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張家祥移民

張家祥移民

據史料記載,洪武初年前後共有12批移民,其中10批直接遷入河南、山東、安徽三省。萊蕪地處中原東部,幅員遼闊,地廣人稀,自然成為安置移民的重要場所。筆者根據相關資料,對萊蕪市汶河主幹道流域及境內通往泰安的官道兩側的19910鄉鎮(鳳城街道辦事處、方下、寨裏、李陽、楊莊、大王莊、口鎮、張家窪、高莊、牛泉)進行了初步調查。據知,明初大移民之前,洪武初年大移民結束時,突然增加到218,增加了14倍,可見移民數量之龐大。有意思的是,這些移民中,來自山西洪洞縣(以壹姓壹村為單位)的只有50戶,而來自河北棗強的有90戶。此外,還有16戶從安徽、江蘇、四川和山東萊陽、諸城遷入,10戶的籍貫不明確。這有力地說明,這次大遷徙是朱元璋治國的大戰略,是壹次牽動全國的大舉措。報復是站不住腳的。另外,為什麽棗強移民比洪洞移民多?資料顯示,河北棗強屬於九州之壹的冀州。但隨著朝代更替,冀州所轄區域多次變更為山西東部(包括洪洞),所以大遷徙運動波及河北棗強也就不足為奇了。再加上洪洞是這次移民的重點區域,移民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所以分配到萊蕪的戶數自然就少了。據歷史統計,永樂年間雖有遷居萊蕪的姓氏,但為數不多。看來“太子掃墓碑”的傳聞和我們萊蕪移民關系不大。附言

簡單來說,元末,中原的土地戰爭連年不斷,天災遍布全國。天災人禍使中原大地貧瘠,而晉南地區很少受到天災人禍的影響,但風調雨順,人丁興旺,地少人多的矛盾相當突出。朱元璋作為壹個有治國之心的開國君主,看到了這壹點。據《明太祖》記載,他即位後不久,就提出了將山西人遷到“地適桑棗,人少而地理位置保存”的魯豫的主張。地處交通要道的洪洞,因為“河灘地富庶,凡有遷徙,其人必隨”,成為遷徙的大本營。朱元璋死後,群王作亂,戰亂頻仍,導致戰區人口銳減。燕王朱迪繼位,是永樂大遷徙的主要原因。

明代多次大規模移民,雖然使迂腐之人背井離鄉,悲痛欲絕,但對合理安排土地和地理位置,促進國家政治經濟的順利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人口的大規模遷移和融合交流了文化和技術,提高了人民的素質。因為移民買房是為了種地,從零開始建設家園,客觀上激勵他們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這些無疑對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今,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胡愛香的孩子們提起“500年前我們是壹家人”都會倍感親切。這也成為連接海內外胡愛香中華兒女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