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誰有河南封丘青龍湖方面的歷史故事、自然景觀、詩詞歌賦等,謝謝。

誰有河南封丘青龍湖方面的歷史故事、自然景觀、詩詞歌賦等,謝謝。

第壹章 封丘李氏

1

封丘縣位於河南省的東北部,現屬新鄉市管轄,東南距新鄉市60公裏。東臨長垣縣,南隔黃河與開封市相望,西靠延津縣北接安陽市滑縣。地處黃河的故道,地貌復雜,沙崗、平原、窪地兼有,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這裏是千裏大平原,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黃河從縣南和縣東流過,農業種植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今天的封丘是全國100個商品糧生產縣之壹,盛產作物有小麥、大米、玉米、大豆、谷子、綠豆、棉花、花生、油菜、芝麻等。金銀花是全國生產基地,芹菜、香菇、石榴、金銀花享譽全國。

封丘歷史源遠流長,人文底蘊豐厚,春秋時期即有文字記載。早在夏朝時就有我們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這裏曾上演過諸侯爭戰、楚漢爭霸和陳橋兵變等驚天動地的歷史話劇。春秋時期,齊、晉、吳等諸侯國,曾在封丘境內開三次兵車之會。第壹次是蟲牢之會,大約在公元前586年(周定王二十壹年),晉景公發起九國諸侯在鄭地蟲牢抗楚之會,即歷史上有名的蟲牢之會。第二次是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晉召公為國君,欲恢復先主霸業,與齊國爭奪霸主,請各國諸侯於7月聚集衛地的平丘相會,史稱平丘之會。第三次是黃池之會。公元前482年(周敬王三十八年),吳王夫差率軍於黃池大會諸侯,與晉爭做盟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黃池之會,又稱黃池會盟。

翟母進飯也發生在封丘境內。楚漢戰爭中,劉邦被項羽打敗,落荒而逃,路過延鄉(今封丘縣城西北隅),遇翟母便向她乞食,翟母贈飯。劉邦得帝後,封翟母為封丘侯,設封丘縣於延鄉。“封丘”壹詞就是這麽來的。

最著名的當屬陳橋兵變。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宋太祖)率兵駐紮陳橋驛,發起兵變,黃袍加身,開創了大宋王朝300年基業,使中國由亂到治,由分裂走向統壹。

陳橋遺址位於封丘縣城東南13公裏的陳橋鎮小西街路北。陳橋村在五代時曾為後周驛站。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後,仍為驛站。祟寧四年(1105),微宗為顯揚列祖,把驛站改為東嶽廟。明朝天順三年趙晃倡修,趙命長子益淡同天壇山紫薇宮王道然***修大殿、東西底、大門、寢宮、子孫殿。清順治十六年九月,楊九德主持重修。乾隆九年(1744),重修大殿閻羅神像。光緒十三年(1887)農歷十月,重修宋太祖黃袍加身大殿。建國前夕至今設立了學校,將東西房改為教室,拆去了大門和門前照壁。現僅存黃袍加身處大殿壹座、“系馬槐”壹棵、宋太祖黃袍加身處碑,顧貞觀《滿江紅》詞碑,農純題《念奴嬌》詞碑、金夢麟題“系馬槐”石碣和明朝重修山門碑記等。“系馬槐”歷盡千年,是歷史發展的見證,這裏所保留的石刻,有詩詞、題字,不僅有文學藝術價值,而且有書法藝術價值,另外還有壹口水井。宋太祖黃袍加身處大殿,仍保持清光緒重修時的建築風格,為單檐歇山九脊殿,柱子12根。 1978年又進行了維修,雕梁畫柱,紅墻綠瓦滾龍盤,金碧輝煌,內懸掛趙匡胤畫像,以供遊人觀賞。

曾任封丘縣令的唐代著名詩人高適留下了不朽的詩篇《封丘作》:

我本漁樵孟諸野,壹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

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悲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

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

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日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

這首詩情意真摯,氣勢充沛,造語挺拔,結構嚴整而又有波瀾起伏,感情奔瀉而又有旋跌宕之姿。這是詩人發自肺腑的自白,揭示了他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出仕之後又強烈希望歸隱的衷曲,也讓封丘在唐詩宋詞和文人墨客中占有壹席之地。

