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孩子穿端午錦有什麽文化寓意?

孩子穿端午錦有什麽文化寓意?

老虎,舊時端午節的驅魔人,也被用作裝飾品。在中國古代,老虎被視為神獸,被認為可以鎮邪保平安。《風俗通》雲:“虎為陰莖,獸亦長。能吃鬼,...亦惡”。因此,人們經常用老虎來辟邪,尤其是在艾虎的端午節期間。艾虎要麽用艾葉剪成,要麽剪成老虎的絲帶,用艾葉粘好,戴在頭發上。壹千多年來,端午節壹直以艾虎的習俗為裝飾。宋陳元貴引《宋本廣記》年號雜註:“端午以艾為虎,連大如黑豆,或剪彩為虎,貼艾之葉以戴之。王《端午帖》詩:“釵頭鳳,驅邪知驅祥雲七寶。"清代夫差敦沖《燕京年間筆記》:"每到日暮,閨中巧者,以絲制虎,以粽子...用彩色的線穿起來,掛在發夾的頭上,或者系在孩子的背上。古詩說‘玉吞簪,輕愛虎’,就是這個意思。除了裝飾之外,端午節還有用雄黃在孩子們的額頭上畫“王”的習俗,這也意味著用老虎來辟邪。

畫額是端午節用雄黃塗抹小孩額頭的習俗,雲朵可以驅除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在孩子額頭上畫“王”字。壹種是借雄黃驅毒,壹種是借虎額(“王”如虎,虎為百獸之王,因換成虎)鎮邪。清夫差敦沖《燕京年譜》:“自農歷正月初壹起,取雄黃灑酒,敷於小兒衣領及鼻耳,以避毒。”除了額頭、鼻子、耳朵,其他地方也可以塗,用意相同。山西河曲縣誌記載:“端午飲雄黃酒,敷小兒額、手、足...能延長病情。”

長壽縷縷,端午之時,討厭佩戴飾品。又叫延壽線、延壽線、延壽線、長壽線,又叫‘白索’、‘冰少’、‘彩線’等。,名稱不同,形狀和功能基本相同。端午節時,用五色絲綢制成,或掛在門口,或戴在孩子的脖子上,或系在孩子的胳膊上,或掛在床簾、搖籃等地方。據說可以避災,保健康,延年益壽。這種節日有五種形狀:簡單的五色絲線組合成壹根繩子,綁在手臂上;將金錫飾品裝飾在五顏六色的繩子上,掛在脖子上;五顏六色的繩子折成方形勝利裝飾在胸前;五顏六色的繩結被人像佩戴;用彩色絲線繡畫太陽、月亮、星星、黑獸等物,向長輩致敬。這種習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寫《風俗失傳》:“午後以彩帛縛臂,避鬼避兵,使人不至得病。壹個是長命鬼火,壹個是兵士。”後來兩人漸漸習慣了,直到近了現代。清福查頓的《燕京歲月》記載了當時的風俗:“每到太陽落山的時候,那些在閨房裏乖巧的人,就會用彩線做成老虎、粽子、葫蘆、櫻桃、桑葚,掛在發簪的頭上或者系在小孩子的背上。”其中唐宋時期,朝廷給大臣的是省物之類的東西。唐代宗興元元年,朝廷曾賜壹百把繩斧。《宋史·禮記十五》:“前壹日,賜金線以官延壽,賜彩線以官。逢年過節穿。”

佩戴香囊,也叫香囊、香袋;錢包等。由彩色絲線和破布縫制而成,內裝有香料(由中草藥制成,如白芷、川芎、白花蛇舌草、三棱、山奈、甘松、山奈)。戴在胸前,聞起來很香。陳仕良《歲時廣記》引用《歲時雜記》說“端午以紅白兩色,如壹袋,彩線貫穿,狀如壹花。”而另壹種“貽貝粉鈴”:“第五日,貽貝粉放於帛中,以棉飾之,若數珠。讓孩子拿去吸汗。”這些隨身包裏的東西幾經變遷,從吸汗的蚌粉、辟邪的護身符、銅錢和雄黃粉,到裝滿香料的香囊,其制作也日益精美,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術。

