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直徑400米!多次變軌的毀滅之星會在2068年撞上地球嗎?

直徑400米!多次變軌的毀滅之星會在2068年撞上地球嗎?

在科技的保護下,除了人類,基本上沒有任何外力可以對人類構成威脅,未來的威脅將來自地球之外。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腳下的地球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壹粒沙,但大多數人從心底裏並不接受這個事實。畢竟上壹次外力造成的災難是在6500萬年前。在人類極其有限的歷史中,災難更多的是地球上的天災人禍,而不是地球之外的“宇宙災難和外星災難”。

好在還有壹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非常清楚太空的危險,明白目前的“平靜歲月”只是宇宙中的壹個短期“動態平衡”。也許下壹秒參宿四超新星爆發的輻射就會到達地球,或者壹顆小行星突然超過預警閾值撞擊地球。

總之,我們的宇宙是壹個運動的宇宙,無數的天體和宇宙現象以及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都有可能在下壹秒改變地球和人類的命運。

雖然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各大行星早已基本清除了各自軌道上的小天體,但標榜為“真空”的太陽系,其實充滿了肉眼難以分辨的塵埃顆粒。僅地球每年就從太空中吸收了數百萬噸的塵埃顆粒,但它們都太小,無法到達地球表面,真正能對地球和人類構成實質性威脅的。只有那些直徑幾米到幾十公裏的由巖石和金屬構成的小行星,回望整個地球的生命史,這些來自外太空的不速之客永遠是懸在地球生命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誰也不知道它們什麽時候會突然倒下。

在地球所在的內太陽系,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但在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引力攝動的影響下,小行星往往會脫離小行星帶,成為“流浪小行星”,進而在太陽系內擁有類似地球的軌道。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天文學家發現了壹顆小行星的新聞,跳過這顆小行星,它距離地球只有“xx萬公裏”。而且,吸引人們眼球的“馬後炮”新聞也不少。久而久之,很多人有壹種錯覺,覺得小行星好像是繞著地球轉,從來沒有過“親密接觸”。

21世紀的前20年,僅人類目擊和記錄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就有26起,比如當年被廣泛報道的俄羅斯車裏雅賓斯克小行星撞擊事件。但由於人類生活的區域只占地球總表面積的壹小部分,所以壹定會有壹些隕石落在海面上或無人居住的區域。

從速度和質量的角度來看,考慮到小行星對地球大氣層的“磨損”,壹顆最終直徑小於100米的小行星將足以摧毀幾個街區,壹顆直徑為500米至1000米的小行星將足以摧毀壹座城市,壹顆直徑為幾公裏至幾十公裏的小行星將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災難和次生災害,甚至可能再次摧毀全球生態系統。

為了盡可能地“將小行星擋在地球之外”,各國的天文機構,主要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壹直在對地球周圍的小行星進行監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哨兵望遠鏡”甚至排出了“小行星風險表”,其中前三名分別是1950DA小行星、貝努小行星和毀滅者。

2004年6月19日首次發現這顆破壞性恒星時,天文學家計算出它將於2029年4月14日4時49分到達地球附近,當時碰撞概率為2.7%。但隨著後期跟蹤數據的不斷補充,它在2029年撞上地球的概率降低到0.00018%,並且由於毀滅,所以它每7年才會靠近地球壹次。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今年的最新推演中,毀滅者可能撞擊地球的時間已經變成了2068年,概率是15萬分之壹。

毀滅者可能撞上地球的時間和概率之所以壹而再再而三的變化,就是因為亞爾科夫斯基效應的存在。簡單來說,小行星在吸收和釋放熱量時的不均勻輻射會導致速度和方向的輕微變化,並且在很長壹段時間後軌道也會發生變化,最終導致天文學家無法準確預測小行星未來的軌道狀態。

無論2029年還是2068年,只要破壞性恒星還存在,它就是對地球的威脅。如果這顆直徑400米的破壞性恒星真的在未來的某壹天撞擊地球,其爆炸威力將達到654.38+0.53億噸TNT,相當於前蘇聯沙皇的30顆氫彈,以此來攻城,為什麽不摧毀它呢?

已故物理學家霍金生前多次呼籲人類盡快開辟地球之外的“第二故鄉”,比如月球或火星。目前,在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的“矽谷鐵人”馬斯克正在逐步實現他“移民火星”的終極目標。

在嫦娥五號發射之際,希望人類文明早日跨入太空,進入更廣闊的星海,在浩瀚的宇宙中書寫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