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會館形成於哪個朝代

會館形成於哪個朝代

會館是中國明清時期都市中由同鄉或同業組成的封建性團體 。始設於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會館是建於永樂年間的北京蕪湖會館。嘉靖、萬歷時期趨於興盛,清代中期最多。即使到了清代後期,突破地域界限的行業性會館仍然只是相當個別的。此時出現的壹些超地域的行業組織,大多以同業公會的面目出現。明清時期大量工商業會館的出現,在壹定條件下,對於保護工商業者的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但會館與鄉土觀念及封建勢力的結合,也阻礙了商品交換的擴大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的會館大體可分為3種 :北京的大多數會館 ,主要為同鄉官僚、縉紳和科舉之士居停聚會之處,故又稱為試館 ;北京的少數會館和蘇州、漢口、上海等工商業城市的大多數會館,是以工商業者、行幫為主體的同鄉會館;四川的大多數會館,是入清以後由陜西、湖廣、江西、福建、廣東等省遷來的客民建立的同鄉移民會館。早期的會館絕大部分設於北京。這壹時期的北京會館,主要以地域關系作為建館的基礎,是壹種同鄉組織,與工商業者絕少關系。明中葉以後 ,具有工商業性質的會館大量出現,會館制度開始從單純的同鄉組織向工商業組織發展。後期的工商業會館還可能同中國古代的綱運制度有著淵源關系。明代後期,工商性質的會館雖占很大比重,但這些工商業會館仍保持著濃厚的地域觀念,絕大多數仍然是工商業者的同鄉行幫會館。

[1] 說起各地方開始在北京設立會館,應該是在明朝早期。朱元璋定國安邦後,中國的發展進入了又壹個鼎盛時期,南方的工商業得到了飛快的發展。人們有了錢,生活溫飽後,倡導讀書。因為明清兩朝施行“科舉”制度,所以當時的學風極盛。明成祖遷都北京後,於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恢復科舉考試,受科舉制度的吸引,各地方學子紛紛捧書苦讀,以圖功名。每年考試之間,成百上千的各地舉子紛紛來到京城。他們大多家境壹般,有的還很貧寒,又加路途遙遠,人地生疏,鄉音難改,在租住客店和壹些日常生活小事上,常受壹些店家的欺淩,舉子們迫切希望這些問題能有人幫助解決。隨著這些問題出現得越來越多,得到了先期來京做官和做生意的壹些當地人的重視。出於同鄉友情,他們相互邀請,籌措資金,購置房產,供來京的舉子和其他來京謀事的或旅居者住宿之用,會館由此而生。因為主要是為接待舉子來京考試而為,所以這些會館也叫“試館”。北京作為明、清兩朝全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尤其是在這兩朝資本經濟得到鼎盛發展,壹些成功的生意人也開始在京設立會館,由於他們開辦的會館在壹定的程度上受到行業的制約,也形成行業壟斷,所以這類會館又稱之為“行館”。那時壹般的會館除去主要房產外,還有許多附加財產(包括興建的學堂和壹些社會慈善事業)。當然,這主要與他們的捐資人在京做官、做生意的大小、多少、貧富有重要的關系了。最興旺時,京城有各地會館,不計大小***四百余所。這些會館大多建在前三門外,以宣武門外居多,形成了大片的會館區。

到了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科舉制度被廢除,各地在京的官吏及家人、商人、學生,繼續使用會館,他們為維護自身利益,打擊排擠政敵;協調工商業務、應對同行競爭;聯絡同鄉感情、抒懷政治見解。當然也有暫借壹隅之地小住壹時的鄉親和故人,來此或集會、或宴請、或祭祀鄉賢、或照顧鄉民、或聯絡鄉誼。總之會館的使用發生了壹定的變化,從而發展成為壹種“同鄉會”和“行業工會”性質的場所了。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變法”就和會館有著密切關系。當時的著名人士康有為住在米市胡同南海會館內,譚嗣同住在北半截胡同瀏陽會館內。康有為在會館撰寫《上清帝書》,成立“強學會”(會址在安徽會館內),創辦《中外紀聞》。甲午戰爭後,再撰《上清帝第二書》,促光緒皇帝下“明定國是詔”進行變法。譚嗣同亦在會館內撰寫詩文和信,與朋友誌士抒談維新。光緒下決心變法後,召見譚嗣同,賞其四品卿銜,命其為軍機章京。但由於變法維新觸動了很多既得利益者,只壹百零三天便遭失敗。後黨的爪牙在南海會館捕走了康有為的弟弟康廣仁,在瀏陽會館捕走了壹代誌士譚嗣同。並於七天之後與另外四人林旭、劉光第、楊深秀、楊銳壹同殺害於近在咫尺的菜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