1958年4月15日,毛澤東著文《介紹壹個合作社》,對苦戰兩年改變了面貌的河南封丘縣應舉社予以肯定。文章認為,***產主義精神已在全國蓬勃發展,廣大群眾的覺悟已迅速提高。群眾中落後階層奮發起來,努力趕上先進階層,這個事實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的經濟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技術革命、文化革命正在向前奮進。文章寫道:“中國6億人口的顯著特點是壹窮二白。這看起來是壞事,其實是好事。窮則思變,要幹,要革命。壹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新中國成立後,封丘得到巨大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封丘的建設日新月異,交通便利,四通八達,95%以上的村通柏油路。工業初具規模,已形成化工、機械、建材、造紙為主體的工業生產體系。主要產品有碳銨、尿素、鋁合金窗紗、水泥、汽車軸件等,手工藝品有壁掛、刺繡、藤編、葦編、草編等。碧波蕩漾的青龍湖,是黃河中下遊最大的自然湖泊,面積6000多畝,水域廣闊,水草茂盛,常年不涸。黃河故道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千鳥翔集,景致優美。觀光農業區,萬畝石榴園春來“石榴花開紅似火”,秋至“紅燈累累滿枝頭”。萬頃金銀花生產基地,流綠疊翠,無邊無際,置身其中,心曠神怡。地上懸河奇觀,波濤洶湧,雄渾壯闊。

李安勤出生的年代,封丘還處於極端落後的狀態,人們主要靠耕地務農為生,出行主要靠兩條腿,比較富裕的人家,可以借助驢和騾馬來充當代步工具。加之戰爭頻仍,整個社會呈現民不聊生的局面。

2

李家的祖先可以壹直追溯到700年前。

據李家的家譜記載(1918年第七次修譜時),在600多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他們由甘肅隴西遷來西王莊。在李家口耳相傳的敘說中,他們由山西洪洞大槐樹遷來。

隴西在今天的天水市以西200公裏處。隴西得名於隴山,《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乘勢起於隴畝之中。”這裏的隴就是田埂的意思。原來古代“隴”與“壟”相通,指的是田埂。古代人們看到橫亙於關中平原西部的山脈如同田埂壹樣,就把它們稱之為隴山。《辭海》中說:隴山是六盤山南段的別稱。又稱隴阪,在陜西省隴縣西,南北走向,延綿約120公裏,是渭漢平原和隴西高原的分界。

“隴西”壹詞引人註目時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這壹年秦昭王設置了隴西郡,並修築長城,以防禦西部的少數民族,從根本上確保秦人後方的穩定。 史籍和考古發掘證明,秦人就是在以禮縣為中心的廣大地域上發展壯大起來的。遠在夏朝時,他們為夏王室“調鳥獸,鳥獸多馴服”,於是“賜姓嬴氏”。夏亡商興之際,秦人去夏歸商,因軍功使“嬴氏多顯”。至周朝時,秦人為孝王“主馬於氵開渭之間,馬大蕃息,”因功封於秦(今甘肅天水)號嬴秦,周王室讓他們“以和西戎”。至秦襄公時,他們護送周王室東遷有功,被周王室分為諸侯,並且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秦獻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攻滅狄族,設置狄道。

秦置隴西郡,漢設襄武縣,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隴西壹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還壹度成為甘肅省最早的省會,是隴右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這裏鐘靈毓秀,人文薈萃,是李姓的發源地,天下李氏源於隴西,歷代英才輩出,“隴西堂”聞名海內外,“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飛將軍李廣就是隴西人。唐王李世民的祖先也是隴西人。今天去天水旅遊的人還能看到飛將軍李廣墓。

在中國兩千多個縣份中,知名度最高的恐要數山西洪洞了。洪洞所以芳名遠播,首先是因了壹位天姿掩藹的青樓女子那段淒婉哀涼的吟唱:“蘇三離了洪洞縣……”京劇是國粹,喜好者興發時自會哼幾句《玉堂春》,不好者偶爾打開電視機、收音機,眼睛或耳朵裏說不定也會蹦進個蘇三來,於是“洪洞”便深嵌在國人記憶的屏幕上。

問咱老家在何處,

山西洪洞大槐樹。

祖先故居叫什麽,

大槐樹下老鴰窩。

這是流行大半個中國的壹首民謠,講的就是對故鄉——洪洞的記憶。李家的口耳相傳不是沒有根據的。

確實,洪洞大移民是有歷史根據的,而且是有計劃有組織的官方行為。據民國《洪洞縣誌》記載:“明洪武、永樂間,屢移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東、河南、保安等處,樹下為薈萃之所。”並在“廣濟寺設局駐員,發給憑照川資。”我國壹些歷史文獻,如《明實錄》、《明史》、《續文獻通考》等書都有移民記載, 民間移民記載更為豐富,晉、冀、魯、豫、蘇、皖、 陜、甘等地大量的民間譜牒與墓碑、祠堂碑文也都有在洪洞縣大槐樹處移民的記載,這些資料說明,明朝洪武、永樂年間的移民,是我國歷史上有組織、有計劃的壹項重大決策。這次移民對鞏固明朝的封建統治、恢復生產、開展經濟、開發邊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以及爾後我國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合史料和家譜記載,李家的遷徙路線應該是這樣:

