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大同盆地

大同盆地

大同盆地位於山西省北部,包括大同市、大同縣、懷仁縣、山陰縣、應縣、渾源縣、朔州市等7個縣(市),平原區總面積約為7440km2。

壹、自然地理條件

1.氣候

大同盆地屬大陸性半幹旱氣候區。氣候幹燥,少雨,多風沙,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為6.5~7.5℃,歷年最高氣溫為38.3℃,最低氣溫為-37.3℃,無霜期120~140d,最大凍土深度為1.0~1.8m,平均風速3.0m/s,最大風速可達14~16m/s。

本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363~414mm,周邊山區多於盆地中央。只有渾源縣和朔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大於400mm,其余地區均小於400mm。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本區多年平均降水量有減少趨勢。降水量年內分布不均,夏季(6~9月)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74%~79%;冬季(12~2月)降水量最小,僅占全年降水量的1.5%~3%;春季(3~5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5%左右;秋季(10~11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8%。

本區多年蒸發量為降水量的4.7倍,多年平均蒸發量約為1883mm,蒸發量最大的地區為懷仁縣和山陰縣,大於2000mm。冬春兩季,蒸發量為降水量的10~21倍,冬、春兩季較為幹旱,春旱突出。

2.水文

本區河流屬海河水系,桑幹河為主要河流,支流有恢河、黃水河、十裏河、禦河、渾河。桑幹河發源於寧武管涔山之天池,由陽方口入盆地流經朔城區、山陰、應縣、懷仁、大同至陽高出省境,入河北,註入永定河,幹流長221km。

桑幹河是盆地內地下水的排泄通道之壹,徑流量年內分配極度不均,為典型的夏雨型特征,洪水暴漲暴落,最大洪峰流量出現在7~8月,最小流量壹般在5~6月,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十分顯著。據桑幹河東榆林水文站資料,最大月流量為62.9m3/s,最小為0;桑幹河固定橋站最大月流量為78.8m3/s,最小為0。

3.地貌

大同盆地四周群山環抱,西南為管涔山,西邊為洪濤山、七峰山,東北至西南依次為六陵山、恒山、饅頭山,以饅頭山最高,海拔2426m。盆地內地形平坦開闊,西南高,北東低,海拔為950~1100m。盆地兩側山前分布著大小不壹的洪積扇,組成山前傾斜平原,盆地中部為沖積平原。盆地總體呈NE-SW向展布,長約180km,最寬處為48km,最窄處僅有15km。山前傾斜平原坡度為3°~15°,向盆地傾斜,高程為1000~1200m;桑幹河穿過盆地,沖積平原區位於盆地中部,地勢平坦,坡度1°~3°,向河流傾斜,高程為950~1100m。

二、地層、構造

大同盆地是在中生代褶皺基底上發育的新生代地塹型斷陷盆地,NE向、EW向和SN向斷裂分別構成盆地邊界。見圖3-4-6。

圖3-4-6 大同盆地構造略圖(據韓穎等,2006)

(壹)斷裂

1.盆地邊界斷裂

(1)口泉斷裂帶

口泉斷裂是大同盆地西部邊界斷裂,總體走向NE30°,南起山陰上神泉,經懷仁縣大峪口、鵝毛口、大同市口泉,北到鎮川堡壹帶,長約100km,影響帶寬2~3km,斷距1500~2000m,屬活動基底斷裂,新生代以來仍有活動。中生代,該斷裂由壹系列雁行狀排列的逆沖斷層組成,走向NE。新生代後,轉換為張性斷裂。

(2)新廣武東山前斷裂

是大同盆地與東南部山區之間的邊界斷裂,走向NE65°。

(3)大同縣北部EW向斷裂

為大同盆地北部邊界斷裂,EW走向,西起大同市,經閣老山,向東至河北省界,長60km,北部山區上升,南部山區下降,斷裂帶附近有新生代玄武巖噴出。

(4)擔水溝斷層

西起白家窯,東至大夫莊,長38km,為壹走向近EW的正斷層,傾向南,傾角60°~70°,兩盤落差大於300m,東端落差較小,為100~150m。下磨石溝、大平易擔水溝壹帶斷層面清晰,破碎帶寬約5m,可見斷層泥和斷層角礫巖,經歷多期活動。

