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快速詢問關於法國的信息(完整)

快速詢問關於法國的信息(完整)

國名:法蘭西共和國

國慶節:7月14 (1880議會立法確認巴士底日為紀念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國慶日)法國慶祝國慶節。

國旗:長方形,長寬比為3: 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垂直矩形組成,從左到右分別為藍、白、紅。法國國旗的起源有很多種,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巴黎國家自衛隊以藍、白、紅三色旗幟作為隊旗。白色居中,代表國王,象征國王的神聖地位;紅色和藍色在兩邊,代表巴黎市民;同時,這三種顏色象征著法國王室和巴黎的資產階級聯盟。三色旗曾經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征。據說三種顏色分別代表自由、平等和博愛。

國徽:法國沒有官方國徽,但傳統上采用大革命的盾形紋章作為國家象征。紋章呈橢圓形,上面繪有大革命時期流行的標誌之壹——棍棒束,這是古羅馬高級執法人員使用的權威象征。束的兩邊裝飾著橄欖枝和橡樹枝,纏繞在它們之間的絲帶用法語寫著“自由、平等和博愛”。整個設計用帶有羅馬軍團勛章的絲帶裝飾。

國歌:馬賽曲。

國花:鳶尾。

國鳥:公雞

國石:珍珠

自然地理:面積551602平方公裏。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安道爾和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曼奇海峽與英國相望,靠近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的島嶼。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比利牛斯山和侏羅山。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是歐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裏)、羅納河(812公裏)和塞納河(776公裏)。地中海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的島嶼。邊境線總長5695公裏,其中海岸線2700公裏,陸地線2800公裏,內河線195公裏。西部為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地中海氣候,中東部為大陸性氣候。從西北到東南,平均降水量從600毫米增加到1000毫米以上。

人口:665438+40萬(2003年6月),包括400萬外國國民,其中65438+50萬來自歐盟國家。普通法語。9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約有400萬穆斯林和少數新教徒、猶太教徒、佛教徒和東正教徒。

首都:巴黎,城市人口265,438+70萬。

行政區劃:分為地區、省、鎮。該省由都道府縣組成,但不是壹個行政區。郡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國大陸劃分為22個大區、96個省、4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和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全國共有36565個鎮,其中3500人以下的有3.4萬個,3萬人以上的有231個,65438+萬人以上的有37個。這22個大區分別是:阿爾薩斯、阿基坦、奧維涅、勃艮第、布列塔尼、華中、香檳-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貢代、巴黎大區、朗格多克-魯瓊、利姆贊、洛林、南比利牛斯山、北加萊海峽、下諾曼底、上諾曼底、盧瓦爾河、皮卡第和巴黎。這四個海外省是:瓜德羅、馬提尼克、法屬圭亞那和留尼汪。這四個海外領地是: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裏多尼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兩個地方行政區是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

這個國家的誕生

法國的歷史是人們長期以來點點滴滴的匯集。法國的許多獨特之處都是其文化的體現。兩千年來,王朝及其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痕跡,最終形成了今天的現代法國。

史前時代

大約壹百萬年前,從歐亞大陸遷徙過來的人們來到了最後的邊界——大西洋。從此定居下來。公元前40000年至8000年,塞比恩人首次出現在這裏。許多考古遺跡證明,在法國這片土地上,史前就有人類文明存在。

高盧時期

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800年,凱爾特人離開了他們在西裏西亞的家鄉,開始入侵萊茵河和大西洋之間的這壹地區。當時,90個不同的部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被稱為高盧。高盧人在農業和高度發達的手工業的基礎上建立了他們的文明。他們發明了收割機、木桶、馬車和鐵劍。

很快羅馬帝國也註意到了這片土地。公元前50年,尤利烏斯·凱撒來到這裏,征服了這壹地區。以裏昂為首都的高盧羅馬文明長期統治,形成了今天法國最初的藍圖。正是在這個時期,法國開始形成,許多大城市已經初具規模,道路網開始出現。

法蘭克王國

自五世紀以來,漢斯、汪達爾人、阿拉曼人、維斯高特人、奧斯特洛人從東方而來。

哥特人和法蘭克人先後入侵該地區,高盧-羅馬人與法蘭克人聯手抵抗入侵。他們的基地位於巴黎附近的地區,也就是天堂被稱為法蘭西島的地方,這股勢力逐漸征服了整個國家。

法蘭克王朝的梅塔姆和卡洛琳的統治從五世紀持續到十世紀。在此期間,高盧-羅馬文化和日耳曼文化逐漸融合。

法蘭西王國

768年至814年查理大帝在位期間,建立了許多學校,促進文化繁榮,身邊聚集了許多學者。他的國家分為郡,郡長(世俗政權)和主教(宗教權威)在同壹管轄之下。密斯負責執行帝國法律。

