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溯源甘肅」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

「溯源甘肅」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

溯源甘肅

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

馬援收伏羌人故事連環畫

甘肅日報特約撰稿人 汪受寬

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年(44年),在平定交趾(今越南)二征之亂,與越人申明約束以後,伏波將軍馬援振旅回到京師,獲賜新息侯爵位和朝見位次九卿的獎賞。他卻不求自安,幾年間,先是帶兵出屯襄國,巡行北方邊境障塞,防備匈奴、烏桓,繼而以六十二歲高齡率兵討伐反叛的武陵五溪蠻夷,在戰場染疫病身亡,實踐了“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的豪邁誓言。

就是這位功勛卓著、情操高尚的傳奇將軍,從新莽始建國(9年—13年)到東漢建武十六年(40年)的三十余年間,在涼州即今甘肅度過,並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

牧馬北地、苑川,制成天下銅馬式

馬援(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縣東)人。相傳其祖系趙國大將馬服君趙奢,後代以其號馬為氏。他的父親和三個兄長都是二千石大官。

王莽篡漢建新朝後,為郡督郵的青年馬援,因同情而釋放了死罪囚犯,只好自己亡命北地(治馬領,今慶城縣西北馬嶺鎮)。漢代的北地郡轄今慶陽市大部及寧夏銀南地區,這裏水草豐茂,氣候溫潤,早在先秦就盛產良馬,秦人烏氏倮在此畜牧,馬、牛大繁殖,數量太多,以至只能用山谷來計量。西漢惠帝時,在北地郡設置了河奇、號非兩個皇家牧師苑,養馬十萬匹。馬援的父親馬仲就當過牧師令,三兄馬員又做過北地護苑使者。

馬援自幼好騎馬,對馬匹有特殊感情,12歲就想到邊郡田牧,因為替長兄服喪未成。現在終於有了實現兒時夢想的機會。馬援身著裘衣皮褲,率領數百家前來投奔的賓客,在北地放牧馬匹羊只,同時屯田積谷。幾年功夫,就發展到馬幾百群,羊五六千只,植積糧谷幾萬斛。

同時,馬援還“轉遊隴漢間”,在涼州其他地方包括苑川(今榆中縣)從事畜牧業和糧食種植。《水經註》記載:“苑川水地,為龍馬之沃土,故馬援請與田戶中分以自給也。”由他及賓客在這裏從事培育繁殖被稱為“龍馬”的良種馬。眼看天下大亂,很多人食不果腹。馬援嘆道:“凡殖貨財產,貴其能施賑也,否則守錢虜耳。”於是,他將所獲錢財全部散給弟兄和故舊,自己繼續在隴右屯牧。《漢書》中有“涼州之畜為天下饒”的贊譽,這其中也有馬援的功勞。

馬援對馬匹在古代 社會 經濟和軍事中的重要作用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他說:“夫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別尊卑之序,有變則以濟遠近之難。”

在致力於涼州牧馬的同時,為了改良馬種,馬援走遍關、隴諸地,向善於相馬者求教,終於在成紀(治今靜寧李店)拜師於名家楊子阿,向其學到了以骨骼相馬的絕技。但他不拘於師法,繼續求師,並且結合實際,檢驗於所見各種馬匹,積累了豐富的相馬經驗,他綜合諸家骨相法,開創了綜合相馬新法。在所著《銅馬相法》中,馬援指出:“水火欲分明,水火在鼻兩孔間也。上唇欲急而方,口中欲紅而有光,此馬千裏。頷下欲深,下唇欲緩。牙欲前向。牙去齒壹寸,則四百裏;牙劍鋒,則千裏。目欲滿而澤。腹欲充,膁欲小,季肋欲長,懸薄欲厚而緩。懸薄,股也。腹下欲平滿,汗溝欲深而長,膝本欲起,肘腋欲開,膝欲方,蹄欲厚三寸,堅如石。”

他把自己的相馬法運用於實踐之中,發現了許多良馬,再用這些良馬來改進畜牧的馬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馬援認為,相馬之法僅僅靠相馬師口傳身授,難以普及推廣,更難以傳之久遠。為了把自己的綜合相馬法傳播開來,發展全國的牧馬事業,加強邊境的軍事防禦和交通民生,馬援南征時,得到駱越的銅鼓,凱旋後將其熔化,鑄成了壹匹具備諸家骨相的馬式。這匹銅馬式高三尺五寸,圍四尺五寸,馬援將其獻給朝廷,漢光武帝詔令置於洛陽宣德殿,成了天下名馬的準式。