(5)應縣東部近SN向斷裂

走向NW350°,長30km,為渾源淺凹與後所凹陷之間的分界斷裂。

(6)馬邑斷層

自大夫莊到神武貫穿朔州盆地南北,長約48km,走向NE18°,為正斷層,傾向東,傾角大於60°。斷層西盤基巖埋深小於300m,東盤基巖埋深大於500m。斷層南段的南榆林壹帶基巖埋深大於1000m。為壹階梯狀斷層組。斷層兩盤富水性有明顯差異,構成了神頭泉域的東界。

2.盆地內部主要斷裂

(1)大同-懷仁斷裂

走向NE30°~40°,北起長城,南到郭家窯,延長120km,為懷仁凹陷與黃花梁陷隆之間的控制性斷裂,屬正斷層,東盤上升,西盤下降,斷距約100~200m。

(2)大同-鄭莊-山陰斷裂

走向N40°~55°E,北起天鎮,南到山陰,延長170km,為黃花梁陷隆與後所凹陷之間的控制性斷裂,屬正斷層,西盤上升,東盤下降,斷距300~800m。

(3)東後子口-應縣北-滋潤斷裂

走向NE40°~50°,北起黎峪,經東後子口—米家窯—邊耀—應縣北—山陰舊城南—豆莊至滋潤,長120km。邊耀以北為東部山區與盆地的分界斷裂,邊耀-滋潤段為後所凹陷內部的斷裂。

(二)褶皺

褶皺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的西部,主要有:雲崗-黑流水向斜,走向NE45°,長30km,為侏羅系煤盆地;酸茨河-史家屯-平魯向斜,走向NE50°,長105km,為石炭-二疊系煤盆地,兩翼不對稱,東翼傾角20°~30°,西翼傾角10°;馬營背斜,走向NW320°~350°,北起吳馬營,南到花疙坨,長約12km,兩翼不對稱,西翼傾角30°,東翼傾角15°;朔縣向斜,隱伏於新生界之下,軸向SN,在西部貫穿朔州盆地,呈S形展布,北起下團堡,南至陽方口,長約28km,向斜南端被王萬莊斷層所截。

(三)地層

盆地周邊山區,主要出露太古宇桑幹群和五臺群變質巖系、中-新元古界長城系和薊縣系灰白色燧石條帶與灰白—淺灰紅色巨厚層狀白雲巖,下古生界寒武-奧陶系厚層灰巖,以及石炭系—侏羅系海陸交互相和陸相煤系地層。

新生代地層分述如下:

1.新近系

(1)保德組(N2b)

以火山噴發玄武巖沈積為特征,主要發育在大同盆地內,盆地邊緣及丘陵地帶零星出露。主要為灰色、灰紫及灰黑色橄欖玄武巖,呈致密塊狀和氣孔狀,少數角礫狀,具杏仁構造。玄武巖出露厚度壹般為40~120m,在鎮川堡村西寺兒梁壹帶,可達150m左右。盆地邊緣,零星出露“保德紅土”,多為褐紫、棕黃、棕紅色含礫粘土、粉質粘土,夾零星或層狀鈣質結核和砂礫石層及礫石層。厚5~10m。

盆地內以湖相沈積為主,巖性為灰綠色砂泥巖互層,夾淤泥層和泥灰巖。在應縣、山陰和鎮川堡附近常見玄武巖夾層。湖相地層厚度變化較大,為5~100m,在凹陷中心厚度可達370m以上。

(2)靜樂組(N2j)

分布於盆地內,盆地邊緣丘陵地帶有零星分布和出露,巖性主要為紫紅、深紅色或深棕紅色的粘土,夾層狀鈣質結核,底部有礫石層或砂礫石層透鏡體,厚5~20m。

盆地中的隆起帶,巖性多為棕黃、棕紅及褐色粘土、粉質粘土、粉土與層數不等、厚度不等的砂層、砂礫層及礫石層。埋深100~200m,厚10~40m。

2.第四系

(1)下更新統

泥河灣組(Q1n):盆地內廣為發育,主要為河湖相沈積。巖性為灰綠色、雜色粘土、粉質粘土、粉土及砂層、砂礫或礫石層,常夾富鈣粘土、泥灰巖、淤泥層或泥炭層。盆地中心厚度為200~400m,盆地邊緣厚度為30~100m。

(2)中更新統

離石組(Q2l):盆地邊緣丘陵地帶廣泛出露,主要為離石黃土,為灰黃、棕黃色粉土、粉質粘土,夾2~5層棕紅色古土壤及鈣質結核層,底部或下部礫石層分布不穩定。厚度壹般為5~20m,個別地段可達30~40m。盆地內,為河湖相沈積,巖性為棕褐色砂層、砂礫石及礫石層,常夾灰綠色砂、泥巖。厚度為10~50m。