987年,法蘭西島領主雨果·卡皮特加冕為王,法蘭克人的土地(即法國)成為法蘭西王國。新建立的法國王朝想把宗主權擴大到整個統治區域。

從11世紀到15世紀,有18個國王不斷對封建領主施加權威,王國不斷擴張(布列塔尼和勃艮第被吞並)並奪取了壹些英國領土,如阿基坦和諾曼底。這幾個世紀的突出特點是宗教熱情高漲,文化、經濟、城市大發展。這個時期開始出現資產階級,他們在社會上形成了壹個新的階層。城市也變成了行政單位。

1226年至1270年統治法蘭西的國王路易·Xi非常重視司法,親自在萬森的壹棵橡樹下主持審判。他壹生修建了許多醫院和教堂,參加了兩次十字軍東征,成為國王中的楷模。他後來被稱為聖路易斯。

從16世紀到18世紀,十位國王致力於加強國家的權力及其行政管理。在抗擊來自東部和南部的敵人入侵的戰鬥中,他們逐漸建立了國家的自然邊界。與此同時,有三位政治家特別值得壹提:

——亨利四世在國內結束了天主教和清教徒的宗教戰爭,將西班牙侵略者趕出了國門。這樣,他鞏固了國家的統壹。此外,他還試圖改善貧窮的法國農民的不幸處境。

路易十三世總理黎塞留。他領導法國抵抗奧地利的軍事幹預,通過削弱貴族和清教徒的權力來加強主權。他還下令建立了索邦大學,並促成了法蘭西學院的建立。

——科爾比,路易十四第壹大臣。他試圖通過建立大型制造和國際貿易公司來統壹國家法律體系和促進創新。他把希望寄托在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的法國殖民地上。

幾次歷史性的變化

1789的偉大革命

1789的國民議會成為制憲會議。廢除了封建權力,頒布了人權宣言,建立了議會君主制。

1792年,由於外國勢力的幹涉,君主逃亡等事件,廢除帝制,宣布成立第壹共和國。從那以後到1795年,包括羅伯斯庇爾在內的革命派在國外(普魯士、奧地利、英國和西班牙)和國內(王岱)都與反革命勢力進行了鬥爭。在政治生活中,革命者采用了孟德斯鳩和盧梭提出的原則(三權分立和人民主權)。

從1799年到1804年,第壹位執政將軍拿破侖·波拿巴領導法國政府。在位期間,他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的資產階級國家,建立了現代行政制度和法典(民法典仍然有效)。政府還建立了高中教育體系,改革了大學教育。

拿破侖帝國

拿破侖在1804年加冕為皇帝,他在1815年統治期間試圖建立壹個龐大的歐洲帝國。在10年間,法國軍隊不斷與歐洲大陸上壹些強大的聯盟競爭。有壹段時間,法國的領土擴張很快。只是到了1815,它的邊界才回到1789的狀態。

法軍在俄國戰役中的重大傷亡導致了拿破侖的垮臺和流亡。他後來再次統治法國,但僅僅過了壹百天,就因為滑鐵盧戰役的失敗而再次退位。

君主制復辟

從1815到1830的兩位國王,想維持大革命時期的壹些進步措施和復辟的舊君主制下的拿破侖帝國。法國殖民帝國繼續在北非擴張。

法國最後壹位國王路易·菲力浦被授予“法國國王”的稱號。從1830到1848,貿易和商業資產階級出現,工業革命開始,社會主義和聯邦主義運動也開始興起。經濟危機和社會動蕩最終導致了法國1848的革命,最終導致了君主制的崩潰。

第二共和國和第二帝國

普選權、新聞自由和對工人階級起義的恐懼給了拿破侖壹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侖·波拿巴成為法國總統的機會。經過壹段時間的獨裁總統統治,路易·拿破侖通過公投和政變成為皇帝,被稱為拿破侖三世。他的政府主張激進的經濟改革政策,並執行大量旨在重建國家首都的重要經濟計劃。第二帝國的特點是工業擴張。就在政府改為議會制的時候,法德戰爭爆發了(1870)。法國在蘇丹的失敗導致了第二帝國的滅亡。

第三* * *共和國

1871年,中華民國成立,國防政府成立。法國戰敗,法國在與德國的和約中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省。同年,發生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起義,但被殘酷鎮壓。

* * *民國時期的議會制政體,從1871到1914,確立了壹系列關於公共自由的重要法律,證明了自身的價值。朱爾斯·法裏總理(186至1885在位)對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和新聞自由的建立影響很大,他也為非教會免費義務初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

法國在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繼續擴張,但同時社會動蕩和宗教與學校的紛爭(政教分離)動搖了社會統治。

第壹次世界大戰(1914-1918)使法國損失了十分之壹的勞動力。1917 12是戰爭的轉折點。喬治·克裏蒙梭帶領法國和盟軍共同取得勝利,德國戰敗。阿爾薩斯和洛林回到了法國。

