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沈萬三的資料

沈萬三的資料

沈萬三(有說生於1296年,另有兩說1330年和1328年,卒於1376年),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元末明初商人、巨富。沈萬三通過開展海外貿易而積累原始財富,從而使他迅速成為“資巨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壹豪富。周莊“以村落而辟為鎮”,也實為沈萬三之功。關於沈萬三富豪事,民間甚至傳說他有壹只聚寶盆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財富多到不可勝數,生財聚財技巧高超。至今,蘇南、浙北、安徽壹帶仍廣泛流傳著關於沈萬三的發財、豪奢、田產、經商以及家庭生活諸方面的許多故事、傳說。

沈萬三(有說生於1296年,另有兩說1330年和1328年,死於1376年),男,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元末明初人。萬三者,萬戶之中三秀,所以又稱三秀,作為巨富的別號,元末明初人。

元朝中葉,沈萬三的父親沈祐由湖州路烏程縣南潯鎮(今浙江省湖州南潯區)沈家漾 遷徙至周莊東垞,後又遷至銀子浜。沈萬三在致富後把蘇州作為重要的經商地,他曾支持過平江(蘇州)張士誠的大周政權,張士誠也曾為沈萬三樹碑立傳。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萬三助築都城三分之壹,朱元璋封了他兩個兒子的官;在南京還建造了“廊廡壹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樓四座……”,有了舒適的住宅;但不久,沈萬三被朱元璋發配充軍,在雲南度過了他的余生。

沈萬三在周莊、蘇州、南京、雲南都留下了足跡。沈萬三始終把周莊作為他立業之地;“萬三住宅在蔫西北半裏許,即東莊地及銀子浜、倉庫、園亭與住宅互相聯絡”(《周年鎮誌》卷二),“萬三家在周莊,破屋猶存”(明·楊循吉《蘇談》)。盡管他受到張士誠、朱元璋的封賞,但他不願離開這塊寶地。元,王行字止仲,吳縣人,沈萬

鎰“(《周莊鎮誌》卷六·雜記),可見,他連自己的子孫都要留在這塊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養,使沈家久盛不衰。

沈萬三本名沈富,字仲榮。其父,乃自湖州路烏程縣南潯鎮徙居平江路長洲縣東蔡村的沈祐。沈萬三之弟名沈貴,字仲華,又號“沈萬四”。沈貴二子:長沈德昌;次沈漢傑,生於延祐七年,卒於洪武四年。沈萬三,元末明初人。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中三秀,所以又稱三秀,作為巨富的別號。萬三是對他的壹種社會稱呼,他本名富,字仲榮,是元末明初江南第壹富家,也是全國首富。如果大家到過古鎮周莊,在您對古城秀色稱贊不壹的時候,或許您沒有想到,周莊就是因為有了沈萬三,才成為江南著名的古鎮的,不但是周莊受惠於他,南京城的建城,沈萬三還有壹半的功勞,因為是富可比國的他因為朱元璋的眼紅而被逼出資與明朝***同建成了南京城的。

昆山文管會陳兆弘在"明代經濟史學術討論會"上發表自的《明初巨富沈萬三的致富與衰落》壹文中說沈萬三的發家,是從自己的勤勞墾殖開始的。“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嗣業弗替;嘗身帥其子弟力穡”,說明沈萬三依靠墾殖發富,他有了立業的根本。以後沈萬三得到了汾湖陸氏巨資,使其財富的積累更上壹個層次。“沈萬三秀之富得之於吳賈人陸氏,陸富甲江左…盡與秀”。(《周莊鎮誌》卷六.·雜記)。經過原始積累,並且他得到了陸氏巨資後,壹方面繼續開辟田宅:另壹方面他把周莊作為商品貿易和流通的基地,利用白硯江(東江)西接京杭大運河,同時開展“國際貿易”也就是“通番”賺取了巨大財富。據《吳江縣誌》載,“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著名歷史學家吳晗也說:“蘇州沈萬三壹豪之所以發財,是由於作海外貿易。”他是通過墾殖而積累原始財富的,接著善於利用別人的金錢,並大膽地“競以求富為務”,開展對外貿易活動,擴大資本。從而使他迅速成為“資巨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壹豪富。周莊“以村落而辟為鎮”,也實為沈萬三之功。關於沈萬三富豪事,民間甚至傳說他有壹只聚寶盆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財富多到不可勝數,生財聚財技巧高超。至今,蘇州、南京、鎮江和浙北、安徽壹帶仍廣泛流傳著關於沈萬三的發財、豪奢、田產、經商以及家庭生活諸方面的許多故事、傳說。

《明史》裏也有好幾處提到沈萬三,其中壹處在大腳馬皇後的傳記裏寫得明白:吳興的富民沈秀,也就是沈萬三,幫朱元璋修築了三分之壹的南京城,又請求出資犒勞軍隊。朱元璋發怒說:“匹夫敢犒勞天子的軍隊,絕對的亂民,該殺。”馬皇後進諫說:“妳老婆我聽說法律這個東西,是用來誅殺不法之徒的,但不是用來誅殺不祥之人。老百姓富可敵國,是老百姓自己不祥,不祥之民,蒼天必然會降災禍給他,陛下又何必再殺他。”朱元璋聽了有些解氣,饒過沈萬三沒殺,把他流放到雲南去了。