(3)上更新統

許家窯組(Q3x):廣布於大同盆地內及盆地邊緣。盆地邊緣為桑幹河、南洋河及其主要支流沖積物,組成河流Ⅲ級階地以及Ⅱ級階地底部,巖性為灰黃、棕黃及灰褐色粉土、粉質粘土、粘土及砂層、砂礫層或礫石層;盆地內,夾有數層灰綠色砂、泥層、富鈣質及富炭質粉質粘土薄層,在大同火山群分布區,湖相沈積層中上部夾大同期玄武巖。盆地邊緣,所見厚度為5~30m,在盆地內為10~50m。自盆地邊緣至盆地內,灰綠色砂泥層增多,單層厚度加大。

馬蘭組(Q3m):馬蘭黃土主要分布於盆地邊緣,為灰黃色、淺黃色粉土,均質疏松,垂直節理發育,大孔隙發育。局部地區下部夾有壹層棕黃—淺棕紅色古土壤。厚2~20m。

峙峪組(Q3s):分布廣泛,為桑幹河及南洋河沖積物,組成Ⅱ級階地。具二元結構,上部巖性主要為灰黃、淺棕、棕黃及淺褐等色調的粉土、粉質粘土,下部為砂、砂礫石層。平原區為河湖相沈積,巖性為灰綠色砂泥層,夾有灰白色薄層狀泥灰巖或黑色泥炭層。水平層理清晰,厚5~30m。

(4)全新統

為現代沖洪積相沈積,巖性主要為砂層、砂礫層及礫石層。在桑幹河、南洋河及其他較大支流沿岸形成Ⅰ級階地。

三、盆地發展史

大同斷陷盆地是汾渭地塹的壹部分,位於盆地的北端,是在中生代NE向褶皺構造基底上發育的新生代盆地。見圖3-4-7。

圖3-4-7 桑幹河新裂陷地質構造剖面(據山西省地質石油普查隊資料,1980)

古近紀,在NW-SE向區域拉張應力作用下,NE向、NNE向和NEE向3組斷裂拉張,有的斷裂深達上地幔,引發玄武巖噴發,形成大量繁峙期玄武巖,沿這些斷裂發生斷塊陷落,盆地開始形成。

新近紀,盆地進入裂陷期,盆地不斷張裂、沈陷,形成湖盆,沈積了數百米厚的保德組和靜樂組河湖相地層。早期,玄武巖噴發強烈,形成大量的黃花嶺期玄武巖,分布於保德組湖相地層中;晚期,火山活動減弱,古氣候變得溫涼、潮濕,形成了靜樂組以棕黃、棕紅及褐色粘土、粉質粘土、粉土為特征的河湖相地層。

早更新世,盆地進入拗陷期,氣候溫濕,湖盆面積擴大,大部分地區為水體覆蓋,湖泊發育鼎盛,形成泥河灣組河湖相沈積。早更新世末至中更新世,盆地停止沈降,轉為擡升,湖泊進入收縮期,氣候變得幹冷,水體範圍逐漸縮小,水體出現鹹化。中更新世末—晚更新世,氣候由溫涼變為幹冷,蒸發強烈,湖泊萎縮,統壹的大湖分解為數個小湖,湖水逐漸鹹化,最後消亡。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氣候比較溫潤,桑幹河切穿湖盆,盆地以沖洪積相沈積為主,局部地區還有火山噴發,形成大同火山群。

盆地形成發展的歷程中,不同時期的沈積物分別形成了保德組、靜樂組深層承壓含水巖組、泥河灣組承壓含水巖組以及許家窯組和峙峪組潛水-微承壓含水巖組。

四、地下水系統

1.巖溶含水系統

區內朔州的洪濤山和魯縣大面積出露寒武-奧陶系灰巖,巖溶發育,構成巖溶含水系統,其底界為寒武系下統的頁巖,朔州的神頭泉群是巖溶水天然集中排泄帶。

神頭泉是山西著名的巖溶大泉之壹,位於大同盆地西南朔州盆地北緣、洪濤山南坡,泉域總面積4950km2,是以平魯向斜為主體構成的巨大巖溶儲水構造,NE-SW向的洪濤山山前大斷裂與NWW向擔水溝斷層的次級斷裂相交,形成阻水構造,上升成泉。大泉排泄點分布在源子河洪積扇的中上部5km2範圍內,***有大小100多個泉點,多年平均總流量為8690L/s。小平易以西至下窯溝、馬關河壹帶隱伏巖溶發育,巖溶地下水豐富,單井出水量為8000~27000m3/d。

