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焦作地名的由來?

焦作地名的由來?

分類: 地區 >> 河南 >> 焦作市

解析:

“焦作”據字意分析,“作”即於“作坊”之意,古代各種手工業都稱“作坊”,因智力的煤窯業頗多,圍繞窯業的發展,相繼出現手工作坊。1913年英商公司開鑿二十四號井時,曾挖出唐代“開元”(742年前)銅錢,說明早在1200多年以前人們就在這裏挖煤了。1976年市博物館在廟河、寺河兩村發祥兩個古碑,也記有宋代在這裏開煤窯、修窯神廟——老君廟。除煤窯以外,宋代燒制瓷器的窯業也很興旺。據文獻記載,宋代當陽峪(焦作偏東北四公裏)就有當時已姓氏取名的。而古代已姓氏取名的作坊也是很普遍的。據考古出土的瓷器、漆器、陶器的背面,多有姓氏的記號。東焦作人世代相傳,該村古時原有姓焦姓,還在村裏開辦打鐵作坊,因焦作作坊,後簡稱焦作。

此外,群眾多年還有這樣的傳說:在古時候,這裏是漫無邊際的荒野,棗林叢生。明初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來了壹批移民,見到這裏棗果累累,尚可充饑,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以棗為食物,開荒種地,並把棗果收摘曬幹儲藏起來,這種棗果經過曬幹膠酥可口,解決了人們的越冬口糧困難,為了紀念這種“焦棗”對人們的功績,就以“焦棗”作地名,表示人們對“焦棗”的懷念。歷代人們在這裏開荒種地,使荒野變為大片良田,在生活中逐漸把“棗”字串讀成“作”字,把“焦棗”稱為“焦作”。

焦作歷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時期就有人類居住。夏朝屬冀州,稱覃懷地。商及西周屬畿內地,分屬雍、邗、溫三國。東周為晉南陽地,戰國時屬魏、衛二國地。秦屬三川郡,西漢屬冀州河內郡。東漢屬司隸部河內郡。三國屬魏國冀州河內郡。晉分屬司州河內郡、汲郡、滎陽郡。南北朝分屬司州河內郡、滎陽郡。後魏分屬懷州河內郡、武德郡、司州汲郡、東恒農郡。隋分屬河內郡、汲郡、滎陽郡。唐分屬河北道懷州河內郡、河陽三城使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鄭州滎陽郡。五代分屬懷州、孟州、鄭州、開封府。北宋分屬河北西路懷州河內郡、京西北路濟源郡、京西路鄭州奉寧軍制、京畿開封府。元分屬燕南河北道懷慶路、孟州、河南江北行省卞梁路。明分屬河內布政使司懷慶路及開封府。清屬河南省懷慶府。1913年,河內縣改為沁陽縣。1927年沁陽縣東部劃出,成立博愛縣。1945年9 月8 日建立焦作市。1948年3 月改為焦作縣。1949年10月15日,改為焦作礦區,劃歸平原省新鄉行政專員公署領導。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撤銷,焦作礦區劃歸河南省新鄉行政專員公署領導。1956年7 月9 日,改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領導。1959年12月1 日,修武、博愛兩縣劃歸焦作市領導。1960年8 月15日,撤銷修武、博愛兩縣建置,並入焦作市;撤銷溫縣建置並入沁陽縣。1961年10月5 日,恢復修武、博愛、溫縣建置,歸新鄉行政專員公署領導。1974年1 月19日,焦作市屬河南省和新鄉地區雙重領導。1982年3 月,焦作市劃為省轄市。1983年9 月1 日,修武、博愛兩縣劃歸焦作市領導。1986年1 月,溫縣、武陟、孟縣、濟源、沁陽五縣劃歸焦作市領導。1988年,濟源縣改為濟源市。1989年,沁陽縣改為沁陽市。1997年,孟縣改為孟州市,濟源市歸河南省直接領導。2002,焦作市轄沁陽市、孟州市兩市,修武縣、武陟縣、溫縣、博愛縣四縣和解放區、山陽區、中站區、馬村區四個城區,計116 個鄉(鎮)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