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每個江西人都應該了解!

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每個江西人都應該了解!

時光回到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將徐達攻打長沙,與陳友諒舊部和元王朝殘余勢力血戰四年,損兵折將,最後才於1368年(洪武元年)奪得勝利,確立明王朝在長沙的統治。

但是元末明初這場連年戰禍,使長沙田園荒蕪,百姓亡散,廬舍為墟,許多地方渺無人煙。於是,明王朝就近從江西大量移民遷入長沙地區(湖北和湖南,當時二省是壹個省份,稱之為湖廣省),並允許“插標占地”,奏響歷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廣”的宏偉史詩。

因明朝崇禎年間張獻忠農民起義,在德陽地區作戰頻繁。康熙十六年,清軍為消滅義軍,濫殺無辜,人口殆盡,壹片荒蕪。清廷下詔,江西、湖南、湖北眾多居民被迫遷居。民間把這次大移民稱之為“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

江西填湖廣

從現在的湖南省桂陽縣來看,劉、李、袁等大姓都是從江西壹帶遷徙過來的,但遷入的時間有先有後,祖籍也各有不同。湖南桂陽縣人多數為唐宋以後從外地遷入,其中10姓來自江西,9姓來自江西泰和縣。江西向粵北移民,很可能是“江西填湖廣”大移民的余波。

粵北和湖南之間盡管橫亙著五嶺山脈,但在地理位置上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江西、福建、湖南都有古道直通廣東北部,而漢代修築的長安至嶺南的西京古道,越過湘、粵邊界的騎田嶺,成了湖南進入粵北乃至整個嶺南地區的另壹條通道。此外,從湘南流入粵北的武水,則是兩地自然的交通途徑。歷史上江西人入遷湖南,便沿著上述的交通要道就近擴散到粵北地區。

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早年曾對對湖南人由來進行過研究,並得出結論:湖南人來自天下,其中以江西居多,且江西人移到湖南後,大都以稼穡耕墾為主。因避免長途跋涉,江西南部之人大都移向湖南南部,江西北部之人大都移至湖南北部。而且譚其驤老先生認為,早至五代、兩宋、元、明時期,就有大量移民進入湖南,而元、明時期數量較多,在元末明初六七十年間的移民規模最為空前。譚其驤先生特別指出,南宋以前,奔襲向湖南的移民幾乎全是江西人。由此可見,歷史上,江西先民曾數度遷移,現今不少湖南人流著的是江西人的血。

明末江西人遷往湖廣,而幾百年後,這些人又被遷往四川。

據四川媒體稱,四川清溪鎮清溪高中附近發現的三塊清代江西墓碑,使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大移民的歷史再度浮出水面,史學家們因此認為,“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歷史至少被延長近60年。史學界公認的清朝政府的移民,起於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止於四川西北金川之戰(公元1776年)。在清溪發現的3號碑字跡最清晰,碑文可見:魏佐宗、魏佐信為父立碑,其父是“江西贛州府安遠縣楠水鄉太平保人氏”,卒於“光緒辛卯年十二月”(公元1891年),假如活到六十歲,那麽在江西出生時間為1831年,而入川是在出生之後。從碑文中的年月推斷,史學界公認的清朝“湖廣填四川”的時段過小,三塊碑文證明清溪鎮接納自主性的移民至少還持續了近60年時間。2號碑載有遷居於四川犍為縣“興仁鄉東崗堡周家山”的墓碑,其說明此時犍為縣域內是移民的集中地之壹,江西移民打破了同鄉同籍聚居的習慣,開始到周圍的山地定居。從碑文分析,犍為縣早期接納的移民多為單身男性,是試探性的遷移,後來舉家遷入犍為的移民才漸漸增多。

從這我們可以看到這種遷移線的沿襲,江西人數百年的溯長江的而上的移民史。

明末,隨著亞洲新航路的開辟,歐洲人把從美洲發現的辣椒,傳入中國,很快便成為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壹項調料。

值得壹提的是,長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數省民眾都以嗜吃辣椒著稱。人們常不無戲謔地說江西人是“辣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湖南甚至因為盛行吃辣椒的緣故,“湘妹子”也因此多了壹個“辣妹子”的別稱。四川人的“水平”要差壹些,喜歡用花椒“中和”過的“麻辣”。

湖南、四川、江西人都愛吃辣椒,可能與氣候有關系,這種情況的產生可能與清初的人口大遷移有關。眾所周知,清初的時候,由於戰亂導致四川人口急劇減少,而江西則存在著較嚴重的人多地少的問題。因此產生了“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這種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吃辣椒的習慣也就這樣傳播開了,如同東北人愛吃大蒜是由山東人移民而成的。但至於雲貴和陜甘數省民眾嗜食辣椒是否為四川的“擴張”,由於史料的欠缺,則有待於進壹步地探討。

當年流布四方的江西商人,只要完成了壹定的原始積累,就會不約而同做起的第壹件事情———建造萬壽宮。在江西商人的眼裏,無論大富還是“小康”,無論是團夥還是獨步於江湖,都忘不了贛人的人格神———許真君,都得像在故土壹般奉祀他老人家。明朝以來,遷移在外的江西人在京都及各省省會幾乎都建有萬壽宮,其附屬或是另建的江西會館,更是星羅棋布。萬壽宮畢竟是民間建築,可以富麗堂皇,可以樸素照人,因此就連雲南省由北向南,直抵滇緬邊境,也有比比皆是的江西萬壽宮。在湘西的鳳凰古城,聲名遠播的江西會館萬壽宮和陪襯建築遐昌閣已成為壹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但世事變遷,那遍及大半個中國的萬壽宮裏,香火照亮半邊天的日子很快暗淡下來。那些還在叩拜著農耕社會的壹個簡樸理想的江右幫被現代槍炮擊中,他們如潮汕幫、寧波幫、江蘇幫壹樣失去了往昔輝煌的色彩。於是,戰爭的連綿,烈火的燒烤,風雨中的毀敗,致使包括南昌本土的萬壽宮也難以幸免於難,更不用說那些分布在全國各地,星羅棋布的萬壽宮。即使各地的贛人後裔大把掏錢打出的廣告,只能在文本或者斷垣殘墻中窺知。

到了現在,羸弱的江西現代商幫,在現代化的經濟大潮中,如殘影落鴻,實在是我輩贛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