佩戴香包是相當講究的。為了防病健身,老人壹般喜歡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蓮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花等造型,象征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相親相愛、家庭和睦。孩子喜歡鳥獸,比如老虎、豹子;猴子,鬥雞等。年輕人最講究佩戴香包。如果是熱戀中的戀人,深情的姑娘會在很久以前就精心制作壹兩個各具特色的香包,以趕在節前與愛人相見。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的香包,自然引起周圍男男女女的議論,紛紛稱贊小夥子對象的別出心裁。

端午節五毒的化解、消除和避免

如上所述,端午節在古人眼中是毒日,是邪日。這種思想在民間信仰中流傳下來,所以有各種求平安、解災的習俗。其實這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幹燥,人容易生病,瘟疫也容易傳播;另外,蛇和昆蟲容易咬人,所以要非常小心,這就形成了這個習慣。采藥、雄黃酒灑墻門、喝蒲酒等各種習俗,看似迷信,實則也是有益於健康的養生活動。端午節可以算是壹個傳統的醫療保健節日,是人們與疾病和毒蟲作鬥爭的節日。時至今日,這些養生習俗仍應發揚光大。

◆全國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

北平端午節忌打井水,往往節前預抽,據說是為了避免井毒。端午節,街頭小販也賣櫻桃桑葚。據說他們端午節吃櫻桃桑葚,壹年四季都不誤食蒼蠅。“五毒餅”,就是用五種毒蟲圖案裝飾的餅,在各個食品店都有賣。灤縣讓男女公婆在端午節互相送禮。在趙縣的端午節,當地政府會在城南舉行宴會,邀請城裏的文人墨客盛宴賦詩,稱為“踩柳”。

[山東省]

在鄒平縣的端午節,每個人都需要每天早上喝壹杯,據說可以辟邪。日照端午給孩子纏上七種顏色的線,要穿到節後下第壹場雨,才解開扔到雨裏。在臨清縣的端午節,七歲以下的男孩戴上符號(用麥子稗子做的項鏈),女孩戴上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自己做的黃鞋,用毛筆在鞋面上畫五種毒蟲。意思是用屈原的墨汁殺死五種毒蟲。在端午節的早晨,即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在解州的端午節,男女穿艾葉,這被稱為“驅除疾病”,而年幼的孩子在他們的脖子上綁壹百根繩子。據說這是“為屈原綁龍”。在西周的端午節期間,村莊會向龍王獻祭,並在田野裏懸掛紙。懷仁縣的端午節也叫“祝門”。定襄縣端午節,要求學生給老師送禮。六安府用小麥粉蒸餃,稱為“白團子”,和粽子壹起互相贈送。

陜西

在興安盟的端午節,當地官員帶領下屬觀看比賽,這被稱為“踩石”。興平縣端午,用絲縫壹個小角粟,下面縫壹個小娃娃,叫“玩娃娃”。潼關縣的端午被稱為“鎮病”,有蒲艾、紙牛貼門。

甘肅省

靜寧地區端午節采摘玫瑰,以蜂蜜腌制為主。鎮遠縣在端午節向新婚夫婦贈送香扇、羅綺、毛巾手帕和艾虎。孩子們還邀請他們的父親和兄弟宴請他們的老師,這被稱為“享受節日”。在張喜安縣的端午節,牧童崇拜山神。積薪山,雞叫前燒,俗稱“燒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節,無論貧富,都要買石鍋魚(俗稱鱖魚)做菜。儀征縣也有句俗話“當褲子,買黃魚”。南京端午節,各家用壹箱清水,加壹點雄黃和鵝眼錢。全家人都用這種水洗眼,叫做“破火眼”。據說可以保護他們壹年不患眼疾。晚上武進有龍舟表演。晚上,龍舟周圍掛著小燈籠比賽,還有笛子和鼓和諧地歌唱。

四川省

石柱有“端午出門”的習俗。四個人用兩根竹竿擡起鋪著紅地毯的寬大桌子。壹個騎著老虎的道士在地毯上用竹簽編織而成。敲鑼打鼓,在街上遊行。古時候,川西有端午節“打字”的習俗。那壹天,成都人都買了李子,在城東南角上拋下拋,吸引了數萬名觀眾。光緒二十壹年(1895年),由於投李與外國傳教士之間突發沖突,這壹習俗停止。樂山、新津等地也在端午節期間舉辦盛大的商品展銷會。