700年前或者更早的時候,壹戶李姓人家還生活在甘肅隴西,之後某個時候,他們遷徙到山西洪洞,然後在明朝洪武、永樂年間遷移到河南西王莊。總之,這戶李姓人家開始了他們漫長的遷徙。

現在無法得知他們遷移的真正原因,不過根據歷史資料和經驗,可以測知,他們壹定是遇到了困難,在隴西老家再也生存不下去了,或者不能很好的生存了,因此,他們才有了背井離鄉的壯舉。

他們循著祖先的蹤跡,先北上山西洪洞縣。山西曾經是他們的同宗祖先李世民父子發源之地。他們抱著藉由祖先保佑的希望,想在這裏安身,光宗耀祖。但是,這裏已經不是大唐時期的盛世景象,跟隴西壹樣,這裏也有饑荒,也有兵亂,還有貪官的逼迫,於是,還未等家安穩好,還來不及生兒育女,他們又壹次出發了。現在無法確知他們是官方組織的還是自發的,總之,他們這次選擇了南下,直覺告訴他們,沿著有河流的地方,才能尋找到水草豐茂之地,只有到了那裏,辛勤的耕耘才能換回豐碩的收獲。於是,他們找到了黃河並越過了黃河。那些渾濁的、黃黃的黃河水啊!他們走啊走啊,終於看到了壹大片平原,這是他們沒有見過的,是隴西和洪洞所沒有的,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他們本能地以為,這麽大這麽多平平整整的地,是多麽適合耕種啊。要是種上壹大片小麥,那我們就離天堂不遠了。他們猶豫著、期冀著,留在了這裏。

講述到這裏,我們要稍微停留壹會兒。人類的每壹次遷移都是壹次開天辟地的壯舉,壹篇氣勢宏偉、驚天地泣鬼神的史詩。而每壹次遷徙都是披荊斬棘、歷盡艱險,不管是壹戶壹姓還是壹個族群,相對地,壹戶壹姓的遷徙更為艱難。李家遠祖的這次遷徙,同樣充滿了千辛萬苦,他們在迷茫中在希望中在最原始最強烈的內在需求的催動下,向著遠方的未知之途毫不猶豫地進發。魯迅說得好,壹要生存,二要發展。生存是第壹位的。若個世紀之後,他們的子孫,壹個名叫李安勤的後生為了能夠生活下去,只身遠赴新疆。

3

西王莊在黃河邊上,離黃河僅有幾裏之遙。這是壹個普通的農莊,就像我們平常所見的黃河中下遊平原上的所有農莊壹樣。有可能不同的是,西王莊的布局非常規整,四方四正。有三條平行的街道,主街被村民稱為中心街,中心街南邊的街是南街,北邊的街為後街,村子四周被壹種叫做葛根的植物包圍,這是童年的李安勤和同伴們最愛去的地方。1966年,李安勤第壹次回家鄉時,葛根已經明顯減少,幾乎絕跡了,到2002年他第二次回故鄉,葛根徹底不見了。

西王莊有四個神廟,分別沿中心街分布。村中心也就是中心街的中部,不但有壹座小廟,有壹口古井,小廟叫老奶廟;最西邊是壹座大廟,也就是李家的祠堂,還有兩個小廟,供奉什麽神祗,李安勤已經不記得了。

李家的祖宅就在中心街小廟的對面,沿壹條南北向的巷子東西分布。西邊壹大塊房屋是李風動家的,街東是李風琪家的,他們分別是李安勤的二太爺和太爺。不過在李安勤出生的年代,他們早已作古了,只有子孫還在繁衍生息。

說起李家的祖先,不能不特別提到李玉佩,他是李家中興的關鍵人物。李家這壹支遷來西王莊已經有好幾世了,到李玉佩已經是第十四代。前面幾代在西王莊辛勤耕作,也僅夠滿足溫飽,不過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他們的家道慢慢殷實起來。到了李玉佩時,他可以經商做生意了,加上他的聰明才智,很快使李家發展為大戶人家。

