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廣東省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區別

廣東省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區別

廣府地區各姓氏族譜大多記載自己的祖先來自南雄珠璣巷,珠璣巷是北方漢族人到廣東的壹個重要落腳點。秦漢時期,有部分漢族越大庾嶺進入粵北。唐五代時期,人們越大庾嶺後,多在南雄盆地定居下來。張九齡奉詔開鑿大庾嶺以後,大庾嶺取代湘桂走廊和騎田嶺,成為進入嶺南的重要驛道。兩宋時期,有兩次大的移民遷徙,壹次為北宋末;壹次為宋末元初,他們都是由南雄南下遷入珠江流域。

祖宗故居珠璣巷

廣東不少人,只要談起祖先,就說從南雄珠璣巷來的。珠璣巷,是南雄縣城的壹條街,再往北約40華裏就到梅關。整條珠璣巷長約1華裏。珠璣巷現有張、雷、周、何等姓。張姓在此定居最久的。據說張姓的遠祖張轍在唐代就定居此地,當時叫敬宗巷。張轍地兒子張興,唐敬宗以張家七世同居,而賜張興珠璣絳唐敬宗死後,張族人因為敬宗巷這壹名稱和唐敬宗的廟號相同,為了避諱,便該叫珠璣巷。

另壹種說法:南宋初大量的人南遷,,特別是到了宋末,他們經過江西,越梅嶺,到達南興,聚居鄉野。有許多人來自開封府的詳符地方,詳符有珠璣巷,他們不忘故土,所以在南巷暫居的村落也稱為珠璣巷。由此珠璣巷成為廣東許多族姓的祖宗故居.

廣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與古越族雜處同化而成。廣府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為突出,既有古南越遺傳,更受中原漢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經濟因素影響,具有多元的層次和構成因素。廣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廣東是封建文化最早開發的地區。兩宋以後,珠江三角洲的開發已初具規模,到了明代,是當時嶺南著名的糧食和多種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順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農業馳名於世。多層次的農業經濟架構,又有廣州這個世界貿易大港為依托,農副產品和手工業產品市場廣闊,產銷活躍。明代後期,珠江三角洲的農業生產商品化傾向日漸明顯,成為嶺南最活躍、最具商品意識,因而最富有反傳統精神的地區。廣東近代工業的新興產業,主要從19世紀末葉從珠江三角洲壹帶興起。經濟發達推動了文化的興盛,珠江三角洲地區從宋代以來,人文興旺,壹直居於全省人才優勢的地位。廣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廣州,自古以來是廣東乃至嶺南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建築、藝術、宗教、戲劇、<a href=’/?key=11655’ target=_blank>音樂</a>、文學、繪畫、工藝、飲食、園林、風俗等各個文化領域,處處表現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個性,給人以多層次、立體的和豐富的感受,使廣府文化在廣東各民系文化中占有優越的地位。

由於至少從漢代開始與海外文化的接觸交流不斷,故廣府民系的人民,在三大民系中最具開放性,比較易於接受外來新事物,敢於吸收、摹仿和學習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並將傳統文化與之相互融合。廣府人還具有敢於探索和嘗試的拼搏精神,視野較為寬廣,思路較為開闊,商品意識和價值觀念較強,精明能幹,善於計算,創造了珠江三角洲多元化農業商品經濟,以廣府人為主幹的"廣幫商人"清中期就已馳名全國。同時,也帶來了投機性、市儈性的負面作用,以及較為濃厚的宿命觀,如廣府商家中普遍可見到供奉關公為財神,在穗港澳等地民間存在迷信命運,敬神奉鬼的風氣。商品意識不僅彌漫於民眾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約著人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目標,人們更多的是註重經濟上的利益關系,民系中的內部凝聚力相對較弱。?

廣府人由於最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進文化思想的影響,得風氣之先,加上強悍的民性,冒險、創新的氣質,因而反抗性和鬥爭性也特別強烈,在中國近代史上,精英繼出,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國以及改革開放、發展經濟中,有壹種"敢為天下人先"的最為寶貴的性格特征。(完)

客家文化:天下客家是壹家

歷史清楚地表明,客家人的遷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經濟比較發達的中原地區向人煙稀少、經濟落後的偏遠荒蠻地區而轉移的。這些來自中原漢族的客家先民們,在辛勤耕耘創立新的家園的過程中,不斷與南方的百越族(主要是畬、黎、瑤等族)融合,不僅形成了壹個穩定的社會群體,而且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壹方面,他們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終崇尚華夏正統文化,崇尚詩禮傳家,極為註重對傳統、文化、語言、習俗的完整保存,並以***同的生活樣式、習俗、信仰和觀念將自己緊密團結在壹起;另壹方面,又善於從當地少數民族中汲取養分,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文化的最鮮明特色在於:

