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生物入侵者的相關資料

生物入侵者的相關資料

生物入侵者

壹.自主探究壹二三

1.重點字詞大集中

①讀準下列的字音

劫掠(lüě) 棲息(qī) 藩籬(fān) 歸咎(jiù)

②解釋下列的詞語

歸咎:歸罪。

藩籬:籬笆。比喻門戶或屏障。

嘯聚山林 互相招呼著在有山有樹林的地方聚合起來。

失衡:失去平衡。

劫掠: 用武力掠奪。

棲息:停留,休息。(多指鳥類)

監控 監測的控制。

在劫難逃 命中註定要遭受,逃也逃不脫。現指壞事情壹定要發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五彩斑斕 五彩:指青、黃、白、赤、黑五種顏色。泛指各種顏色燦爛而多彩。

物競天擇: 自然界中萬物都在為生存而競爭。優秀者生存,劣者淘汰,這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進化論中的觀點。

束手無策:比喻無能為力或沒有辦法。束手,捆住了手。

為所欲為:原意是做自己要做的事。現指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多指幹壞事。為,做。欲,想。

始料不及:當初沒有估計到這種結局。料,預料,估計。及,到。

厄運:困苦的遭遇。

醞釀:本指造酒時的發酵過程,用來比喻事前考慮或磋商,使認識統壹。

2.背景資料全搜索

梅濤,當代科普作家. 《生物入侵者》是壹篇介紹關於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移遷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的事理性說明文。

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希望學習《生物入侵者》此文能促使我們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文章結構巧圖解

二.課文全發散

1.整體感知

〔主題〕

本文是壹篇介紹關於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移遷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的事理性說明文。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學界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見解和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

〔層次〕

引出話題( 1 ) 介紹什麽是生物入侵者。

擺出現象(2—4) 生物入侵者與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紹。

探究原因( 5 ) 新鮮水果、蔬菜貿易,跨國寵物貿易。

揭示態度(6-7) 兩種不同態度(截然相反)。

采取措施( 8 ) 通過議案、成立部門。

〔說明順序〕

本文是按照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首先引出話題(議題),接著擺出現象,再探討因果,最後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2.問題探究

⑴.為什麽對發現壹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這種普通人不會感到驚訝的事情,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會認為這“不是件尋常小事”?

明確:普通人發現壹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只會感到新奇,不會考慮更多的問題;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此就會考慮許多問題:甲蟲是從哪裏來的?甲蟲是如何到這裏來的?甲蟲的生態是怎樣的?甲蟲是否會對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影響?等等。他們是不會視而不見的。

⑵.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幹預”?

明確:文章第2段已經寫到,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由於進行緩慢,並受到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失衡。如果這種遷移是由於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麽它們的遷移速度就會極大地加快,也會很容易地突破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幹預”。

⑶.為什麽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明確: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壹定規律的,這種規律就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總結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某壹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壹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壹種平衡狀態。如果由於人為的幹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於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後果:壹種是經過壹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壹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⑷妳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妳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明確:

①在我國,壹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幹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在西歐,壹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亞得裏亞海,壹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000公頃的海底。

④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壹種來源於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亞的壹種可能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蘭,壹種來源於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

⑦來源於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棕色樹蛇,使太平洋關島上11種鳥和壹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絕跡。

⑸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本文所介紹的有關生物入侵者的知識。

明確: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們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對被入侵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種性構成極大的威脅。那麽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過什麽途徑入侵的呢?為什麽會增多呢?由於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態度:壹部分人認為,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另壹部分人認為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應的措施。

三.合作學習A與B

A.課內知識總結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簡言之,壹篇文章主要“寫什麽”,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比如說記事的文章,大致要知道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有哪些人參與了這件事,事情的起因是什麽,經過、結果又怎樣。又如寫人的文章,大致要了解這是怎樣的壹個人,主要表現在什麽地方。再如狀物的文章,就得知道這個事物的形狀、顏色、大小,有什麽特征。寫景的文章,就應該了解是怎樣的景色等等。