[西江省]

桐廬縣農村學校的學生在端午節給老師送壹份禮物,叫做“憶思”。醫師中午采藥,據說這壹天天醫在天。

[江西省]

建昌府中午用草藥水洗澡防疥瘡,新昌縣用雄黃朱砂酒喝,稱為“開目”。

湖北省

在黃岡縣巴河鎮,人們在端午節迎接儺人,用花冠和金鈴的紋身來驅趕疫情。宜昌縣賽龍舟,5月13日、14日、15日尤盛。5月15日,也被稱為“大端陽”,人們吃粽子,喝蒲酒,就像端午節壹樣。

[湖南省]

攸縣端午節,富家孕婦用花飲酒吃飯,窮人備雞酒,在龍舟龍頭前用竹夾收錢祈求平安生產。越州政府認為這場比賽是壹場災難,是壹種疾病。又叫“送瘟疫”,當草船來洪水。

[福建省]

福州端午節是個老習俗,所以媳婦給公婆送壽衣、鞋襪、粽子、扇子。建陽縣以5日為曬藥膠囊的藥王日,人們都在這壹天制作醬料。上杭縣端午節時,用蘆葦綁船,在水邊做龍形戲,叫賽龍舟。仙遊縣端午賽龍舟後,在虎嘯灘獻紙,紀念嘉靖年間戚繼光在此溺水。邵武夫端午節前,婦女用絳紗作囊。五色絨作勝面,彩線紮簪。少女倒掛在背上,被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中午用開水洗手洗眼後,稱為“送災”。在新興縣的端午節,人們提倡從鄰近的寺廟中迎接和引導偶像的旅行。巫師也用達摩水和貼紙驅逐邪靈。在石城縣的端午節期間,孩子們放風箏,這被稱為“消災”。

(臺灣省省)

臺灣省位於亞熱帶。早期很多來自大陸的移民無法適應這裏的氣候,死於瘟疫的人時有所聞。因此,端午節這個以驅除疾病和避免流行病為基本精神的節日就顯得尤為重要。

先秦時期的端午習俗,可以用王應增《重修鳳山縣誌》(1764)附錄三中的描述來代表:五月五日早晨,燒壹堆稻稈,放在墻角熏,第二天用錢送到路邊送蚊子。把艾普掛在門楣上,插上雜草,意味著可以避開蚊子。榕樹的壹根樹枝又老又健康。互相用西瓜和玉米。海口的淺部,好事者以金錢或布匹為標準,像三皮魚壹樣爭搶。勝者唱鑼歡呼,三日鬥龍舟。下午的時候,我給我的小孩綁了五縷,男的綁左腕,女的綁右腕,叫做孫珅連。

民間還有壹種說法,艾蒿、無花果可以強身健體。正所謂“插榕比龍勇敢,插艾更勇敢更健康。”私塾裏的學生照例在端午給丈夫發紅包作為答謝,丈夫用扇子作為回禮。

鈴木喜壹郎的《臺省年中舊俗冠婚葬禮》(1934)記載,喪期,各家在端午節不包粽子,由親友贈送,稱為“送節禮”。當妳失去家人的時候,妳拿糖當禮物。農夫把名為“福晉”的金紙放在竹竿上,插在房間裏。據說可以防害,獲得豐收。有些地方有端午節做“鹹茶”的習俗,就是用鹽腌紫蘇葉、石榴葉。據說可以作為藥茶,去除壹切有毒氣體。

在日據時期的屏東縣甲東鄉,也有端午節用石頭打架的習俗。石戰在嘉東地區已經流傳了幾百年。每年端午節前幾天,人們都準備打壹場硬仗。石戰以村為單位,像軍隊壹樣組織,有參謀長等職務。組織就像軍隊,有參謀長之類的職位。男人們在前線扔石頭打仗。女人負責在後方運送石頭。撕裂激烈的時候,往往會造成人員傷亡。勝利的壹方可以去戰敗的村莊吃喝。被打敗的村民逃跑了。如果不幸被對方俘虜,會被強制脫褲子,當眾受辱。據說這種奇特的習俗可以保證壹整年的好運,所以嘉東人很喜歡。但由於石戰往往造成嚴重傷亡,地方政府屢禁不止,在日本統治末期逐漸衰落。

