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長城的歷史

長城的歷史

長城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的防禦性軍事工程.長城東起山海關,穿過高山,越過深谷,伸蜒於沙漠和草原,壹直到達終點嘉峪關.全長1.2萬余華裏,故稱萬裏長城.

長城的修築是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步完成的.從修築伊始到最後完成,歷時2000多年,若把歷代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總長超過50000公裏.長城以其氣勢磅礴而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壹,從衛星上遙瞰人類的家鄉--地球,所見不多的建築物之壹即有萬裏長城的身影,她是中華民族艱苦卓絕,堅韌不拔,古老文明的象征.

在公元前五至七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諸侯爭霸,戰爭頻繁.為了防禦北方草原強悍的遊牧部落襲擾中原,位於北部的燕,趙,秦等國於要沖之地高築城墻.秦始皇統壹中國,將列國長城連成壹線,從而形成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延錦萬裏的軍事屏障,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古代工程奇跡.

自秦以後直至明朝等各代都規模不等地新築和增築過長城" 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壹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 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壹萬公裏,古絲綢之路有壹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 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到了明代,為了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從沒間斷過長城的修建,從洪 武至萬歷,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壹條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 東虎山,全長6350公裏的邊墻.

長城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復,山海 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臺,慕田峪,嘉峪關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 字塔,羅馬的鬥獸場,意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是中華民族 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通過學習大家可以了解有關長城的修建,歷朝歷代對長城的維修,以及長城對中華民族的深遠影響.還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我們身邊的長城,真正體會長城這壹世界文化遺產對我們今天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揮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本課程將涉秦代長城的修建,明代長城的維修及擴建,以及長城所顯示的現實意義.

秦代萬裏長城

壹,長城概述

萬裏長城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之壹,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防防禦工程.它東起渤海之濱的山海關,經過河北,山西,內蒙古,陜西,寧夏等省和自治區,西至甘肅省嘉峪關,沿著起伏的山脈和茫茫的沙漠,綿延壹萬二千余裏.長城在歷史上曾經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保障北部邊疆壹帶人民的生產和生活起過重要作用.另外,在客觀上也對北方勁吹的風砂起了阻止作用.長城的建築規模十分巨大,不論我國的北京城,南京城或外國的古羅馬城,亞歷山大城都難以與之相比.據估算,如果把用來構築長城的磚石築成高五公尺,寬壹公尺的城垣,其長度可以環繞地球壹周,可見這是多麽宏偉的工程!難怪宇航員從月球看地球表面,別的什麽建築物都看不清楚,唯獨能看到荷蘭的圍海造田工程和我國的長城.

二,長城的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的頻繁,激烈和規模的不斷擴大,軍事築城技術廣泛發展起來.各諸侯國為了防禦鄰國的突然襲擊,常常在自己的邊境上修築壹些關,塞,亭,障等守備設施,後來又進壹步把關,塞,亭,障用城墻連接起來,或把大河堤防加以擴建,便出現了所謂長城.我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長城是楚國的方城,約建於公元前7世紀,位於今湖北竹山至今河南泌陽壹帶.到戰國初期和中期,隨著兼並戰爭的加劇,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各主要諸侯國都紛紛築起互防長城.在戰國中後期,由於匈奴,東胡,林胡,等遊牧部族的日益強大和南下,秦,趙,燕三國都修築了規模頗為巨大的邊地長城.

三,萬裏長城修建的原因

匈奴本來是我國北方壹個古老的少數民族,戰國後期已經強盛起來,匈奴的貴族趁北方燕國和趙國衰落的時候,步步南侵,占領了黃河河套壹帶大片土地.他們主要集遊收打獵為生,並且依靠來去神速的騎兵,掠奪人口財物,破壞農業生產,使邊境很不安寧.

秦始皇統壹中原後,壹方面下令"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以利國家的統壹,從而全部拆毀了內地的諸侯互防長城.另壹方面,出於抵抗匈奴,加強國防的需要,不僅沒有拆毀邊地長城,而且在上述秦,趙,燕王國邊地長城的基礎上,進壹步大規模地加以修葺,連接和增築,遂出現了我國歷史上聞名古今中外的秦代萬裏長城.