在閱讀中,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就能簡明的理解課文的要旨,為進壹步領會文章中心,概括中心思想打下基礎。因此,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有利於提高我們的分析、理解、概括能力,有助於發展我們的思維。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呢?第壹,要註意壹篇文章是壹個整體。要整體的把握,要從整體上加以歸納,不能以偏概全,以次要充當主要,以部分代替整體。第二,分析文題進而概括主要內容。文章的標題與內容關系十分密切,標題是文章的“窗戶”,我們往往可以透過這個“窗戶”去了解文章內容。分析文題,就是從標題入手,適當展開,弄清文章的主要內容。具體的做法是: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對標題提出若幹問題,再把這些文題的答案歸納起來,成為文章的主要內容。壹般來講,凡是課題能啟發、幫助我們理解課文的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第三,抓重點段概括主要內容。壹個文章有若幹個段落,其中有主要段落和次要段落之分。主要段落就是對表達文章中心起關鍵作用的段落。我們就可以用抓重點段的方法去概括主要內容。第四,還可以采用段意歸並概括主要內容。

何為段意歸並?段意歸並,就是把段落大意合並起來。對壹篇文章來說,段落大意是“局部”,主要內容是“整體”,整體總是由部分組成的。如果壹篇文章的各個段落之間是並列關系,都是圍繞同壹個內容寫的,這時就可采用段意歸並的方法來概括主要內容。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要點要點提示。

①.根據不同的文體進行分析。

②.抓住文題,可運用課題擴展的方法。

③.抓住文中關鍵性的語句,尤其是那些直接揭示文章主題的句子。

④.因為是主要內容,就得從內容的角度去概括,要能與中心思想區別開來。(主要內容是指“寫什麽”,中心思想則是回答作者“為什麽寫”,兩者不能等同。)

⑤抓住關鍵段落概括文章內容,品讀精彩章節。

⑥.根據課前提示、書後註釋和課後習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範例1:《大自然的語言》主要介紹了哪些內容?

分析:

1.註意文體特征。這是壹篇科普文章,也是事理說明文。閱讀說明文,首先必須通過整體感知,認識說明的對象。通讀全文,可以知道文章說明的對象是大自然的語言,也就是文章介紹的是壹門科學——物候學。

2.分析標題與作者。文章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顯得新穎別致,引人入勝。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麽會有語言,我們讀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來大自然的物候現象,如草木榮枯,候鳥去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等,實際上起著預報農時的作用,從這點上說物候現象仿佛就是傳遞信息的“大自然的語言”。而作者竺可楨是我國現代卓越的科學家,他壹生在氣象學、氣候學、地理學、自然科學史方面的造詣都很高,而物候學也是他嘔心瀝血做出了重要貢獻的領域之壹。根據這些,本文內容應該著重介紹物候學方面的知識,如什麽是物候,什麽是物候學,影響物候的因素有哪些,物候觀測對於農業有什麽意義等。

3.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層次。文章可分四個部分。第壹部分(1-3段):引出什麽叫物候和物候學。第二部分(4-5段):說明物候現象對農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現象——做出科學解釋——追究因果關系——闡述研究意義。

解答:

這篇文章著重介紹了物候、物候學、影響物候學的因素以及物候觀測對農業的意義。物候主要指動植物的生長、發育、活動規律與非生物的變化對節候的反應。物候學也稱“生物氣候學”,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動現象與季節變化關系的科學。影響物候的因素有四個:緯度、經度、高下差異、古今差異。物候學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首先是為了預報農時,物候資料對於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還可以利用來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也可以利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

文體是說明文的內容要點如何概括,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1.分析標題,了解說明對象。

2.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身份、職業、取得的成就等,這就有助於把握文章的內容

3.理清結構層次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段落大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範例2: 克隆技術對人類有什麽好處?

分析:

《奇妙的克隆》是壹篇事理說明文,這是生物學家談家楨根據多篇相關文章改寫而成的,重點介紹了關於克隆的科學知識。要概括克隆技術如何造福人類的內容,可從小標題入手。瀏覽壹下課文的小標題就知道文章第四部分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克隆技術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好處”。

解答:

第壹,克隆可以有效的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第三,克隆對於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

解題方法鏈接

通讀全文,給課文劃分段落,弄清各部分的主要內容,有小標題的直接從標題入手

範例3: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麽?

