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壹名新西蘭成長的華人青年海外親歷實錄:十年,無關風月(序)

壹名新西蘭成長的華人青年海外親歷實錄:十年,無關風月(序)

新西蘭留學xinxilan.liuxue86.com海外編譯撰文,轉載請註明出處:《壹名新西蘭成長的華人青年海外親歷實錄:十年,無關風月(序)》07月13日報道。

新西蘭中華新聞網消息 壹名隨父母從中國移民至新西蘭生活已10年,在新西蘭成長起來的華人青年,在他所創作的親歷感受新西蘭故事的書序中是這樣介紹他自己和他的作品的: 孫朕邦,字楷軒,男,網名小社大神,簡稱小社,遼寧沈陽人。生於1988年,沒有尾巴和前奏的獅子座,於2000年10月移民新西蘭學習生活至今。現於奧克蘭大學就讀商學院和文學院的雙本科學士學位,專業是混飯吃的市場學和國際企業管理,以及個人偏愛的社會學。曾任新西蘭中國學生聯合會副主席,屬於愛出風頭愛拋頭露面的愛瘋愛鬧的野心家。以為各大報社,雜誌和網站寫稿子為樂,策劃和主持過電視和舞臺節目,十分業余,臨表涕零,不知所雲。

其實,妳夢想中的海外生活是什麽樣子的?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壹個不同的答案。但是直到妳真正收拾起行囊,乘著離開家鄉的班機,在所謂的異鄉海外紮根下來之前,壹切都只是幻想。

2000年10月14日,我乘坐的國際航班降落在奧克蘭國際機場,自此,我在新西蘭這個地處南太平洋的國家居住了接近十年。

“十月女澤,十壹月乘衣歸,十二月風雪客。”

去年8月,在我慶祝21歲生日這個在西方被特別重視的成人禮的年紀之時,我曾計劃過,在我來到新西蘭十年的那天寫點什麽,留下壹些文字,送給自己做為禮物。而現在我有了這樣的壹個機會,可以寫出壹篇作品與除了自己之外的大家分享。但是我卻卡殼了,我仿佛成了那位在齊桓公堂下削車輪的輪扁師父,身懷絕技卻無法傳授心得於後人,我則是空有內心無數的感觸和故事,卻無法通過語言表述出來供大家壹覽,正所謂“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我咬著遲遲碼不出字的手指頭,愁得雙眉陡立。我問過許多國內的朋友,“關於在國外生活,妳們最感興趣的是什麽?”

我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問我在海外的名牌奢侈品的價格,有的關心eBay購物渠道是否比國內便捷,有的咨詢大學信息專業課程移民政策等等。我無奈地關掉了聊天窗口,管中窺豹也好,盲人摸象也罷,這些問題是我所不能回答的,或者說,這些他們眼中所謂的海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部都是我所不曾經歷過的。

想到這裏,我釋然了些許,我要做的也許遠遠沒有我想象的那麽復雜,那麽充滿包袱。我要做的,只是通過我的敘述,向大家描述壹個和其他處在同壹年齡層的年輕人類似,卻有著無數不同點的自己的生活,從最瑣碎的日常起居,到新西蘭雪山下汨汨湧出,由清澈的雪水構成的溪水,湖面漣漪波光內的斜陽,三兩只結伴低飛的紅嘴海燕,再到我在這山水間的成長中所汲取的真實感受。

妳看我的故事,以為我要寫的是壹本留學生活指南,或者海外定居交流這樣在論壇裏網絡上被大肆分享,點擊率超高,卻不見得有多少人耐心看完的工具貼。其實不然,做為壹個中國人,東北遼寧人,男生,80後,大學生,商學院和文學院本科,我與所有這個時代的青年人壹樣,掛著這些似曾相識的社會標簽,在過去的十年裏經歷著相同的壹件大事——成長。只不過我的成長是在壹個與中國社會內的生活迥異的遙遠國度,就好像壹朵蒲公英被吹散出的無數種子,我飛越了四個時區,壹萬兩千公裏,到了另壹片土地發芽。

巴金老人在他的《激流》的序言中與我們討論生活的本質,他說是悲劇,又說是搏鬥,再借羅曼.羅蘭的話轉述是壹次征服的過程。不論生活究竟是什麽,它都需要上演它的舞臺,角鬥場和可供攀爬的山崖。新西蘭就如此成了我去飾演自己,搏擊和征服的生活的場地。上文提到了風吹何處蕭索的蒲公英種子,可是我願意用另壹種比喻起來更為恰當的植物來形容自己,我是壹株復蘇蕨,它是我在偶然間發現的壹種植物,關於這種奇特的紐帶,在接下來的文中會有更多的解釋,這裏先賣個關子。