崇尚華夏正統文化。如果妳有機會翻開客家人的族譜,或者觀賞客家民居的門聯,會發現各家各戶都有著中原的郡望。如陳姓出於潁川,李姓出於隴西,王姓出於太原或瑯邪,謝姓出於陳郡或陳留,何姓出於廬江,黃姓出於江夏,楊姓出於弘農,等等。這類家譜的記載有的雖經不起推敲,但卻說明客家人從心底深處以來自中原而感到自豪。在遷移和開發的過程中,壹代又壹代的客家人正是靠著"崇正"精神,戰勝了各種艱難困苦,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園。以臺灣客家新移民為例,他們壹方面依賴與弘揚客家原鄉文化,如"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頑強地沿用方言鄉音;並按原鄉的家族和宗族形式重新組織家族和宗族,民居建築也仿效原鄉的形式。另壹方面恪守中華文化***有的禮樂教化,弘揚愛國家愛民族的優良傳統。當荷蘭、法國、日本侵犯臺灣時,他們堅持民族大義,高舉愛國保種的旗幟,與入侵者展開拼死抗爭,湧現了劉永福、邱逢甲、吳湯興、徐驤、姜紹祖等壹大批仁人誌士,為客家人增了光,為中華民族添了彩!現在,許多創業有成的客籍華僑,在總結自己何以成功時,也覺得是得益於客家崇正精神。為了讓子孫後代永遠接受和發揚客家崇正精神,他們壹次次攜兒帶孫回到大陸原鄉祖籍地乃至中原發祥地尋根認祖,並發起壹次次公祭客籍母親河的活動。

崇文重教,耕讀傳家。客家人特別看重讀書人,有"茅寮出狀元"之諺。在客家人看來,要想改變境遇,惟壹辦法就是晴耕雨讀,金榜題名,走仕途之路。只有通過讀書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躋身於官宦行列,才能實現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家境再困難,即使是討飯也要供子弟讀書。作為客家人的朱德在《回憶我的母親》中這樣寫道:"我家是佃農,祖籍廣東韶州,客籍人……本來是沒有錢讀書的……學費東挪西借來的,總***用了200多塊錢,直到後來我當護國軍旅長時才還清"。為了望子成龍,光耀門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來培養子弟讀書。到過客家地區的人壹定會發現,在其家族祠堂前立有許多石旗桿,那便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明證。那些石旗桿是族中子弟中舉人、中進士的標誌,有多少石旗桿,就說明族中有多少人獲得了舉人、進士之類的功名。

守望相助,崇尚節儉。客家人講究壹個"義"字,即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他們認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須面對重重困難,團結互助顯得尤為重要。所以,他們提倡"天下客家是壹家",要求客居他鄉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誠團結。而且信奉"壹個好漢三個幫,壹人值得十人當","幫來幫去,石頭變豆豉"。由於客家人崇尚團結,直到今天,在客家人的婚喪紅白帖中還保留了用"幫"字的古風。客家人很能吃苦,"壹條扁擔走天下"是其堅韌頑強精神的真實寫照。客家人還有崇尚節儉的美德。有這樣壹條諺語:"山精山角落,新衫底下著",說的是客家人把舊衣服套在新衣服上穿,以舊衣保護新衣。由此可見,客家人的生活是多麽的節儉。

潮訕文化:中國的猶太人

海外潮人的根,在廣東潮汕地區(以現在廣東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為中心)。生活在這個地區的潮州人,是漢民族中具有獨特的文化面貌的壹個支系。我們把潮州人所創造的文化名為"潮汕文化",並給它以如下界定:

首先,潮汕文化是漢文化的壹個地域性亞文化,它是在潮汕地區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的。

潮汕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隅,廣東省的最東端,與福建省毗鄰,總面積10346平方公裏。地形大勢,西北高而東南低,東北和西北多高山丘陵,綿延起伏,東南瀚海連天,形成壹個內陸比較封閉,而有很長海岸線的地理小區域。這種地形地貌特征對潮汕文化的形成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其次,潮汕文化包含著許多文化特質,它們組成了既與***存於同壹地域中的畬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也與周邊其它地域文化有異的壹個體系。在這些文化特質中,語言是最具有區別性特征的壹種。因而,我們把潮汕文化理解為,由講潮汕話的民系所創造的壹個文化***同體。

其三,潮汕文化是壹個動態的開放體系。它的形成過程,是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經過多次互相影響,互相吸收而逐漸融合的過程。在自成體系之後,由於潮汕人的遷徙,潮汕文化向海外傳播,同時吸收其它文化的因素,不斷發展。

潮汕地區地狹人稠,人口與資源和環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競爭環境培養了潮汕人的創造、開拓和冒險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謀生,形成社會風氣,在農業上精耕細作,在手工業上精雕細琢,在商業上更是精打細算,極善經營,聞名海內外,有"中國的猶太人"之稱。清中葉著稱壹時的廣幫商人,主要由廣州幫和潮州幫商人組成,潮州幫商人在國內的東南沿海及江西壹帶生意做得很大,在泰國、新加坡壹帶頗有勢力。強烈的商品意識,是潮汕人壹種頗具優勢的文化潛質,使他們在改革開放時期足跡遍及城鄉,滲透各行各業,特別活躍。? 秦漢以後,漢文化向嶺東擴展。晉唐時期,中原主流文化影響逐漸擴大,陳元光平定泉潮間蠻僚嘯亂、韓愈謫任潮州刺史,是這壹時期的重要事件。宋元時期,大量移民入潮,閩文化北來,使潮汕地區全面開發,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環節。明清時期,最終形成有鮮明特征的潮汕民系文化。潮汕地區從宋代起由於經濟的迅速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也相應發展,人才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