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什麽是“黑客”?

什麽是“黑客”?

1988年,美國芝加哥銀行的網絡系統就曾受到壹名“黑客”的襲擊,這名“黑客”通過電腦網絡,塗改了銀行賬目,把7000萬美元的巨款轉往國外,從而給該銀行造成巨大損失。無獨有偶,1995年8月,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花旗銀行遭受了同樣的厄運,壹名“黑客”使用同樣的手法從該銀行偷走了40萬美元。前不久,英國也發生了壹起轟動整個大不列顛島的重大泄密事件。壹位電信公司的電腦操作員,通過公司內部的數據庫,竊走了英國情報機構、核地下掩體、軍事指揮部及控制中心的電話號碼。據說,連梅傑首相的私人電話號碼也未能幸免。壹波未平,壹波又起,壹位21歲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裏的電腦,通過國際互聯網絡線路,進入到美軍及其部署在其他國家機構的電腦系統中漫遊了長達9個月的時間。這名青年說:“我可以進入美國軍方電腦網……,可以到任何壹個地方去漫遊,也可以刪除任何屬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這位“黑客”才被有關部門查獲。在眾多引起轟動的網絡“黑客”案中,還有壹起令美國人至今心有余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合並之前,前聯邦德國的幾名學生利用電腦網絡,破解了美軍密碼,並將竊取的美國軍事機密賣給了前蘇聯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國軍方震驚不已。上面這些事件說明,隨著全球互聯網絡的迅猛發展,壹個國家的指揮系統、金融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貿易系統和醫療系統等都將會變得更易受敵對國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說,精於計算機操作的十幾歲的年輕人的襲擊,特別是有關國家安全的國防系統更是如此。據統計,僅1995年壹年,美國空軍的計算機網絡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襲擊,平均每天達1.4次以上;而作為擁有1.2萬個計算機系統的美國軍事中心五角大樓,則在目前以至未來所面臨的威脅將會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的計算機網絡,瀏覽了裏面的壹些非絕密信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出使巴格達斡旋成功使美國的“沙漠驚雷”沒能炸響,而壹場對付“黑客”的戰爭已經在美國打響。

同年,2月25日,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哈姆雷向新聞界公布,在過去的兩星期裏,五角大樓的軍事情報網絡連續遭到計算機“黑客”系統入侵。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時期,這條消息立即成為第二天美國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

哈姆雷說,“黑客”光顧了11個非保密軍事網絡,其中包括4個海軍計算機網絡和7個空軍計算機網絡,網上有後勤、行政和財務方面的信息。“黑客”們瀏覽了這些信息後,在網絡裏安插了壹個名為“陷井蓋兒”的程序。安插了這個程序,他們以後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自由進出這些網絡。五角大樓的計算機系統遭到“黑客”的襲擊已經發生過不止壹次,但這次不同於往常。“黑客”們似乎在打擂臺,通過入侵這些系統比試高低。哈姆雷說,這是五角大樓迄今發現最有組織和有系統的網絡入侵事件,它“向我們敲響了警鐘”。美國國防部和聯邦調查局發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罷休。

美國加州有壹叫聖羅莎的小鎮,鎮上有壹個名叫Netdex的因特網接入服務公司。它規模不大,只有3000用戶。“黑客”們就是在這兒露出了狐貍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總經理比爾·贊恩發現服務操作系統被“黑客”更改了,立即報告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匹茨堡卡內基壹梅隆大學計算機緊急反應小組(CERT)。

聯邦調查局特工和CERT網絡人員經過幾星期跟蹤調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們本來可以堵上操作系統中的漏洞,但為了放長線釣大魚,他們沒有這麽做,而是決定冒壹次險,把門繼續敞開“壹會兒”。這壹敞就是6個星期。

在這6個星期裏,來自美國東海岸和舊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聯邦調查局特工壹天24小時密切監視著入侵者在網上留下的“腳印”。這些腳印清晰地指向美國政府、軍隊、國家圖書館、實驗室和大學的網址。起初聯邦調查局認為,這些入侵者可能是潛在的恐怖分子。

經過壹段時間的偵查,聯邦調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蹤。2月25日,聯邦調查局計算機犯罪偵查小組帶著兩張搜查證,分乘6輛小汽車,向舊金山以北120公裏、僅有5500人的小鎮——克洛弗代爾進發。

晚上8時30分左右,壹幹人馬抵達這個青山環抱的小鎮。在當地警察的支援下,他們立即包圍了壹座平房住宅。他們沖進屋內,發現壹個十五六歲的男孩正忙著入侵五角大樓的非保密計算機網絡!