正史如此說,自然許多人相信。老百姓善良,不太願意壹個財富傳奇老死邊陲,就編造故事說他在雲南得道成仙,康熙年間還有人在到處散播奇遇,說自己在雲南見到了長生不死的沈萬三。

不過很可惜,傳說當不得真,正史說的,也並不見得就壹定正確。《明史》為清人編撰,出於政治目的抹黑明朝的文字隨處可見,但史實告訴我們:沈萬三其實是個地地道道的元朝人,生於元朝,死於元朝。

乾隆年間編纂的《吳江縣誌》裏說,“張士誠據吳時萬三已死,二子茂、旺秘從海道運米至燕京”。編纂者的史料來源是明代人莫旦撰寫的《吳江誌》。莫家和沈家是兒女親家,莫旦說的話,《吳江縣誌》的編纂者自然不敢怠慢,但欽定的正史已經出版發行,他們也不敢推翻,所以只好在後面加上壹段註釋:莫旦說張士誠占領吳會的時候沈萬三早已經死了,但《明史》裏又說沈萬三幫高皇帝(朱元璋)修南京城,請求犒勞軍隊,被高皇帝抄家流放,誰對誰錯,我們也搞不清楚。

張士誠的軍隊占領吳會的時間是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1368年才建立明朝。這就等於是說:按照莫旦的說法,朱元璋登基做皇帝的時候,沈萬三至少已經死了12個年頭,死人既不會從墳墓裏爬出來替他修城墻,也不必再擔心被他抄家流放。

沈萬三至少有三個兒子,除了《吳江縣誌》提到的“二子茂、旺”之外,還有壹個兒子叫作沈榮,沈榮又有個兒子叫沈森。

元末明初人王行為沈榮父子撰寫過墓誌銘,其中明確提到:沈榮死於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秋八月,享年71;沈森與父親死於同年,享年48。

推算下來,可以知道: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的時候,沈萬三的兒子沈榮已經62歲,孫子沈森已經39歲,如此,沈萬三的年齡在80歲上下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就此斷定沈萬三活不到80歲,看不到明朝的建立有些過於武斷,但從這組數據中,至少可以推翻正史裏所記載的沈萬三得罪朱元璋,被充軍流放雲南的說法。

明軍洪武十四年(1381年)才正式對雲南用兵,次年平定該地,雲南正式納入朱元璋的版圖。即便沈萬三此時還活著,而且就在明軍平定雲南的同年就被充軍流放到那裏,其年齡至少也已經在100歲上下,這可能嗎?流放百歲老人,在中國歷史上等同於奇談怪論,要知道,這是壹個以孝為基礎,以忠為目的的社會,尊老是它最基本的意識形態。

沈榮的墓誌銘裏還提到:“初,榮父(即沈榮)之先君子(即沈萬三)遊於故侍講袁文清之門……”,沈榮洪武九年的時候去世,墓誌在提到沈萬三時,使用了“先君子”這個稱呼,這已足以證明沈萬三在洪武九年時早已去世。

墓誌銘裏還提到,沈榮在主持家族事務期間,曾建積善堂用來“承夫先誌”,也就是繼承先人的遺誌,同時以資紀念。“先誌”,無疑也意味著沈萬三已經去世。沈家積善堂建於元代末年,這就等於說,沈萬三在沈榮建造積善堂之前,也就是元末的時候早已去世。

如此,結論也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鑒於沈萬三的壹個兒子沈榮生於1306年,可以推斷沈萬三大致出生於1286年前後;依據莫旦的記載,和沈榮的墓誌銘,可以推斷沈萬三死於元朝滅亡之前;總體上,沈萬三大略活了六七十歲。

也就是說,生是元朝人,死是元朝鬼,傳說中被朱元璋流放雲南的沈萬三,沒做過壹天朱元璋的子民;甚至沒見過朱元璋,不知朱元璋為何方神聖,也極有可能。

沈萬三從江南巨富到家破人亡,都發生在明朝洪武年間。

洪武六年朱元璋攻蘇州城。當時,張士誠之所以能固守蘇州達八月之久,是因為得到蘇州富民在財力上的支持。作為富民之首的沈萬三,當然出力非凡了。城破之後,朱元璋對蘇州富民甚至老百姓恨之入骨,采取了壹系列報復措施。沈萬三是個精明的商人,看到了形勢的嚴峻,只能大拍皇帝的馬屁以求得太平。先是朱元璋要建南京城,沈萬三就“助築都城三分之壹”,即現今南京城墻的中華門到水西門壹段;後來索性想趁熱打鐵,請求出資犒賞三軍,這壹下拍到皇帝馬腳上。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好得馬皇後還算清醒,覺得有點過分,勸道:“不祥之民,天將滅之。陛下何誅焉!”沈萬三才保住小命,發配雲南,最後客死他鄉。這是洪武六年的事。