秦代之所以大修萬裏長城,並不是因為國力虛弱,秦軍怯戰,故不過匈奴的強大,而是由於古代中原農業經濟民族同北方遊牧經濟民族的矛盾特殊性所致.農業生產需要和平,統壹,安定的環境,以利耕耘收獲,發展經濟和文化.而遊牧民族則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處於向奴隸制轉化階段的匈奴,其統治集團富有侵擾性和掠奪性.中原以大軍出擊,匈奴則遠走他遁;大軍壹撤,擾掠如故.這就是自戰國中期以來秦,趙,燕大修邊地長城的根本原因.

四,萬裏長城的修建

秦代萬裏長城的修建,分為前後兩個階段,***12年之久.

第壹階段,由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前221——前215年).這時剛剛平滅六國,國內正緊張地進行壹系列改革和推行鞏固統壹的各項措施,對匈奴采取的是戰略防禦方針.重點維修了原秦,趙,燕三國的邊地長城,並新築若幹部分,以使其互相連接.由於第壹階段的重點任務是維修舊長城,新築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主要是由蒙恬所率部隊和沿邊郡縣軍民完成的,沒有大規模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而史書上對這段情況的反映比較少.

第二階段,自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前214——前210年).這時形勢已發生巨大變化,秦始皇鞏固內部的工作已經完成,邊地長城的修繕已基本結束,邊防已經鞏固,對匈奴作戰的各項準備皆已就緒,已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並取得重大勝利.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大敗匈奴軍,壹舉收復河南;次年又渡過黃河,攻占高闕,控制了陽山,北假壹帶,從而使秦代的邊境向北推進很遠.為了鞏固新占領的地區,於是開始第二階段修建長城的工作.第二階段的任務***有兩項.壹是"自榆中(今甘肅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四)十四縣,城河上為塞".也就是從今天的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壹帶開始,同第壹階段由狄道沿洮水向西北延伸的長城相連,沿黃河而東,直到與陰山相連,即與原趙國陰山南長城的西端相連,並在沿河岸邊修建44座城塞,建立44縣,從而加強沿河的防禦,二是在高闕,陽山,北假壹帶"築亭障以逐戎人".也就是重新修復趙武靈王時所建的陰山北長城,並自高闕向西南延伸很長壹段,直至與當時的流沙(今巴丹吉林沙漠,滕格裏沙漠,烏蘭布和沙漠的總稱)連接;向東與原趙國陰山南長城會合後,於今內蒙卓資壹帶轉向東北,逶迤於今內蒙商都縣北,化德縣南,河北康保縣南,在今內蒙太仆寺旗壹帶與原燕國的長城相連.這兩項任務都是以新築為主,包括修復趙武靈王的陰山北長城,由於匈奴的長期破壞,亦和新築相仿.加之地形復雜,多行於崇山峻嶺之中,因而任務十分艱巨,僅靠蒙恬所率部隊和沿邊郡縣的軍民是難以完成的,遂大規模地動用了內地的人力和物力.據估算,當時投入築長城的部隊約50萬,民夫約50萬,總人力不下100萬.由此可知,秦代勞動人民為了修建萬裏長城,不知付出多少犧牲和巨大的代價!