分析:

這兩篇科普短文選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作者用科學研究中的兩則實例有力的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壹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道理。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選用的材料不同,所說明的主要問題也不同。“恐龍無處不在”通過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學說”,對“恐龍不可能在每壹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麽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壹個大陸上去的呢?”這壹問題做出了直截了當的回答:“是大陸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壹個或另壹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壹起運動。”顯然壹部分恐龍正是搭乘這班“航船” 來到南極的。那麽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壹年的恐龍為什麽會突然滅絕了呢?作者在第二篇短文中作了深入的探討。“被壓扁的沙子”成了證據。“被壓扁的沙子”也就是石英,它具有兩點性質:(1)斯石英不十分穩定,它會變為普通沙子,但在自然狀態下的“反彈”非常緩慢,可以保持數百萬年;另壹方面,斯石英在很高的溫度下又會很快恢復為普通沙子。(2)斯石英“只出現在被強烈擠壓的地方”它的形成來自於巨大的壓力。作者討論這些話題是為了排除“火山說”並確認“撞擊說”提供科學根據,最後作者用亞裏桑那大學的麥克霍恩和幾位合作者的“研究”、“檢測”的結果有力的證明了在6500萬年前曾有壹次巨大的撞擊並形成了數噸重的斯石英。……那麽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因該是“撞擊”。

解答:

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範例4:《生物入侵者》的主題是什麽?

分析:

“生物入侵者”是什麽,許多人對此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壹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的警覺。這篇文章介紹的是關於生物通過非法自然途徑遷移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學界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見解和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

解答:“生物入侵者”的主題是生態環境問題,學習這篇文章,不僅能了解壹些生態環境知識,而且還可以培養我們關註身邊生活的科學意識。

要寫好壹篇文章就必須合理安排順序。我們以說明文為例.要把某壹事物準確、清晰的告訴人們,固然要抓住事物的特點,但是,如果“說”得雜亂,“說”得無序,那麽別人對所介紹的事物還是不清楚,不明白。因此,為了把事物的特征說得準確、清楚、明白,必須合理的安排說明順序。那麽合理安排順序的依據是什麽?以說明文為例,說明事物總是有目的、有意圖的。比如介紹壹種商品,目的是為了讓別人了解該商品的價值和用途,意圖是打開銷路,使商品進入千家萬戶。而說明的目的又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先說什麽,後說什麽,再說什麽,就必須根據具體的說明目的進行安排,這樣的安排才是恰當的,合理的。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哪幾種?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包括程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為了說清楚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或說清楚事物制作的工序,常用時間順序,這樣安排順序,文章容易寫得線索清楚,條理分明。說明事物的形狀和構造,壹般是按照事物的空間位置依次進行說明。所有靜態中的事物都是在空間中存在的。如各類建築、名勝古跡等,它們都有壹定的方位,形狀和構造,對這類事物通常采用空間順序加以說明。邏輯順序就是按照事物的內在聯系來安排說明的先後順序,多用於說明抽象的事理。它包括由總到分,由現象到本質,由感性到理性,由數量到質量等。壹般表明時間變化的詞語,空間變化的詞語,以及事物內部關系的詞語分別是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的語言標誌。

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文體的文章寫作順序壹般都是采用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記敘文通常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或事情發展順序來結構文章,而議論文則以邏輯順序為主,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形式。各種文體的結構形式常有總分、並列、層遞幾種。要理清其順序就是尋找語言標誌,有時還可以從分析結構、梳理思路入手。

B.課外知識拓展

生物汙染的全球化(胡定金)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植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擋之勢。往日濃陰蔽日、綠樹搖曳的島上,長滿了薇甘菊。它們宛如壹張張巨網,黑壓壓地籠罩在美麗的荔枝樹、芭蕉樹、相思樹上。樹木因為沐浴不到陽光而無聲無息地死去,鮮花和綠草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枯萎,島上的土地正蛻變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譽的內伶仃島,可能會被薇甘菊毀於壹旦。

這個令人恐怖的“植物殺手”原產於中、南美洲。80年代,薇甘菊傳到東南亞,給種植香蕉、茶葉、可可、水稻等經濟作物的農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90年代初,薇甘菊的魔腳踏上了我國海南島的土地。幾年後到達了深圳,在深圳寶安壹片4 000畝的人工山林裏,幾乎80%的山林遭到了薇甘菊的蹂躪。壹些杉樹林已被薇甘菊封殺,壹些山頂已被薇甘菊完全覆蓋。

科學家把這種類似薇甘菊的事件,稱為“生物汙染”。它指某種有害的外來生物侵入並造成原有生態的破壞。與化學汙染不同,外來生物可以不斷地增殖並擴散到新的地方,還能逐步適應新的環境並占據優勢,從而危及本土物種。

