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徽州的民俗風情

徽州的民俗風情

徽州方言又稱徽語, 是《中國語言地圖集》中新劃分出的壹種漢語方言,也有學者傾向於將徽語劃歸到吳語裏去。徽州方言是廣義上的吳語,可屬吳語徽嚴片。

它是分布於新安江流域的安徽省南部的舊徽州府(包括今黃山市的屯溪區、休寧縣、黟縣、祁門縣、歙縣、徽州區、黃山區(僅限南部湯口鎮、譚家橋鎮)和績溪縣、以及婺源縣),浙江省西北部的舊嚴州府(包括今淳安、遂安、建德,但不包括乾潭鎮、欽堂鄉、大慈巖鎮吳語區)和江西省北部的舊饒州府(德興縣、浮梁縣)等地的方言。徽語是通行於徽州歙縣、績溪、旌德、屯溪、休寧、黟縣、祁門、寧國(限於南部洪門鄉等地)、東至(限於東南郎木塔壹帶)、石臺(限於占大區)等市縣的話。

徽語分類

績歙片徽語(歙縣話、績溪話等)

旌占片徽語(旌德西鄉話、占大話等)

休黟片徽語(屯溪話、休寧話、黟縣話等)

祁婺片徽語(祁門話、婺源話等;以及含浮梁、德興)

嚴州片徽語(浙江省內原嚴州府轄地之徽語,含建德話、淳安話、遂安話等)

徽語特點

徽語保留了古漢語的許多語法規則和發音。其特點是輕柔舒緩、抑揚頓挫。自古以來,由於徽州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各個區縣的人交流有限,發音無法統壹。皖南徽語的發音可謂千差萬別。即使是在壹個縣內,人們往往都無法用各自的徽語正常溝通。

徽州方言跟吳語方言有壹些聯系,而徽州區域內各縣的方言又互有差異。明嘉靖《徽州府誌》載:“六邑之語不能相通,非若吳人,其方言大抵相類也。”徽州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這是造成“隔山”土話的壹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加上徽州處於皖、浙、贛三省邊境,各種方言土語易於滲透,尤其是徽商往來的頻繁,給徽州方言的形成帶來了復雜的影響。但畢竟徽州方言是單壹體系的方言整體,無論語音、詞匯、語法諸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和***同的特點。語音上,大多數具有尖音;鼻音聲母g,跟k、x為伍,同是標準的舌根音;沒有“日[z]”母而有“[n]”母;n化韻嚴重,如休寧話“貓”讀成“民”;祁門話“貓”讀成“棉”;黟縣話“貓”讀成“命”,這種帶n尾的詞,在性質功能方面類似普通話的兒化詞,所不同的是非卷舌音;徽州方言有入聲,除休寧話外,不分陰入和陽入,入聲近似吳語的喉塞聲,但又不是真喉塞聲。徽州方言有不少獨特的方言詞,但各縣有異,來源不壹。壹些詞語至今仍沿用古義,如“先”即“先生”義;“種種”為“短而亂的胡須”;“造化”為“幸運”之義等。徽州方言有某些獨特的具有語法作用的語素,其中表示復數的有“人”、“大家”。有的具有結構上的組合作用,表示某方面的人,如“仂”。有的表示領屬關系,如“個”。有些獨特的介(動)詞,義項多,但在句中不模糊。如“帝”有“到”、“在”、“被”、“把”等義,在句中如何用壹目了然。表示動作重復,除了在謂語前面加副詞“再”作狀語,有時還在句尾附加“添”來表示,如:“再吃壹碗添”。

歷史上的徽州轄屬六縣,徽州方言實際上是指歙縣話、績溪話、休寧話、黟縣話、祁門話、婺源話。至於解放後曾劃歸徽州地區的旌德縣、太平縣、石臺縣,其語多屬下江官話,壹般也不列入徽州方言。由於歷史上歙縣長期為州治、郡治,統轄休寧、績溪等地,所謂徽州方言當以歙縣話為代表。可是抗日戰爭時期,沿海及外地人紛紛遷入屯溪,於是屯溪人口激增,曾有“小上海”之稱。解放後屯溪又長期為地區所在地,壹定程度上屯溪話亦可是徽州方言的代表。 儺戲(拼音:nuó xì),也稱為儺舞,是我國長江流域流行的壹種傳統舞蹈,舞者戴著各種質樸而誇張的面具,帶有鮮明的巫術色彩,最早是壹種祈福和禱告的儀式。在《論語》、《古今事類全書》和《後漢書禮儀誌》等書籍中均有記載。2006年5月20日,儺舞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徽州是儺文化非常豐富的地區之壹,漢代就開始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稱,尤以婺源儺舞、祁門儺舞最為著名。

婺源儺舞俗稱“鬼舞”或“舞鬼”,歷史悠久,節目眾多,風格獨特,是中國古代舞蹈藝術史研究的活化石,深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所註目。儺舞在婺源段莘鄉慶源村、秋口鄉長徑村和李坑村壹帶頗為盛行。