五,萬裏長城的作用和意義

秦始皇深知自己軍事力量強大,能夠東滅六國,南平百越,"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可壹舉擊敗匈奴.但是,擊敗匈奴卻不能征服匈奴和占有匈奴,無法改變其生活條件,環境和習性,也無法根除其飄忽無定,出沒無常的侵擾之患.正是從壹勞永逸的百年大計出發,秦始皇才決定對匈奴采取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壹方面從軍事上給匈奴以嚴厲的打擊,壹方面大修萬裏長城,確保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從秦代的歷史看,萬裏長城的作用和意義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壹是化短為長,鞏固邊防.秦軍同匈奴軍相比,組織嚴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車,步,騎配合協同,長於大規模集團作戰,但靈活性和機動性差,受地形條件的限制較多,短於翻山越嶺,長途奔襲,分散作戰,後勤保障亦十分困難.匈奴軍同秦軍相比則恰恰相反,沒有嚴格的組織,訓練,武器裝備比較簡單而落後,也沒有多兵種的配合,但人人習於騎射,勇於戰鬥,長於奔馳突襲,"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10,因而能靈活機動,出沒無常,分散作戰,無須後勤保障.而短於攻城克堅,則是其壹大弱點.正因為秦代邊防有萬裏長城作屏障,使匈奴騎兵的活動受到限制,化長為短,難以輕易地出入邊塞;而秦軍則化短為長,守禦有余.故終秦之世,未聞有匈奴犯境之大害,這和萬裏長城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二是保障進攻,鞏固勝利.蒙恬之所以能夠順利地擊敗匈奴,這固然要歸因於秦軍的強大和作戰指導的正確,但和他第壹階段認真維修長城是密切相關的.秦匈邊界長至萬裏,倘無長城屏蔽,秦軍處處分兵守衛,就難以集中兵力發動戰略進攻;即使能發動進攻,匈奴也可以退此進彼,到處周旋和擾亂.正因為長城有效地鞏固了邊防,保障了秦軍側翼的安全,蒙恬才得以集中數十萬大軍,在主要戰略方向上發動猛烈進攻,迅速取得勝利,壹舉收復河南,奪得陰山,給了匈奴以很大的打擊.匈奴壹則由於軍事上吃了敗仗,二則由於秦邊處處有長城掩護,無隙可乘,遂被迫退往陰山以北.蒙恬取得軍事上的勝利,進而又第二階段大修長城,因而鞏固了自己的勝利.由此可見,萬裏長城不僅是防禦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進攻,鞏固勝利的重要手段.

三是促進邊境地區的開發和建設.萬裏長城不僅保護了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免遭匈奴之破壞,而且對邊境地區的開發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秦代在長城沿線設置隴西,北地,上郡,九原,雲中,雁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12郡,有些郡的轄境遠出長城之外.這些地區在長城的庇護之下,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土地得到開發,農業生產得到發展.特別是河南地區和黃河沿岸,經秦始皇大批移民和設置44縣之後,很快成為新的經濟繁榮地區.

自秦代以後,萬裏長城為許多封建王朝的統治者所繼承,經過2000多年的不斷修繕和擴築,規模越來越宏偉壯觀,是我國軍事築城史上的奇跡之壹,至今仍引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明 長 城

對於長城這個詞大家並不陌生,現在乘飛機再遙遠的太空俯視地球,所能看見的建築物中就有中國的萬裏長城,它被成為世界的七大奇跡之壹,妳知道現存的長城是在哪個朝代修建的麽 為什麽修建 它的走向 修建它在當時起到什麽作用呢

明朝在滅掉元朝以後,原來的統治者蒙古貴族逃回舊地,仍然不斷南下騷擾掠奪.後來在東北又有女真的興起,為了防禦蒙古,女真等遊牧民族貴族的擾掠,明代十分重視北方的防務.明太祖朱元璋原是壹個農民起義的領袖,對於攻打城池曾經有過親身的體會,當他已經取得天下的時候,為了鞏固其統治,十分重視築城設防的措施.原來在朱元璋即將統壹全國的時候,就采納了朱升"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高築墻就是築城設防備戰之意.因此明朝不僅對全國各州府縣的城墻都修築得十分堅固,全部用磚包砌.而且在北部邊界修築了長城.

在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建國號的第壹年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就派大軍徐達修築居庸關等處長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又修築山海關等處長城,16世紀初,修築了甘肅境內黃河沿岸的壹段長城(南到靖遠),修築了嘉峪關及其附近的長城.在明朝的二百多年中差不多壹直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和鞏固長城的防務.到公元1644年前後經過了二百多年的時間才基本完成了萬裏長城的修築工程.這壹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全長壹萬四千六百多裏的長城,其中從山海關到鴨綠江這壹段長城,由於工程比較簡單,毀壞較為嚴重,而從山海關到嘉峪關這壹段工程較為堅固,保存較為完整.有兩個關城東西對峙,所以人們稱萬裏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壹萬二千多裏,也就是我們現存的長城.

明代,是長城修築史上的極盛時期.歷數各個朝代,明長城修築的時間最長規模最大,質量最高,建築也最為精美.長城高大雄偉,形成中國北部東西向的堅強防線.