人們對這些有害外來生物的侵入往往簡單地當作偶發事件,對它的威脅的認識也很不夠。其實地球上這種侵入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而且隨著交通的全球化,世界貿易的不斷增加,這種侵入的頻率和範圍還在不斷擴大,且有全球化發展的趨勢。

目前,外來生物在地球上大部分湖泊和河流系統中、大部分海岸和主要島嶼上都可發現,並擴散到所有大陸,有的已經形成了汙染。

在西歐,壹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在地中海和亞得裏亞海,壹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 000公頃的海底。在南歐、尼日利亞、南非、新西蘭、澳大利亞、巴西和美國東南部,ASIAN TIGER MOSQUITO蚊可能會增加傳播許多種危險疾病的風險。這種進攻型叮咬蚊子能攜帶至少17種病毒,包括登革熱、黃熱病和其他多種腦炎。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壹種來源於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地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澳大利亞的壹種可能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了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在新西蘭,壹種來源於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樹皮、樹芽、樹葉等)。來源於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棕色樹蛇,使太平洋關島上11種鳥和壹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絕跡。科學家擔心這種蛇會擴散到整個太平洋地區。在我國,壹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的氣候明顯變得比較幹燥,湖中的68種魚有38種已不復存在。

除了主動蔓延之外,人為的盲目引進物種也是造成生物汙染的原因之壹。在非洲維多利亞湖,尼羅河鱸魚的引進導致200多種地方魚種的滅絕,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壹次脊椎動物的滅絕。水松樹和金合歡屬樹種的引進本來是用於植樹造林,現在卻消耗了用於供應開普敦的地下水。

盡管人類對生物汙染進行了長達40年的研究,但生態學家仍未發現生物汙染過程的自然規律。

首先,對“入侵者”知之甚少。雜草可以說是最通常的入侵者,但也有很特別的入侵者。我們對入侵者的“家族”了解甚少,不知道何種生物將是成功的“入侵者”。

其次,對入侵的地點、時間無法預測。壹般來說,失衡的生態系統通常要比完整的生態系統更易受到影響。EURASIAN CHEAT GRASS能在美國西北部2 500萬公頃的土地上占居優勢,其原因之壹就是當地牧民過度放牧所致。但也有很多例外的情況。例如在現存的未受幹擾的夏威夷雨林中,占優勢的昆蟲常常是外來的。在五大湖中,水質的改善可能幫助了SEA LAMPREY,因為這種食肉魚種幼體對汙染相當敏感。壹種外來生物侵入後,可以潛伏幾十年,生態平衡的改變可導致爆發性侵入。植物侵入的這種潛伏期更為普遍,幾乎可以肯定許多外來生物的存在,只不過我們沒有覺察到,根據美國壹名研究雜草侵入的專家的看法,外來雜草通常在侵入30年或擴散到4 000公頃後才被發現。

此外,我們對生物侵入的危害程度無法估計。因為外來生物侵入的危害不僅是取代當地物種,而且會有驚人的後果。讓我們來看看蒙大拿FLATHEAD河流中細小糠蝦引進事件。野生動物保護人員為了增加另壹種引進的KOKANEE鮭的餌料數量,在1970年前後引進了糠蝦。然而鮭魚的習性是在表面捕食,糠蝦只在晚上升到表面,鮭在晚上又看不見糠蝦,反過來糠蝦還吃掉了鮭魚魚苗依賴的浮遊生物。結果鮭魚數量下降,導致熊、捕食鳥和其他依賴鮭魚的動物的滅絕,致使許多鷹餓死。

生物汙染的危害遠非如此,它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潛藏著巨大的威脅。

威脅生物的多樣性。山脈、沙漠和海流等作為自然邊界將不同生態系統分隔開來。人類貿易、旅行和其他活動造成的生物汙染破壞了這些自然邊界的作用。外來生物威脅著本土物種,造成本土物種數量減少乃至滅絕。生物汙染極大地威脅著生物的多樣性。美國壹項試驗表明,新的基因工程植物將所含耐除草劑的基因傳給雜草的速度比人們預期的要快得多。Bt植物不僅會殺死目標害蟲,還會殺死壹些益蟲,而且威脅到這些昆蟲的天敵。因此,對基因植物在批準進行大田種植前,必須進行大量的試驗和嚴格的審定。