馬援故事連環畫(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

統壹隴右的功臣

新莽地皇年間(20年—23年),馬援曾被王莽任命為新成大尹,即漢中郡守。隨即,綠林軍攻入長安,新朝滅亡。為躲避戰亂,馬援西上隴右,投奔稱雄天水、安定、隴西、金城諸郡自稱上將軍的成紀人隗囂,受到器重,被任命為綏德將軍,為其出謀劃策。

更始三年(25年)劉秀稱漢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起兵成都的公孫述也自立為天子,號成家。在天下群雄並立之中,劉秀、公孫述都竭力爭取高舉“復漢”大旗擁眾十萬的隗囂。劉秀授其以西州大將軍職,專制涼州、朔方事;公孫述則授之以大司空扶安王印綬。

是聯蜀還是助漢,隗囂首鼠兩端,遲疑不決。於建武四年(28年)派遣馬援出使漢、蜀以探聽虛實。公孫述與馬援本為同裏好友,這次見馬援,卻盛陳儀仗,警蹕森嚴,禮節繁縟,極其傲慢。由此馬援斷定公孫述眼光狹小,必然成不了大事。從蜀地歸來後,馬援勸隗囂說:“子陽(公孫述字)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馬援到洛陽,劉秀便衣簡從,熱情接待,並虛心向他請教,多次開誠布公地和他懇談天下之事,無絲毫防範芥蒂之心。馬援曾問:“臣今遠來,陛下何知非刺客奸人,而簡易若是?”劉秀笑答:“卿非刺客,顧說客耳。”馬援見劉秀氣概非凡,才勇雙全,認為這才是真帝王,便接受了劉秀的任命,做了東漢的待詔。

這段時間,隗囂曾東擊赤眉,北禦羌胡,與東漢征西大軍會合,在陳倉(今陜西寶雞)大破公孫述軍,受到劉秀的稱贊。建武五年(29年)正月,馬援返回天水,向隗囂詳述洛陽之事,盛贊光武帝“才明勇略,非人敵也。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經學博覽,政事文辯,前世無比。”隗囂仍拿不定主意,又向班彪征求意見,班彪撰寫《王命論》壹文,指出劉氏統壹天下是“天命所歸”。年底,隗囂得知河西竇融歸附東漢被任命為涼州牧,軍閥劉永和彭寵先後被消滅,隗囂終於接受劉秀特使來歙的建議,讓馬援帶了自己的大兒子隗恂到洛陽為質子。馬援以為其使命已經完成,遂告別劉秀,帶了賓客在長安上林苑屯田。不久,仍“欲持兩端”的隗囂,在部將王元等的蠱惑下,又據隘自守,幻想裂土稱王。馬援知情後壹再致信,勸告隗囂不要自取滅亡。

建武六年(30年),關東平定,光武帝劉秀把註意力轉向西方,采取了先禮後兵的策略,“數騰(傳)書隴、蜀,告示禍福”。三月公孫述派兵進攻南郡(今湖北江陵),劉秀詔隗囂從天水出兵攻蜀。隗囂借口白水(今白龍江)險阻,棧道斷絕,拒不出兵。四月,劉秀親至長安,派建武將軍耿弇等七大將從隴道伐蜀,隗囂卻公開叛漢,派將軍王元據守隴坻,伐木塞道,武力對抗。於上林苑屯田的馬援,聽到隗囂以武力與漢軍相抗的消息,直接趕到行在所向光武帝陳述消滅隗囂的計謀。光武帝遂派遣馬援率銳騎五千,往來遊說隴右諸將及羌人首領,陳述禍福,離間敵方陣營。馬援向他們指出:“天下郡國百有六所,奈何欲以區區二邦,以當諸夏百有四乎?”

建武七年(31年)三月,公孫述冊隗囂為朔寧王,並派兵援助,隴、蜀聯合拒漢。建武八年,隗囂軍圍攻漢大將來歙軍於略陽(今秦安縣隴城鎮)數月,雙方士卒皆精疲力竭。光武帝決定發兵親征隗囂,劉秀西行上隴,部將多加勸阻,馬援應詔於深夜來到漆縣(今陜西彬縣),向光武帝陳述了隗囂部下將帥土崩瓦解的形勢,肯定大軍壹定能夠取得勝利。馬援“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就是當著光武帝的面,用粟米擺成隴右立體地形圖盤,說明雙方的軍事態勢,建議大軍如何進軍,如何近敵。光武帝隨著馬援的指畫,對敵我雙方的情況壹目了然,高興地說:“虜在吾目中矣。”