歷代修建的長城在構造,建築方法及形制方面都互有不同.不過,就構築長城的基本原則而言,歷朝歷代卻是***同的.這個***同的基本原則,可以用"因地制宜,據險制塞"八個字概括.所謂因地制宜,壹是指巧妙地根據所在地形條件而構築工程,二是指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選擇合適的材質為建築材料.所謂據險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險禦敵而言.

長城作為偉大的防禦工事,基本由關隘,城墻與樓臺,烽火臺三部分組成.

關隘:整個關隘構造,壹般由關口的方形或多邊形城墻,城門,城門樓,甕城組成.有的還有羅城和護城河.

城墻:這裏的長城城墻,壹般特別堅固,內外檐墻多用巨磚,條石等包砌,內填黃土,碎石,高度壹般在十米上下,這不僅使攻城的敵人難於攀登,而且可以給人望而生畏的感覺.城墻頂上壹般都有四馬並騎的寬度,即有四,五米寬,以便作戰時部隊機動和運送糧草,兵器等.這裏還有上下城墻的馬道和梯道.在城墻的外檐上築有提供了望和射擊的垛口,在內檐墻上築有女墻(宇墻),起保護人馬不至於從墻頂跌落下來的作用.

城門:城門是平時進出關口的通道,戰時是反擊敵人的出口.早期多用木過梁,元朝以後壹般均改用磚或石塊砌成拱券形的門洞.為了增加穩固性,城門附近的壹段臺基多采用條石砌築.不少城門上均鐫刻著門的名稱.門洞內裝巨大雙扇木門,木門外包鐵皮,用巨釘嵌鑲,門內側裝有門栓及鎖環,有的還裝有機關.

城門樓:城門上方壹般均築有城門樓.它是戰鬥的觀察所和指揮所,也是戰鬥據點.城門樓多為壹層,二層或三層的木結構及磚木結構的建築物,其屋頂多為方形城樓.並且對整個建築物內外用油漆彩繪進行建築裝飾.這樣就使整個城門樓不僅具有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而且也增添了它尊嚴威武的氣魄,以適應戰鬥的功能和審美的要求.

水關:長城在於溪流,河谷相交處為達到水流通過和防禦目的而設計的種種通道式結構.比較著名的有九門口長城,八達嶺水關,黃崖關長城水門等.

護城河(壕塹):利用地形挖成深溝灌水代替城墻,壹般在城關的四周均有護城河.它是在築城挖掘土方時形成的,後來再引入河水,形成了關城的又壹道防線.在山海關城外有壹道深約二丈,寬五丈的護城河,迫使敵人必須涉水過河才能到達城下,增加了攻城的難度,給守衛在城墻上的士兵創造了射殺敵人的有利機會.

城臺:在長城城墻上每隔二,三百米就構築有壹座高出城墻頂面壹米左右的臺子.外墻上砌有垛口.城臺又根據用途,構築情況分三種:墻臺,敵臺(敵樓)和戰臺.

烽火臺:烽火臺的形式是壹個獨立的高臺子,臺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煙放火的設備,臺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衛的房屋和羊馬圈,倉庫等建築.烽火臺之間距離約為十裏,通常選擇易於相互了望的高崗,丘阜之上建立.

修築長城的意義

1.修築長城的軍事意義: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壹線城墻,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壹張嚴密的網,形成壹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2.長城對古代農業社會的影響:

長城是中國古代農業社會和平安定的保障.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統治者憑借長城,多次擊退了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為封建社會農業經濟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相對和平的生產環境,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

3.長城對邊疆地區開發起到了促進作用

歷代長城的修築都是采用分區,分片,分段包幹的辦法來完成的.主要是依靠從中原各地調來的軍隊和征調民夫,促進邊疆的開發可見工程的艱辛和偉大.長城也展現了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

活動課:我們身邊的長城

風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清平樂 六盤山》毛澤東 1935年10月

這是毛澤東在紅軍長征途中寫的壹首詞.古往今來,有多少人以"不到長城非好漢"要求自己,鞭策自己,作為自己今生莫大的目標.而我們生在長城下,長在長城下,對於長城自有我們的認識與感情.同學們,讓我們暢所欲言,盡情揮發我們的才藝,展示我們身邊的長城吧!

