人的墓葬中,常有馬、牛、羊為殉牲,唯不見有鹿為殉牲。聯系到後來在黑龍江沿岸、在大興安嶺山脈中發現的巖畫馴鹿圖,聯系到明清時期大興安嶺的鄂 馴鹿

倫春、鄂溫克人被稱為“使鹿部”,史學家們認定:鮮卑郭洛是馴鹿。 北方的這座大山因棲息馴鹿即鮮卑郭洛而得名大鮮卑山;北方這個古老的民族馴鹿標誌因居住在大鮮卑山而又自稱為鮮卑人。以祥瑞而名獸,以瑞獸而名山、名腰帶,又以山名族,轉了好大壹個彎子。北方,則有鹿作為民族的標誌。 另外,在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人,每個氏族對自己的標誌都非常尊敬,絕對禁止殺害或損害的行為。 日常食俗 在純畜牧業生產區的鄂溫克族以乳、肉、面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離開牛奶,不僅以鮮奶為飲料,也常把鮮奶加工成酸奶和幹奶制品。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黃油、奶渣、奶幹和奶皮子。最為常見的吃法是將提取的奶油塗在面包或點心上食用。主食以面為需,除烤面包外,還常食用面條、烙餅、油炸餜子等,食用時,拌上或抹上鮮奶或黃油。有時也食用大米、稷子米和小米,但都用來做成肉粥,很少吃幹飯;肉類以牛羊肉為主。過去每戶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來只羊和兩頭牛。冬季到來之前是鄂溫克族大量宰殺牲畜儲存肉類的季節。宰殺後的牛羊肉凍或曬幹儲存,食肉的方法常有;手把肉、灌血腸、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居住在北部興安嶺原始森林裏的鄂溫克族,完全以肉類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達犴肉、鹿肉、熊肉、野豬肉、麅子肉、灰鼠肉和飛龍、野雞、烏雞、魚類等,食用方法也與牧區略有不同,其中罕達犴、鹿、麅子的肝、腎壹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則要煮食。熟食的方法有兩種,壹是吃鮮肉,但不把肉煮爛,用獵刀削吃,講究有“嚼頭”,也有的將鮮肉切片串在木棍上,火烤熟後蘸鹽食用;另壹種方法是將肉煮到七八成熟曬幹,食用時再用火烤或切成塊熬粥(也可直接食用)。魚類多用來清燉,清燉魚時只加野蔥和鹽,講究原湯原味。很少食用蔬菜,僅僅采集壹些野蔥,做成鹹菜,作為小菜佐餐。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鄂溫克族的主食漸被面食如:面條、烙餅、饅頭等所代替。 生活在嫩江流域和山區的鄂溫克族早已開始農耕並兼事狩獵、采集等多種生產方式的經濟活動,他們的主食以農產品為主,畜牧和狩獵的收獲多做為副食,主、副食已有明顯的區別,日常喜食熊油,獵到熊之後,無論冬夏,都要熬油,壹般壹只黑熊可熬出上百斤熊油。並開始廣種蔬菜,主要食用菜有白菜、蘿蔔、豆角、黃花等。 鄂溫克族都以奶茶為飲料,制作的方法是在燒開茶水後,先濾去茶葉(壹般都用磚茶)然後放入少量的炒稷子米和鹽,適量地對入鮮奶,燒開後即成奶茶。飲用時根據個人的口味再加黃油、奶渣。此外,還飲用面茶、肉茶,面茶即將炒稷子米搗成面經油鍋炒後加入奶茶;肉茶即把熟肉切成碎塊加入奶茶。林區的鄂溫克族還飲用當地特有的馴鹿奶,馴鹿奶呈灰白色,濃度大,味香甜,也可用來制作奶茶。 鄂溫克族傳統炊餐用具別具特色,有用罕達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胃)盛水煮肉、罕達犴筋縫制的鹿皮盛糧口袋,樺木、皮制的各種碗、碟等。如今瓷、鋁、鐵、塑料制品已廣為使用。 2003年8月10日,中國最後壹個狩獵部落——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的獵民開始搬遷,11戶37名獵民作為獵鄉首批生態移民牽著馴鹿走出大山,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這是準備搬出大山的內蒙古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 節慶、禮儀食俗 除春節等節日與臨近其他民族的節日壹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 《鄂溫克族風采》 陳玉先

農歷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的“米調魯節”。米調魯是歡慶豐收之意。節日期間,人們都要身著盛裝,男人們要進行剪馬鬃、馬尾活動,屆時牧民們家家都要備下豐盛的酒肉,宴請親朋好友。鄂溫克族好客並講究禮節,到鄂溫克族家裏做客,主人把皮墊擺在哪裏,客人就在那裏落座,不得隨意挪移皮墊。客人落座後,女主人隨即端上奶茶,然後煮獸肉,肉煮好後,女主人拿出獵刀切壹小塊肉投入火堆裏,然後再給客人們吃。如果來者是貴客,通常還要獻上馴鹿的奶。鄂溫克族待客必須有酒,除飲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釀野果酒。敬酒時主人要高舉酒杯先往火中傾註點滴,自己先呷壹口再請客人喝。鄂溫克族認為:外出的人誰也不會背著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別人,自己出門後也不會有人照顧。