在新西蘭十年,這期間發生了許多事情,大的小的,國家的個人的,歡樂的痛苦的,難忘的和已經忘卻的,比如說出國前去機場的路上,看著曾經只有兩車道的渾河橋架通了渾河兩岸,而再回國時,那老舊的橋只剩下河中央壹段被保留作為紀念的橋墩,而旁邊就是飛架起來的更寬更氣派的渾河新橋。而國內的家也搬到了渾河的南岸,那片早先是蘆葦和魚蛙深愛的低窪河灘地,現在早已是別墅和高層公寓林立的住宅區,不遠處則可以望見為08奧運修建的奧體中心。

在奧克蘭,最著名的風景之壹的壹樹山上的那株老樹,最終沒能經得起各種動機復雜的人為傷害,成全了伐木人的電鋸,讓壹樹山從此名不符實。

奧克蘭大學的兩間老教室悄然無息地被夷平成了壹塊幽幽泛綠的草皮,而階梯上的扶手最近從綠色被漆成了壹種難以形容的淺藍色。

畢業四年都很少再回到高中,不知道那裏變成什麽樣子了,更不知道曾經上學放學的必經之路上生長著的那些夾竹桃,都開了多少朵花兒,又敗了多少次。

身邊的朋友換了幾撥,有些很早就離開了,有些畢業後又選擇了新的道路,有的留在這裏,卻鮮有聯系了,而剩下的朋友,在學習和考試之余,則在火鍋和燒烤爐前,觥酬交錯,嬉笑怒罵,大口大杯地喝,期間我們也曾哭過,也曾笑過,但大多數的時候都醉了,醉到不知秦漢,不論魏晉,不知身邊擁抱著風歌高唱的朋友們是誰。也曾聚過,也曾散過,酒席間沒有計藏暗算和逢場作戲,我們只是在通過壹種形式,震蕩著青春在平時不屑表達或羞於表達的那些心情。

我爸爸媽媽衰老了,但我長高了。

是的,十年裏我壹直默默地關註著這些生活中的改變,特殊的經歷造就了我“旁觀者”的性格和視角,讓我得以站在局外去記錄我所見識過的經歷過的不同的故事。我接下來要講述的不只是壹段他鄉的日誌,異國的遊記,而是作為所有同年齡階段的朋友們,不論是在國內的,還是在他國的,可以與我分享的壹份***鳴。也許讀過我的故事之後,妳有機會來到新西蘭親身體驗,或者僅僅只是從旅行雜誌上對她多了壹份關註,但是我想不管我的故事能給妳們帶去怎樣的思考,這都是壹件有意義並且好玩的事兒。

這本書裏的其他作者,都是從我身邊的朋友圈子裏擇選出的壹些有趣的人。雖然同在壹個國家生活,但是每個人的成長道路都不是千篇壹律的簡單重復,每個人都經歷過類似的坎坷和艱難,但是最終卻在不同的領域創造出了極富個性和成功的結果。而且這只是壹個妳可以了解到新西蘭,以及在新西蘭奮鬥生存的中國青年的極其狹小和不完全的切入點,還有大批我們不幸所不能在短時間囊括優秀的故事和人物。我們不能完全地代表全體在新西蘭的中國青年,但是通過我們,希望並相信大家可以對這個特殊的群體有更真實貼切的了解。

說到對我們的了解,在新西蘭這是壹個充滿遺憾的話題。在之前結束的世界杯上,就有國內媒體將這個在經合組織排行第18位的國家的國旗硬生生地錯放成了丹麥的國旗,從此看出,國內對新西蘭的了解實在是非常有限。在半球的另壹端,新西蘭的留學生和華僑也被籠罩在澳大利亞以及歐美的陰影下。因為遙遠,因為缺乏了解和溝通,在有限和偏頗的報道下,負面的主觀歧視就劈頭蓋臉地扣將過來。誇大少數負面新聞的結果就是衍生出了諸如“留學垃圾”這樣羞辱我們的奇談怪論。

垃圾?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只能無奈地笑笑。當然,用爭吵和辯解只會唧唧喳炒熱這無聊的口水戰。所以,想到這裏我就精神了許多,因為十年的時間讓我對自己和身邊的這個不小的華人圈子非常了解了。雖然那些所存在的不良現象是不可回避的,但是我和朋友們,還有所有的有夢想和誌向的中國青年們,至少盡了我們的努力做了我們該做的,也就是上面我所說的那些惡搞的,好玩的,勵誌的,坎坷的,正經的,壹個又壹個的故事。

在同壹片天空下,但是在大洋的南端的新西蘭,這樣的壹個國家可以用用由“夢之帆”影視的壹部作品的名字來形容,這裏是黃金白雲的故鄉,妳查閱百科,在網絡上搜索,無非只能得出壹些與這個國家相關的生硬死板的數據。是啊,她的人口,地理概況,氣候,語言,GDP,失業率等等,知道這些並不代表妳對這個國家有任何深入的了解。任何文字和圖片以及聲音影像,都無法取代真實的來自內心深處領悟的感知,願我們的故事可以讓新西蘭這個國家在大家的印象中充滿立體和真實。

而我們就是新西蘭的中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