儺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種,壹般為木雕,臉譜生動,忠奸賢愚、喜怒哀樂都是表現的主題。儺舞的傳統節目有《開天辟地》、《劉海戲金蟾》、《雙猴捉虱》、《後羿射日》、《張飛祭槍》、《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數十個,舞蹈動作粗獷而樸實。婺源儺舞節目有壹百多個、儺面兩百多個。現存秋口鎮長徑村驅儺神班有演員19人,面具三十余個,其中有4個原始木雕面具,可演節目24個。表演非常古樸、粗獷、誇張、簡練。如《開天辟地》,舞者頭掛盤古氏面具,手持大斧,四面砍劈,表現出開創乾坤的盤古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英雄氣概。《判官醉灑》表現判官與小鬼嬉耍鬥酒的酩酊醉態,人物性格鮮明,饒有生活情趣。《舞花》則是壹組大型舞劇,表現秦二世胡亥篡奪皇位的歷史故事,氣勢磅礴。  明末清初之際,在徽州區域的畫家群和當時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畫家,善用筆墨,貌寫家山,借景抒情,表達自己心靈的逸氣,畫論上提倡畫家的人品和氣節因素,繪畫風格趨於枯淡幽冷,具有鮮明的士人逸品格調,在十七世紀的中國畫壇獨放異彩。因為這群畫家的地緣關系、人生信念與畫風都具有同壹性質,所以時人稱他們為“新安畫派”。

新安畫派成員眾多,力量雄厚。畫藝可觀者近80人,其中卓然自成壹家者約有20人,分為四個層面:先驅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畫派領袖僧漸江;鼎盛期主要成員方式玉、王瘭素、吳山濤、程邃、汪家珍、戴本孝、吳龍、順田生、程正揆、鄭旼、汪之瑞、孫逸、查士標、汪洪度、雪莊;現代後繼者黃賓虹。 是明代中葉興起於徽州的壹個版畫流派。徽派版畫源於刻書,起於南宋,盛於明中葉,至清初漸衰微。明萬歷年間徽州版畫最盛,萬歷至清順治年間為徽派版畫鼎盛時期。它由興起、鼎盛、創新、傳播,逐漸形成完整的徽派版畫體系。

上世紀30年代至上世紀80年代是“新徽派版畫”誕生、發展的準備期。這批領軍人物當屬賴少其、鄭震、師松齡先生,到80年代中期以後,安徽新徽派版畫的創作進入到多元期,壹批年輕的版畫家脫穎而出,其中以張國琳為代表的新壹代版畫家沿著老壹輩版畫家開創的“新徽派”的道路勇往直前。 臘八:農歷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因農歷十二月稱“臘月”,故名。“臘八”壹過,春節臨近,家家戶戶要從臘八這天起,清掃屋宇灰塵。當天要吃臘八粥,臘八過後,家家開始宰年豬,互相請吃殺豬酒,裹糯米粽,做米馃,煎油豆腐,炒花生、蠶豆,做芝麻糖、凍米糖等。還要人家將婚嫁活動安排在這壹天舉行,故有民謠曰:“臘八臘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小年夜:農歷十二月二十四,俗稱“小年夜”。前壹天深夜,家家戶戶祭竈,供送“九田東廚司命竈君”上天奏事,俗稱“送竈”。祈求竈君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說好話,保佑壹家人畜平安。小年這壹天,家家堂前掛祖宗畫,畫上記載歷代祖先名諱,或繪制祖先遺像。設燭臺香案,置貢品,接祖宗來家過年。從這天起,家家戶戶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掃除塵埃,幹幹凈凈迎接新年。

二月二:農歷二月二是土地爺的生日,古徽州稱為“龍擡頭”。大約是因進入仲夏時節,雨水漸多,可以聽到雷聲了,所以有這種說法。在農村,這壹天農民忌下地,婦女忌拿針線清閑過壹天。績溪縣的規矩,這壹天還有包紮壹升糯米壹個的粽子煮熟,祭拜土地神。二月二又為百花生日,故又稱“花朝節”,這壹天,文人陳設百花,舉行文昌會,比賽詩文。

重陽廟會:績溪近郊的臨溪鎮傳統廟會。前後舉辦3天,農歷九月初九日為正日。四鄉八鎮的善男信女成群結隊趕來朝拜周王菩薩,搭臺唱戲,從日落到日出,通宵達旦,煞是熱鬧。建國後,廟會成為地道的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的交易會。 徽州舊時各生產行業,如做農、從意、經商等都有各自的行規習俗。農村要祭“五谷神”,祈求莊稼興旺;天旱常興“求雨”,素食齋戒,做道場祭拜龍女菩薩;耕牛轉讓時,買主要帶牛繩將舊牛繩換下,叫做“斷索”,表示買賣雙方均不得反悔。磚工建房上門枋時,要宰殺公雞,將雞血淋門口,叫做“祭門神”,並口念祭詞“雞血淋到東,恭賀東家添兒孫;雞血淋到西,恭賀東家多添丁。”眾人互相呼應,以求吉利。木工供奉“魯班師傅”,最忌諱清晨有人坐其工具凳,意為坐冷板凳,即無生意可做。商店家設“財神座”,常年供奉“大元帥”,以求生意興隆、賺錢發財等等。