端午節,家家戶戶也有打“午水”的習俗。午水是指端午節中午打井的水。據說中午用來泡茶、釀酒的水特別醇厚,喝生水甚至有治病的奇效。有句諺語說:“中午洗洗眼睛(眼睛),妳就會像鳥兒壹樣明亮。”還說“中午喝壹口水,不如吃三年補藥。”最傳奇的正午之水,來自大甲鎮鐵砧山上的劍井。相傳此井是鄭成功插劍祈春的地方,從此傳說白振山盛產各種丹藥,所以中午劍井中水的效果是傳說中神奇的。每年端午節,劍井旁邊中午搶水的人總是又擠又悶。據說,當妳在端午節的中午看這口井的時候,妳還可以看到鄭成功的影子。而看到劍影的人,今年也不會有災難。

劃龍舟在臺灣省被稱為“龍船”。據《民俗臺灣省》第壹卷第六號記載,日據時期石林端午節習俗如下:從五月初開始,先去水邊“迎水神”。第五天中午,敲鑼打鼓,劃龍舟到河邊,居民燒香祭拜。俗話說“五月五日。龍船鼓滿大街。”歡迎,叫“接龍”。要超越龍,還必須在農歷十月初十“送水神”,舉行“謝河”儀式。

臺中南屯的總店,從清朝中葉就有穿木喚醒穿山甲的習俗。光復後,每年端午節都有這個習俗。裏頭店是清代臺中最繁華的地區。據說這是因為當地位於齊家角。因此,當地居民每年都會穿上木屐,在地上跺腳,用壹聲巨響驚醒穿山甲。目前,這種習俗已經轉變為趣味比賽的形式。四個人組成壹隊,穿上兩只長木皮做的木屐比賽。卡卡的木屐聲真的喚醒了犁店居民的懷舊情緒。

在節日飲食習俗方面,臺灣省傳說端午節吃桃子、茄子、蕓豆可以健康長壽。俗話說:“吃茄子會抖,吃豆子會老。”做桌上餃子有兩種方法:北方和南方。在中國北方,大米用水浸泡,瀝幹水分,放入油中油炸,加入五香粉、胡椒粉、醬油等調料。把米飯蒸熟,然後用竹葉包起來,讓它重新變味。有些人還應該把米飯放在油裏炸至半熟,裹上真正的餡料,然後蒸熟。南方的做法是用純白糯米浸泡,加入肉餡,用綠竹葉包裹,煮至熟透。由於制作方法的不同,南北方的餃子有著不同的風味。北方的粽子有濃濃的五香花椒味,南方的肉粽有淡淡的竹葉和春意,各有特色。配料有豬肉、香菇、蝦米、花生、鹹蛋黃、紅洋蔥、栗子、牡蠣幹等。,隨個人喜好添加。

苗栗地區的客家人過端午節,也吃茄子、長豆角、桃李。但是這些食物的意義和南方人不壹樣。吃李子象征著後代的繁衍。有些人認為它可以防止中暑。吃長豆角可以避免被蛇咬(因為長豆角的形狀像蛇)。吃茄子可以防蚊蟲叮咬(茄子在客家話裏叫“掛菜”,但叫“咬人”,本地音是“ㄉㄠ”,諧音)。

客家湯圓也分堿性湯圓和鹹味湯圓。堿粽子特別用於祭祀。客家人端午節要準備四樣祭品,壹個祭拜土地爺,壹個祭拜萬山大師,壹個祭拜附近的寺廟。而堿性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祭品。鹹粽子分為粽子和糯米粽子,純粹是用來滿足食欲的。

龍舟比賽: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代楚國的人們,對聖人屈原之死戀戀不舍,許多人劃船追趕救人。他們爭先恐後地互相追趕,到了洞庭湖就不見了。之後,我會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劃龍舟來紀念它。劃龍舟驅散河裏的魚,以免吃了屈原的屍體。比賽的習慣盛行於吳越和楚國。

其實“龍舟賽”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在鼓中雕刻龍形獨木舟和玩賽跑遊戲是儀式中娛樂神和人的半宗教和半娛樂的節目。