根據馬援的指點,大軍迅速進抵高平第壹城(今寧夏固原),接到馬援招降信的隗囂守將高峻降漢,光武帝率軍在當地與涼州牧竇融軍會師,漢軍數路並進,向南挺進。隗囂部下牛邯等十三位大將,十六個屬縣,十余萬士眾望風而降,略陽之圍解除。隗囂率妻兒奔逃西城(今禮縣紅河鄉境),漢將吳漢攻破天水,包圍西城。十壹月,公孫述派遣的援兵在王元率領下,沖入西城護衛隗囂逃到冀城(今甘谷),在漢軍久圍之下,不久隗囂餓死於此。這次大戰,消滅了隗囂的主力,使其壹蹶不振。

隨後,劉秀任命來歙為西路軍主帥,“悉監護諸將”,太中大夫馬援為其副,征戰涼州。於建武十年(34年),攻克隗氏最後壹個據點落門聚(今武山縣洛門鎮),隗囂子隗純及其將領向漢軍投降,東漢王朝完全統壹了隴右地區。

馬援畫像

消弭羌禍,恢復隴西 社會 經濟

王莽末年,世居青海等地的羌人趁亂大量入居塞內,“金城屬縣多為虜有”。隗囂利用羌人的兵力擴大實力,並用於對抗劉秀的統壹事業。隗氏政權敗滅後,因受地方小吏、豪強侵奪,先零羌人聯合諸羌攻打金城、隴西。中郎將來歙在金城曾大敗羌人,但羌禍仍無法制止。建武十壹年(35年),來歙推薦道:“隴西侵殘,非馬援莫能定。”隴西郡太守馬援剛上任,就發步騎三千人,在臨洮(今岷縣岷陽鎮)擊破反叛的先零羌人,守塞諸羌八千人前來歸附。隨即,又率精兵向拒守浩門隘(浩門河口)和允吾谷(今青海民和縣川口河谷)的羌人發動攻擊,壹直追擊到唐翼谷(今青海樂都縣西)以西。在作戰中,馬援的腿被箭射穿,還勇猛拚殺,給了先零羌人以致命的打擊,使其從此壹蹶不振。為此,光武帝以璽書慰問,且賜以牛羊數千頭,馬援將牛羊全部分給了賓客們。對其他參與反叛的羌人,則盡可能不訴諸武力。

建武十三年(37年),原來歸附公孫述的武都參狼羌人聯合塞外羌人反叛,殘殺漢官。馬援率四千軍隊趕到氐道(今禮縣西北),將參狼羌人圍困在山上,“軍據便地,奪其水草,不與戰”,迫使其頭目狼狽逃亡塞外,而諸種羌萬余人全部歸降。馬援還派遣羌人首領楊封到各部落遊說,更多羌人前來歸附。經朝廷同意,馬援給歸附羌人首領以侯王君長的封號和印綬,將他們遷移到天水、隴西、扶風三郡,與漢人雜居,隔絕他們與塞外羌人的聯系,促進了羌人文化的提升和經濟的發展,有利於涼州 社會 的安定。

當時,朝廷大臣因為金城郡破羌縣(治今青海樂都縣東)以西地方,路途遙遠,又多“寇盜”,紛紛主張放棄湟中各地(今青海西寧、海東等地)。馬援得悉,上疏力辟棄地謬論,說:“破羌以西各縣,城池多完整牢固,可以防守,而且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可以屯墾。如果讓羌人占據了湟中,將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光武帝聽從了馬援的意見,詔令竇融、梁統將流亡河西各地的金城屬縣居民三千余口遣返原地,充實了破羌及湟中各縣。馬援給各縣派設官吏,修繕城郭,加築堡塢,開辟水田,勸民耕植放牧,很快使當地 社會 安定,居民樂業。有壹次,鄰縣有人報復殺人,民間遂傳言羌人要反,紛紛逃難。隴西郡治所的狄道(今臨洮)縣長匆忙向馬援報告,請求關閉城門,發兵討羌。馬援當時正在與賓客飲酒,他鎮靜自若,深信羌人不會造反,讓狄道縣長不必驚慌,速回縣衙,說:“妳如果實在害怕,不妨躲到自家床下。”不久,消息傳來,果然無事,全郡吏民都因之信服馬援料事如神。

建武十六年(40年),馬援在隴西太守任上六年以後,被朝廷調為虎賁中郎將,率精銳士卒擔任宮廷宿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