朔州盆地內,近SN向和NE向斷層較發育,是泉域南部神池、寧武壹帶奧陶系巖溶水排向神頭泉的通道。該區巖溶水承壓水頭較高,東側水磨頭福善莊700~900m深的鉆孔揭露中寒武統和下奧陶統的巖溶水水頭高出地面2m左右,自流量可達60m3/h。

2.玄武巖裂隙-孔隙含水系統

新生代玄武巖多期噴發,其中大同期橄欖玄武巖節理裂隙發育,氣孔較多,形成玄武巖裂隙-孔隙含水層,主要分布於大同以東的火山群、桑幹河沿岸、山陰的黃花梁等地及大同縣桑幹河北岸、大同火山群周圍地區。第四紀玄武巖形成大面積緩坡低臺地,在壹些淺溝和桑幹河岸邊有泉水出露,流量壹般1L/s左右,單井湧水量可達500~1000m3/d。盆地中部黃花梁周邊地區,地下水埋藏較淺,單井出水量為500m3/d。玄武巖裂隙-孔隙水水質較好,為HCO3-Ca·Mg型水,礦化度小於0.5g/L。

3.基巖裂隙含水系統

區內基巖裂隙含水系統主要由構造裂隙、風化裂隙網絡組成,由於降水稀少,補給不足,富水性較弱。如泉口斷裂鵝毛口段,斷裂帶兩側主要為碎屑巖,在鵝毛口溝內3km處深420.63m的勘探孔不同層位抽水試驗表明:二疊系降深120余米,湧水量僅1.2m3/d;石炭系抽水降深150多米,湧水量為5.4m3/d;奧陶系抽水降深25m,湧水量僅為16m3/d。

4.第四系孔隙含水系統

大同盆地新生代松散沈積物厚數百米,在凹陷處可達1000~1500m。盆地邊緣山前地帶主要為沖洪積相砂卵礫石層,構成潛水含水系統;向盆地中心逐漸相變為河湖相砂、泥互層,成為承壓含水系統的主要分布區。區內中、上更新統洪積、沖積砂礫石層為主要含水層,厚50~100m。

(1)潛水含水系統

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山前傾斜平原,較大河流形成的傾斜平原由粗大的卵石、礫石組成,厚度大,滲透性好,儲水空間大,直接接受河流滲漏補給,水量充沛,尤其是洪積扇軸部富水性強,單井出水量可達10000m3/d,是區內最富水地帶之壹,已成為城鎮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可分為以下幾個子系統:

恒山山前潛水含水子系統:分布在恒山山前傾斜平原,受山前大斷裂控制形成大小相連的30多個洪積扇,含水層巖性為卵礫石和砂層,厚30~80m,富水性強,單井出水量在1500~2000m3/d以上,個別地段達3000~8000m3/d。洪積扇邊緣和扇間窪地富水性較差,單井出水量壹般小於1000m3/d。新、舊廣武、馬蘭峪、茹越、大小石峪和北樓口洪積扇等上遊軸部水位埋深10~60m,單井出水量為3000m3/d左右。王千莊、唐峪河和淩雲口洪積扇單井出水量可達3000~8000m3/d。

雷公山-七峰山山前潛水含水子系統:由十裏河、口泉河、鵝毛口河及大小峪口5個洪積扇組成,其中十裏河洪積扇最大,面積40km2,下遊與禦河沖積層相交重疊。口泉、鵝毛口和大峪口洪積扇面積約20~30km2。洪積扇軸部中、粗砂和礫石層發育,地下水較豐富,100~150m內含水層有數至十數層,厚15~60m,單井出水量1000m3/d左右,較富地區可達1500~2000m3/d。

朔州源子河潛水含水子系統:分布在朔州市源子河的洪積扇,含水層巖性為砂礫石層,厚30~70m,水位埋深20~38m,受隱伏巖溶水的頂托補給,地下水豐富,單井出水量為1500~3000m3/d。

(2)潛水-承壓含水系統

分布在大同盆地中部,沿桑幹河、黃水河壹帶分布。上部為潛水,下部為承壓水。

上部潛水:為沖積、淤積的亞砂土、亞粘土,10~30m以下以湖相雜色黏性土堆積為主,夾中、細砂或粉砂層,厚5~10m,在洪積傾斜平原與沖湖積平原過渡帶或古河道厚度可達15~20m。潛水位埋深很淺,多為2~3m,蒸發濃縮作用強烈,形成大面積的鹽漬化,鹽漬化面積占平原面積的25%~30%。