編輯本段鄂溫克族自治旗

概況 鄂溫克族自治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大草原南端,濱洲鐵路海拉爾站南側,東街大興安嶺脊梁為界。地理坐標東經118°48′02″——121°09′25″,北緯47°32′50″——49°15′37″。東與牙克石市接壤,南同紮蘭屯市、興安盟的科右前旗交界,西和新巴爾虎左旗為鄰,北鄰海拉爾區、陳巴爾虎旗。旗域如下垂的楓葉狀,北緣自海拉爾市斷橋距南端的伊和高古達山178.75公裏,東部界山伊和布德爾距西部輝河流向北灣處173.25公裏。全旗土地總面積為19111平方公裏。自治旗地處大興安嶺山地西北坡,處於大興安嶺山地向呼倫貝爾平原的過渡地段,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平均海拔高度800——1000米。最高點是東南部山地的伊和高古達山,海拔1706.6米,最低處在伊敏河谷地,海拔602米.自治旗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溫和短促,降水較集中。年平均氣溫在零下2.4—2.2℃之間,年平均降水量為350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平均在100-120天左右。 行政規劃和人口 鄂溫克族自治旗是鄂溫克族實行區域自治的縣級自治地方。全旗轄巴彥托海、伊敏河、紅花爾基3個鎮,輝、伊敏、 巴彥嵯崗、錫尼河東、錫尼河西5個蘇木,大雁礦區和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巴彥托海鎮是旗黨政機關駐地,也是全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歷史沿革 鄂溫克族自治旗歷史悠久。1958年4月11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向國務院提出“撤消內蒙古自治區索倫旗,成立鄂溫克族自治旗”的報告。5月29日,經國務院全體會議第77次會議決定,撤消索倫旗,在原索倫旗的行政區域成立了鄂溫克族自治旗。 地質地貌 自治旗可分為三個地貌區,即:大興安嶺中山—低山地貌組合、低山—丘陵地貌組合、殘丘—高平原地貌組合。自治旗河流屬額爾古納河水域,海拉爾河水系。旗境內有263條河流,其中河流長度在20公裏以上的31條,河流總長度為5397.97公裏,河道水面面積約108.8平方公裏。自治旗植被的地帶性分布與氣候熱量的空間變異相適應,從大興安嶺頂到西部高平原依次有:森林、森林草原、草原。 自然資源 自治旗土地面積19111平方公裏。全旗擁有草原128.9萬公頃,占全旗總面積的68.9%;林區面積112公頃,占全旗土地面積的58.9%;全旗降水總量為65.613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為10.716億立方米。境內較大的河流有伊敏河、輝河、錫尼河。全旗已探明的煤儲量為103.12億噸以上。野生植物種類繁多,旗內植物有72科284屬621種。珍稀植物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樟子松、興安柳。還有草原白蘑、花臉蘑、紫蘑、靈芝等菌類植物。旗境內棲息的野獸種類據不完全統計有4個目、14科49種。其中有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12種。鳥類資源比較豐富,據記載伊敏河流域鳥類有16個目、34個科140種。 旅遊資源 自治旗草原東南部,距旗所在地150公裏處,有與舉世聞名的法國維希礦泉相媲美的維納河礦泉,是觀光旅遊療養勝地。當前,自治旗旅遊業發展的重點放在巴彥胡碩旅遊區、紅花爾基森林公園、輝河濕地保護區、五泉山旅遊區、維納河療養院渡假區和旅遊產品的開發上。巴彥胡碩旅遊區和紅花爾基森林公園已被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審部門初審評定為2A級和A級。輝河濕地保護區已批準為省(區)級重點自然保護區。

 鄂溫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裏的人們"。大部分鄂溫克人以放牧為生,其余從事農耕。 純畜牧業生產區的鄂溫克族以乳、肉、面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離開牛奶,不僅以鮮奶為飲料,也常把鮮奶加工成酸奶和幹奶制品。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黃油、奶渣、奶幹和奶皮子。最常見的吃法是將提取的奶油塗在面包或點心上食用。鄂溫克人還喜歡吃鹿油抹面餅。 肉類以牛羊肉為主。過去每戶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來只羊和兩頭牛。冬季到來之前是鄂溫克族大量宰殺牲畜儲存肉類的季節。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腸、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居住在中國北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裏的鄂溫克族,完全以肉類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達犴肉、鹿肉、熊肉、野豬肉、麅子肉、灰鼠肉和飛龍、野雞、烏雞、魚類等,食用方法也與牧區略有不同,其中罕達犴、鹿、麅子的肝、腎壹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則要煮食。 魚類多用來清燉,清燉魚時只加野蔥和鹽,講究原湯原味。 鄂溫克族很少食用蔬菜,僅僅采集壹些野蔥,做成鹹菜,作為小菜佐餐。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主食漸被面食如:面條、烙餅、饅頭等所代替。  鄂溫克族都以奶茶為飲料,飲用時根據個人的口味再加黃油、奶渣。此外,還飲用面茶、肉茶。林區的鄂溫克族還飲用當地特有的馴鹿奶。 吃飯時,全家人圍繞火堆席地而坐,在三角架上吊著鐵鍋,將捕獲的駝鹿或其它獵物切成肉塊,放入沸滾的鍋裏涮著吃。涮出的獸肉多掛著縷縷血絲,半生半熟。人們認為這樣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容易吸收。 剩余的大量獸肉,鄂溫克人晾曬成肉幹和肉條,貯存起來慢慢吃,外出狩獵時,把它裝在鹿包兜裏當幹糧。 鄂溫克族傳統炊餐用具別具特色,有用罕達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盛水煮肉、罕達犴筋縫制的鹿皮盛糧口袋,樺木、皮制的各種碗、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