參考資料:

九門口長城

九門口長城文化遺址是長城文化遺址的壹部分.1988年被列為遼寧省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遼寧省綏中縣城西62.5公裏的新臺子村,西南距山海關8.75公裏.九門口壹帶山勢巍峨,群峰疊嶂,九門口長城段保存較好,其南端起於危峰絕壁間,與山海關方向而來的長城相接.自此山起,沿山脊屈曲北去,至九江河南岸的山腳,寬達百米的九江河上,築起規模巨大的過河城橋,然後繼而北去,爬行於陡坡之上.此外,九門口段長城在不到兩公裏範圍內設有敵樓12座,戰臺兩座,哨樓兩座,烽火臺兩座,另外還有外墻,外壕等,構成了極為完整,嚴謹的軍事防禦工程.據文獻記載,關城西額題"京東首關",足見歷史上其在長城線上的重要地位.九門口的過河城橋獨具特色.在百米寬的河道上,外用巨大的條石包砌起八個梭形橋墩,形成了九個水門,水門均有木門扇,隨需要而啟閉.其中南部門洞可以通行,北部門洞可以泄水.城橋上部是高峻的城墻,在過河橋的兩端各築圍城壹座.特別是河水洶湧繞城奪關急湍直下時,其景更為壯觀.九門口過河橋下的寬闊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石塊鋪成,石與石之間用鐵腰咬合,形成規整的石鋪河床,望去猶如壹片石,故此又稱九門口為"壹片石關".這種建築結構十分罕見,具有很高的文物觀賞價值.

董家口長城

董家口長城聳立在河北省撫寧縣駐操營鎮東北部的崇山峻嶺之上,距秦皇島市區38公裏,是明代軍事名將戚繼光上疏修築的薊鎮長城的重要關塞之壹,護衛"天下第壹關" ——山海關關城的北翼要塞.在突兀險要的山嶺上,築有36個敵臺,28個戰臺,16個烽火臺,全長8.9公裏,最高處海拔556米,還築有3座城堡.原來除了城堡外,其余部分都保存得相當完好.這壹帶長城依陡峭的花崗巖山脊而建,蜿蜒曲折,氣勢磅礴,縱深防禦軍事設施完備,烽火煙墩遙相呼應,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示了明長城軍事防禦體系的獨特風貌.

據史料記載,董家口長城是在原北齊長城的基礎上重修的,修建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初為二等邊墻,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戚繼光重修為壹等邊墻.董家口長城建築形式多樣,氣勢不凡,特別是在李家樓,陳家樓,耿家樓三座敵臺入口的石券門條石上,分別雕刻有蓮花如意雲,雙獅繡球,攀枝蓮,鐵花等圖案,每幅圖案都栩栩如生,且雕工十分純熟細膩.

據調查考證,董家口長城要塞保存得比較完好的主要原因是,這段長城築成後,戚繼光從浙江金華府調來3000名"火槍手",為穩定軍心,當年調來的軍士都帶來了家眷,在此安家守邊,保護長城.董家口就是壹個典型的明代守城將士後代居住的村莊,作為明代守城將士的後裔,董家口人把祖先修築的長城壹直當作"傳家寶"加以愛護.現在,這些"長城後裔"尚有陳,李,耿,孫,趙,張等六姓,***計123戶439人.此外,這壹帶山高路險,荊棘叢生,野獸出沒,人煙烯少,也是董家口長城保存比較完好的壹個原因.

板廠峪長城

板廠峪距秦皇島市區28公裏,村北險峻的山梁上橫亙著3.5公裏保存完好的長城.據史料記載,明長城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修築.隆慶五年(1571年)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派中軍門譚綸再次重修,在石築長城的基礎上加磚修復,並增修磚制敵樓50座.板廠峪長城磚窯遺址已挖掘出58座密閉完好的明代長城磚窯,窯內滿滿地碼放著燒制好的長城磚.這次發現的磚窯,窯頂距地面25厘米,頂部由膠土,碎磚等分層築成,透過被局部揭開的窯頂,可見由厚重的青磚築成的窯壁.由於幾百年密封,窯內濕氣很重,壹層層長城磚碼放如初,窯口直徑3.5米至6米,窯深3.5米,長城磚有多種規格,重10.5公斤左右.據初步估算,每座窯內的長城磚約有5000塊.探查表明,在板廠峪較廣的範圍內還可能埋藏著數十座這樣的明長城磚窯.