後來,各地的人們除了紀念屈原,還賦予了賽龍舟不同的含義。

江浙壹帶劃龍舟,是為了紀念本土出生的現代女性民主革命家秋瑾,意義重大。夜龍船上,燈火裝飾,穿梭往來,場面動人有趣。貴州苗族在農歷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舉行“龍舟節”,慶祝插秧成功,並祝願豐收。雲南傣族同胞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燕弘沃。不同的民族和地區對劃龍舟有不同的傳說。直到今天,在南方很多臨江、湖海的地區,每年都會舉行各具特色的龍舟賽。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臺灣省開始舉辦龍舟賽。當時,臺灣省的行政長官江在臺南市的福克吉半月池舉辦了壹場友誼賽。現在臺灣省每年五月五日舉行龍舟比賽。在香港,也舉行賽跑。

此外,龍舟賽艇首次傳入日本、越南和英國等周邊國家。從65438年到0980年,龍舟賽被列入我國的全民體育競賽項目,每年都舉辦“屈原杯”龍舟賽。1991 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首屆國際龍舟節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嶽陽舉行。賽前舉行“龍頭節”,既保留了傳統儀式,又註入了新的現代因素。“龍頭”被擡進曲子廟,運動員將龍頭“塗紅”(系紅絲帶)後,祭司宣讀祭祀儀式,並“點亮”龍頭(即點亮)。然後,所有參加龍舟節的人都鞠躬三次,把龍頭擡到古洛河邊,趕去賽龍舟。60多萬人參加了競賽、博覽會和晚會活動,這是前所未有的。從那以後,湖南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龍舟比賽將會在全世界廣泛傳播。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的另壹個傳統習俗。粽子,又稱“粟米”、“粽子”。歷史悠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葉子包裹成角狀,稱為“角粟”;用竹筒包裝的大米密封烘烤,稱為“筒粽子”。東漢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於水中含有堿,小米被樹葉包裹成四邊形,煮熟,就成了廣東酸水粽子。

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餃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還加入了益智仁,煮出來的餃子稱為“益智餃子”。據周人所寫的《嶽陽風土誌》記載:“習慣用樹葉把小米包起來,煮熟,煮透。從五月五日到夏季的至日,有壹個餃子和壹個小米。”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子。米飯混合了動物肉、栗子、紅棗、紅豆等。,而且品種越來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禮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潔白如玉”,形狀出現了圓錐形和菱形。日本文獻中有“大唐粽子”的記載。宋代有壹種“蜜餞粽子”,就是把水果放進粽子裏。詩人蘇東坡有詩“粽子裏見楊梅”。這時也出現了用粽子堆成亭臺樓閣和木制車馬的廣告,說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時尚的。到了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材料從樹葉變成了樹葉。後來出現了用蘆葦葉包裹的粽子,又出現了豆沙、豬肉、松子、棗、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的人們都要泡糯米,洗粽子葉,包粽子,花色品種更多。從餡的角度來說,北方有很多小棗的北京棗子餃子;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並傳播到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國家。

裴香包:

孩子們在端午節戴香囊,據說有避邪驅除瘟疫的意思。其實是用來裝飾內頭的。香囊內含朱砂、雄黃、香藥,用絹布包裹,香氣四溢,再用五色絲線系成壹繩,做成壹串形狀各異,各種精致可愛。

菖蒲:

民間有句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壹。家家掃庭,眉心放菖蒲、艾條,掛在堂上。菖蒲、艾葉、劉樺、大蒜、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仁、艾虎。它被制成花環和裝飾品,美麗芬芳,婦女們競相佩戴以驅邪。

艾,又名艾、艾蒿。它的莖和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其特有的香味能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以艾草入藥,艾草有補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作用。艾葉加工成“艾絨”是艾灸治療的重要藥材。

菖蒲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狹長的葉子中還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健骨、消滯、殺蟲、殺菌的良藥。

可見古人插艾葉、菖蒲是有壹定防病效果的。端午節也是自古流傳下來的“養生節”。這壹天,人們掃院,掛艾葉,掛菖蒲,灑雄黃酒,飲雄黃酒,攪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藥,是我國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共有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