李玉佩生活的年代,大約在清朝鹹豐年間。這是壹個非常勤儉的人,他把勤儉發揮到壹種極致。如果他走在路上,看到壹塊破布頭,他就會彎下腰,把它撿起來帶回家裏;如果看到了壹根柴火,哪怕是特別細小的壹截樹枝,他也會彎下腰,把它撿起來帶回家。就是遇到壹堆牛驢或騾馬的糞便,他也會鏟回家,如果因為別的事沒有工具,他會跑回家裏,拿了鐵鍁出來鏟回去。在他的眼裏,這些都是好東西,是有用的東西。布頭可以用來縫縫補補,枝條可以添壹把火,柴火甚至可以拿到集市上去賣或者互換別的壹些用得著的東西,糞便可以給莊稼育肥,使它們長得更壯。他覺得不把這些東西撿回去,實在是太浪費了,簡直是暴畛天物。因此之故,他在街頭路尾撿拾不停。也因此在村裏人那裏得到壹個稱得上刻薄的外號:過路凈!意思是只要他走過,就把壹條路撿拾的幹幹凈凈了。

李玉佩的外號沒有白得,他的節儉,他的勤勞,還有善於經商的頭腦,使得他脫離同村人的壹般生活,購置了大片田產,開起了染坊、鹽店。現在已不能詳細追尋他經商的事跡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畢竟是壹個艱苦的過程。

李玉佩有兩個兒子,長子李風琪,次子李風動。李風琪就是李安勤的太爺爺,他先是過繼給李玉佩的弟弟李玉珍,然後又回到本家。李風琪回來時繼承了李玉珍的家產,這使他們家的家業進壹步壯大。到了民國時期,也即李安勤爺爺手裏,李家是真正的大戶,不但有300余畝土地,還有大批牲畜和長工雜役,並且在染坊、鹽店的基礎上,興辦了客棧。

李玉佩雖然非常節儉,但卻開舍大方,他對自己和家人要求嚴格,以儉省為務,對村人和親朋樂善好施。他的兒子李風琪也壹如乃父。李風琪的兒子更有過之。

李風琪的長子叫李金嶺,號秀峰,生於1885年農歷9月22日,時為清道光12年,正在歷史劇變的關口。次子叫李金榮,也就是李安勤的爺爺。李金榮壹***生了四個孩子,三男壹女。李金榮在大兒子16歲時病故,時在1933年,正是年富力強的好時候。李金榮病逝壹年後,好像追隨他壹樣,李安勤的奶奶也隨即病逝了。這壹年,他們的小女兒剛滿壹歲,此後就在哥哥也就是李安勤的父親的照顧下長大。

李安勤的爺爺是壹個個子高大的人,性格特別耿直。關於他的故事有兩點特別值得記述。壹是他的力氣非常大,能單手將村裏任何壹輛木制的獨輪車掄起來,這樣的力量是幹農活的壹把好手;二是他富於激情,敢想敢幹。當辛亥革命即起,剪辮子風潮席卷華夏大地時,他跑到封丘縣,將蓄了十幾二十年的辮子毫不猶豫地剪掉了。但是這樣壹個風風火火的人卻英年早逝了,令人扼腕嘆息!

關於奶奶,李安勤記得,她有極好的醫術,懂得醫道,尤其擅割痔瘡,壹般的瘡她也會診治,為村民解除過不少痛楚,因此,奶奶在村裏頗有口碑。奶奶的娘家是郎中世家,代代做郎中。由於傳男不傳女的封建傳統,家人都提防著她。奶奶只學會了割痔瘡,也懂得壹些推拿按摩,但不會配藥,藥方在奶奶的父親手裏。

李風琪對於子孫的教育是很重視的,這是他跟自己的父親不壹樣的地方,因此,長子李金嶺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成為李家的第壹個秀才。李金嶺念過私塾,還到外面歷練過,見過大世面。他的青年時期正是辛亥革命風起雲湧之際,新思想、新學堂如雨後春筍,因此,他也受到新式教育的熏陶。

在李家的發展中,李金嶺也是壹個關鍵人物,他把讀書的理念貫穿在自己的壹生中,也灌輸給了子孫。他的爺爺李玉佩奠定了家族的經濟地位,李金嶺則奠定了家族的文化地位。知識改變命運,這是這個家族的經驗總結,雖然這句話是20世紀末期出現的,但李金嶺體會到的,包括後來李安勤深切體會的,正是這句話表達的同壹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