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總在談階層的,都是些什麽人

總在談階層的,都是些什麽人

朋友的車子被撞了,但對方不願走保險流程,提出修車私了。朋友覺得也沒多大事情,同意了。

後來,兩人因為修車產生了矛盾,對方覺得朋友的車子不過是壹輛舊車,沒必要修得太好,兩人吵了起來。對方冒出壹句:“車子修得再好也改變不了妳的階層。”

朋友懵了,這麽多年,他還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麽階層,收入普通,活得普通,應該是什麽階層?

也許是他的車子太普通,所以對方認為他不是什麽有身份的人。

“那他是什麽車?”我問,“不會是什麽馬薩拉蒂或者法拉利吧?”說剛說出來,我就覺得自己傻了,開法拉利的人會親自去修車嗎?

“也就壹輛韓國車。”朋友說。

“那他是什麽階層?”我實在太好奇了。

朋友說不知道,不認識。

?二

最近幾年,常在媒體上看到階層二字,什麽向上的階層,向下的階層。似乎所有人都在為階層焦慮,如果不擠進上壹階層,那麽移民月球的時候就沒自己的地兒了。階層真是壹個讓人百感交集的詞.

也許是我的生活環境太狹窄,很少會聽到身邊的同事朋友說什麽階層,大家夥都差不多,到點上班,開壹樣的車,穿差不多價位的衣服。

當然,某個時候,也會在朋友圈裏看到某階層的親戚朋友無意間曬出的圖:在別墅前的全家福;去新加坡過春節;在法國工作的兒子……

可聚會時也沒聽他們把階層掛在嘴邊呀,難道是顧慮我們普通階層的感受?

老在說階層的人究竟是什麽階層的人。

現在說的階層和以前談的金字塔理論是壹樣的。

愛談這類問題的多是那些自以為很不錯,實則也很普通的人。馬雲是不會說自己是什麽階層的,雖然全地球人都知道他是什麽階層,他只會說自己不愛錢。

階層二字是很多人的終極目標。可劃分的標準是什麽?光靠錢來衡量階層似乎也太膚淺,令人難以信服。

印度電影《起跑線》講的就是階層:拉吉和米塔婦這壹對夫妻為了女兒能上名校,費盡心思,鬧出了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

拉吉是壹個個體老板,有錢,可是以他的條件只能算是中產,孩子根本進不了名校。因為印度是以是否說英語為條件劃分階層的。妻子為了讓女兒能入名校,教育孩子說英語,少說印度語。還搬到了富人居住的學區。

可即便這樣,他們還是被名校拒絕了,因為學校不想接收壹個個體商戶的孩子。明顯的階層鄙視。

這部片刺痛了很多家長的心,買不起學區房的中國家長們會愧疚自己給不了孩子最好的教育。

中國某個城市富人區的富人們不願名校接收中產階級的孩子,認為被分攤了屬於富人們的教育資源,會拉低教育水準。直接對中產階級的家長說:“不要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赤裸裸的歧視。

當時有很多網友回應,“那妳為什麽不直接送去國外。就到王思聰的母校好了。”

前段時間,北大才女劉媛媛的演講,燃爆了網絡。所有人都被她的逆襲感動了。壹個自認為連寒門都算不上的女孩,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地改變了她的階層。通過學習實現理想是很勵誌的,她可以做到,我為什麽不能。可實現理想的過程為什麽又被人歸納到階層?

為什麽總要在強化壹種對立的抗爭。

?四

《起跑線》裏,拉吉和米塔最終還是把女兒送到了公立學校。心靈雞湯似的結局只屬於電影。

在現實裏,階層確實如暗流無處不在,某些關鍵時刻就會跳出來(比如買房,比如孩子入學),不願正視,卻又無法回避。可如果窮極壹生與階層作鬥爭,不願面對自我,亦會痛苦。那些幸運改變了階層的人,對原生階層是感恩;是痛恨;還是不願回顧?