在搜查過程中,鎮上的警察封鎖了鎮中心南邊的壹條街道。對這座平房的搜查持續了2個小時。隨後,他們又搜查了另壹座房子,這家壹個十幾歲的男孩也被懷疑參與了入侵五角大樓的網絡系統。由於這兩個男孩的年齡太小,聯邦調查局沒有逮捕他們,但收繳了他們的計算機、軟件和打印機。

去年,這兩個男孩壹道參加了計算機學習班。他們的計算機水平連計算機專家也感到吃驚。贊恩說,“我們實際上是同他們進行在線戰爭。我們監視他們,他們也知道我們在監視他們。他們使勁恢復他們的軟件文檔,快到我們來不及消除這些文檔。”

但聯邦調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動並沒有就此結束。壹切跡象表明,這些少年“黑客”的後面還有壹只“黑手”。

贊恩說,他通過分析註意到幾種不同的“黑客”行動方式。這壹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壹是入侵技術驚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業余者才會犯的錯誤。這就是說,有更高級的專家向這些孩子提供入侵計算機網絡的工具。他說,“黑客”並不是在鍵盤上猜妳口令的人。他們編寫並使用別人計算機的程序。另外,贊思曾收到大量電子郵件垃圾。他說,“這些人行事有條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說這事(入侵五角大樓的網絡)僅僅是幾個毛孩子幹的,我會感到非常吃驚。肯定還有人,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聯邦調查局特工正在積極展開調查,希望找到進壹步的線索,揪出那只“黑手”。

在不到壹個月之後,以色列警方於3月18日逮捕了壹名入侵美國國防部及以色列議會電腦系統的超級電腦“黑客”。

這名以色列超級電腦“黑客”現年18歲,其網上用戶名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發言人琳達·梅紐因說,警方同時還逮捕了另兩名18歲的同謀。

“黑客”被捕後,美國司法部發表聲明透露,“分析家”真名為埃胡德·特納勃。美國司法部長雷諾說,“分析家”的被捕是對所有試圖入侵美國電腦系統的“黑客”發出的警告。美國對此類電腦襲擊事件十分重視。在過去的幾個星期裏,美國中央情報局對這個超級電腦“黑客”展開了調查,並向以方提供情報,最終協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們估計“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日前逮捕的兩名加利福尼亞少年的網上導師。美國五角大樓說,這批電腦“黑客”侵襲的對象是美國國防部、美國海軍軍事中心、美國航空航天局及壹些大學電腦系統的非機密人員名單及工資表。加州索諾馬鎮被捕的兩名少年中壹個稱,他已進入了200個美國學院電腦系統。

由於同壹系統資源***享,侵襲非機密系統也可能調出機密資料,因此以“分析家”為首的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國國防部大為不安。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約翰·漢姆萊說,這是至今五角大樓發現的“最有組織和有系統的”電腦入侵案。

美國電腦專家丹·賈斯帕與加州聖羅薩的壹個網絡服務商首先發現了這個網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賈斯帕協助美國中央情報局查獲了據稱是“分析家”指導下的兩個加州“黑客”。

被捕後,“分析家”及其同夥被拘押在特拉維夫南郊的貝特亞姆警察局。警方沒收了他們的護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壹家網上雜誌的采訪時稱,他入侵電腦系統並不犯法,甚至對侵襲對象“有益無害”。“分析家”說,他經常幫助他侵襲的服務器修補漏洞,他暗示“壹個有惡意的‘黑客’所做的則遠勝於此。”

至此,海灣戰爭期間對美國五角大樓的“黑客”入侵追捕告壹段落。

“黑客”的出現,使人們對網絡系統安全的信心產生了動搖。專門開發對付病毒方法的S&S國際公司的艾倫·所羅門認為:“不論妳上多少道鎖,總會有人找到辦法進去。”美國眾院議長紐特·金裏奇也曾在壹次會議上指出:“網絡空間是壹個人人都可進入的自由流動區——我們最好做好準備,以便應付我們做夢也想不到的對手在各個領域的發明創造力。”這說明,在未來信息領域的鬥爭中,網絡“黑客”將是最可怕、最難對付的敵手之壹。

有矛就有盾,難對付也要想辦法對付。目前世界各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裝密碼軟件。這種軟件是壹種由40位信息量組成的程序,可分別為文本、圖像、視頻、音頻等加密,使用簡便,安全性強。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來,這種密碼軟件接二連三地數次被破譯,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壹代軟件,也仍被兩名對密碼學感興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學的研究生發現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計算機網絡的使用者們已經把對網絡安全問題的關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公司能夠開發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鑰”,以使人們對網絡的安全性達到信賴的程度。

進入90年代,隨著網絡“黑客”襲擊案例的增多,美軍在加強電腦網絡防護能力、防止外來“黑客”入侵的同時,又在積極籌建“主動式黑客”部隊,即組建壹支類似“黑客”的“第壹代電子計算機網絡戰士”,這些“網絡戰士”將以計算機為武器,用鍵盤來癱瘓敵人,操縱敵人的媒體,破壞敵人的財源,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爭目的。

除美國外,目前其他發達國家也在積極加強網絡的安全性建設。1995年夏天,北約從聯合國維和部隊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維和行動權,它進駐波黑後的首項任務就是安裝了壹個巨大的通信網絡。這個網絡在對波黑塞族實施空中打擊行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許多作戰計劃就是通過這個網絡來傳送的。但是,隨著聯網的軍用網絡節點的日益增多,網絡安全性問題也就變得日益突出。為此,參戰的北約各國又加緊給這套網絡系統加裝了“防火墻”和其他數據安全措施。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戰爭中,如何利用計算機網絡——這柄鋒利的雙刃劍,將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