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秦代民族政策的特點和意義

秦代民族政策的特點和意義

先秦、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中原王朝針對四夷的特殊政策的出現和形成時期。在這壹時期,伴隨著中國主體民族———漢族的發展壯大,以及與周邊少數民族的接觸日益頻繁,處理好民族關系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民族政策也日益成為統治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結束了戰國時期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大壹統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奠定了中國統壹的多民族國家的基礎。

秦大壹統後,國家疆域空前遼闊,中原地區的華夏民族和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融合問題顯得十分棘手。秦朝首創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獨攬壹切大權,建立了壹套以皇權為中心的政治組織體系,中央設立丞相、太尉、禦史大夫三個最高官職。設置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分管國家各項事務。“皇帝”成為中國古代最高統治者的稱謂,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在全國推行郡縣制,把全國分成36個郡,由中央直接管轄,壹個郡下又分若幹縣。始皇帝采取了壹系列維護國家統壹的政策。秦朝頒布統壹全國的秦律;統壹度量衡、貨幣和車軌;統壹文字;修建了從帝都鹹陽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開通聯系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的靈渠;修築長城以及進行大規模的移民等等。這些措施對封建王朝的經濟文化發展,鞏固國家統壹以及中華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朝面對邊疆少數民族的管理,也逐漸形成了壹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後各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大都有借鑒和延續秦朝的制度。

1、在民族聚居地設“道”

秦在征服邊疆各少數民族,完成統壹大業後,在全國範圍內實行郡縣制,並根據邊疆少數民族具體情況進行了特殊的設置。在郡下設“道”是秦始皇對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設置,道是縣的特殊形態。道的設置,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對少數民族實行羈縻政策的發端,為後代皇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設置開創了先河。

2、武力征服少數民族

秦始皇統治中原後對少數民族實行的是武力征服的政策,最突出的就是“北擊匈奴”和“南平百越”。秦始皇的武力征服統治,雖對我國多民族國家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這種戰爭,對被征服者帶來了災難的痛苦,它也加深和激化了秦皇朝內部矛盾,是秦皇朝短命速亡的壹個重要原因。

3、制定管理少數民族的法律

秦始皇在對少數民族的統治過程中,制定了專門管理少數民族事務的民族法,涉及少數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涉及面相當廣,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步專門治理少數民族的成文法。

4、少量征收、貢獻方物

面對靠近內地的少數民族,秦始皇在賦稅方面對他們有優惠政策,每年只需繳納少量的賦稅。面對偏遠的民族地區,秦實際上對他們統治不足,更多的是靠聲望威震他們,每年只需要他們貢獻壹些奇珍異寶即可。

5、修建通往少數民族地區的道路

道路修到哪裏,軍隊就可以到達哪裏,武力統治範圍也就可以達到哪裏。秦始皇先後修建了五條通往少數民族的道路,由修建了靈渠,這些道路為武力統治提供了條件,在客觀上還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6、組織大規模的移民

秦始皇為了鞏固邊疆地區的統治,進行了大規模的移民。皇朝施行的移民邊疆屯墾政策,是有其壹定積極意義的,不僅解決了當時的戍邊駐軍和派往官吏的供給,使邊疆民族地區得以統治穩定、邊防鞏固、版圖完整,而且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先進的種植經驗,必然會加快邊疆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步伐。同時,數以百萬計的移民與當地民族長期相處,自然產生民族融會,必然會加強邊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