接財神:徽州以農歷五月五為財神日,工商業者多在這天接財神。

開張禮:徽州新店開張這天,要在店門口披紅結彩,掛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還奏樂,以示慶祝。 徽州婚嫁:舊時,徽州婚嫁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壹般有九道程序:說媒、行聘、請期、搬行嫁、開臉、迎親、拜堂、鬧洞房、回門。說媒者壹般為年長女性,稱“媒婆”。行聘俗稱“送擔”,女方接禮後當天回禮,婚事即定。定親後,由男方選定結緍日期通知女方,稱“請期”。請期後搬行嫁。迎親當天,由姑媽或舅媽用兩根絲線把新娘額頭的汗毛絞去,謂之“開臉”,亦稱“拉面”。接著便是迎親、拜堂、鬧洞房。婚後第三天,新郞陪同新娘回拜父母,謂之“回門”。此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納妾、搶親、入贅、沖喜、靈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20世紀50年代後,父母包辦婚姻逐漸被自由戀愛代替,婚事簡辦。80年代後,有采取旅遊結緍和集體婚禮形式的 。

上九廟會:農歷正月初九日為唐朝忠烈張巡和許遠殉難日,徽州區巖寺鎮每年於此日舉行廟會紀念,俗稱“上九會”。會期三天,初八日開始,初十日結束。廟會期間,舉行遊神、祭神活動,搭臺唱戲,各地商販亦前來趕會,擺設攤點,各種農副土特產品和農具、日用百貨應有盡有。現“上九會”已失去原來紀念張巡、許遠的意義,取消了遊神活動,成為壹年壹度的物資交流會。

拋繡球:黟縣西遞村舉辦的壹項民俗旅遊活動。該村的清代民居“大夫第” ,在臨街的壹面,懸空挑出壹座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的“繡樓”。這本是原房主、朝列大夫胡文照給夫人、小姐們歇涼觀景用的。如今人們把它作為拋彩球的繡樓,則別有壹番情趣 。

目蓮戲: 徽州壹古老劇種,流傳於黃山市各地及鄰縣,尤其盛行於祁門、石臺壹帶。該戲劇本<目蓮救母勸善戲文>,為明代祁門人鄭之珍編撰而成,分上、中、下三卷(100折),故事主要寫傅相之妻劉青提,褻瀆神明,被打入地獄,其子傅羅蔔救母心切,遍歷地獄十殿,終於母子團圓。舊時每逢夏歷閏月之年,徽州民間多演此戲,以求驅邪避災。 擡閣是流行於休寧、屯溪的壹種民間遊藝,又稱“擡角”。擡閣***分上、中、下三層,將俊俏兒童裝扮成壹出出戲劇故事造型,安置在三層擡閣上,底盤由四至八名彪形大漢擡著。擡閣的四周用紙紮成龍、鳳、鶴、祥雲、水花等彩燈,巡遊時彩燈內點燃蠟燭,映照著服裝鮮艷的兒童,遠遠望去,酷似天仙下凡。

疊羅漢:流行於歙縣葉村的壹種民間遊藝。表演時演員下穿紅彩褲,上身赤膊光膀,面部繪有臉譜。演員均為男性,表演渾樸粗獷。演出前要舉行祭臺儀式,焚紙燒香、羅漢掃堂,然後眾演員相繼登臺或在廣場上表演。演員不說不唱,在大鼓敲擊的簡單節奏下,分別表演童子拜觀音、斜角旗、仙人橋、石猴出山、六柱牌坊、涼心水閣、水簾洞、劉海戲金蟾等造型 。

仗鼓舞:流行於休寧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陽壹帶的壹種民間舞蹈,又名“得勝鼓”。傳說是為了紀念唐代大將張巡、許遠抗擊安祿崇山叛軍得勝,而擊鼓歡慶。此舞由數十人表演,擊鼓者打扮成武士,短打緊身,十字披紅,頸挎仗鼓(扁圓形皮鼓),右手緊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健鈴,隨著行進步伐擊發出清脆的響聲。隊列前面有壹對大紅燈籠,壹人持纛,上書“得勝鼓”三字,後隨壹隊蜈蚣旗幡 。

跳鐘馗:壹種民間舞蹈,又稱“嬉鐘馗”,流行於徽州區巖寺鎮、歙縣朱家村壹帶。據說明萬歷年間就有此習俗。每年端午節,這些地區都要“嬉鐘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後來發展到由人扮演鐘馗,在村中巡遊嬉耍。歙縣鄭村鎮的堨田村,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這項活動,煞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