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尋根溯源

尋根溯源

我的家鄉,在華北平原的腹地,三省交界的豫東北。南樂縣,古為昌樂縣壹部,後昌樂縣析分出魏縣。後唐莊宗李存勖為避其祖父李國昌諱,又因治所在原昌樂城之南,遂更名南樂,沿用至今。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孕育出燦若星河的風流人物。古有造字聖人倉頡,唐代天文學家僧壹行,近代有書畫名家端木夢錫,當代有央視主播李瑞英、相聲演員嶽雲鵬等。

南樂本來古跡非常多,尤以十二道牌坊最為著名,當年與大名城墻並稱為冀魯豫邊區二絕。如今大名城墻仍在,南樂牌坊卻在破四舊運動中打砸殆盡,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前幾年南樂文物局發掘出兩處五六十年代修的涵洞,竟然是用文物石刻壘起來的,其中就有古牌坊的石刻,當年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南樂城東南的張果屯鎮,距縣城東南12公裏。相傳明初,該村有壹張姓老翁,膝下無子女,廣行善事,家種果樹百畝,果熟,多分送鄉裏,人稱張果老人。死後,人們感其德,取村名張果屯。張果屯鎮現有三十個行政村。古跡有啞驢寺,扳倒井,劉秀晾書臺等等。古跡大多與王莽趕劉秀的故事有關,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後人穿鑿附會。張果屯鎮政府駐地東北,有壹西韓森固村,便是我生長的地方。

據李雲峰撰《地理沿革》記載,早在五代十國時期,這裏就已經形成村落。宋代取名韓森固,以韓氏早居,森林茂密,村莊富庶,房舍堅固而得名。1943年,因全村人口較多,日偽軍派糧困難,故以東西分為二村。我村位於西,故而稱為西韓森固。對此村名的解釋,其他都還好說,唯獨這個固字解釋為房舍堅固不敢茍同。帶固字的村名在冀魯豫地區其實不少,只通過字面意思解釋未免有失嚴謹。參考其他方誌,村名帶固字的,大多位於古河道兩旁,並且這個固字其實最早帶提土旁,只是後來在流傳過程中省略了。這個帶提土旁兒的“固”字,原意為河堤或高地。那麽應該是當年韓森固村的先民們,看到這壹帶是個河堤或高地之處,能避開水澇災害,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並在村名中寫進了壹個帶有提土旁的“固”字。鄰村西韓固町,大概也是源於此吧。

村名雖然帶韓氏,如今村裏卻沒有壹戶姓韓的人家。現在的村民,以王姓最多,丁、臺、豐等小姓點綴其間。馬姓最少,只有壹戶,還是解放前從外鄉遷來的。究其原因,當與戰亂有關。中國歷史上每壹次外族入侵甚至朝代更替,幾乎都伴隨著壹次人口大遷徙。遠有晉朝衣冠南渡,近有清朝湖廣填四川。元末明初的戰亂,導致中原地區十室九空,白骨露於野。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就有了那次著名的明初大移民,亦或稱洪洞大移民,大槐樹移民。我們村的先祖們,就是在那時,從大槐樹下遷徙於此,世代定居至今的。

據家譜記載,王我王氏得姓始祖為周靈王太子晉之後,是王氏受姓所自始。王氏先祖於永樂二年即1404年,從山西洪洞縣遷居到南樂縣王郭村。始遷祖王義,字子成,王郭村東南祖塋有碑基。崇禎三年(1630),先祖王萃自王郭村來到韓森固村定居。這中間的二百二十六年,經歷了幾世幾代,已經失落不可考證。只知道西韓森固這壹支,到我這壹輩已經傳了十五代。相傳先祖王萃在選定墳塋之時曾與風水先生言,我王氏後人不求達官顯貴,但求枝葉繁茂,多子多福。可惜王萃生前未能如願,三代單傳。去世後重孫子王煦連生五子,後代才終於繁盛起來。

自崇禎三年至今,我王氏家族已在西韓森固村這片土地上耕耘生息了三百九十年。到我這壹代,堂兄弟姐妹們已經沒有壹人在農村定居了。都說上大學後,故鄉只剩冬夏再無春秋,工作以後則是故鄉只剩過年了。故鄉已經漸漸遠去,下壹代已經成了鄭州人,對自己的故鄉再無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