下部承壓水:平原地區30~50m以下為承壓水,局部自流。含水層主要為泥河灣組和中晚更新世河湖相砂層、粉細砂層,含水巖組厚50~100m,單井湧水量為500~1500m3/d,礦化度為1~3g/L,在山陰合盛堡、大蟲堡等地,氟離子含量較高。

五、地下水循環

大同盆地地下水補給、徑流和排泄主要受水文地質、地貌條件及氣象、水文等因素的影響。

1.地下水的補給

盆地內地下水的補給來源主要有大氣降水入滲、河流滲漏補給、山區基巖的側向補給。

山前傾斜平原潛水含水系統是區內最主要的供水水源,其補給主要來自河流滲漏補給、大氣降水入滲和山區基巖的側向補給。地下水補給條件好,水位埋藏淺,水力坡度適中,水交替積極,富水性強,水質好,地下徑流向盆地中心匯集。

盆地中心的沖湖積平原,地下水補給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入滲、側向徑流補給和灌溉回滲,地下徑流滯緩。

2.地下水徑流

桑幹河及其支流橫貫全區,是盆地的侵蝕基準面,地下水運動狀況基本受其控制。地下水由洪積傾斜平原向盆地中心運動,到盆地中心,含水介質顆粒變細,水力坡度變緩,地下水流呈現滯流狀態,緩慢地向桑幹河排泄。

3.地下水排泄

地下水排泄主要為人工開采、蒸發和地下徑流排泄。洪積傾斜平原地下水補給條件好,水位埋藏淺,單井湧水量大,水質好,易於開采,人工取水成為地下水重要的排泄方式,有些地段長期過量開采,引起大面積水位下降,形成降落漏鬥。如大同市大量開采西山前洪積傾斜平原和禦河沿岸漫灘階地地下水(采水量達31×104m3/d),使地下水位普遍下降,成為區域性下降漏鬥,僅大同市就有城西、城南、城北古店-白馬城和禦河鐵路橋4個地下水降落漏鬥。

蒸發主要出現在盆地中部的沖湖積平原,該地區地形平坦,水流滯緩,地下水水位埋深多為2~3m,潛水蒸發成為主要排泄方式。

沖湖積平原壹部分地下水向人工排水渠系和桑幹河系排泄。

六、地下水化學特征

1.淺層地下水

大同盆地淺層孔隙地下水水化學類型呈環帶狀分布,從盆地邊緣到中心,水化學類型由HCO3型→HCO3·SO4型→HCO3·SO4·Cl型和·SO4·Cl型演化。水化學作用依次為溶濾型、徑流型和蒸發型。

山前傾斜平原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入滲、河流滲漏和基巖山區側向補給,水交替積極,以溶濾作用為主。由沖洪積扇頂部到邊緣,大多為HCO3-Ca·Mg型水,礦化度為0.2~0.5g/L。

盆地中部沖湖積平原地形平緩,地下水埋深小,以蒸發排泄為主,地下水化學類型由HCO3·SO4型→HCO3·Cl型→Cl·HCO3型→Cl·SO4型,為礦化度大於1.0g/L的微鹹水,部分地區為礦化度大於5g/L的鹹水。

2.中深層地下水

從山前傾斜平原上部到邊緣,水化學類型變化依次為HCO3-Ca型,HCO3-Ca·Mg型和HCO3-Ca·Mg·Na型,礦化度為0.23~0.71g/L。朔州神頭壹帶,受下伏神頭泉巖溶水頂托補給,水質較好,為HCO3-Ca·Mg型水,礦化度為0.35g/L。部分地區受煤系地層影響,出現HCO3·SO4型水,礦化度也較高。

沖湖積平原,水化學類型主要為HCO3·SO4型、HCO3·SO4·Cl型、HCO3·Cl型和SO4·Cl型,局部出現Cl·SO4型和Cl·HCO3型。礦化度為1~3g/L的微鹹水。

七、地下水資源

據山西省地質調查院完成的《山西六大盆地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報告(2006),大同盆地第四系孔隙水多年平均補給量為7.17×108m3/a。其中,大氣降水入滲補給量為2.53×108m3/a,側向補給量為3.13×108m3/a,河流滲漏補給量為0.596×108m3/a,渠系滲漏補給量為0.363×108m3/a,地表水灌溉入滲補給量為0.12×108m3/a,地下水灌溉入滲補給量為0.432×108m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