討論:妳還知道我們身邊的那些有關長城的資源及她為當地帶來的收益.

長城是財富,是寶貴的資源,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她呢 大家展開集體討論,通過討論大家在思想上深刻認識到保護資源,環境的重要.

戰爭與和平的紐帶——古代長城

長城的現實意義

修建了中國古代的萬裏長城,作為軍事防禦設施,早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兄弟民族之間也早已化千年幹戈為玉帛.這項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的歷史價值,就在於它已轉化為中華文化的瑰 寶,人類文化的財富.今天,當人們把長城喻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之壹時,長城又具有了新的現實意義.

凝聚著中華民族歷代勞動人民勤勞,聰明,智慧和血汗結晶的萬裏長城,是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壹筆豐厚的文化遺產,是屹立在中華大地上的壹座不朽的歷史豐碑,是人類文明的驕傲.今天,人們仍能從這厚重紛繁的長城中,去發掘蘊含著有關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歷史,地理,建築,考古,文學,美學,民俗等各個方面產生的積極效應以及那深刻的文化內涵,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在人們的心目中,長城這極為雄偉博大的景觀和審美上陽剛,悲壯的文化載體,是囊括兩千多年中華民族歷史的百科全書,是"數不清的偉大故事形成了壹部地球的歷史."25日本學者稻葉也說:"長城文化深浚而奧秘,如果能探到這潛蘊的寶藏,或許能揭示中國古老而珍貴的神秘."今天的中國人民正是從長城文化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他們深深地感到,只有偉大的民族,才會建造出偉大的長城.這就昭示人們,繼往開來,去發揚光大這種優秀的文化傳統和艱苦勤奮,堅韌剛毅的民族精神,加速今天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

長城,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意誌,勇氣和力量的標誌.長城,以它的巍巍雄姿和堅強不屈的性格,象征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力量.這是在中華民族處於最危險的時刻,舉國上下高唱"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同仇敵愾,浴血抗戰中提煉鍛鑄成的象征.《義勇軍進行曲》的長期傳唱,使長城在人們的心目中已升華為民族精神和意識.新中國成立後,這首歌曲被正式確定為中華人民***和國國歌,更加強化了這種精神和意識.昔日,中國人民高唱著這支雄壯嘹亮的歌曲,經過8年的浴血奮戰,終於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今天,長城精神和意識,正在激勵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和繁榮,***同努力,奮發圖強,去築成中國"新的長城",再創中華輝煌.

這就是長城最能激勵中華民族奮進的內涵,同時中華民族也不斷賦予長城更新的寓意,這就是長城精神,長城魂!

今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長城列入世界重點文物.鄧小平同誌也為長城題詞:"愛我中華,修我長城."這不但更加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愛國熱情,而且作為名勝古跡,世界奇觀,也更具有了旅遊觀光價值."雄關存舊跡,形勝壯山河."清代的康熙,乾隆年間就已意識到了長城的觀賞價值.毛澤東的壹首《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唯余莽莽……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更是把長城與壯麗的河山相結合的典範之作.長城作為風景觀光四季皆宜,它有春的溫柔,夏的熱烈,秋的成熟,冬的嚴峻.作為名勝古跡,長城記載著中華上下兩千年豐富的歷史文化,每壹個旅遊觀光者,要了解中國,認識中國,不了解長城,不認識長城是難以想象的."不到長城非好漢",已成為中外遊人***同的心聲.數以億計的中外人士正是帶著這種對長城的仰慕與向往,千裏迢迢來遊覽觀光長城,以實現自己日夜之夢想,終身之夙願.

長城不僅對中國的旅遊事業做出了貢獻,而且對弘揚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促進改革開放,對外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們今天為長城而高歌,是具有很大現實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