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為什麽香港6.70年代移民英國

為什麽香港6.70年代移民英國

1840年6月,第壹次鴉片戰爭爆發。經過兩年戰爭,1842年8月29日,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與清朝欽差大臣耆英、伊裏布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艦臯華麗號上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通過這項條約,英國從清朝割走了面積約80平方公裏的香港島。

《中英南京條約》***有13款,其中第三款規定:“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壹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準將香港壹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這段話講得很客氣,意思是由於英國商船遠涉重洋,難免在中途損壞,清朝皇帝恩準將香港島送給英國,讓英國商船能夠在香港島修補商船、儲存物料等。

這裏寫得清清楚楚,香港島是無償“贈送”,永久性“贈送”。英國人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很快,英國就任命璞鼎查為首任香港總督。璞鼎查就任香港總督後,依據《英皇制誥》成立香港政府,設立了行政局、定例局和最高法院,確定了香港的基本政治構架。

然而,英國人擴張的步伐沒有停止。他們又看中了被維多利亞港三面包圍的九龍半島。1856年10月,英國聯合法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意料之中,清軍連吃敗仗。1860年2月,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派兵強占了九龍半島。3月21日,兩廣總督勞崇光被迫與巴夏禮在廣州簽訂協議,將面積約11.1平方公裏的九龍半島“永租”給英國,每年租金為500兩銀子。

不過,這項協議沒有得到清朝政府的正式承認。當年10月24日,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與留京駐守的全權議和大臣恭親王奕欣在北京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通過這項條約,英國正式從清朝割走了九龍半島。

《中英北京條約》***9款,其中第六款約定:“前據本年二月二十八日大清兩廣總督勞崇光,將粵東九龍司地方壹品,交與大英駐紮粵省暫充英法總局正使功賜三等寶星巴夏禮代國立批永租在案,茲大清大皇帝定即將該地界付與大英大君主並歷後嗣,並歸英屬香港界內,以期該港埠面管轄所及庶保無事。”

這款約定,承認了兩廣總督勞崇光與巴夏禮在廣州簽訂的協議,並由“永租”改為割讓,“並歸英屬香港界內”。這就是說,英國人連每年500兩銀子的租金都不用給付。

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總面積不到100平方公裏,只是整個香港地區面積的十分之壹。英國人對面積更大的新界產生了非分之想。

1898年3月,法國向清朝提出,在中國南部海岸建立煤棧。英國趁火打劫,出面幹涉,提出如果清朝同意法國的要求,那麽也要擴展九龍地界。清朝惹不起法國,也惹不起英國,幹脆答應他們的所有要求,便把廣州灣“租借”給法國,對香港界址進行展拓。

當年6月9日,清朝全權代表李鴻章、許應馬癸與英國公使竇納樂在北京正式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預定“展擴英界,作為新租之地。其所定詳細界線,應俟兩國派員勘明後,再行畫定。以九十九年為限期。”

這壹塊新展之界,即後來的“新界”。新界陸地面積近1000平方公裏,是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總面積的10倍。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明確新界是“租借”給英國,而且約定租期為99年(這就是中國在1997年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緣由之壹)。但是,條約裏並沒有確定租金。軟弱無能的清朝政府,也不敢向英國索要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