戰後重建不久,法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壹樣,受到1929大危機的嚴重打擊。廣泛的罷工和左翼聯盟給法國帶來了1936的人民陣線政府,在國家計劃中規定了建立基本社會法律的義務。

在法國周邊,納粹主義、意大利法西斯主義、西班牙內戰都預示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到來。

隨著著名的所謂“奇怪的戰爭”的結束,法國於1940年宣布停戰,法國成為德國占領區。法國經濟處於不穩定狀態。整個國家分為兩部分:壹方面是與占領國合作的維希政府,另壹方面是總部設在倫敦的“自由法國”流亡政府和抵抗運動。經過五年的戰爭,法國於1944年被盟軍解放。

第四* * *共和國

戴高樂被公認為法國抵抗運動的領袖和象征。他從1944到1946任政府首腦,建立了法國社會保障體系,賦予女性投票權。但由於議會制未能明確提供政治方向,政府改組,第四共和國被動動搖。從1945到1958,法國壹直忙於重建國家,發展經濟。尖銳的非殖民化問題(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戰爭)意味著行政力量薄弱的終結。

第五* * *共和國

1958年,戴高樂將軍重返歷史舞臺。他設計並建立了第五共和國制度,以加強行政權力。也就是建立了普選的總統制。法國從此進入了現代化和經濟持續增長的時期。1968五月的學生運動和社會動蕩,反映了年輕壹代的焦慮,社會秩序的缺失和國家權力的過度集中,於是戴高樂將軍被迫辭職。然而,右翼政府仍然掌權。喬治·蓬皮杜在1974年去世前壹直擔任總統。他的繼任者瓦列裏·吉斯卡爾·德斯坦(Valery Giscard d'Estaing)任職7年,但在1981年被第五共和國第壹位左翼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擊敗。密特朗1988連任。但總的來說,這壹時期法國政壇的特點是左翼和右翼政府輪流執政。

統壹的歐洲市場開始建立。

1993 65438+2月1,歐盟是在歐洲經濟基礎上誕生的。

雅克·希拉克當選為中華民國總統。

1995年5月,雅克·希拉克當選為中華民國總統。國民議會被解散了。5月25日和6月1日進行提前選舉。3月舉行了地方選舉。這次選舉的結果產生了左派和右派的“共存”。

現代國家。

在過去的三十年裏,法國建立了壹個穩定的體系。1958年戴高樂將軍任總統期間全民公決建立的第五共和國憲法保證了政治制度的良好運行。法國是壹個統壹、民主和世俗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其公民不論其出身、種族或宗教信仰,在法律面前壹律平等。現代法國民主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遺產。其原則基於1791《人權和公民權利宣言》,今天已成為憲法的導言部分。

法國的題詞是“自由、平等、博愛”。

法國國旗是由藍、白、紅三色豎條組成的三色旗。

法國的國歌是馬賽曲。

法國國慶日是14年7月,1789年攻占巴士底獄的日子。

國家系統

行政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是國家元首,由普選產生,任期七年。總統頒布法律,並有權提出法案,要求舉行全民公決。他還有權在與總理、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會談後宣布解散國民議會。

總統任命總理,並任命總理提名的政府成員。

政府應該回答國民議會的問題。

立法權

議會由兩院組成:國民議會,每五年普選壹次;參議院議員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選三分之壹席位。

議會投票決定是否通過法律,批準國際條約,行使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予的修憲權。

司法權

司法獨立於行政和立法權力。

473個初審法院和186個初審法院負責執法。有35個上訴法院。終審法院負責判斷法律是否得到正確執行。刑事犯罪由法官和陪審團組成的重罪法庭審理。

在行政司法領域,有行政法院和國家最高行政法院。審計法院負責審計公共支出。

憲法規定的其他組織。

——憲法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分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任命。憲法委員會的職能是監督選舉和審查法律的合憲性。

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其成員是不同社會階層(工會、商人、各種協會)的代表或政府指定的具有特定資格的人。當法案、法令或相關計劃具有經濟和社會性質時,應征求經濟和社會委員會的意見。

最高行政法院:最高行政權力機構。政府在起草法案和執行法令之前必須與它協商。

最高司法行政官委員會:由司法行政官和具有特定資格的人組成。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分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司法部部長擔任。它任命和提名高級司法官員,並負責司法官員的紀律處分。

-* * *中華民國司法法院:前身為高等法院,由十五名法官組成,他們或者是國會議員(65,438+02是國民議會議員),或者是治安法官(3)。法院負責審理被認為是犯罪的政府成員的官方行為。任何認為自己受到政府成員犯罪或非法行為傷害的個人都可以向特別上訴委員會提起訴訟。