俗語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沈萬三家族財產損失大半,家人又發配雲南,但家族仍然人丁興旺,生活照樣過得瀟灑。就是因為太瀟灑了,引出了滅門之災。

事情發生在洪武末年,沈萬三的女婿顧學文,因和壹個女子偷情,牽扯到藍玉案中,致使沈家幾乎滿門抄斬。這件事在清嘉慶《同裏誌》中有詳盡記載,現簡述如下:洪武時,同裏鎮有陳某者,生有壹子,是個弱智。這弱智兒娶妻梁氏,倒是個知書善吟的美貌女子。如此才貌雙全的女子,當然名揚四海。這時,周莊沈萬三的招贅女婿顧學文,聽說後就十分傾慕,常借故雇船往來周莊同裏之間。船到同裏,就停泊於梁氏居室的窗下。壹來二往,顧與梁氏幾次照面。顧慕梁之美色,梁羨顧之英俊,只是缺少機會了。顧學文就買通當地惡少,引誘梁夫弱智兒,出門飲酒賭博;又指使梁的鄰居——壹個老嫗,帶了新奇的首飾送給梁氏,並用言語挑逗。梁氏本已對顧有好感,於是壹拍即合。從此兩人頻頻書信來往。弱智兒懵然不知。其父因在外當差,難得回家,也被蒙在鼓裏。只有陳某的兄長,也就是弱智兒的伯父,綽號陳縮頭的,隱約聽到壹些風聲,但也苦於沒有證據。也是合該事發:梁氏疏於謹慎,竟把顧學文的書信裁開後卷成紙燃放在燈罩下。陳縮頭就買通梁氏身邊的僮兒,把紙燃偷出,補綴成幅後,寄給在外當差的陳某。陳某看後,明白真相;況且顧學文的信末都蓋有松月圖章,更是鐵證如山了。陳某尋思,僅憑這樣壹封書信,告到官府,不見得會有什麽結果,弄不好反而敗壞了陳家的聲譽。這時正好藍玉大案案發。藍玉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封為涼國公。江山坐定,藍玉就恃功驕傲,廣蓄莊奴,欺淩百姓。朱元璋怕尾大不掉,狠狠地定了他個謀叛大罪。陳某正愁怎樣為傻兒子報仇,見此案發,牽連日廣,就趁機誣告顧學文與藍玉通謀。壹牽涉藍玉案,就不再是什麽私情事,立時三刻變成要案。結果,不但顧學文,連同他的父親和兄弟被殺,連他的妻族,包括沈萬三的兒子沈旺在內的壹大批人,都殺掉了。梁氏亦被其父逼令自縊。這件事從洪武二十六年起到洪武三十壹年才平息。

從此,沈萬三家族徹底敗落了。

沈萬三富得連朱元璋都眼紅;但在遭受朱明王朝三次沈重的打擊後,又很快衰落了。 第壹次打擊是在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前後。據《周莊鎮誌》記載,“《明史·馬後傳》洪武時,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分之壹,請稿軍,帝忍曰:匹夫稿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後諫曰:不祥之民,天將誅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戌雲南。”

除沈萬三充軍貴州之外,他的第二個女婿余十舍也被流放潮州。在此之前,沈萬三除築洪武門至水西門城墻外。還以龍角貢獻,並獻有白金二千錠,黃金二百斤,甲土十人。甲馬十匹,建南京廊廡、酒樓等。這次打擊不僅使沈家失去了沈萬三這個當家人;而且富氣也減去了大半,可謂人財兩空。不僅如此,沈萬三當時被捕時,周莊鎮上株連甚多,有盡誅周莊居者之說。幸虧鎮人徐民望不避斧鉞,臺禦狀至京城:才救下周莊全鎮老小。 第二次打擊是在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洪武十九年春,“兄至以戶役故,縲*赴秋官時伯熙亦獲戾京師,適與兄同系獄”(《周莊鎮誌》卷三·冢墓)。這次沈萬三子沈旺的兩個兒子沈至、沈莊(伯熙)又為田賦坐了牢,伯熙當年就死在牢中,後移葬於周莊杏村。這樣,從根本上動搖了沈家的基業。

第三次打擊是在洪武三十壹年(公元1398年)。“奏學文與藍玉通謀,詔捕嚴訊,株連妻女,及其仇七十二家,”“洪武三十壹年二月學文坐胡藍黨禍,連萬三曾孫德全六人,並顧氏壹門同日淩遲”(《周莊鎮誌》卷六·雜記),這次沈萬三女婿顧學文壹家及沈家六口,近八十余人全都被殺頭,沒收田地,可謂是滿門抄斬了。沈萬三苦心經營的巨大家業,急劇地衰落了。“沈萬三家在周莊,破屋猶存,亦不甚宏大”,沈家大族遭受如此三次沈重的打擊,只能家破人亡。

就這樣,號稱江南第壹豪富的周莊沈萬三,由興盛走向了衰落,但他畢竟是壹個值得研究和借鑒的人物,他在周莊的遺跡,也使中外旅遊者及專家學者深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