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天門的歷史,人文,物產,地理

天門的歷史,人文,物產,地理

自然地理概況

天門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北部,版圖總面積2622平方公裏。平面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2.33ˊ45〞-113.26ˊ15〞北緯30.22ˊ30〞-30.52ˊ30〞之間。市境北緣與大洪山余脈的低丘相連,西、南面有漢水環繞,依山帶水,呈龍拱虎衛之狀。整個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形成低丘、崗狀平原和河湖平原三種地貎。境內最高處位於佛子山,海拔191.9米;最低處為天門工業園(多祥鎮)的陳洲村,海拔23.2米,大部分地區海拔在25-30米左右。漢江流經全境。府河、漢北河橫貫腹地,皂市改道河、東河、西河等20多條河流縱橫交錯,張家湖、華嚴湖等多個湖泊星羅棋布。東與漢川、應城接壤,北與京山、鐘祥毗鄰,南面和西面隔漢江與仙桃、潛江、荊門相望。

地理位置

湖北天門市地處鄂中腹地江漢平原,東鄰漢川市、應城市,南鄰仙桃市、潛江市,北鄰京山縣、鐘祥市,西鄰沙洋縣。地理位置優越,東接武漢,西通荊宜,位於武漢與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宜昌的中點,南瀕漢江黃金水道,北枕三峽過境鐵路。緊銜107、318國道,滬蓉、滬渝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復線(隨嶽高速)縱貫市境南北。全市國土面積2622平方公裏。天門市境北部為大洪山,余脈龍尾山--太子山形如龍勢,襄河(漢江)自西北而下,向東流出,與東、南諸水和湖泊環繞,呈龍拱虎衛之勢。

折疊河流與湖泊

本市境內有河流29條,河道總長600余公裏,大小湖泊57個,正常水位時湖水面面積***35.33平方公裏,占全市總面積的1.4%。建國後按流域經過統壹規劃,綜合治理,逐步形成了現今的天門河∽漢北河,天門河下段∽汈汊湖、沈湖、漢江幹堤外灘四大水系。其中天門河下段流域917平方公裏,漢北河流域1265平方公裏,沈湖流域321平方公裏,漢江幹堤外灘水系是指直按排入漢江的外灘區域,其流域面積約為96.7平方公裏,(不含漢江河泓以北屬我市的水面22.3平方公裏)。

湖泊大多分布在丘陵平崗與平原湖區的交接地帶,較大者計有 15個,總承雨面積為368.77平方公裏,其中水位面超過1平方公裏的有陳家湖,張家大湖,石家湖等,以張家大湖最大,水面面積6.17平方公裏,相應湖容711萬立方米。

自然氣候

四季的劃分從氣候的角度而言,是以候平均氣溫低於10℃為冬季,高於22℃為夏季,在10-22℃之間為春秋兩季。按此標準,天門市各季起止時間大致為3月中旬至5月中旬為春季(約70天),5月下旬至9月中旬為夏季(約120天),9月下旬至11月中旬為秋季(約65天),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為冬季(約110天)。因此,冬夏兩季較長,春秋兩季較短。而習慣上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

天門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光照充足,氣候濕潤,春溫多變,初夏多澇,伏秋多旱,生長期長,嚴寒期短的氣候特點。雖然地勢地貌比較單壹,但由於北部大洪山脈對冷空氣的阻擋作用,西南沿江地帶出於江漢河谷邊緣,東北處皂市河谷南下冷空氣影響,形成了該市氣候的區域分布特點:熱量條件東北部和西南沿江壹帶略低,其他地方略高,水資源東南部多,西部和北部少,光資東高西低。

冬季,天門受變性及第大陸氣團控制,盛行偏北風,幹燥寒冷,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節,僅占全年的百分之九,1月為最冷月,平均氣溫為3.8℃,常有凍害。

夏季,天門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盛行偏南風,悶熱多雨,七月為最熱月份,平均氣溫大多在27~30℃之間。六到八月降水量占全年的39%,形成雨與熱同季節。梅雨期多暴雨,出梅後,常有伏旱或伏秋連旱。

春秋為季風交替季節。春季時冷時熱多陰雨冷害。秋季年際的差異大,大多數年份秋熱氣爽,但有的年份陰雨連綿出現“秋寒”。

城市簡介

天門市古稱竟陵,素有“三鄉寶地”的美譽,是聞名全國的內地僑鄉、文化之鄉、蒸菜之鄉和棉花之鄉。還是茶聖故裏、狀元之鄉、竟陵派文學發源地,連續多年進入全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百強之列。隨著陸羽故園、東湖公園的改建完成,天門日益發展成為壹個風光旖旎的特色旅遊城市。天門市是武漢城市圈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城市特色僑鄉

天門市是中國內地著名僑鄉,湖北省的重點僑鄉。天門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及港澳同胞有78,000多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市有歸僑500多人,僑、港、澳眷屬82,000多人。

天門華僑出國始於18世紀末,先後經歷了北上(歐洲)時期、南下(東南亞)時期和新移民時期等幾個階段。

文化之鄉

天門市是享有盛譽的文化之鄉。世界文化名人“茶聖”陸羽、 唐代詩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學代表人物鐘惺、譚元春和清代狀元蔣立鏞誕生於此。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天門***為國家輸送大學生超過10萬人,被譽為全國的“狀元之鄉”。名勝古跡遍天門。境內有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末期城址――石家河古城遺址,面積約120萬平方米,跨越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兩個時期,保存完好、氣勢宏偉。

始建於南朝的著名佛寺——白龍寺,有紀念陸羽的陸羽亭、文學泉、古雁橋,有憑吊鐘惺、譚元春的鐘惺墓、譚元春墓,還有景色秀麗的東湖、西湖風景區。

中國棉都

天門棉花,堪稱壹絕。

論產量,全國最高。持續15年總產量過百萬擔,長期居全國縣市之首,累計為國家貢獻200余萬噸棉花,全國差不多每100人中就有壹人穿著天門棉花生產的布料。

論質量,棉中極品。品種優良,色白、絨足、纖維長、質地柔軟,集棉花全部優質指標於壹身。國家農業部原部長陳耀邦在其報告中稱贊,“湖北天門,百裏棉海,是全國著名的優質棉基地”。

天門素有“棉鄉”美稱,是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棉花質量好、產量高,兩次全國棉花生產現場會在這裏召開。做強做大棉花產業、紡織產業,壹直是百萬天門人的夢想。

2012年8月,省委書記李鴻忠在中國(天門)棉花交易中心建設工地考察時指出,希望天門充分發揮棉鄉優勢,著力打造“中國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