行政管理

佩爾加納

法國分為21個地區和科西嘉島。該地區由壹個地區委員會管理,其主席和成員由普選產生。省

法國大陸有96個省,另外還有4個海外省:南美洲的瓜特羅普、馬提尼克、留尼汪和法屬圭亞那,海外領地包括波利尼西亞、新加泰羅尼亞、馬約特、聖皮埃爾和馬孔、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特拉特裏、科格蘭群島、克勞澤和聖保羅。

該省由總務委員會管理,其主席和成員由普選產生。州長是中央政府派往地方政府的代表。省分為區(包括339個海外省)、社區(3995)和市(36560)。

市政當局

市政管理由市長在市政委員會的協助下負責,市政委員會的成員由普選產生。

競爭性經濟系統

1945—1961

法國雖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但在戰爭結束時卻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困難:人口只有4000萬(同1900),工業總產值只有戰前的壹半。原材料極度匱乏,通貨膨脹史無前例。

前三個經濟計劃是重建基礎工業、促進生產和為國際經濟競爭做準備。

1962-1975

這期間,在國家的監管下,經濟取得了驚人的持續發展,達到了預期的計劃。這壹時期,法國的經濟增長率創下了前所未有的紀錄(年增長率達到5-6%),帶來了充分就業、生活水平提高、消費增長和工資快速增長。

下壹個經濟計劃將重點轉向地區經濟發展、投資政策和社會組織(改革社會保險制度和建立全民養老金)。

自1976

連續三次石油危機(197,1979,1980)和持續的世界經濟動蕩,使得法國在過去二十年裏強調經濟結構調整和現代化,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過去二十年減少了三百多萬個工作機會)。

緊縮政府開支和強調減少能源消耗和發展有競爭力的產業、研究和職業培訓給了法國新的活力,使其能夠面對國際競爭、歐洲壹體化和明年到來的挑戰。

高度多樣化的經濟體系

法國經濟涵蓋所有重要的經濟部門:農業(世界第三大出口國,歐洲第壹大出口國)、工業(世界第四大出口國,歐洲第二大出口國)和漁業(歐洲第四大漁獲量)。

法國出口貿易排名世界第五,有5家法國企業躋身世界百強。

農業

法國農業是壹個現代化的機械化和高生產率的生產部門。法國的農業生產面積占歐盟總面積的近三分之壹,農產品占歐盟產量的23%,其中壹半為畜產品(肉、奶、奶酪),其余為谷物、糖和加工業。

工業

法國工業不僅包括大量正在重組和自動化的傳統工業部門(鋼鐵、冶金、機械、汽車和紡織工業),還包括壹些新興的發展中的技術工業(食品加工、精密化學、航空航天工業和新材料)。

法國工業生產主要依賴進口原材料和能源,電力除外。25%的電力來自國內核電站。

服務行業

服務部門(面向集體和個人消費者)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主要服務部門,如交通、電子通信、郵政、電力和水,都配備了這壹領域的先進技術(微型電話、高速列車和地鐵系統享有國際聲譽)。法國的旅遊業居歐洲首位,對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意義重大。事實上,法國在這壹“無形出口產業”上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法國如何看待自己?

就面積、人口和國民生產總值而言,中國並不是壹個“超級大國”。但是法國仍然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由於高科技企業的蓬勃發展,她是世界上重要的經濟大國之壹,在出口方面排名世界第四或第五。她是擁有否決權的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壹,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常任理事國之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位於巴黎。

從其他角度看,法國也有決定性的影響:

-拉丁國家之壹(到2000年,世界上六分之壹的人將是拉丁後裔)。

-法語國家之壹。世界上講法語的人口有1.05億。法語在美洲和非洲的壹些地方已經使用了數百年。

-歐洲國家之壹。法國與中東歐許多國家有著良好的政治、貿易和文化交流。1990-1991蘇聯政治變動後,這些國家越來越強大。更重要的是,法國的未來與西歐聯盟其他15個成員國的命運緊密相連。隨著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議會(由普選產生)的建立,法國人民積極參與歐洲政治生活。

附錄1:法國經濟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78億日元,665438億法郎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34656法郎

出口額:654.38億法郎+8.86億法郎

工業企業:19.66萬。

農業/食品企業:72,000家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3%(到1996)

總增長值1996:農業5.5%;工業和能源25.2%;服務業56.4%

目前就業人口:2559萬

附錄2:法國的特點

雖然法國在地理上和種族上是多元的,但這個國家仍然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強烈的文化個性。法國人民對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個性有著強烈的認同感。

現代法國的基本理念是捍衛人權和自由、民主和團結。這些想法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附錄3:法國的外國人

在過去的四十年裏,外國移民為法國的人口增長和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由於目前的經濟危機,移民潮已被正式停止。現在法國的外國人不到四百萬(自1995以來占總人口的6.5%)。外地人比例從1990開始基本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