威脅人類的健康。各種途徑造成外來病菌在全球的傳播和流行。全球的艾滋病、英國的瘋牛病、日本的“0157細菌”、香港的禽流感、臺灣地區的腸病毒等都極大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美國近年來就采取了壹系列措施來強化食品衛生管理,實施“危險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計劃,1998年更投入4 300萬美元用於食品安全的監測、研究與教育。

威脅經濟的發展。外來病蟲害的侵入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在美國,外來害蟲對森林的損失每年高達40億美元。最近,美國發現光肩星天牛(Asian Longhorned Beetle)對壹些樹木造成破壞。美方認為是通過木質包裝材料從中國傳入的,擬對中國實施更嚴厲的措施,包括要求中方出口商提供有關部門出具的木質包裝材料處理(加熱、熏蒸等)證明。美方的新規定估計將影響到30%-50%的中國對美出口,對我國的經濟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盡管許多科學家和土地管理者對生物汙染憂心忡忡,但卻很少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重視。最近,美國政府正在著手制定壹項戰略,以協調三十多個聯邦機構應付外來生物的卥侵。西歐壹些發達國家也在積極尋求應對措施,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完善國際植物保護公約等相關國際條約,減少漏洞;切斷外來生物的侵入通道;建立國際生物監控體系和數據庫,克服侵害物種信息的零散;結束自然資源管理者對外來物種的引進,如牧區外來飼料植物、用作土壤保護的外來草種;提高人口整體生態意識,使人們了解當地自然風景的價值,抵抗外來生物的侵入。

(選自2000年6月12日《光明日報》)

預警機制防範生物入侵

外來有害物種入侵是壹個全球性問題。據美國、印度、南非向聯合國提交的報告顯示,上述三國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損失分別是1370億美元、1300億美元和800多億美元。我國也是外來有害物種入侵造成嚴重危害的國家之壹。伴隨進口貨物增加,通過木質包裝箱等多種隱蔽形式傳入森林有害物種的危險性不斷加大,上海防範有害物種入侵的任務艱巨。

上海自然植物資源有本地種和外地種約700種。佘山地區種子植物從上世紀60年代的80科147屬184種,減少到1996年的64科15屬144種,這與外來物種的侵擾不無關系。

近年來,黃浦江上遊的水葫蘆瘋長,影響航道安全、水域面貌,以及浦江水系的生態系統。此外,加拿大壹枝黃花、水花生等惡性外來物種也蠢蠢欲動。

專家建議:目前,上海應盡快建立進境植物及其產品的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外來物種種類及其對本地生物影響的數據庫。

“外來戶”搶了“本地戶”的家

福壽螺原產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它形似田螺,殼薄肉多,是壹種大型食用螺類。上個世紀80年代,微山縣把它作為壹種美味佳肴引進當地。然而福壽螺的進入,卻打破了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目前,福壽螺在當地水域瘋狂繁殖,泛濫成災,導致秧苗受到破壞,農業生產遭受損失。

據了解,類似這種由於外來物種進入導致生態環境破壞的現象,在我國並不鮮見。有關部門統計,我國約有上百種入侵生物,這些外來物種給我國農業的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人類健康等都產生了很大的破壞作用。在外來入侵的植物中,水花生能使水稻、小麥、玉米三種作物產量損失分別達45%、36%、19%,紫莖澤蘭含有的毒素能引起馬和羊的氣喘病。國家環保總局的統計數字顯示,我國僅幾種主要外來入侵物種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高達574億元。

近幾年,外來物種入侵破壞我省生態環境的情況也不斷發生。俗稱“食人草”的大米草,在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地區已泛濫,成災面積多達1.3萬畝,零星可見成草面積5萬~6萬畝,草籽漂流面積在10萬畝以上。大米草所到之處,貝類、蟹類、魚類等多種生物窒息死亡,而發達的根系又堵塞航道,給運輸、漁業等帶來諸多不便。

目前,對我省危害較為嚴重的外來物種主要有大米草、水葫蘆、美國白蛾等。省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環評室主任王洪濤研究員介紹說,我省外來物種帶來的危害雖不是很嚴重,但經濟損失也不少。上個世紀40年代,隨“沖繩百號”引種傳入我省的甘薯黑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